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颖是现实公司的总裁,从小爱读书,善于思考问题。他总结自己的人生是说,自己最大的特点是能审时度势,以务实的态度来经营自己的人生。
1992年,王颖大学毕业,毕业的时候,面临着择业的问题时,王颖说:“我始终认为:战争年代,有作为的青年应当成为将军。和平年代,有作为的青年就去当企业家。”1992年夏天,全国各地都在谈改革开放,最浓厚的氛围就是改革开放、发展经济,沸腾的经济热潮,更坚定了他创业的决心。但是他明白,学校里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都是些理论知识,只有深入企业才能学会和掌握真正的管理技能,为此他决定先去企业“取经”。
很快,他进入到一个外企工作。在外企工作的时候,王颖看到,中国还没有入世,在拥有世界1/4人口的中国,还没有纳入世界经济的大循环。中国的企业将面临着巨大市场的机遇和挑战,中国的企业必然走向世界,然而中国企业要想在全球化经济的浪潮中求得生存和发展,首先解决的就是管理问题。管理已是束缚中国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的主要瓶颈,随着企业的一步步发展壮大,管理咨询也必将成为一个极具潜力和空间的市场。
王颖于是想进军管理咨询业。
1994年的初夏,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在某高校的一间简陋办公室里,王颖与三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开始了艰苦的创业之路。办公室是租借的,就连营业执照也是挂靠在别的公司名下。一张桌子,两把椅子和一部分机电话,就是当时公司的全部资产。但是他们所拥有的却是超前的经营意识,首先还不忘专门花费几天时间设计公司的LOGO,在某某科技公司的牌子下面,赫然挂出理实咨询机构的新标识,在当时这可是罕见的经营举动。
虹桥书吧。
第8节:审时度势,伺机而动(2)
最初理实公司所涉及到的经营业务有三项:一是技术引进,二是咨询服务,三是市场开发。
四个人辛辛苦苦跑了一个月,却没找到任何业务,一筹莫展的他们开始分析并重新定位。技术引进是长线项目,短期不可能产生现金流,放弃;市场开发需要大笔资金,不现实,也放弃;最后一致决定把全部精力都投身于咨询服务,共同期望着新的一次转机。
但是一个月下来,还是一无所获。他们也曾迷茫过,也曾徘徊过,但是最终还是坚持了这个最后的选择。
转机出现在位于北京通县的一家小餐馆。
当时几个要好的朋友在北京通县搞水资源和水污染项目调查,一天中午,他们来到一家小餐馆吃饭。店里摆设简单,环境朴素,但独具特色。虽说是家常小菜,但味道鲜美独特,别有风味。大家当时就感觉这家小餐馆与众不同,与店主老夫妇一聊,才知道,他们夫妇原来是台湾的商人。十几年前,老头得了一种特别难治的脚部疾病,慕名找到北京通县居住的一位老中医。在北京养病期间,为了打发治病的闲暇时间,就在村子里开了一家小餐店。他们在台湾是很有名的咨询师,为了治病,才放弃了台湾的事业。大家聊得甚是投机,最后几个朋友一致向老先生推荐一位很有想法的朋友,他们所谓的这个朋友就是王颖。
随后,经这几个朋友的介绍,王颖专程来到这家小餐馆吃饭,并向这位老先生求教,说了自己的处境,说了自己的想法,又说了自己的理想,像是久逢知己。也不知道是什么打动了老先生,反正最后那位老先生告诉他,三天后来小餐馆领取一份礼物。
三天后,王颖应邀来到了老先生的小餐馆。拿到手的“礼物”是一份手写的培训计划,应该说是用工工整整的楷体小字写的一份培训宣传广告。这份宣传广告详细地写着:培训背景,培训主题,培训计划,培训课程,培训对象等等。那位老先生还真诚地说:“回去后复印几千份,找到企业名单发信,课程由我自己亲自讲授。”
王颖回到公司简陋的办公室,大家一起商量了半天,最后下了很大的决心,决定把公司账面仅有的几千块钱都拿出来,分别用于印发宣传单,租用大学的图书馆作为培训地点,整整忙了半个月,提心吊胆地等待第一期的培训。
似乎是一线希望,也更像是一场赌局。
然而往往很多成功,都存在着这样“生”与“死”的博弈。
老天终不负有心之人。开课那天,还真如愿来了不少学员,大概有一百多人,在当时可真算是不小的一个规模。台湾老先生亲自讲授,效果不同凡响。
自此以后,理实公司进入了赚钱之旅。
1995年理实管理顾问公司正式诞生了。
由此来分析,对于一个没有品牌没有信誉的小企业来说,给其他企业提供咨询,无疑有点可笑的做法,然而,审时度势,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调整业务,走培训之路,这既符合时代的要求,也符合理实创业初期的实际情况,由此来看,根据实际审时度势,伺机而动是我们成大事的一个重要因素。
※虹※桥※书※吧※BOOK。
第9节:虚怀若谷,好学善思
虚怀若谷,好学善思
论语中就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人在世上,要是肯学的话,真是一辈子也学不完。地球每天在转,世界每天在变,生活每天都有新的内容。只要不悲观叹气,不断的进步,就会觉得在学习的道路上,探索是永无止尽的。在学习的同时,伴随着思考,只有思考的学习才是真正的学习。思考又促进学习。所以一个善于思考的人,又是一个善于学习的人。
学习中,不懂就是不懂,只要肯学习,就会有进步,这句话谁都懂,但是真正做到的人则很少。面对眼前的事务,多加思考又是一种自然的学习。
在这一方面,老粗有良好的心态,不会清高自许,以为自己的学问比谁都好,不会骄傲自大,目空一切,认为谁都比不过自己,他们能用谦逊的态度来面对一切。
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家喻户晓,其实,还有一个类似于“三顾茅庐”故事,始作俑者是朱元璋。
朱元璋濠州起兵后,利用刘福通在北方抗击元军之际,挥兵向南进发,一路上下滁州、取太平、占金陵,建立了根据地,随后又进军安徽,直逼浙江,连下婺州、衢州、处州等地,在不到六年工夫里,成为了一方之雄。他不但自己英勇骁战,善于组织指挥,而且重视招罗知识分子来为自己服务,尤其在听纳名儒范常、陶安、朱升、唐仲实等禁屠杀、安人心、占金陵及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等策略和建议后,势力和声望有很大提高,朱元璋充分认识到知识的作用,便更尊重有识之士,每到一地总要求访当地名士,召请他们出来。
朱元璋占据处州以后,听说处州一带有四位贤达,除了一是刘伯温;二是金华宋濂,元至正年间曾被荐授为翰林编修,后辞而不就,隐遁山中著述。宋濂精通文史,享有声名;三是丽水叶深,博学有才藻,元末被授为行省元帅。四是龙泉章溢,曾是大官,后辞官不受,退隐匡山。四人之中,宋、叶、章三人都曾应朱元璋的邀请,入幕为官,但刘伯温婉言辞谢。当时刘伯温认为,自己作为元朝的臣子,投奔义军,这是一种背叛失节的行为,决心实在难下。他便以身体有疾,风烛残年的老母需要进孝,两个儿子尚未成年需要教养为理由婉言拒绝了。
朱元璋见刘伯温拒绝,不甘心,又派一人到刘伯温处请他,遭拒,朱元璋还不死心,再次派江南名士、处州路总管孙炎前往青田邀聘。经过孙炎的反复劝说,他终于答应应聘出山、辅佐朱元璋建立大业。
至正二十年(1360年)农历三月,刘伯温打点行装,背着一个小包袱来到了金陵。 他的包袱里装着《时务十八策》。
关于刘伯温与朱元璋相见的具体情节,正史里没有记载,野史里倒有一个关于他们见面的情节。
朱元璋与刘伯温见面后,朱元璋问:“久闻先生大名,出口成章,即兴作诗应该不在话下了。”
刘伯温答道:“写诗是读书人的小技。”
当时,朱元璋正在吃饭,就指着斑竹筷子要他吟咏。刘伯温应声吟道:
一对湘江玉并看,
二妃曾洒泪痕斑。
斑竹产于湖南,竿上的点点斑痕,凝寄着一段动人的神话。据说,古代舜帝有娥皇,女英两个妃子,他们感情甚好,“舜死,二妃泪下,染竹即斑,妃死起湘水神,故曰‘湘妃竹’”(张华《博物志》),民间又称它为“泪竹”。这联诗概括了这个典故,书生气十足,朱元璋听后颇不以为然,说:“秀才味!”
刘伯温很机警,马上说:“我还未吟完呢!”跟着续吟了两句:
汉家四百年天下,
尽在留侯一箸间。
这句诗涉及张良,刘邦两位赫赫有名的历史人物,热烈赞扬汉初谋士张良的功勋。刘邦曾说:“夫运筹策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汉书。高帝纪》)“帷幄”即行军帐篷,“筹”是古人用来计数的小竹片,“运筹策”就是策划军事行动。刘邦是说张良的计策十分高明,自己不及他。“箸”即筷子,据说张良计划军事行动时,用来作“筹”,这个典故与筷子有关,刘伯温巧妙地用上了。刘邦能创立四百年的天下,与张良的出色谋略息息相关,“尽在留侯一箸间”这句,用夸张手法来突出张良的重要贡献,进而让朱元璋认识谋士的重要作用,并以张良自比,表示自己能像张良辅助刘邦那样来辅助朱元璋打天下。
朱元璋,虽然是一个大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