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的过程我对这一家企业包括对陈先生本人也做了一个了解,一个半小时的背后是我过去15年阅人阅事经历的浓缩和积累,所以千万不能单纯地看,说唐骏你居然花了一分钟时间,你太感性了?其实有一个半小时的吃饭时间,背后有15年的积累,所以听起来很神,其实不神,因为有15年作为支撑。我希望通过我的职业来体验人生的价值、人生的精彩,盛大的四年我觉得很精彩,但是我看未来的四年,是不是还会有同样的精彩?回答一定是否定的,我已经看到未来的四年没有那么精彩的时候,为什么我不选择一个新的职业发展的平台?所以我选择了跳槽。”
很多人都在问唐骏一个问题,为什么要跳槽去新华都。在许多人看来,新华都只是一家默默无闻的公司,跟盛大比都不在一个层次上,更别提IT巨头微软了。而唐骏则认为,“对于企业,我看重的是能够给我提供多大的平台和空间。”
从微软一个普通的技术员上升到技术管理层再到最后微软中国区总裁,他认为微软中国只是微软在其全球范围内的一个分公司,他要做独立公司的总裁。所以他选择了盛大,一家独立的上市公司。然而他并不满足于此,选择新华都,因为这是一家多元化集团化的企业。相比盛大,新华都的涉猎面要广泛得多,房地产、百货超市甚至机械矿产,这一切都让唐骏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唐骏坦言:“当我决定加入新华都,我们不谈任何条件,也不谈任何目标,我说至于薪酬方面由你来决定。”
唐骏强调,他在选择跳槽的时候都是有它的时间点,他鼓励跳槽,但是绝对反对盲目的短期的跳槽。他说,他在微软工作了10年,10年对于一个职业生涯来说是非常漫长的阶段。在盛大工作了4年,为什么会选择了在4年之后的这个时候离开盛大,是觉得今天的盛大已经是一个成熟、比较完善的一个企业,自己的离开已经不会影响盛大业务的发展,包括资本市场对盛大的一些评价,所以选择这个时期离开。
谈到为什么两年之前当盛大业务出现挫折时仍坚守,唐骏表示,那个时候的跳槽不仅会影响盛大,而且会影响他的职业经理人在整个社会当中的信誉。
也许正如舆论所言,唐骏与盛大友好分手,是在合适的时机做了合适的事情,是一个“让大家都解脱”的皆大欢喜的结局。
“我是一个很可爱的人,其实我离开微软也好,离开盛大也好,我觉得真的是一种完美。我离开微软的时候皆大欢喜,虽然比尔?盖茨居然做出了一个他历史上做过唯一一次疯狂的决定,我至今还把他作为一种疯狂,他居然把微软公司历史上唯一的终身荣誉总裁,授给了我唐骏。我觉得这个决定非常疯狂,他太感性了,太有才了,盛大也是一样。我和陈天桥先生讲我要离开的时候,虽然他很舍不得,但是我跟他说没关系,结果在我最后的新闻发布会上,他派了他的特别代表,对我进行了高度评价,用了一些很完美的词来赞美我,这个发布会一结束,我就给他发了一条短信,我说你很厚道。就那么几个字,就表示了我们之间的一种默契。”
唐骏确实是一个很可爱的人,一个明白在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的人,一个懂得取舍的人。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每一次的离开都是漂亮地完成一个使命后的转身。一个个使命宛如一场场战役,打赢后,必须奔赴另一个战场继续战斗……
身在职场的你,看着身边的人来来去去地跳槽,有的人是越跳越高,有人是越跳越糟。为什么呢?关键在于跳槽是否有规划,如果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能力也得到了提升,那么越跳越高是理所当然的。
选择不创业
很多人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凭唐骏的身家和能力,完全可以自己另立门户当老板。为什么还要给别人“打工”?
对此,唐骏是这样解释的,“创业无非是为了获得财富,但我已经拥有了足够的财富。下面我更想做的是影响更多的人,让更多我国企业成为世界级的现代企业。这个靠当老板是无法实现的,所以我选择做职业经理人。”
第六节 学会选择,懂得放弃(3)
“在世界500强的企业中,99%的企业都是聘请职业经理人,而在我国,这个数字却很少。我想以自己为标杆,呼吁更多的人加入职业经理人的行列,从而帮助我国的优质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走向世界。”
“我不创业,不是说我不能创业,不是说我做不到创业,因为在我的价值观里面,我希望我的价值可以去影响一个公司。如果我自己创业了,我就永远只能影响我的公司,而我做职业经理人,我可以影响了微软,影响了盛大,影响了新华都,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我还影响了几千万的职业人。你不觉得我很伟大吗?”
唐骏很早就非常恰当地把自己的职业生涯定位为“职业经理人的高价值代表人”,这是一个独特的职业定位。从1985年唐骏赴日留学,1990年赴美读博,到1994年就职微软之前,唐骏并非拒绝创业,他在四五年时间里先后创办了三家公司,拥有了几十万美元的身家。从不名一文的留学生到小老板,这使得他的职业生涯完成了第一次转型。
然而,他要做职业经理人的决定改变了他的一生。在他看来,我国从来都不缺乏小老板,缺的恰恰是职业经理人。与其白手起家做老板,不如借用更大的平台做大事。更为重要的是,职业经理人的经验可以复制、学习和借鉴。“我要把职业经理人做到极致,也就是把打工做到极致。”唐骏说,“我就是要成为我国职业经理人的标杆。”
至于未来的打算,唐骏曾告诉记者,近期他将把主要工作精力放在新华都集团的经营上。但在未来的几年后,他将成立一家“新华都学院”,把自己从事职业经理人的成功经验变成课堂教案,向全社会推广。
“未来5年,我们会利用‘新华都学院’来打造一个培养专职职业经理人的平台。在那里,学员们不仅可以学到各种各样的商业案例,也能学到我的一些商业理念。我会亲自到学院上课,让大家有机会和我面对面地交流,学到更多的实战商业技能。”
“我很希望有一天,能把‘新华都学院’办成一个全国一流的商学院,并由我来担任这个商学院的院长。”
这是他对未来的新选择,我们期待着他以后的精彩表现。
每一次新的选择都是对自己的挑战,所以很多人都不舍得离开自己已经熟悉的工作、习惯的环境。但是某一天你发现,你自己的这个位置已经“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或者你可以拥有更好的发展空间,那么还是要尽早放弃目前拥有的,选择更能实现自己价值的平台。要知道,拖延的是生命,消耗的是激情。
不仅是唐骏,你会发现,大多数成功人士都懂得“舍得”之道,都具有接受挑战的勇气,他们敢于冒那些脚踏实地的人们所不敢涉足的风险;他们精明强干,很有远见卓识,明白怎样做才是对自己最好的。因为这些,所以他们能成功。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一节 从1/12000开始(1)
梦想着成就一番事业,可自己只是公司中的一名普通职员。我们该怎么做呢?在职业规划的指引下,勤奋工作,不断创造机会,自然可以像唐骏一样脱颖而出。
主动出击,创造机遇
1994年,唐骏加入微软,微软当时有12000人,而他只是一个处于底层的普通的软件工程师。
“在这些超人面前等待?放弃?不,我不放弃,不等待。”他决然地说。
之前,微软出的Windows要等12个月才能出中文版,这大大地拖延了Windows的覆盖力度。如果这时候你是一个新人,那么你会怎么做?提出问题?上司说不定已经看到了,同事们也已经看到了;写一份方案?说不定大家都在写,问题都会提,上司一看一堆方案,懵了,直接丢到一边了。最可靠的方法还是自己解决,能解决最好,解决不了就当做研究了。
当时的唐骏就是这么做的。他研究出了多语言引擎,可以在一种语言模式下面显示多种语言,所以我们今天才能在中文界面下看英文、日文、韩文等,这使Windows的多国语言发布站在了一个起跑线上。
姑且不说这个技术给微软带来的好处,唐骏说,这是他如何从一个刚进来的员工晋升为经理的重要阶段——当时,领导说这个思路不错,要派人专门组成团队辅助他,所以他理所当然地就成为了经理,还是微软最短时间当上经理的一位——九个月。所以,你的技术是否高超是一个方面,关键是不去抱怨,想办法解决问题才是正道。
记者曾经问到,什么是自以为聪明,其实却是犯了职场大忌的行为呢?唐骏回答道:“最要不得的就是某些很聪明的人,刚进入公司不久就能挑出公司很多毛病并向老板抱怨;老板还没法反驳他,因为他说的都对。但企业需要的不是你指出了什么不足,而是你想方设法改进了什么。”而且这些人往往具有负面心态,不是理想的员工。
每个企业都存在各种各样的管理缺陷,都需要完善。可是,抱怨从来都没有用。你必须想办法解决问题,才能脱颖而出。因为机遇只垂青于那些富有进取意识和创造力的人,它往往是随着人们积极行动的过程而出现的。
不等待,不放弃,那么你就会积极主动地去认识环境,会拥有足够强的能力去驾驭环境的变化,会培养自己发现“身边的机遇”的习惯,自然可以抓住机遇、掌握命运。
职场中的我们,一开始也许只是一名不起眼的秘书、会计或程序员,难道我们要在这样的职位上做一辈子吗?如果不甘平庸,那么除了做好本职工作以外,你还需要做一些不同寻常的事情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引起人们的关注。
如果你是一名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