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最高纪录。
热钱基金原油期货持仓量与国际油价具有高度正相关性,每当基金净多持仓量大幅增加,国际油价随之飙升,而当基金大幅减仓时,国际油价便会出现快速下挫。影响国际油价的各种因素都会成为国际游资炒作的题材,因而国际热钱游资对油价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2008年5月,索罗斯警告,近期油价飙升主因是投机炒作,令油价出现泡沫,除非美国和英国经济衰退,否则泡沫不会爆破。索罗斯作为著名的乌鸦嘴果然是名不虚传。
英国媒体刊登了“金融大鳄”索罗斯的访问,他一针见血地指出,美元疲弱、中东石油供应减少都是油价上升的部分原因,但主因仍然是热钱游资的投机炒作。“投机愈来愈影响油价,目前油价拋物线形上升,是形成泡沫的特征。” 油价持续上升,打击民生经济,索罗斯警告油价泡沫会持续,直至美国和英国出现经济衰退,泡沫才会爆破,到时油价才有望大幅回落。他说:“你可以预期泡沫最终会修正,但在衰退真正拖低需求之前,这是不可能出现的。”他又说石油和粮食价格高企会加剧衰退。
那么热钱游资进出石油期货投机市场的轨迹是如何规划和运作的呢?请看顽童婉婉道出。
。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六节 “资源国家封存油田影响供给”吗?
美国做为世界第一大石油消费国和第一大石油进口国,长期以来却一直守着大量自己家的油田不采,将很多储量丰富的近海油田完全列入禁止开采的名单。但是随着油价持续不断的上涨,近海石油禁采问题再引争端,小布什以平抑油价为由,签署解除美国近海油田开采禁令,并敦促国会采取同样措施。一时间,美国政府封存国内油田被指成是推高油价的罪魁祸首。
目前,美国的石油消费严重依赖进口。2007年美国日均石油消费万桶,日均进口石油1221万桶,居世界第一。
但事实上,美国并不缺少石油。美国能源部情报署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美国已探明石油储量超过209亿桶,居世界第11位。美国墨西哥湾、阿拉斯加、加利福尼亚近海,都蕴藏有大量的石油。然而,因为1969年美国加州发生重大石油泄漏事件,整个南加州海岸被污染,造成大量动物死亡。石油开采安全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于是在1982年里根政府任期内,美国国会通过一项法案,冻结距海岸线公里至322公里的美国大陆架石油开采。这项法案每年都被重审延长。
1989年,由于船长擅离职守,埃克森公司的Valdez油轮在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湾触礁,造成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原油泄漏事故,这也成为美国环保史上一次标志性事件。1990年,时任总统的老布什签署行政令,将禁采区域扩大为墨西哥湾中部和阿拉斯加近海外的所有近海海域,禁令有效期至2002年。1998年,时任总统的克林顿又将有效期延长至2012年。这两项禁令将美国近海石油开采被完全冻结。
在禁采问题上,布什家族里也产生了严重的分歧。由老布什总统制定的行政禁令,现在被儿子布什推翻,而布什弟弟、曾担任佛罗里达州长的杰布·布什则公开反对近海采油。这一家子还都没有达成共识,难怪美国社会上争论不断。
布什支持开采近海石油的理由是,美国人正在为油价上涨付出代价,现在必须是政府采取措施的时候了。他布什认为,现在新的采掘技术几乎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从好处看,这将会使美国石油产量大大增加,减少美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根据美国能源部的估算,如果近海油田获准开采,美国将总共可采油180亿桶、天然气76万亿立方英尺。
当然,布什也承认,即使国会解除禁令,真正开采出石油也需要几年时间。但他强调,政策的转变将会对石油市场产生〃心理影响〃,有助于平抑目前高企的油价。
飙升的油价也使美国民众在禁采问题上的态度发生了显著改变。一些民意调查显示,多达63%的民众支持近海石油开采。
在此之前,美联社提供的数据显示,美国几大石油公司2007年利润总和约为1230亿美元,却仍享受约180亿美元的减税优惠。埃克森美孚公司副总裁西蒙辩解说,石油产业投入大的特性决定必须在市场形势好时多赚钱。埃克森美孚公司2007年创纪录地盈利400亿美元。美石油巨头在受到质询时大喊冤枉称“油价高不是我们的错”,石油公司负责人们抱怨,美国目前封存大部分国内资源才是使油价上涨的原因。如同壳牌石油公司总裁约翰·霍夫迈斯特就说,由于美国政府限制开采国内能源,美国石油和天然气产量近20年中持续下降。英国石油美国公司负责人马隆举例说,美国沿海85%的海域是开采禁区。
常常听说房地产行业中开发商有捂盘推价的伎俩,难道此法通行于石油世界吗?
第七节 “以文明冲突为基础的地缘政治及战争影响油价”吗?(1)
“文明冲突论”的发明者,乃美国哈佛大学国际政治学教授著名学者塞缪尔·亨廷顿(Samuel ·Huntington)。早在冷战刚结束、苏联解体不久的1993夏季,亨廷顿就在《文明的冲突》书中指出,冷战时代的政治意识形态对垒结束之后,未来世界冲突的主要形式将不再是政治冲突和经济冲突,而是以传统宗教为基本依托的文明的冲突,并且预示这种冲突在21世纪将主要表现为###教文明与西方基督教文明之间的冲突。这就是后来一直在许多国家的政界和学术界争论不休的“文明冲突”理论。我国大部分学者认为亨氏文明冲突论的结论有失偏颇,且有为美国当权者谋划称霸世界之嫌。
有大量的观点认为,各种种族问题、民族矛盾、宗教冲突、治安问题所导致的很多争端都缘于文明冲突及地缘政治,而由于这些争端热点区域往往也是石油资源的产地,所以这些地区的紧张局势势必会对油价产生重大的影响,文明冲突了。
美国对阿富汗伊拉克开战之后,中东局势始终是一大谜团。中东是世界第一大石油生产和出口基地,但是中东局势始终难以恢复平静。
上世纪60年代末开始以色列和黎巴嫩便冲突不断。在中东和谈问题上,真主党坚决反对和谈,认为解决阿以问题的唯一出路就是消灭以色列。因此,真主党的宗旨是通过武装斗争,收复被以色列占领的土地,并主张效仿伊朗模式,在黎巴嫩建立###共和国。 2006年7月,随着以色列在黎巴嫩地区与真主党的冲突升级,阿盟秘书长穆萨称“中东和平进程事实上已经破裂”。不少专家分析,黎以冲突的升级,可能给中东地区带来灾难性后果,虽然国内外专家大都认为,不会爆发第六次中东战争,但频繁的冲突使中东局势再一次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文明冲突了。
美国对伊拉克战争主要战事结束后,针对石油设施的恐怖袭击事件接连不断,致使伊拉克局势一直动荡不定,伊拉克境内石油生产设施也不断遭到破坏,原油生产和出口低于预期,其石油生产和出口迟迟难以恢复到战前水平,而且伊拉克成为新的恐怖袭击中心,这给世界石油市场增添了新的阴影,文明冲突了。
伊朗核问题悬而未决,显然成为近一段时期内最为突出的地缘政治风险,对油价构成支撑。根据BP能源统计,伊朗拥有189亿吨石油探明储量,占世界总量的%,仅次于沙特居世界第二位,储采比高达;天然气探明储备高达万亿立方米,占世界总量的%,仅次于俄罗斯居于世界第二位。目前,伊朗为欧佩克第二大产油国,石油日产量超过400万桶,而且超过60%的石油出口国际市场,大约250万桶左右的出口量,年出口石油在亿吨左右。由于伊朗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油气出口量、地理上所处战略位置,以及面临的石油供求趋紧的环境等因素,使得伊朗核问题更为复杂,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时间更长,对国际油价的影响更为巨大,文明冲突了。
值得今天世人警惕的是,有权威专家提出,一旦伊朗核问题进入实质性的紧张状态,则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将大幅上涨,原油价格甚至可能突破200美元。伊朗石油部长纳姆达尔·赞加内说:“油价居高不下不是由于供求关系基本面所造成的,而是政治因素。”伊朗核问题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国际油市中不稳定的焦点,随时可能导致油价的大幅波动。
第七节 “以文明冲突为基础的地缘政治及战争影响油价”吗?(2)
欧佩克轮值主席、阿尔及利亚能源和矿业部长哈利勒指出,地缘政治对油价发挥着影响力。他说,在众多地缘政治因素中,伊朗就核计划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危机以及欧佩克成员反对提高原油产量抑制油价上涨的猜测显然在对油价发挥着影响。哈利勒否认了有关欧佩克成员国有意不勘探新油田增加原油生产的说法。他强调,欧佩克所有成员国都支持开发新油田,但是以前对利比亚以及目前对伊朗实施的制裁,妨碍了对这两个主要石油生产国石油行业的投资。而伊拉克由于战争,石油行业的投资也偏少。哈利勒表示:“美国正在威胁对任何敢于投资伊朗的团体实施严厉的经济制裁。伊拉克战争也是为什么当地投资疲软的原因。此外,目前还没有一个欧佩克成员国对被实施禁运的国家进行投资。”哈利勒称:“我相信油价涨幅中60%的部分是由于美元贬值和地缘政治引起的。”最耐人寻味的是:2008年10月石油价格一路下滑到60美元左右,而长期疲软的美元突然间一路飙升。
文明冲突了。
中东的另一个老大难问题就是巴勒斯坦就建国问题与以色列间的冲突。巴勒斯坦哈马斯选举上台后,美欧等国不断对其施压,巴以和平前景难料。众所周知,这是###世界与美国冲突的关键因素之一。一团迷雾的中东局势成为影响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