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真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石油真相-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施压,巴以和平前景难料。众所周知,这是###世界与美国冲突的关键因素之一。一团迷雾的中东局势成为影响国际油价的重要不确定因素。
  除了中东地区,世界上其他的一些地区也频繁出现各种冲突造成紧张局势。
  欧佩克第三大产油国、世界第五大原油出口国委内瑞拉国内政局不稳,美国与委内瑞拉紧张的关系,严重影响到原油的生产和出口,文明冲突了。
  委内瑞拉是欧佩克中唯一的拉美国家,是美国第四大石油供应国。美国从委内瑞拉日进口原油量约占美国原油日进口总量的12%,委内瑞拉一半的石油产量都输往美国。
  2008年2月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公开表示,如果美国法庭最终裁定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有权冻结120亿美元的委内瑞拉海外资产,委内瑞拉将对美发动“经济战”,届时可能停止向美国供应石油。查韦斯表示,切断向美国的石油供应将导致石油价格站上每桶200美元。查韦斯说,“如果美国冻结我们的资产,如果美国不停止试图冻结我们的资产并对我们进行破坏,那我们也可以对美国进行破坏。我们不会向美国输送原油。记住这点,布什先生。如果对委内瑞拉进行的经济战仍旧持续,原油价格将达到每桶200美元。委内瑞拉将进行这场经济战争。”在查韦斯发表完这段强硬的讲话不久,油价突破每桶100美元并开始了持续不断的上涨。
  尼日利亚石油工人的罢工威胁。尼日利亚做为非洲最大的产油国和世界第七大原油出口国,其政局动荡频繁冲击油市。尼日利亚反政府武装组织———“尼日尔三角洲解放运动”不断发动针对石油设施的袭击事件,绑架石油工人,导致尼日利亚石油生产和出口正常秩序被打乱。反政府武装组织曾在尼日利亚南部袭击了荷兰皇家壳牌营运的一处产油设施和一艘海军军舰,并炸毁了一艘军舰。此后又袭击了一条输油管,壳牌公司在尼日利亚每天万桶的产量已经停顿。尼日利亚是欧佩克第六大原油生产国,同时也是美国第五大原油供应商,每日的原油产量在200到250万桶左右。2008年2月份以来,尼日利亚的石油产出因叛军攻击减少约20%,石油出口下降约25%。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七节 “以文明冲突为基础的地缘政治及战争影响油价”吗?(3)
地中海是地缘政治的核心,它集世界资源中心与物流核心为一身,不仅盛产大量的资源产品同时也把守着将这些产品运往世界各地的咽喉要道。苏伊士运河位于埃及东北部,扼欧、亚、非三洲交通要冲,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和经济意义,做为沟通红海和地中海、连接大西洋和印度洋的通道,成为兵家必争之要地。现在苏伊士运河仍是石油物流中的重要通道,其在地缘政治上的重要作用日益提高。
  1956年,埃及纳赛尔总统宣布运河国有化,英法为夺得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与以色列联合,于1956年10月29日,对埃及发动了突然袭击。这就是第二次中东战争,又称苏伊士运河战争,苏伊士运河危机、西奈战役或卡代什行动。1967至1975年间,因阿以战争,运河封闭停航达8年之久,文明冲突了。
  美国杂志《Counterpunch》2004年8月刊登题为“西方为达尔富尔流泪的背后是石油利润”的文章称,为什么西方在惨剧发生18个月后才想起干涉?文章说,一些左翼评论家认为,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希望在联合国授权下用武力干预,这是伊拉克式的入侵,目的是推翻苏丹政府,控制苏丹潜在的大规模石油资源。美国的一家基金会在网站上说,“记住如下场景——一队由中情局训练和武装起来的叛军推翻一个主权国家,从秘密营地实施跨界袭击以及进行受到国际制裁和大规模宣传运动支持的全部破坏活动。这听起来像是1984年的尼加拉瓜或安哥拉的内战。但这次是在苏丹”。
  1956年独立的苏丹与西方关系不和,一度与美国断交,被指“支持恐怖主义”。2004年,西方一改对苏丹政府的局外批评者角色,开始介入达尔富尔问题,并将该地区的部族战争定性为“种族灭绝”。美国总统布什4月发表声明,公开要求苏丹政府制止达尔富尔地区“针对当地原住民的野蛮行径”,随后,美国国会通过法案谴责达尔富尔危机为“种族灭绝”,达尔富尔危机迅速成为国际热点,也成为了影响油价的又一因素,文明冲突了。
  上述的所有问题,都被冠以“文明的冲突”来作为解释,在稍有风吹草动时都会成为推高油价的诱因。OPEC仿佛统一口径般认为油价上涨并不是由于供需矛盾产生的而是因为地缘政治的结果。印尼能源及矿产资源部长普尔诺莫称,地缘政治危机目前仍是影响油价的主要因素,且OPEC对降低油价也无法作出多大贡献。普尔诺莫称,“我认为OPEC已经尽他们最大的努力来稳定油价。”
  石油难道真的是世界地缘政治博弈攻守的必争宠物吗?
  那么,就在前不久才刚刚有所缓和的格鲁吉亚战事为什么没有成为推高油价的原因呢?这一点实在让人困惑。顽童会在之后的篇幅中为您解惑。
  文明真的冲突了吗?
  顽童认为:其实所谓的文明冲突不过是一种被国际利益集团有意用来掩盖资源利益争夺的托词而已。持续了将近200年、出征次数多达九次的十字军东征可以说是最早的文明冲突。然而,它只是用文明冲突这一冠冕堂皇的理由掩盖了争夺丝绸之路终端的贸易权霸主地位,以掌控由中国运来的大量物资资源。俄罗斯的新东正教与美国的保守基督教的文明冲突及美国认为俄罗斯所继承的共产主义的保留意识所造成的矛盾也以文明冲突的形式表现出来,包括有的人认为中东地区局势的混乱是由于基督教文明与###文明的冲突造成的。更有甚者,利用西藏问题拿宗教说事儿,挑起文明冲突,恕顽童直言,都是国际资源利益集团在觊觎我国西藏所储存的包括石油在内的大量自然资源,而###则成了被这些资源集团操控的可笑木偶。顽童如此表述,并不冲淡我对亨廷顿教授的学术研究的尊敬和崇拜。
  

第八节 “美元贬值拉高油价”吗?
国际石油价格一直都是以美元作为主要报价和结算货币,80%左右的石油贸易以美元结算。美元兑主要货币的变动情况直接影响着国际石油价格的走势,两者之间存在高度负相关关系。受到美国财政、贸易“双赤字”和次贷危机所导致经济下滑等因素的影响,美元兑主要货币发生了较大幅度的贬值,从而自然带来油价的上涨。
  2007年美国在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联储为了刺激经济,从2007年9月18日开始7次下调利率,将联邦基准利率从2007年初的下调到目前的2%,导致美元不断贬值。如果以美元指数衡量美元价值,那么自2007年9月至今,美元的贬值幅度超过了9%。短期内美元的弱势难改。一方面,从5月份的数据看,美国的通胀压力虽然较大,但是扣除能源和食品价格后的核心通胀率并不高。经季节性因素调整后5月份美国制成品PPI较4月上升、较2007年同期上升,但是不包括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PPI仅仅较4月上升、较2007年同期上升3%;5月份的CPI涨幅也比较温和,5月份CPI较4月上升、较上年同期上升,但是核心CPI较4月上升、较上年同期上升。而住房市场的数据仍然不乐观,例如最近公布的新屋开工率、纽约联储银行6月经济指数和费城联储银行6月份商业景气指数等表明经济的恢复仍然有待时日。因此预计美联储在近期很可能维持利率不变,如果考虑到欧元区未来可能采取加息措施抑制通胀,因此短期内美元立即走强的可能性较小。美元兑欧元等主要货币汇率持续下跌,大量资金从美国股市、债市中流出,流入石油等商品市场寻求保值增值,助推油价上涨。2007年国际油价累计上涨%,而同期美元兑欧元贬值%,两者相关性很强。2008年以来美元贬值对油价的影响有所减弱,但仍存在较大相关性。目前在国际外汇市场上,欧元对美元汇率已经突破1:,直逼1:。美元疲软刺激了国际原油“炒家”们的投机热情。因此,有专家指出,只有美元贬值的预期被打破,国际市场油价才有可能真正步入下降周期。
  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轮值主席、阿尔及利亚能源和矿业部长哈利勒曾表示,美元每贬值1%,就意味着油价将上涨4美元。他强调说,目前油价持续上涨对各方都不利,必须密切关注美元汇率走势。他在接受《阿尔及利亚新闻》采访时曾预测,由于美元贬值等原因,接下来几个星期国际市场油价将继续上涨。
  哈利勒在欧盟和欧佩克在布鲁塞尔举行的第五次能源对话会议上警告说;相关数据显示;在美国2007年夏天爆发次贷危机之前;国际原油市场处于比较平衡的状态;而次贷危机中转移的流动性增加及美元持续贬值至少将油价每桶拉高了40美元。他认为;正是次贷危机和美元贬值导致大量资本涌向石油等大宗商品市场;活跃的投机行为对抬高油价难辞其咎。哈利勒重申;当前国际市场油价屡创新高与供应无关。
  由于目前世界石油市场交易中主要采用美元结算,近年来美元的持续贬值使得石油出口国实际石油收入缩水,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欧佩克等产油国抬高油价。
  在国际油价冲破110美元时,花旗集团能源分析师蒂姆·埃文斯就说,油价飙升与供需结构无关,而是由于美元贬值及通胀压力增大。国际市场原油期货交易以美元计算,持有其他强势货币的投资者买入原油期货造成油价上涨;另外,原本就持有美元资产的投资者买入原油期货,以避免美元贬值带来的损失。
  美元持续贬值为国际投机热钱纷纷进入原油和黄金期货市场进行炒作提供了机会,从而导致油价和黄金价格不断攀高。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