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粗能干大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老粗能干大事-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道理谁都懂,但是真正能够坚持到最后的就寥寥无几。     
  新高潮集团总裁陶新康的总部大楼是上海最大的私营企业大楼。虽不高,只三层,但却造得虎踞龙盘,气势不凡,有一种西方建筑的色彩。大楼中央的几根石柱子顶天立地,撑出一个圆弧型屋檐。三个楼层50多个房间在金色的阳光照射下,四周绿树草丛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夺目。     
  “陶新康是搞木头出身的。由‘木’到‘森’,开始他的创业之路。”年轻的陶新康是个聪明的小伙子,他十八、九岁便掌握了一手高超的木工活。在计划经济时期,靠这手艺挣钱也非轻松的事。当时,陶新康经常走村串镇挨家挨户地询问,是否有人因婚嫁要打成套家俱,是否有人要漆家俱,哪怕是修旧家俱也行。他对客户保证,打出的家俱式样新颖,经久耐用,可以延续几代。生意接到后,当时只能称得上是工头的陶新康就得安排人手、测算工时、计划用料、估价钱,接下来就乒乒乓乓锯劈刨削,个个干得脸上热汗涔涔,木屑刨花沾满一身,而最终到手的血汗钞票却只是薄薄的几张;有时候,陶新康累得躺在床上不想动弹,伸手看那满掌的老茧,感叹岁月的艰难。     
  就这样,通过辛勤的劳动,年轻的陶新康用最原始最简单的方法积累资金。     
  1988年,陶新康作出大胆决定,承包东北八个林业局的业务。八个林业局的业务各自分散在辽阔的林海雪原之间,如同八枚棋子,遥遥相望,挪动每枚棋子,都要花费许多时间于精力。陶新康不辞劳苦,在八个棋子里转来转去。有时候遇到大雪封山,交通阻塞时,马车也过不去,爬犁也乘不过,他只好啃又冷又硬的窝窝头。     
  然而,要使这八枚棋子走得活,走得合理、走得效益,陶新康别无选择,只有三个字“拼命干”。不但在大山里转来转去,还得为工人制定工资、奖金标准,确定工时、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及必要的福利和待遇,件件都要安排得妥妥帖帖。     
  1988年初冬,大雪封山前,一个东北汉子告诉他,260公里外秃帽儿山区有5000立方米东寸匕松积压,林区为了让职工年底发工资,可以过年吃上饺子,愿意以超低价出让。听到这消息,陶新康二话没说,从箱底(那年头东北还没有信用卡、汇票的概念)取出一大包钱,雇了一辆北京吉普车进山。那司机愣了,说:“进山,莫不是要大山里去过年?这条泥路大雪只要下三天,啥车都不能跑了。”     
  陶新康决心已下,大手一挥,说:“走,进山!”     
  新康与林场商量了以后决定,由林场联系兄弟单位,货从邻近铁路线的兄弟单位提,运费差价由陶新康支付,但是,陶新康如何下山呢?北京吉普被冻在了大山里。憨厚的东北人说:“在咱这里喝喝酒等过年吧!”     
  但是,陶新康背了一大袋食品,一步一步地向山下走去。这260公里足足走了9天。      
  就这样 ,陶新康通过苦干精神,一步一步做大了自己的事业,成为了林业大亨。     
※虹※桥※书※吧※BOOK。  
第13节:破规矩,思想没有框框       
  第二章:粗在敢想     
  老粗的想是建立在务实基础上的想,他们做事不会幻想。在这个基础之上,老粗开始“敢”了,他们想的时候不参照固定的模式做事,事情怎么来他就怎么想对策,有点见招拆招的味道,而且,往往在此时有许多奇思妙想出来,计策之妙,让人叹为观止。     
  破规矩,思想没有框框     
  在老粗的眼里,规矩是有出息的人制定、让没出息的人去恪守的。有出息的人要敢于打破规矩,想方设法让别人执行自己立下的规矩。     
  打破规矩是要付出代价的,轻则人生失败,重则付出生命,但是,历史上总有一些老粗,通过付出代价,颠覆了那些常人觉得不太可能推翻的旧规矩,并且正是倚仗这种出人意料的做法,这些老粗不仅在事业上取得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成就,而且还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在这一行当建立起了新的规矩。     
  袁世凯,这个连他都承认自己是大老粗的人,从小就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货色,从小就有蔑视清规戒律的思想,他的发迹之路是一条谁也想不到的另类道路,而这条道路也正是因为一条敢于突破常规想问题的道路。     
  1859年9月16日,袁世凯在河南东部陈州府项城县袁家寨呱呱坠地,排行第四。他出生时的中国正处于清王朝的暮年,内忧外患,乱象横生。     
  青少年时期的袁世凯,也曾想过要通过科举考试这条道路,由秀才考上举人,由举人考上进士,最终当上大官。但是,前后两次参加乡试,均名落孙山。这种结局使得袁世凯从此对科举制度恨之入骨,他将过去赶考所作的诗文书稿、友人书信、笔墨纸砚,统统扔到院子里,一把火烧了,并且咬牙切齿地说道:“大丈夫当效命疆场,安内攘外,岂能久困笔砚之间,自误光阴!”     
  正当袁世凯苦苦地思考着自己发达之路的时候,在朋友的提醒下,他选择了一条做官的捷径——花钱捐官。他拿出了家里所有银子,在光绪六年的春天,辞别母亲、妻儿,兴冲冲地来到京城,委托京城的一帮公子哥儿捐官。谁知白花花的银子流水般花出去,那些自称手眼通天、胸脯拍得嘣嘣响的公子哥们却一个个消失了,袁世凯这才明白自己被京城的纨绔子弟们耍了。他在京城客栈里睡了三日,粒米未进,因为交不上房钱,又被客栈老板扫地出门。     
  袁世凯在京城街头流浪了几日,也许是苦尽甘来,也许是天不该绝他发迹的路。一天,他在街上闲逛的时候,遇见了自己的盟兄徐世昌。     
  故人相见,分外亲热。徐世昌得知袁世凯落魄的内情后,带他回家中,并很快凑了三百两银子,嘱咐他回家后再凑些银子,到南京去找袁世凯养父的老关系,只有这样捐官才能成功,临走时,雇了辆马车送他返乡。     
  返回故乡后,袁世凯硬着头皮向亲友借钱捐官,在看尽了亲友们的脸色,听饱了气话后,袁世凯终于凑足了一千五百两银子。然后,他按照徐世昌的指点再次背井离乡,奔赴南京寻求前程。然而,盘桓十几天,跑遍亲朋故旧的宅邸,袁世凯还是没捞到一官半职。     
  这次惨痛的经历让袁世凯体会到了什么是世态炎凉,深深刺痛了这个大老粗的心。面对这种情况,袁世凯想到了当时的知识分子们所想不到的一条“出路”。     
  在看到捐官一事没有什么希望后,袁世凯前往大上海去撞大运。在上海他也碰了一鼻子的灰。十分痛苦的袁世凯开始沉浸于烟花场合中,准备花完钱就回家去等死。     
  但是就是在烟花之地,袁世凯的命运发生了彻底改变。     
  一天夜里,他到一家妓院,点了一个小女子。两个人聊天熟悉之后,那小女子劝他不要沉迷于烟花场合中,说,大丈夫要能屈能伸,这条路走不通就走其它的路,听了小女子的一番劝诫,袁世凯深为感动。临走的时候,那女子将所有的积蓄全给了袁世凯,让他再去搏世界。     
  袁世凯带着一个妓女的全部积蓄远奔广东潮州,投到潮州府知事兼办海关周馥门下,此人是袁世凯嗣父袁保庆的老朋友,官虽不大,但因为兼着海关肥差,有钱。周馥不忘袁保庆旧恩,不到两个月,就花银子为袁世凯捐了个正五品同知。过了一段时间后,周馥看到袁世凯很有抱负,又把他推荐给李鸿章的女婿张佩纶。张佩纶与周馥是同年至交。袁世凯带着推荐信北上,找到张佩纶,张佩纶看完信直摇头,前来求官的人都快把总督府的门槛踏烂了,僧多粥少,他实在无能为力。不过,张佩纶并没有赶他走,看在周馥情分上,让他先在府中打打杂,待机找差。     
  到了年底,仍然没有什么好消息,张佩纶看他满脸愁云的样子,也没什么好办法,搜索枯肠,给他指了条路子,要他去投李鸿章部属、淮军统领吴长庆,走当兵的路。张佩纶本来只是试着说说,没想袁世凯一听就来了精神,他马上想到,当前,清末正值乱世,乱世出枭雄,大丈夫要想成一番事业,就得去当兵。于是,袁世凯当即答应了张佩纶,同意去当兵。   
  光绪七年,春节刚过,二十二岁的袁世凯,迫不及待地辞别张佩纶,出津门,渡海河,兴冲冲奔赴山东登州,投入淮军重要统领吴长庆部下。     
  正是因为这个大胆的决定,不循规蹈矩的做法为袁世凯后来成为乱世枭雄奠定了基础。在袁世凯的那个时代,当兵在常人眼里是一条没出息的出路,因此在民间也就有了“好男不当兵”之说,但袁世凯却没把这些常规看法当回事。作为一个“大老粗”,袁世凯想问题不会瞻前顾后,他只有这么一种直线型思维,那就是什么对我有利,我就做什么,至于所作的是不是合乎所谓的常规,他则不会考虑,而这恰恰成了老粗成功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推动力。     
  也正是凭借着上述这种“老粗式想问题”的方式,袁世凯从军后不久就与吴长庆出兵朝鲜,帮朝鲜平定日本侵略朝鲜的战乱,以致在壬午兵变中,袁世凯立了战功。光绪十年,朝廷同意任命袁世凯为“总理营务、会办朝鲜防务”。袁世凯一下连升两级,成为驻朝军队的头面人物。     
  作为老粗,袁世凯发迹途中所展现出来的那股突破常规的另类思维方式,那种”不按常理出牌”的行事方法,这正是老粗自身的优点,是大多数”知识人”,”文化人”所不具备的,而那种不怕挫折,勇往直前的想事做事态度,恰恰是干大事的一个基础。     
§虹§桥§书§吧§BOOK。  
第14节:不迂腐,不犯教条主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