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老板不太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这个老板不太冷-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几次这样的不满足后,自己在张振华眼中就和街头小贩没有什么差别,张振华离开的日子也就不远了,和邦国际对人才的吸引力就大打折扣,再想吸引张振华这样的精英就难上加难。2015年,是中国高层给“创新型国家”设定的时间点,到那个时候再想吸引人才,靠什么?这点钱,就能树立起对人才的长远吸引力,简直是太便宜了,桂仁心中有点小小得意:“商鞅‘徙木立信’也不过如此!”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二十八章第二节
签完工作合同后,桂仁递给张振华一张招行卡,内有三百万元,让他先到招行北京分行对对帐。张振华到招行大客户理财部里,立马一个经理就热情的迎了上来,听完张振华的介绍,经理引导他一个格子间里,详细给他做了讲解,张振华看着卡里的金额,面无表情地做了确认。经理接着开始介绍招行的一些代客理财业务,听着专业的介绍,张振华的思绪却在桂仁砸出大手笔薪酬的举动上。

  张振华这次没有桂仁第一次想聘他当首席化学家时的狂喜,没有被三百万现金砸晕。签完合同后,到了招行大厅,他才想起打电话告诉徐茵茵。找了一个安全的僻静处,张振华打电话说有这么一笔钱,问徐茵茵应该怎么花。徐副教授有点懵,以为他开玩笑,电话中还娇嗔地责怪他不正经。张振华轻轻笑了一声,就说先存在银行里,等下次见面时两个人再详细讨论,把电话挂了。徐茵茵马上打了电话过来,一叠声地问“真的吗?真的吗?”张振华沉稳地告诉她是真的。徐茵茵似乎哽咽了一下,就把电话挂了。张振华连忙打电话过去,徐茵茵压抑住激动说自己想先静一静就挂了电话。

  现在合同签好,现金也到帐了,张振华还没有琢磨清楚桂仁的思路。他知道自己的几个建议,使桂仁顺利地按理想价位得到了加拿大专利,确实有功,但这个功劳也不是自己一个人的。张振华一直关注就业市场,尤其是薪酬相对丰厚的外资企业,自己这样资历的得到如此丰厚的待遇,还是独一份。这可能是自己刚出校门见识少,也确实有个别同学历练两三年后得到类似的薪酬,但一个新人这样的待遇还是少见。别的老板可能也有出手这么大方的,但自己从来没有听到相熟的人说起过。再说,相处下来桂仁出手大方但花钱从不浪费,那么桂仁这么抬举自己到底是为了什么呢?单单凭加拿大项目自己的贡献,足以说明问题吗?难道是自己身上的某种潜能,让桂仁做出这个举动?!

  张振华现在的猜度,基本和桂仁同拍了,虽然桂仁心中更深的心思张振华还不理解。

  张振华没完全想清楚其中关节,只是觉得:桂仁的气度、见识不同凡响,难怪十几年时间就成大器,自己是被一个真正的英雄所真心器重,和邦国际总经理这个职位太有吸引力了。张振华感到一种男性的自豪在心中升腾,“什么叫惺惺相惜,这应该就是了吧!”

  不管桂仁心里想什么,三百万真金白银总没错,张振华确信桂仁此举对自己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他向招行大客户经理问清楚这个钱怎么处理比较安全、比较增值后,就签署了一张委托书,全权委托对方给自己打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既然自己被桂仁相为千里马了,那就要跑出千里马的动作来!否则的话&;#8226;&;#8226;&;#8226;&;#8226;&;#8226;&;#8226;张振华感到了一种莫名的巨大压力,催促着他尽快拿出一份工作提纲。按照自己的理解,张振华奋笔疾书,一二三四甲乙丙丁洋洋洒洒几大张在三天后脱搞了。

  在张振华递交的工作提纲中,首要的是改进加拿大专利,使之满足青海那个碳酸锂制成品不满足90%纯度的盐湖要求。为了说明方便,张振华舍弃了原来少数民族译音的命名,自己给这两个盐湖分别命名为一号湖和二号湖,一号湖是指专利不改进就可满足要求的那个,二号就是现在还不能满足的那口湖。桂仁非常同意这个命名法,主要是考虑到商业竞争的需要,在大规模合格产品面市前,和邦国际的一切活动都不应该过早泄露。

  在桂仁飞加拿大前,邝首代就已飞到青海,开始和昆东州正式接触,洽谈昆东一号湖二号湖的采矿权购买事宜。昆东州政府对和邦国际及其老板桂仁已经非常熟悉,充分信任他们的实力,对他们充满好感。谈判很顺利,两口盐湖的采矿权,分别以9168万和9088万元价格谈妥。只是,在谈判过程快结束时,马主任借着酒酣之际,和邝首代提起:“昆东经济不富裕,就业形势不好,州委州府子弟还有些没有找到工作,是否可以照顾一下。“邝首代对内地了解一些,这样的要求很棘手,乍一听到,他沉吟了一下,回答一定向桂董郑重汇报这个事情。邝首代对这样的要求没有经验,只能把问题上交。

  从加拿大回国后,桂仁听到邝首代的汇报,眉头就皱起来了。 。 想看书来

第二十九章
桂仁走出校门后,就一直在深圳打拼,虽然天南海北出差,全国每个省都去过,但毕竟是去工作的,各地的风俗人情不可能深入了解。这么多年老板当下来,深圳的人事制度比较熟悉,通讯设备制造行业内的惯常做法是最大程度简化人际关系,在华为是不允许夫妻双双在那里工作的,信和通讯也是一样的做法。州委州府的子弟,会不会是一些“衙内”?桂仁对这个问题感到头大。

  张振华是西北人,甘肃和青海相邻,人事制度、社情民意应该相近,再说他也是总经理嘛!他决定和张振华聊聊。

  桂仁问张振华:“老家还有什么人,需不需要公司帮忙?”

  张振华不知道马主任请托一事,听到桂仁询问家人情况,心里咯噔一下。张振华想起一个高中同学遭遇:这个同学叫李真,大学毕业后,在武威本地一家企业工作。这个李真是个老实本分的读书人,专心本职工作,对人没有心机,爱开玩笑。李真在专业上持之以恒、精益求精,做出不少成绩,可成果却被别人巧取豪夺,李真一直忍耐。有人看李真老实,觉得好欺负,受这么大委屈也不吭一声,就更肆无忌惮耍弄他、盘剥他,背后讥嘲他是“怂人”。令人发指的是有人揪他小辫子:李真喜欢开玩笑,有人就拿他的玩笑话当证据用,搞得李真沉默寡言、不苟言笑。张振华博士毕业前两个月,收到了李真的日记本。通过李真日记,明眼人一瞧就知道死揪李真玩笑话根本就是“欲加之罪”,幕后黑手就是他的领导,作恶者都是他们的走卒。李真痛狠幕后黑手的阴毒,几年来的沉默寡言都只为一个问题“如何能杀死更多仇人?”。张振华看到日记已经晚了,寄出日记的第二天,李真就手刃了两个领导,重伤一个。李真在警察的重重包围中,才停止报复行动。悲剧已然酿成,心情沉重的张振华到看守所求见李真不得,却意外得到了一张李真的手书“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快意恩仇,不虚此生”,力透纸背!张振华痛恨那几个领导的愚昧,居然不知毛老人家的至理名言“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硬生生把人逼上绝路,也枉送了自己的卿卿性命;又叹息李真的林冲式性格,从开始的忍让退避,到后来的决不妥协,走上了不归路。张振华想起一句古训“身怀利器,杀心自起”,中国几千年的“官本位”传统,不少人潜意识中似乎默许“上级合法伤害权”。自己可不能“授人以柄”,不能给老板“合法”伤害自己的机会。

  “老家的人都可以自食其力,也不懂和邦国际的业务,就不要麻烦公司了。”断然回绝了桂仁的问话。

  桂仁试探得出这样的结果,有点出乎意料,沉默了一会儿,就向张振华复述一遍马主任的请托,问他如何处理比较好。张振华现在知道了桂仁的用意,一时之间倒不知该如何回答。对桂仁他有一种信赖,就实话实说:“西北地区经济不如东部发达,找工作不容易,马主任的心思也是人之常情。只是我觉得和邦国际的人事关系应该简单点,这样好做事。具体怎么回应,我得向桂董事长多学习学习。”桂仁请张振华来,目的也是让他历练历练,没想让他出什么主意,当然有什么好的建议那就更好了,张振华的回答在他意料之中。张振华对形势的判断基本正确,缺乏的就是应对办法。

  桂仁自己对这个也没有经验,一时之间立即做出两全齐美的决策,也不容易。他想起了以前中学时候老师讲的一些卫星国的事例,比如苏联和一些东欧国家的关系;而在业界中,大企业如华为,就有许多关系企业,经济上各自独立,形成一种松散联盟方式,一方面保证了华为核心部门的纯洁性,另一方面也帮扶了一批关系企业,使之成为自己的战略盟友,不致走到自己的对立面去。

  “昆东州委州府的子弟,能否如此安排呢?”桂仁心里没底,他决定好好理一理和邦国际在青海的业务,把核心业务和非核心业务分列出来,让邝首代按业务区别分析比对一下各种商业模式的优劣。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三十章
桂仁认为工作重点是青海一号盐湖提取工厂的筹建,下一步才是专利的改进问题。但他没有和张振华明说,因为他觉得张振华提那个提纲时,还是基于首席化学家的身份,还没有总经理的意识,从一个学者到一个总经理,转变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别人说与他自己领悟,效果无法相提并论。他决定让张振华多参与,让他自己逐步积累经验、总结管理知识使他自然成长起来。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再让他到学校里增加一点理论知识,就可以让他单飞,把和邦国际撑起来,自己可以轻松多了。

  说实话,对二号湖,桂仁本着稳妥的思路,本次不准备购买。85%多一点的纯度,想要提高到90%以上,从数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