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的香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经济学的香槟-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呔嵩谒薪淌谥系挠辛礁觥裥敗桓鍪谴笫Ъ遗挡亍の桑硪桓鼍褪谴缶醚Ъ冶B蕖と讯D鞘痹诼槭±砉ぱг海械闹丈斫淌诙际鞘澜缂兜拿餍茄芯空撸芄涣杓菰谒峭飞系模荒苁侨魏我淮д咧凶詈庇心且焕嗔恕V钡浇裉煳叶枷嘈牛矶嗑醚Ъ以谌讯钊宋肪宓闹橇γ媲岸加惺艿酵驳母芯酢!�
  萨缪尔森由于发展了静态与动态经济理论并提高了经济科学的分析水平而被授予了1970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他的著作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对经济学各个分支中的基本理论的严谨阐述组成的,其中包括宏观经济学、生产理论、资本理论、财政金融分析、国际贸易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和经济思想史等内容。其中主要理论贡献包括“新古典综合”分析、“显示性偏好”理论、乘数与加速数相互作用”理论、“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萨缪尔森检验”方法等范围。可以说,他在提高经济理论的科学水平方面,比当代其他经济学家做出了更多的贡献。所谓的“新古典综合”包括如下几个内容: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幽默的经济学大师萨缪尔森(3)
其一,当代西方发达国家是既不同于自由市场经济,又不同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混合经济”,市场价格机制和国家经济干预的有机结合是经济良性发展运行的基本前提,这是“新古典经济”的现实基础。其二,凯恩斯宏观理论体系和新古典的微观理论体系的结合,这是“新古典综合”的核心和理论基石。其三,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强调的财政政策和新古典经济学强调的货币政策的结合,这是“新古典综合”的政策表现;所谓的“显示偏好”指的是消费者在购买行为中所显示出来的、对不同商品组合(消费者)的喜爱顺序(偏好)的比较。显示偏好理论一改由消费者偏好推得消费者行为的传统做法,试图通过观测消费者行为来了解消费者的偏好,从而得出一些关于消费者偏好的基本特征。 ()②
  萨缪尔森是显示偏好理论的最重要贡献者,在20世纪后期,对经济学的数理性研究方面无人能与萨缪尔森匹敌。在许多同行的眼里,萨缪尔森是美国经济学界的首脑人物,并且得到好几代学生和大多数公众的尊重,《新闻周刊》和《纽约时报》的文章认为,当代重要经济学家中只有米尔顿·弗里德曼在一定程度上能与他抗衡。
  战后几年,在萨缪尔森和米尔顿·弗里德曼之间发生了关于经济学理论的相关性和可检验性的方法论的争论。弗里德曼(1953年)认为经济学假设的真实性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根据这些假设所得到的预测是否正确。萨缪尔森(1963年)反驳道,实际上不准确的假设在科学上是不可能有价值的。他还表明,在假设和预测之间的界限并不明晰;什么当做假设,什么当做是某一假设的结果是非常随意的。弗里德曼所提出的不现实的假设可以被看做是从一组不同的假设中推导出的不现实的或是错误的预测。最后,萨缪尔森指出,根据逻辑的原理,正确的前提只能得到正确的结论,但错误的前提却能得到两种结论——正确的或错误的结论。而经济学想要的却是正确的结论。
  虽然这场方法论的争论看起来有点抽象,但他们也争论重要的现实社会问题。弗里德曼多年来都是使用完全竞争经济学模型论证没有政府干预会产生最佳的经济结果。而萨缪尔森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追随者,他提倡通过更多的政府干预改善经济结果。因此,弗里德曼与萨缪尔森之争不仅涉及如何研究经济学,而且还涉及了运用政府政策改善经济运行情况的合理性。为了捍卫完全竞争假设,弗里德曼反对政府干预;而为了论证经济假设必须是现实的,萨缪尔森接纳了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政策。② ()
  萨缪尔森在《我的人生哲学:政策信条和工作方式》一文中写道,“许多经济学家……之所以成为经济学家,据他们说是为了给这个世界做出些好事。而我是很偶然地成为一名经济学家的,主要是因为其分析如此有趣而容易……尽管对现实世界的实证分析指引并限制着我作为一名经济学家的每一个行动,我从未真正忘记对结果的道德准则的关注。我的准则很简单,就是支持处于劣势的人们,且(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憎恶不平等。”《按照美国经济学家》杂志资深编辑迈克尔·曾伯格的观点,对于一个伟大的经济学家来说,最重要的只有两点:“造就科学的原材料不只是科学家们的观察、实验和计算,还有他们的强烈愿望、梦想和愚蠢。” 很显然,萨缪尔森是一个纯粹的理想主义者。萨缪尔森的理想主义情结,很可能来源于犹太人的传统——古犹太的拉比或学者在学院讲学时告诉人们,千人进而一人出。什么意思呢,就是进入这所学院的上千名学生中,如果有一个人在所学的领域中成为精英高手,那就是这所学院的幸运。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幽默的经济学大师萨缪尔森(4)
在古代的《塔木德》研究院中,曾有这样一个有趣的习俗:靠后的长凳总是由较差的学者来坐。当他们逐渐能够显示出自己的聪明才华时,他们就移向靠前的长凳上。最前面的长凳只能由最聪明和最有创造性的学者来坐,他们被称为“移山者”。用曾与爱因斯坦在普林斯顿的高级研究院一起合作过的数学家犹太人利奥波德·伊菲尔德的话说,在爱因斯坦说科学家的理想职位应该是看守人时,科学家们曾怎样地大笑起来。而萨缪尔森则幽默地说:“就像在一个未开发的湖中打渔,网网皆有鱼;可还是有那么多人们从未品尝过的新鲜诱人的新品种。”所以,创造性成为每一个有理想主义情结的犹太人的最高原则。 ()②值得一提的是,《塔木德》中提到拉比艾黎扎的故事:他的老师约哈南拉比称他为“奔流不息之泉”,还常常说,如果将所有的犹太圣贤置于天平的一端,他的重量会超过所有的人。《米德拉西》评论说,艾黎扎听从其妻的劝告,在犹太人的第二圣殿被毁之后,搬出一所著名的研究中心。由于艾黎扎与其他学者隔绝了,所以在《塔木德》中很少关于他创造才能的描述。
  萨缪尔森在回忆自己的经济学之路时,以第三人称的手法客观地写道:
  对于拥有一切的人,神仙还能给他什么呢?施蒂格勒在提到萨缪尔森1947年的《经济分析基础》与当时刚出版不久的1948年畅销教科书《经济学》时,是这么介绍他的:“萨缪尔森功成名就,如今要追求财富了。”不久之后,马萨诸塞州贝尔蒙特即可闻到燃烧房地产抵押证明的烟味。不止于此,加尔布雷斯在《财富》的一篇书评中曾预言,新一代将从《经济学》中了解经济学,结果是被言中了。有人听到萨缪尔森曾自满地说:“只要我能撰写这个国家的教科书,那法律条文就让别人去拟定吧!”威廉·巴克利在耶鲁大学抨击这本教科书亵渎神灵与人,结果反而为它营造了全新的声势,世界各地的销量也一路飙升。
  我再三反对科学界大人物或大成就的观点,老农们常说,点滴之水都有帮助,说着就朝池塘吐口水。一个人应尽力去做他前面最急迫的事,即使做了之后没有什么回报,也应尽力而为,这是最佳策略。况且,说不定什么时候,你也许会碰到熊彼特学说中的创新或达尔文理论中的突破,让你的回报又与日俱增。
  在莫扎特与布拉姆斯之间,我偏好莫扎特。我很感谢斯拉法遗留给我们贵重的金块。如果他也能赏赐给我们一些珍珠宝石,经济学一定会更好。每当忆及他动人但忧伤的眼神,不禁会想起詹姆斯的话——如果他生来就有一瓶香槟,应当会成为比较快乐的人。凯恩斯一生未曾遭遇写作的困境。晚年时有人问他,如能重来一次,他会做一些什么不同的事,他回答说:“我会喝更多的香槟。”
  有一次我问和我交往甚密的统计学家弗里曼:“如果魔鬼用一个精彩的理论来交换你的灵魂,这笔交易你做不做?”“我不会做,”他说,“如果换的是不平等理论,则可以考虑。”我喜欢这一回答。我曾证明,没有谁会笨到平均值六万标准以下,这项萨缪尔森不平等理论使我名噪一时。无论后来的学者对此再怎么发挥,以及在较早的文献中找到类似的先例,都没有改变我沉浸其中的乐趣。因为这就是科学方式,就当时来说,足以为当时的科学大厦添砖加瓦。
  经济学家阿瑟·奥肯在《平等与效率》一书中写道,“在平等中加进一些理性,在效率中加进一些人性”,这是二者之间躲不开的替代关系。而萨缪尔森称由此产生的妥协为“有心灵的经济学家”。他还补充说;自己梦寐以求的是使经济学成为“有头脑的经济学”,上述言论则表达了萨缪尔森的头脑和心灵。用爱因斯坦的话说:“知识和技能本身并不能使人类具有崇高生命。人类有充分的理由将高尚道德标准和价值观的宣告者置于客观真理的发现者之上。”尽管只是确立了一个社会的理智风气,但却是智慧确立一个社会的道德风气。据《圣经》所说,心灵是智慧的源泉。心灵形成人类的特征,细化人的情感,丰富人的精神,也使人能接受各种变化。正如《箴言》的作者所说,“智慧之心择善事之。”智慧之心对世界上的弊病也是敏感的,因为这样的心能唤起助人为乐的风气,也能唤起人们对穷人的需要和苦难的关注。因此,萨缪尔森希望经济学仍然是一门道德科学,② ()也希望经济学家渴望拥有智慧之心,即便他们从事的工作主要是在科学的领域。这也是一个非常高尚的目标。
  萨缪尔森认为,生活在现代社会里,每一个受过教育的人都应该接受经济学的基本训练。意见的反对者,应该比赞同者更需要接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