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撬动成长:企业与VCPE有效沟通有密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资本撬动成长:企业与VCPE有效沟通有密码-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3) 创投胜利大退路。上市了,就打通了创投兑现银子之通道。目前,国内外资创投几乎无一例外地采取这种操作方式,一些较为成功的内资创投也开始采用类似的模式。
  (4) 设立便捷。在这些群岛上注册公司,注册费不过1 000美金,而且不需要企业负责人前往注册地。在时间上,一个工作日甚至一小时内就可办完手续。国内现在有很多代理注册“群岛公司”的中介机构,注册方便之程度,远胜于在国内注册企业。 。。

“群岛现象”大解密(2)
“群岛公司”之弊
  有利就有弊,对于群岛公司而言,下面的两大弊端成为人们对其诟病的焦点:
  首先是“洗钱”和“资产外逃”的绿色通道。由于群岛公司的注册门槛非常低,而且群岛政府对公司的资产不加监管,对于一些资产来历不明和合法性有问题的企业和个人来说,到这些地方洗钱非常容易,洗钱过程中的风险极低。而据不完全统计,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大约有4 000名*官员逃往国外,带走了大约500多亿美元的资金,其中相当一部分是通过“群岛公司”转走的。
  其次,“吹牛不上税”。群岛公司所享有的信息保密制,成为企业虚增经营业绩、恶意上市圈钱的帮凶。常规体制下,虚增经营业绩需要支付较高的税收成本,但如果企业利用群岛公司几乎为零的税负政策,就可以达到“吹牛不上税”的目的。近年来,已有不少企业相继遭受财务造假质疑,一部分已被证实存在商业犯罪行为。
  “自雇自”的群岛公司
  出于税收方面的考虑,很多企业选择了注册群岛公司,同样是出于避税的考虑,很多个人也纷纷走上了开办群岛公司之路。
  这些人往往是外资企业的高级经理或者是中小企业的老板,他们的收入相当丰厚,但是因此而需要缴纳的个人收入所得税也是不菲。为了少交个税,他们通常会成立一家境外雇佣公司,再以雇佣公司名义与自己在国内工作的公司签下合约,提供人力资源服务。由此而来的好处是,一是个人的工资及福利可以自由设计组合,减低应税的工资部分,增大免税的福利部分;二是个人收入的“一部分”应上缴给雇佣公司,而雇佣公司的营业利润是境外所得,可以进一步免税。两部分算下来,真正的应税额大大减少。
  无奈的妥协
  “避税天堂”、“洗钱天堂”、“圈钱天堂”……群岛公司的“无法无天”让越来越多的国家对其亮“黄牌”。美国、英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已制定相应政策来限制本国企业在这些群岛上注册公司。
  2005年1月24日和4月21日,出于对企业向群岛公司转移资产造成国民财富流失的担心,国家外管局相继发布了 “11号文”和 “29号文”,规定个人名义在境外设立公司要到各地外汇管理局报批;以境外公司并购境内资产,要经过国家商务部、发改委与外管局的三道审批。
  政令一出,创投基金、企业、投行、律师事务所等相关利益受损者就马不停蹄地奔走于政府各部委之间——联名信、决议递交了一份又一份,甚至在一些通气会、圆桌论坛上公开和政府“叫板”。
  也许政策有严堵的成分,时隔半年不到,政策开始了纠偏。2005年11月1日,国家外汇管理局颁布了《关于境内居民通过境外特殊目的公司境外融资及返程投资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俗称“75号文”),其中明确允许境内居民可以特殊目的公司的形式设立境外融资平台,通过反向并购、股权置换、可转债等资本运作方式在国际资本市场上从事各类股权融资活动,合法地利用境外融资满足企业发展的资金需要。
  对“资本外逃”的管制是正常的,但纠偏实为无奈。主要原因在于,目前中国资本项目尚未放开,对“资本外逃”的管理主要是通过外管局的外汇出入限制,但这些外逃资本往往并不涉及资金出入,而是进行资产所有权的置换,从而实现“金蝉脱壳”或者“暗渡陈仓”。 txt小说上传分享

“群岛现象”大解密(3)
如今的群岛公司,太像一群洗澡盆里的孩子了。
  【延伸阅读】 英属维尔京群岛概况:英属维尔京群岛(The British Virgin Islands,)位于大西洋和加勒比海之间,面积153平方公里,由50个岛屿组成,人口约3万人。主要是黑人,通用英语,通用货币为美元,首府罗德城。英属维京群岛是一个自治管理、通过独立立*议立法的、政治稳定的英属殖民地,国家元首为英女王。去访英属维尔京群岛需到英国外交部及英国驻外使领馆办理签证等手续。
  (文/贺俊 发表于2006年4月2日)
  走,到韩国上市去
  【编者按】 “对面的女孩看过来,看过来……”这首曾经风靡一时的歌曲,用来形容今天的李永铎,却也合适。这位2005年才上任,目前也就刚满一年的韩国证券期货交易所理事长,已经记不清是第几次来中国了。他的夙愿,就是要把黄海之隔的中国企业,拉到韩国来上市。如今,这个愿望就要实现了。
  “目前韩国证券市场尚无一家外国企业挂牌上市,我们非常欢迎中国企业来韩实现零的突破。”韩国证券期货交易所韩交所理事长李永铎直言不讳地表达着自己的期望。
  李永铎的功夫并没有白费,2005年1月上任的他,经过其一年多的奔走斡旋之后,中韩两国高层终于达成了一致。2006年3月20日,韩国金融监督委员会正式对外宣布,2006年7月,中国企业将首次进入韩国首尔股市。
  为了吸引外国企业,更准确地说,是吸引中国企业,韩国在2005年年底对其上市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韩国金融监督委员会监督政策二局局长金龙焕表示,韩国已对外企赴韩上市的有关规定进行了大幅修改,允许外国企业在韩交所通过IPO发股票并挂牌上市。
  此前,按照韩国有关规定,韩国股市只能作为外国企业的第二上市地。这就意味着,对中国企业而言,只有已在中国境内或境外发行上市的中国企业才能赴韩上市,将其作为第二上市地。
  以往,人们的目光更多是远眺于大洋彼岸的纽约和纳斯达克,而今天,大家才发现,就在自己的身边,多出了一条上市之路。
  韩国股市面面观
  2005年1月27日,韩国证券交易所、韩国期货交易所和韩国创业板市场合并为韩国证券期货交易所。三合一后,韩交所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Kospi指数也从最初的895点上升到目前的1 300多点,上升幅度接近50%。截至2005年10月,韩交所市价总值为5 749亿美元,在世界交易所联盟会员国中名列第14位;总交易额为9 022亿美元,名列第9位。数据显示,韩国证券市场目前的市盈率平均是倍,而美国的是16倍,日本的是倍。
  这样的成绩并没有让韩交所满足。2006年,是韩交所的50岁生日,韩交所给自己定了更大的发展目标。不过,仅凭本国企业很难实现这一目标。在资金充裕的情况下,韩交所把吸引优秀企业到韩国市场上市列为首要目标之一,因为这关系到韩国股市未来的持续发展。由于欧美资本市场发达,吸引“外来客”的重点自然就放在了近邻中国的身上。那么,韩交所向中国企业抛出的绣球是什么样的呢?
  韩国上市成本低
  “如果中国企业在韩国上市,将享受很多优惠”,对于在韩国上市的好处,李永铎表示。韩国上市成本更低廉,只相当于我国香港的一半,而成交金额却高于我国香港证券市场。

“群岛现象”大解密(4)
据介绍,韩交所的上市承销费为募集资金规模的1%~5%。也就是说募集1亿元人民币需要发行费500万元以下,而同样的募集规模在港交所则需要1 000万元,在新加坡需要800万~1 000万元。从上市时间和手续上来说,在韩国上市的时间为3个月左右,同国内相比,在韩国上市并不需要相关部门审批,只要接到韩交所的上市资格通知后,即可直接上市。
  李永铎表示:“中国企业在韩国上市不仅有助于企业融资,还有助于与韩国有直接经济来往或计划开拓韩国市场的企业,提升企业品牌、扩大销售渠道。”
  尽管优惠多多,前景诱人,但是,在韩国上市也不是谁想去就能去的。在韩国上市,成本虽低,但是门槛不低。
  按照规定,中国企业申请在韩上市,需要满足经营年限3年、净资产不少于8 000万元人民币、3年平均每年销售额最少达亿元人民币等条件。此外,还要有高度透明的企业治理、会计制度,并提交符合国际会计准则的会计制度和“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意见。由于国内很多企业在治理结构和会计制度上无法与国际接轨,只能望“韩”兴叹。
  据悉,韩交所近期在北京、东北、浙江、山东等地举行了数次推介活动,已有多家中国企业流露出赴韩上市意向。据韩交所估计,约有3 000家中国企业具备在韩国上市的资格。
  又见京东方
  在韩交所频繁的推介会上,我们看到了这样的一些身影,燕京啤酒、中国核工业集团、中国兵器装备集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中国化工集团等,这些家大业大的企业都对赴韩上市产生了兴趣。
  那么,谁有可能成为这“第一个吃螃蟹”的呢?韩国联合通讯社在2006年3月19日的报道中提及,在可能成为首家上市的中国企业中,包括了大名鼎鼎的北京的京东方和上海的三爱富。
  对于这一提及,京东方的有关人士表示,京东方此前确实有分拆其韩国子公司上市的计划,但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而搁浅,目前正在与中国证监会协商。上海三爱富的董秘张经仪则表示,公司目前还没有赴韩国上市的计划。
  一个是早有预谋,一个是暂无此念想,由此推断,京东方能够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概率极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