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球市场来看,尤其是欧洲市场,燃料油的消费量在逐年下降。特别是随着各国炼油厂不断提高精炼能力,大量的燃料油都被拿来做为精炼原料,使其市场供应量处于不断下降趋势。难怪有人会提出燃料油没有前途这样的说法,或有人认为燃料油的生命将被终结。
随着国际炼油产业的不断发展,精炼能力越来越被重视,日本、韩国、俄罗斯都在逐渐形成石油产品的终极加工趋势。如此一来,原油和燃料油的界限就越来越不明显。于是,在质量和价格相差很多的两者之间就产生了巨大的套利空间,我们称之为炼油环节的“质量套利”,就是用廉价质量差的重质原油和燃料油,生产加工出同加工优质原油一样质量标准和价格的石油产品实现质量套利。
其实,从专业的角度来讲,石油有三个重要的属性——燃料性、原料性、耐用性。不论是原油、燃料油、所谓的成品油等石油石化产品,都具备上述的三个属性。
最早在大庆油田把原油打出来,日本进口这些大庆的石油回去就是用来燃烧发电。甚至不需要什么加工,石油的燃料性便得以充分体现。中东地区使用燃料油做为燃料进行发电也是体现的石油的这一特性。
原料性则表现为以原油或燃料油为原料进行加工,或者以加工过程中的中间产品为原料进行深加工生产产品。石油产品的炼制深度到达了相当程度,随着炼制技术、炼制程度的加强,使石油的原料性体现的更加淋漓尽止。无数例证表明,重质燃料油中由于含有很多有用的组分,通过加工能够分离生产出诸多石油石化产品,如果单是把其做为燃料油烧掉,一方面浪费了很多有用的组分,另一方面其中的硫等成分在燃烧后会变成污染物排入大气。因此说,石油可以通过深度加工最终成为石油焦和硫磺等固体产品,因此石油的原料属性在这个阶段中是比较突出的,也正是由于这样的特性使其造成不科学的成品油的概念定义非常容易混淆。
石油产品的第三个重要属性是耐用性。何为石油产品的耐用性?
我们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用到的润滑油、汽车用机油、导热油、机械切削油、液压油、冷却油等等油品,实际上是就是石油产品耐用性的体现。
主要耐用石油产品有很多,按不同的油品功能分类有以下几大类包括:电器绝缘油、内燃机油、齿轮油、液压油、压缩机油、气轮机油、冷冻机油、热处理液、热传导油、真空泵油、防锈油、金属加工液共12种。以下主要从概念、特性、生产厂家和市场应用几个不同的方面分别介绍。
第一类为电器绝缘油,它是一种润滑油。它通常由深度精制的润滑油基础油加入抗氧化剂调制而成。老化周期为15年。主要用作电器设备的电介质。具有优良的导热性、流动性、绝缘性,良好的抗氧化稳定性。 。。
第二节 石油属性的三个层次(3)
电器绝缘油再细分,又大致包括变压器油、油开关油、电容器油和电缆油。其中变压器油是一种低粘度油,在变压器等设备中,起冷却和绝缘作用。油开关油是用于油浸开关的一种绝缘油,过去以变压器油代用。顾名思义电容器油就是用于电容器(主要是电力电容器或静电电容器)中起绝缘浸渍或隔潮作用的油品。电缆油是用于电缆中起绝缘、浸渍和冷却作用的精制润滑油,或润滑油与其他增稠剂(如软蜡、树脂、聚合物或沥青等)的混合物。
变压器电器绝缘油主要应用的市场是电力系统发、输、配相关变压设备,2004年全国系统600万吨存量(其中电网系统300万吨);市场年需求25万吨。作为主要电器绝缘油使用的多氯联苯(PCB)。对动物和环境的危害极大。因此列入国家危险废弃物名录,应专门收集处理。目前处理的方式主要是建筑摸具涂刷,粗滤后与新油混合回用,调和燃料油和与车用机油混合进入其他渠道使用。
第二类内燃机油,也称马达油、发动机油、或曲轴箱油。也是一种由石油润滑油或合成润滑油为主,加入清净分散剂和抗氧抗腐蚀添加剂调制而成的润滑油。其组成包含分子量为400~800的各种烃类以及少量的含硫、氮、氧等化合物。它具有清洗,降低磨损,冷却作用。轿车平均使用里程8000…10000Km货车平均使用里程15000…25000Km,它有合适的粘度和粘温性能、良好的清净分散性和氧化稳定性、 有一定的碱性、好的抗磨损性能和低温流动性、抗泡性。广泛用于各种汽油机和柴油机摩擦部位的减摩、防锈和冷却,同时兼具密封、清洗润滑表面杂质等作用,其用量占润滑油总量的40%以上。国家颁布了关于废旧机油的回收及管理办法;但回收后的技术处理无法可循,主要是调合燃料油、倾倒废弃、或者粗滤处理后降级回用。
第三类齿轮油有适当的粘度、良好的氧化稳定性、良好的抗磨和耐载荷性能、良好的防腐防锈性和抗乳化性、抗泡性、抗剪切稳定性。作用是减少摩擦,降低磨损,防腐防锈。它是从巨型到精密机械设备,从普通车辆到重载货车的传动过程都要必备的润滑剂。
第四类液压油,具有适当的粘度和粘温性能、良好的抗氧化性、良好的抗磨性、防腐防锈性和抗乳化性、抗剪切性、良好的水解稳定性和过滤性,与密封材料适应。动能传递,降低磨损,减少摩擦,防腐防锈,密封作用。
第五类为汽轮机油,它有优良的抗氧化稳定性、 良好的防锈性和抗乳化性、部分有极压性能要求;良好的粘温性和适当粘度。汽轮机油主要应用于发电机组和轮船动力的蒸汽轮机、燃汽轮机、水轮机的主机和辅机的主轴润滑。
第六类防锈油,顾名思义是用来防锈的。它是由油溶性缓蚀剂、基础油和辅助添加剂等组成。根据性能和用途,可分为指纹除去型防锈油、水稀释型防锈油、溶剂稀释型防锈油、防锈润滑两用油、封存防锈油、置换型防锈油、薄层油、防锈脂和气相防锈油等。广泛用于机械产品防锈。各种金属制品的封存防锈和工序防锈。
目前由于对添加剂的环境限制,许多以前常用的油溶性防锈剂都被限制使用,新型添加剂完全无毒害作用,是金属加工用防锈油的突破。
第七类金属加工液,金属加工液主要是金属加工用的液体,主要起润滑和冷却作用,兼有防锈清洗等作用。一般的金属加工液包括;切削液,切削油,乳化液,冲压油,淬火剂,拉制剂,高温油,极压切削液,磨削液,防锈油,清洗剂,发黑剂,拉深油等。金属加工切削液是一种低泡沫、高润滑性的可溶性润滑油,即使应用在对加工液要求很高的环境下也能使维护成本降到最低。基本能适用于各类金属及合金的所有类型的加工,它用于大多数铁制金属的加工,例如在加工软钢、铸铁、不锈钢及其他特种钢时发挥润滑作用和冷却作用。
其它还有压缩机油、汽轮机油、冷冻机油、热处理液、热传导油、真空泵油等
。
上述的石油石化产品的燃料性、原料性、耐用性三个属性,将石油和石油产品概念的定义依据石油的物性特点进行划分,解决了简单笼统的划分成品油和原油概念带来的混淆。
燃料性体现了石油及产品的能量价值。
原料性体现了石油及产品的加工价值。
耐用性体现了石油及产品的资源价值。
历史上航天试验失败的原因很大比例是由于润滑油应用技术没有过关,使应该打开的卫星、飞船和航天器的太阳能电池接收展翼不能打开到位,最终失去电力供应的航天器就变成了宇宙垃圾。由此可知石油的耐用属性最大程度地体现着石油的价值的珍贵性和可持续性。与此同时如果忽视了耐用石油产品的有序有效管理,其对环境和人类子孙的危害也是不可补救的和不可逆反的。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三节 石油炼制能力三个层面的解析……对石油战略储备的认知
说到石油炼制能力的概念,其实在石油行业当中也是分为三个层次的。
首先一个层次是设备装机炼油能力。这个层次应该说是一个炼油厂最基本的炼油能力,因为炼油生产是根据炼油设备的装机能力而定的,最好的情况是根据设备的最大能力,接近满负荷运转,但是不大可能超出设备的装机能力。
第二个层次是合同炼油能力,在我国又叫计划炼油能力。这个层次的炼油能力是根据炼油厂的设备装机能力按照市场需求计划或合同来制定的。合同炼油能力相对于炼油设备的装机能力,是要留出一定的富余量的。
炼油能力的第三个层次就是实际炼油能力。实际生产中各方面的因素情况较为复杂,生产时往往会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不能发挥最高效率的炼油能力,达不到计划合同炼油能力,当然也有可能在装机能力之内超过计划的炼油能力。因此,只有实际炼油能力才是衡量炼油能力最为可靠的能力标准。
然而,之所以要强调炼油能力的层级是有原因的。因为,石油的战略储备量往往是和炼油能力相联系的,国家战略石油储备量用多少天来计算实际上就是按照国家每日的炼油能力为基础计算的。
战略石油储备是一项应对石油供应紧急情况的国际性政策。战略石油储备制度起源于1973年中东战争期间。当时,出于对美国支持以色列的报复,阿拉伯石油出口组织对美国、荷兰、加拿大等西方国家实施了石油禁运,并大幅度压低原油产量,导致石油供应中断,石油价格猛涨,引发世界性石油危机,给经济带来巨大损失。1974年11月,在美国等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倡导下,国际能源署成立,其主要职能是协调成员国的石油储备行动。IEA成员国纷纷储备石油,以应对石油危机。当时国际能源署要求成员国至少要储备60天的石油,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