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练的智慧》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教练的智慧-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埽环矫嫦胍鲆桓龈涸鹑蔚哪腥耍硪环矫嬗志醯没故且盎ǜ谩S谑撬飧瞿烟饽萌デ虢涛颐堑淖ㄒ到塘稬awrebce。 
  Lawrebce没有落进矛盾的选择之中,他是这样回答的:家花也可以有野花的香味。
  一股清新的芬芳扑面而来。我有点分辨不出这是一个企业教练还是一位浪漫主义诗人的回答,或许二者本来就有共通之处吧。总之,这句极富诗意的话带来的,是在两难选择之外的第三条道路,一种新的可能性。
  实际上,你的家花又何尝不是别人眼中的野花呢?只要你愿意转变心态,愿意去培育,家花确实可以散发出浓郁的野花香味,甚至可以比野花更香。
  为什么不可以让自己多一种选择呢?
  后来,没过多久,那位深圳同学处理好与“野花”的关系,把“家花”连同父母都接到了深圳。
  我不知道还会有多少朵无奈的家花会因为Lawrebce的这句话而改变命运,我只知道我刚刚讲的不是故事,而是一件真人真事。
  七种武器
  “世上绝没有任何一种暗器能比孔雀翎更可怕,也绝没有任何一种暗器能比孔雀翎更美丽。没有人能形容它的美丽,也没有人能避开它,招架它。”
  这是古龙小说《七种武器》的片段。小说的主人公高立为了对付仇家的追杀,被迫去向朋友借孔雀翎。借到孔雀翎之后,高立从战战兢兢变得信心倍增,果然杀掉了仇家。而且,他并没有动用孔雀翎。更戏剧性的是,他不小心掉了这举世无双的武器。最后,他的朋友告诉他,原来借给他的孔雀翎是假的,真的早就丢失了。
  古龙在这片小说的结尾写到──“这故事也给了我们一个教训。
  真正的胜利,并不是你能用武器争取的,那一定要用你的信心。
  无论多可怕的武器,也比不上人类的信心。
  所以我说的第二种武器,并不是孔雀翎,而是信心!“
  是心态的变化而不是武器本身决定了最后的胜利。
  小说中人与武器的关系,对应于企业里,就是人与硬件(设备、资金以及其他资源等)的关系。而教练技术就是通过调整人的态度来充分发挥各种“硬件”的作用的,是一只给人信心的无形的“孔雀翎”。
  《七种武器》的另外几篇:“离别钩”、“长生剑”、“多情环”、“碧玉刀”、“霸王枪”、“拳头”等,都充满人本主义的精神,强调人的作用大于武器。
  有一句广告语说:每一个男孩子都是李小龙。
  果真如此,我们拥有的武器又岂止七种?
  自 信
  在一次研讨会上,有人告诉Lawrebce,他很不自信,他不知道如何才能自信。
  Lawrebce对他说:其实我听到你是很自信的。你那么自信地告诉我你不自信。你对你的不自信是那么地自信。你怎么可以说你不自信呢?
  Lawrebce的话听起来有点像绕口令。
  其实每个人都拥有自信,关键在于你是把自信用于“我做不到”呢,还是用于“我一定能做到”。
  对于自信,Lawrebce还这样说过:我们的训练不是教你什么叫做自信,自信有什么好处,自信内涵又是什么?我们不关心这些概念。我们根本就是要激发你的自信,让你成为自信的人!
  上去的勇气
  把勇气转一个方向,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户外展能训练是一种设在户外的新兴体验式训练,它通过高空和地面的各种活动,来训练参加者的团队精神、人际沟通、自我超越等方面的素质。
  “跳出真我”就是户外展能训练中的一个高空项目。它要求参加者爬上一个数米高的柱子,然后跳下来,去击打前面代表人生或者事业目标的红球。
  它最难的地方就是在爬上柱子顶部前的最后一两步。因为,四周没有什么可搀扶、支撑的。在地面生活惯了的人们,往往会感觉心里很不踏实、空荡荡的。
  如果是在地面完成这个动作,相信大家都没问题。当高度不同的时候,人的心态已经发生了变化。
  我曾经目睹有个女孩子,爬到中途就不敢上去了。在犹豫了几分钟之后,她想从原路爬下来。尽管明知道身上系着保险绳,尽管曾经看见其他人成功地完成,尽管同伴们在下面不停的鼓励,她还是克服不了内心的恐惧。
  看见她往下爬,教练在下面喊到:“你除了下来之外,还有什么选择呢?”
  其实,我们仔细想一想,上去需要勇气,下来又何尝不需要勇气呢?
  下来,意味着承认自己失败,意味着辜负了同伴们的鼓励,意味着……。上去和下来,同样需要付出代价,但结果却完全不同。我们为什么不把向下的勇气转一个方向,让自己去获得成功呢?
  在生活中也是这样,与其把时间、精力用来逃避、用来收把残局、用来为自己的失败辩解、开脱,不如用来克服困难,让自己成功、让自己胜利。
  聪明的读者朋友,算一算这笔并不复杂的帐目,你一定知道该怎么选择!
  信不信任
  现代管理学中有一个概念叫做“授权”。事实上,不少成功的管理者都非常善于充分授权。
  而授权源于信任。
  但很多人在谈到信任时都觉得太理想化,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做到。常常会听到这样的问话:“你信任我呢?那借钱给我好不好?”意思是不借钱给我就等于不信任我。
  为了清晰地区分,Lawrence曾与一个女孩有过这样的对话:“你信任的男人有多少?”
  “很多。”对方回答。
  “那你是不是会嫁给他们每一个呢?”
  “当然不会啦。”
  “所以你信任一个人,并不等于你就要做一些事。”
  有人因为别人借钱不还,就再也不信任所有人。他没有区分开信任是信任,借钱是另一个范畴的行为。他不在财务管理、法律知识等上面去改善自己,避免同样的事情再次发生,反而用不再信任别人来惩罚自己,使自己损失更大。
  所以我们说信任是一种心态,要与另外的事情分开。
  我信任你,并不等于我要借钱给你;反过来,我不借钱给你,也不等于我不信任你。
  我信任你。
  信任充值卡
  信任是一种人与人之间良性互动的关系,而不是一种无原则的行为。
  比如,你信任一个朋友。不过他的公司向你的公司贷款,你同样需要考察他的偿还能力,同样需要按程序办理。当你这样做的时候,并不会损害真正的信任关系。
  信任有时和人品有关,有时和能力有关。
  教练大雁要在下午三点钟参加一个训练,需持续几个小时。而儿子的公共汽车充值卡里没钱了,明天又一定要用。时间紧迫,又一时找不到熟人可以帮忙。
  在情急之中,大雁在参加训练的酒店里找到一个从来不认识的保安,他说明了情况,并交了500元钱请这位陌生保安代为充值。那个保安显得有点吃惊,不过还是答应了下来。
  等到晚上九点钟,训练结束了。大雁去找那个保安。一路上他也有些忐忑不安:毕竟大家素昧平生,对方会守承诺吗?然而,令他感动的是。那个保安一直在等他,并且退还给他五十元钱,说是充值卡最多只能充入四百五十元。
  你相信别人的时候,对方也会收得到。
  正如我们的训练中很多练习所证明的,信任是一种巨大的力量。
  我想说大雁的儿子拿到手的充值卡,价值不止四百五十元钱,人与人之间那份难得的信任,已令它升值。
  假与真
  有一位学员,是一个生意人,他在生意场中打滚多年,觉得人与人之间没有什么真诚可言。他说就算他对别人笑,别人也不理睬他,只是觉得很狡猾。
  他在和Lawrence对话时表达他的观点:生意场上所有的人都是假的,都是很虚伪的。他不相信会有什么真的东西。所以自己也用假的一套来对人。
  (聆听:因为别人是假的,所以我也要假。)
  Lawrence对他说:“你认为所有人都是假的,你看得出其他人都是假的,而且你也很假地去对人家。对不对?”
  学员说:“对啊。”
  然后Lawrence一语道破:“这句话的背后说明你里面其实是有一个‘真’的东西的。你说你不相信人是‘真’的,但是有啊,最起码有一个人有,这个人就是你自己!因为没有‘真’,何来‘假’呢?”
  “啊!对哦!”学员心头豁然开朗。
  “同样的,别人里面也有一个‘真’存在的。只要你愿意把你的‘真’拿出来,人家也会愿意拿出来。” Lawrence完整地结束了对话。
  那位学员的面孔在整个过程中起了很大的变化,显然真正收到了东西。
  这是一个澄清真相与启发正面态度的过程。
  不止那位学员,我相信很多人——你、我、他、她,都会在其中学到很多东西,很多好东西。
  点钞机的声音
  有一位学员,是一位房地产商,他有一项业务是出租广州某地的一栋楼宇。这栋楼宇的位置不算特别好,而且同一地段也有好多类似的物业。所以楼宇的出租情况并不理想。
  在经过一系统的训练之后,他心态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也直接反映在他的经营方式上。原来他的物业出租的附加费很高,现在他改变策略,降低附加费,以薄利多销的方式来达到与客户的共赢。
  制定这一策略后,他就去参加训练中的一个五一节“成长心连心”,以义工的身份为老师、家长、学生举办富于启迪性的慈善活动。
  活动结束,当他回到公司的时候,意外地发现他的物业出租率从以前的百分之十,猛增到百分之九十。他问工作人员是怎么回事。工作告诉他,他走后有位客户来找他。工作人员告诉客户,老板去做善事去了,要过几天才回来。没想到那位客户很快签了订单,随后还介绍了另一些客户来。
  于是这里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