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组队销售”让陷入僵局的谈判起死回生,而且最后实现了签订合约的完美结局。
加入自己同事的“组队销售”
另外,还有加入我们公司职员的“组队销售”。那是销售专用电话线时的事,当时与一家跟防灾相关的公司的谈判已经陷于僵局。
最初我是与他们总务科的K科长进行商谈的。虽然很久以前我就已经把策划书交给他了,但是决定是否引进,他却迟迟没有答复,让我很是为难。追问K科长,得到的也只是“再等等就会给你答复的,再等几天吧”之类的回答。就这样,又过去了三个月。
为了让K科长尽快地讨论这个问题,我跟K科长又联系了一次,告诉他:“我与我们公司技术部及售后服务部一起制定了一个方案,想跟您交换一下意见。”但是科长表示现在讨论这个问题还为时过早,想要拒绝我们。从他的这种反应上,我确定他并未把这件事通知其他人。
那么下一步该怎么办呢?我考虑了很多很多,但是对对方公司内部的情况又不是很了解,这样拖下去肯定不行。一定要想办法见见他们其他部门的人,确认一下关于传真服务他们已经讨论到什么程度了。
感觉到一对一的方式可能行不通,于是,我跟我们公司技术部和售后服务部负责人一起出发了。以组织对组织的形式,以对组织的体系化提些建议为理由,我们联系上了对方的信息系统部经理。
经理接受了我的预约,另外,三个厂长及总务科K科长也出席了会议。我们向对方五位公开了策划书。结果,除了K科长以外,其他人好像都是第一次听到这个提案。最后,他们得出结论:如果能解决他们提到的技术问题,那么应该说是一份相当不错的策划书。
然后,我们又与他们的其他几个部门进行了几次交涉,K科长在上级的催、逼下也交上了议定书,两周之后我们签订了合约。
现在看来,实际上是K科长觉得麻烦,所以想在自己那儿拖一拖,就这么蒙混过去。若是我继续往K科长那儿跑的话,那么结果肯定是拿不到合约的。
以上两个都是通过“组队销售”扭转了销售僵局而使商谈顺利进行的例子。在具体的销售场合下,通过将交易对象由点(一个人)扩大到面(多个人),就可以见到能使商谈进行下去的关键人物。
销售员一个人搞业务时,有时会碰到摸不清状况、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的情况。很多推销员都有过在“我们正在研究,你再等等”的回答后,商谈就陷入了僵局的体验。这时,就需要把自己的上司“卷进来”组成“纵向队伍”,或者把自己的同事及相关部门“卷进来”组成“横向队伍”,共同进行销售。
这样,你就会发现,所有的障碍都烟消云散,商谈也得以顺利进行了。经常单枪匹马活动的推销员们,请把这作为你的“进攻战略”试一试吧。
▲虹桥▲书吧▲。
第21节:巧妙的“试用销售”(1)
4
巧妙的“试用销售”
在商业谈判进行到最关键的一步时,还存在因负责人的慎重而签不了约的情况。这时要找准时机运用“试用销售”的办法,你会发现,让其试用一下产品往往对推进销售是很有效的。
怎样才能说服慎重的负责人
“听起来不错,但是真的没有问题吗?”
“我倒是很感兴趣,但是也没必要这么急吧?”
像这样商谈进行到关键时刻时,可能会因对方负责人的过于慎重而进行不下去了。负责人也是拿薪水的职员,所以不会做有风险的事,看起来效果不那么明显的事,被放到以后考虑也是理所当然的。
虽然看似还差一步就要成功了,但是要想推动负责人迈出这一步还真的不容易。在我从事电话专用线的销售工作时,经常会和行政部门打交道。在与这个部门做生意时,经常会发生看似马上就能成功的生意却泡汤了,或者过了半年之后才做成生意的情况。
行政部门的负责人,要负责公司内部各种各样的杂事,包括采购办公用品、器材、管理职工宿舍等很多事务,其中有些人还要兼做人事及广告宣传的工作。因此他们每天都很繁忙,在这种情况下再来应对我们这些推销员的推销,他们态度也就可想而知了,想让他们按照你自己设想的顺序来优先处理你的问题是不大可能的。所以,他们不会立即讨论你的问题也是极为正常的。
为什么把我的提案安排到后面去了
有一次,我和对方都谈得差不多了,但是负责人就是不把议定书给我。我实在忍不住了,就跑去问他们的负责人到底是为什么把我的提案推后了。其负责人把他的日程安排给我看了一下,我至今还能记得,他的日程安排上的事务是如此之多使我吃惊到无话可说的地步。
虹桥门户网。
第22节:巧妙的“试用销售”(2)
那个公司的行政部一共有三个人,负责(日本)全国10家分公司的行政工作。如果他们采纳了我的提案,在全国设置内线电话,那么就要有一个人负责所有分公司从疏通至交货后的相关问题。
于是我明白了,在本就密密麻麻的日程安排下,他们实在没有接受这个提案的余力了。负责人告诉我,他们将在半年之内增加行政人员,到那时,一定会采用我的提案。因此,我就等到半年之后才与他们签订了合约。
区别使用“对话式”与“体验式”试用销售
“试用销售”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让客户产生购买欲望的“对话式”销售;另一种,就是让顾客实际使用的“体验式”销售。
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对话式”试用销售。
这时往往要用“贵公司如果用的话,会选哪一种呢?”、“假设一下,如果我们签约了,那么……可以吗”等话语。通过在对话中加上“如果”、“假如”等词语,引导客户产生一种联想,从而使商谈进行得更顺利。
“我现在还没决定,但是如果用的话,就用A型吧!”
“那么我们就以申请A型为前提,来制定估价单和合约吧!”
“好吧,哈哈!感觉这笔生意好像能成!”
我在从事“同步传真服务”的销售时,就是采用“对话式”试用销售的。我曾经提过很多次了,“同步传真服务”属于无形产品,所以,不可能一边展示产品一边介绍、说明。因此,我没有采用“催眠术”,而是用一种形象的说明,让顾客产生一种好像当场使用了产品且真实感受到了其方便性的感觉。
有一次,我建议一家通讯器械的代理销售店的店长引进“同步传真服务”。就在生意快做成时,他们的店长给我来了一个电话,说他不知道引进这项服务会不会让工作变得更方便。因此,我急忙赶去,拜访了该店长,与他进行了下面一段对话。
要区别使用两种试用销售方法
对于在购买和引进产品、服务时比较慎重的顾客,就是要用“试用销售术”吸引其购买
“同步传真真的很便利吗?”
“请您考虑一下这样一种情况:如果您现在想紧急通知全国各个分店的店长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有哪些方法呢?电话肯定是不方便的,一个人一个人地通知,时间上来不及,而且费用也比较高。”
“的确,用电话可能来不及。”
“那么,就请您在这张纸上写下要对全国各地分店店长说的话吧。然后我们只要用传真一发送,您的通知马上就能传到各个分公司。请您想象一下!”
“好像的确很方便。”
“所以嘛,您就买了试试吧!”
就这样,我最终拿到了合约。只用语言就能创造出一种试用的场景,让顾客想象到购买产品后的方便性,推动顾客迈出最后一步,这就是“对话式”试用销售。
。←虫工←木桥 书←吧←
第23节:巧妙的“试用销售”(3)
“体验式”试用销售要注意时机
“体验式”试用销售就是通过让顾客实际使用产品、享受服务,体会到其便利性,进而消除其购买不安心理的销售方法。汽车的试驾、样板房间展示以及其他一些可以免费体验的专柜、有时间限制的使用测试等也属于此类。
“体验式”试用销售的重点在于,怎样才能让顾客产生想试用的念头。它不是在顾客“试”意不强时,而是在很明显具有进一步达成交易的可能性时,这种方法才会起到作用。要看准时机,劝你的顾客“试一试”。
我有过在时机还不成熟时就建议顾客试用带有时间限定的产品而被责备的经历。当时,顾客对我说:“我们对你们公司的产品还不怎么了解就让我们试用,太霸道了。”像这样,时机选得过早,效果却适得其反。
总之,这两种试用销售方式,在推动负责人迈出销售的最后一步的问题上都很有效。请看准时机用一下吧。
BOOK。▲虹桥▲书吧▲
第24节:使用能打动顾客的话语
5
使用能打动顾客的话语
可以说,只要顾客肯听你的介绍,那么销售就成功一半了。因此,要学会使用一些可以抓住顾客的心、可以感动顾客的话语。
首先要让对方肯听你的介绍
我在从事人寿保险业务的推销员那儿听说,只要顾客肯听你的介绍,那么销售就成功一半了。对于这一点,我也颇有同感。只要能引起顾客的兴趣,让顾客耐心地听自己讲下去,商谈就能顺利地进行,但是,要真正做到让顾客愿意听自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