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裁论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总裁论道-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巴总算在一座建筑前停了下来。从建筑形状看,是教堂。这座能容纳2000人的教堂是校区5座教堂中规模最大的,靠前排的左侧一排的座椅前摆放着一根超大的、没有点燃的蜡烛,其座位被用绳索拦隔。解说员解释:那是为战场上失踪的西点毕业生预留的。靠前排右侧的一排椅子的临廊道的扶手上整齐地镶贴着一溜铜牌,上面刻着历任校长的名字,是现任校长参加礼拜的专座。中国游人还获知:西点军校曾明文规定,学员必须有宗教信仰。前两年联邦法院判定西点的规定不符合宪法“信仰自由”的精神,属违宪行为。“校方已经修订规定,不再要求学员一定信教。西点也在为适应社会的变革而变革。”
  “听说西点有中国士兵雷锋的塑像?”
  “在校方发放的学习手册上印有中国士兵雷锋的名言,号召学员发扬雷锋的‘钉子精神’,刻苦钻研,以优异的成绩报效国家。一位学员在毕业论文里写道:‘我最尊敬的将军是巴顿,最尊敬的士兵是雷锋。’在中国军队提倡的军人精神也适合美国军人。西点的开放学习系统一直吸收其他国家军队形成的优点。现任校长兰诺克斯中将30年前就选修过汉语,校方还聘请来自中国的老师授课,也派学员到中国学习汉语。在西点全部7门语言中,选修汉语的比例最高。”
  老王心里想:西点的汉语热,同把中国作为21世纪的假想敌之一不无关系吧。但无论如何,出乎意料之外的是:西点强调德育教育和培养人的方法,同30年前老王在部队接受的方法和引导手段何其相似。个人服从整体,强调团队精神,强调下级绝对服从上级等。
  大巴在远离教学区的大操场停下来。中国游人同热情洋溢的讲解员合影留念。已经转悠将近一个小时,虽没看到一个学员或教员的身影,无形中却感到一种张力,一种既刻板正统、又灵活创新,既严格规范、又不拘一格的相辅相成的张力。这种张力使建校200年的西点仍然保持着青春的活力,吸引着最优秀的人才,又把这些人才培养成军队、国家的栋梁之材……
  11点钟离开西点。去费城的高速公路上。“王总,发挥雷锋‘钉子精神’继续念英语吧。哈哈……”坐在前排陈平的笑声,使人想到刚刚分手的讲解员。
  记得我1997年路过京都时,新火车站正在兴建……半夜独自一人观看街头爵士乐演奏打发时间,年轻号手的吹奏高亢悲凄……——王石
  日本行
  水户的枫叶泛红了
  10月28日12点,我们一行10人从深圳总部出发,乘中巴直达广州机场,同广日电梯的潘总汇合。广日电梯是万科的设备战略供应商之一,此次日本考察的前半段即由其投资方之一——日立制作所安排。日立制作所是一家几乎无所不包的制造商,产品上至卫星、原子能发电设备,下至高速机车、普通家电,曾在世界500强中排名第6,2001年排第32位,独立于日本9大综合商社之外,以技术创新见长,目前在世界机电公司排行榜上名列第3,排名在索尼、松下之前,是很值得学习的厂家。
  广州白云机场国际候机厅乱哄哄的,人满为患,哪像华南大都会的国际机场?倒使人联想起反战片中美国从南越撤兵的景象。
   。。

人生之旅篇:王石(3)
乘17点40分的日航航班,抵东京成田已是当地时间21点。日本手机制式和中国大陆不同,潘总特意准备了一部日式手机,很有心啊。
  入住水户市的宾馆时,已是零点。第二天7点半起床,趁早饭前的半个小时溜到宾馆外的村舍拍照。空气爽朗,阳光妩媚,枫叶泛红了。
  10点钟,我们抵达日立水户电梯厂。红白相间的电梯试验塔格外醒目。工厂的职员夹道欢迎,熟悉的礼节:鞠躬、鼓掌。我们也边走边鞠躬,进了办公楼……
  主人介绍产品时极端认真,还开放了楼宇智能开发实验室给中国客人参观。中国客人也问得详细认真。记得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第一次到日本考察,其中也有工厂参观项目,花园式的环境、机器人控制的流水线、严格的管理、勤奋的员工,一切是那么新奇。十几年过去了,我们不仅向日本企业学习,还向香港地区、新加坡、欧美的企业学习,日积月累,潜移默化,不知不觉被武装起来。如今听着楼宇智能管理方面的介绍,万科的同仁都感到很熟悉,感觉不再是刘姥姥进大观园。中国的企业在进步。
  人生之旅篇
  酒逢知己到东京
  5点钟乘车,晚7点抵繁华喧嚣的东京。潘总宴请日餐,席地而坐,啤酒清酒频频举杯,把盏甚欢。说来奇怪,我同潘总打十几年交道了,却是第一次一起喝酒。平时很少联络,有什么事只是一个电话就搞定,心有灵犀。
  说来我们是同龄人,50年代记事,经历文革,所受教育、志向、追求、理想异曲同工,都有做一番事业的抱负,都经历过生活的磨练,能严以律己,不在乎一时得失,更看重长远的成绩。20年时间里,珠江三角洲企业界多少英雄豪杰轰轰烈烈兴起,又悄无声息衰落,而由潘总领军的广州日立事业蒸蒸日上,万科也正步入发展高速路。相逢何必曾相识,来,再干一杯!
  周末到京都还穿西装吗?
  欢迎标语、门口恭候、弯腰鞠躬、交换名片……在这种程式化的礼节氛围中,应景的做派是系领带着深色西装目不斜视正襟危坐。早上8点10分出门,到日立制作所总部参加“BHS系统专题研讨”,然后是BHS会所工作午餐会,接着又是BHS总部全国楼宇电梯智能管理中心现场观摩研讨会。我趁晚上正规宴请之前还去了趟神田街建筑专卖书店。
  明天参观不动产项目,可以不着西装了吧?日立制作所的安排是这样的:(1)东京国际会议中心/新丸之内大厦/PCCW大厦;(2)汐留再开发区;(3)浜离宫;(4)惠比寿再开发区;(5)原宿地区。马不停蹄啊!
  后天,11月1日,小傅将加入我们的行列,并将他自己的想法糅进考察日程:(1)幕张副都心;(2)葛西临海公园水族馆;(3)临海副都心;(4)横滨MM21地区/横滨新客运码头/仓库群改造。一天安排如此多的项目,整个一填鸭式。
  这次到东京时还特别交代小傅:“博物馆!”“放心吧,轻松愉快的活动都安排在星期六:佐川艺术博物馆、美秀美术馆、大阪千里住宅公园,但还安排了一个考察项目:京都火车站。”记得我1997年路过京都时,新火车站正在兴建,在临时工棚里买去奈良的火车票还要等两个小时。半夜独自一人观看街头爵士乐演奏打发时间,年轻号手的吹奏高亢悲凄……
  一早爬起来,乘电梯到最高层,通过防火走道,来到酒店大厦的平台,俯瞰东京市区。哎哟,什么时候冒出这么多新建筑?
  日本经济持续不景气,东京市区地价持续下跌,反而促使了老市区的地产蓬勃发展。新大楼一座接一座,真不敢相信是经济萎靡期规划兴建的。高大的塔吊在工地上空紧张作业,除了中国,只有柏林才能看到这么多建筑塔吊啊……
  码头客运站的赞叹
  11月1日,周末,雨。
  雨中气温骤降,在户外活动一个小时就浑身发冷,强烈要求午餐改为热酱汤面——原来为了节省时间,安排途中只吃面团。午餐后驱车往另一个填海开发区临海副都心,考察研发中心、大学村、未来馆。然后又马不停蹄驱车一个半小时到横滨,参观码头仓库改造项目、新客运站。
  今天的兴奋点是码头客运站,这个项目由两位不知名的外国设计师的方案中标。两层体积庞大的建筑物同海、陆浑然一体,就像一座临海的长着青草的浅丘。打伞,沿着细木条铺就的盖顶(或斜坡,随便你认为它是什么),不觉中已走到弧面的屋顶,犹如踩在硕大鲸鱼的背脊。如此设计,令中国游客感叹不已!
  。 最好的txt下载网

人生之旅篇:王石(4)
在客运码头纪念品店里,老王买了顶船长帽,南京公司长征买了顶水手帽,返回巴士后大家轮流试戴。此次考察的带队团长张力摆出pose,海军士官帽一戴,笑翻一片……
  欢声笑语中我们来到横滨###车站,乘18点09分的高速列车往京都,在火车上分发中午留下的饭团。
  请贝大师签字
  11月2日,忽阴忽晴。
  我住的房间在酒店10楼。早晨起来,打开窗户拍摄东方日出,5分钟后电话响了,一个男子唔里哇啦地说日语,我告诉他听不懂日文,电话里改成英语问:“是不是打开窗户了?”是啊。“没有特殊情况请不要打开窗户。”乖乖,检测系统也太厉害了!
  早饭后参观京都火车站综合楼。记得5年前我只身游京都,当时正在建火车站综合楼,购买车票得在路对面的临时简陋工棚里。如今置身这集酒店、购物中心、休闲场所于一体的建筑物里,倍感亲切。这是座超体量的建筑物,玻璃和钢材构成,里面方方正正,细部丰富不零碎,严整而富有变化,充分显示出设计师的娴熟手法。据小傅介绍,在传统古城里花费100亿人民币(折合)建这么个庞然大物有点得不偿失,所以招来很多反对意见。而设计者表示:你们批评得都对,但孩子们喜欢是最重要的。
  乘中巴到滋贺县参观贝聿铭大师设计的美秀艺术馆。红黄绿成为秋季山间的主色调,阳光从浓云的缝隙挤射下来,红色枫叶分外妖娆。美术馆正举办开馆5周年的庆典活动,小广场摆放着一排排鼓,吸引嘉宾、记者和游客。游客并不多,一位身着和服的妇女分外引人注目,她正和一位慈祥的长者交谈着什么。我们一时没有反应过来,这位长者就是参加开馆5周年活动的贝聿铭先生。发现贝老先生后,几位建筑师都兴奋起来,长征反应快,到礼品店买了本贝聿铭精装书,等机会请大师签名留念。准备的台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