少就算多少。
佛法虽有声闻、缘觉、佛的三乘,但最终目的是唯一的
大乘。只要努力,没有永远是小乘的人,也没有永远做凡夫的人。只要因缘成熟,就能接受大乘,最后得以成佛。俗语说“将相本无种”,出将入相,乃至历朝开国之君,往往都是出身寒门草莽,今日的各界精英,往往也非出于豪门大姓,而是来自升斗小民。请不要迷信“朝中无人莫做官”的论调,今日的权贵朝臣,往往也是昔年的吴下阿蒙。不论主动或被动,只要努力于缘起,人人都有成功的潜能。
差别平等
佛平等说,如一味雨,随众生###,所受不同。
——《法华经卷三药草喻品》
佛陀说法,视一切众生平等无差别,就像下雨,一味平等遍布大地,但随着众生根###有别,所感受到的法益也各不同。
佛陀说法,都是为###们众生发起大菩提心和大悲愿心,所以佛陀平等普度一切众生,平等普结一切善缘,平等普示一切佛法。但是真的平等吗?站在佛的立场,是平等的;站在众生的立场而言,听法的大众是有等级差别的,各有各的福德因缘,所得的利益也各不相同。
《法华经》中有个比喻:天降大雨平等普润大地之时,地面的植物则有大小不同,大的树木所接受的滋润面和吸收量都比较大,小的草木因本身器量小,承受面和吸收量都不及大树。这也可用太阳来比喻,阳光从不选择要照射何处,但有云有雾的地方,见到的阳光就不彻底。
因此,佛虽平等说法,众生所受利益却各不相同。佛愿度一切众生,而众生当中,有人早得度,有人晚得度;有人只学到小乘法,无法学到菩萨的大乘法;有人听了佛法学到做人的标准法,没有学到解脱烦恼的离苦法;有人听到的是生天法,没有得到入世而不恋世的成佛法。
世上也有雷同的事,例如同一个老师所教出来的学生,有的获大成就,有的就是不行,这应该不是老师偏心,多半是学生本身的问题。同一对父母所生的孩子们,也有智愚、贤不肖的差别。世上不平等的事实在很多,好像是在于环境,在于制度,在于他人的不公平,其实各人自身的条件不具全,例如先天不足,后天失衡,才是主要的原因。
txt小说上传分享
超越两边
我虽说涅槃,是亦非真灭;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
——《法华经卷一方便品》
佛陀虽然讲说涅槃寂灭之法,但也不等于是什么都没有,因为一切现象本来就未离开涅槃的寂灭相。这个偈子,把不动的真实相与一切现象的虚幻相,不即不离、不一不异的本质,一语道破了。
此偈纠正了一般人对大乘佛教所说“寂灭”的错误看法,也纠正了小乘佛教对“涅槃
”在认知上的偏差。
涅槃并不等于消失、毁灭或什么也没有。涅槃是不动、寂静的意思。什么不动?一切现象的共同###,即是暂时有而毕竟无的空###,即是一切现象的自###皆无,无即不会变动,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不生不灭,若能体验此自###,便是无我的智慧现前。从烦恼凡夫的角度谈论涅槃,理解涅槃,它是无垢净,无生灭的,若有垢净生灭之分,便不是涅槃,所以涅槃是“真灭”。若从悟后的智者来谈论涅槃,是离开垢净、生灭、增减等一切两边的执著,亦即超越于世人所认知的范围来看世间现象,所以涅槃不是真的消灭。
“诸法从本来”的“法”字,有二义:一、释迦牟尼佛所说的道理和修行的方法;二、一切物质现象及精神现象。一切符号、一切表现,合起来叫做“诸法”。“从本”的“本”字,是指由无幻有、由幻归无的空###,即是一切法的自###,原来就是不动不变的,空的本身没有生灭、增减、垢净等一切两边的问题。生死与涅槃,烦恼与菩提,清净与不清净等,都是人为的分别认知。
例如人的善恶标准,是从动作行为对自我中心的立场所表现出来;善与不善是出于每一个自我对行为结果的判断,与客观的行为本身无关。例如老虎吃人,对人而言是可恶的行为,对虎而言只是求生的本能,无所谓善恶。又比如用刀,善抑不善?医生用手术刀是救人,土匪用凶刀是杀人。因此用刀的行为本身没有善恶,加上各人自我立场的价值判断才有善或不善的区别。
“寂灭相”即是一切现象的本来相,便是空相,不能说没有,但毋须执著其或有或无。如果说,释迦牟尼佛成道之前没有涅槃,圆寂后才进入涅槃,是错的。涅槃的寂灭相既不离现实的一切现象,当然是本来就有,一直都有;不过是在佛陀成道之后才发现世间现象,本来就是涅槃。也可以说,如果当你体悟到绝对的、超越的智慧之时,你的观察力和判断力,一切都与涅槃相契相应。不是死亡之后什么都没有才叫涅槃,也不是永远离开世间才叫寂灭。
。 想看书来
第一义谛
说诸行处,名世界法;说不行处,名第一义。
——《大智度论卷一释初序品中缘起义》
这个偈子是说,心中有牵挂,便属凡夫世界;心中无牵挂,便见超越境界。“世界法”亦称世间法,世上凡事凡物,都有它们的界限,故名世界;世是时间过程,间是空间位置,故名世间。由此可知,人有生命过程,也有生活的范围,所以活在“世间”。如果我们的心理体验只限于现象界,行为价值亦局限于现象界,也是在世间,没有出世间。
“说诸行处”的“行”字,主要是指我们的心理行为,由于外界环境的刺激而使心理产生贪、嗔、痴、慢、疑、不正见等六种困扰,称为六种根本烦恼。如果心不受环境影响,也就不致产生这六种心理活动,便得解脱,这时叫做“心行处灭”,这儿形容为“不行处”,也叫做第一义谛。此时的烦恼分别相,自我中心的执著相,便不起作用了。
第一义谛的不动相,相对于第二义谛的虚妄,一旦洞明第一义谛,一切现象都是那般地完美现成、无理可述、无心可动、无物可障碍自己的心了。第一义之中没有烦恼分别的执著,却有无私的智慧和平等的慈悲。慈悲心类似同情心,而不等于同情心,同情心是有特定对象的,也有特定的时段的,慈悲则是平等视一切众生,永远关怀一切众生,依众生的差别需求,以无私的智慧做反应,给予适时适切的帮助。第二义又名为世俗谛,是从自我中心出发,来看世间事,先有自我的价值判断,次有自我所执著的模式,所以是主观的,亦即《金刚
经》所说的“有所住”心,这时所见的世界,就是能够引起烦恼痛苦的世间法。
要达到第一义,很不容易,一般人能从理论知道有这种境界,也算不错了,虽然不能真懂,也不能真的做到,但不妨揣摩一下这个偈子。每当心里混乱困扰之时,告诉自己:不要接受环境的摆布,不要接受烦恼的作弄,对人要存慈悲心,对事要有智慧心。如此一来,也就不致于那般地痛苦和烦恼了。
种福有福
世间人心动,爱著福果报,而不好福因,求有不求灭。
——《大智度论卷一摩诃般若波罗蜜初品如是我闻一时》
一般愚人只希望得豆得瓜,而不想去种豆种瓜,只想要享福而不愿去种福。《大智度论》这个偈子把众生的愚昧颠倒,很明确地点了出来。
“世间人心动”,为什么动呢?因为有贪爱幸福的果报,却不喜好努力去培养幸福的原因。一般人都希望多福报、少灾难,所以人心就像猴子,整天处心积虑动脑筋,看看有哪些幸福的机会之门,正在等待着他们进去尽情地享受;也像母鸡带小鸡,一天到晚在地上东啄一嘴、西啄一嘴,找找看有哪些美食,正在等待着它们去享用,它们终日忙着找可吃的东西,似乎永远没吃饱的时候。是不是真有那么多的机会,是不是真有那么多东西可吃?当然没有。明知机会不多,还是不能死心,这样子虽然给人希望,也使人心变得不能安定。
人与一般动物不同,例如老鼠,不种五谷,可以偷吃五谷;例如野兔,不种菜可以偷菜吃,但它们不知道那是不道德的行为。人类求生存,必须付出努力生产的代价,如果不事生产而坐享其成,便为社会所不容,亦被识者所不齿。要是大家只受福报而不种福因,福从何来?因此,
“人心动”只要动得正确,便是智慧的奉献,动得不正确,便是投机取巧、走歪路的邪念妄想了。
这四句话的前三句,是告诉我们,人心轻躁浮动,因果颠倒,则是制造苦恼的根源;人心谋定而动,但顾努力耕耘不问收获多少,乃至只顾种福而未求享福,才是最有福、最享福的人。第四句“求有不求灭”,是说人人希望拥有福报,希望福报增长,谁都不希望福报减损、福报消失。这便是患得患失的心态,也是烦恼痛苦的原因。事实上,世事皆无常,有了福报而担心没有保障,无异自寻烦恼。世间没有一样东西是永远可靠的,连自己的身体、自己的心,都不是永远可靠的,岂能要求以身外之物来保障自己?
事实告诉我们:种瓜可能得瓜,也不一定得瓜;不种瓜而得到了瓜,一定是借来的、偷来的,或者是抢来的,借的必须还本付息,偷抢的必须遭受犯罪的惩罚,都不是好玩的事。有的必然归之于没有,没有了还可以努力来促成其有,能知此理,必定有福。
平等不二
道及淫怒痴,是一法平等;若人闻怖畏,去佛道甚远。
——《大智度论卷六释初品中意无碍》
在一般人的想法中,正道和淫怒痴,是截然不同的东西,但此偈却说它们是平等的。这是什么道理呢?又为什么说听了这句话而心生恐惧的人,距佛道很远呢?
在没有学佛、不知佛法的人心中,七情六欲、喜怒哀乐都很清晰鲜明。但许多人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