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至10分:你的幽默感超强,足以让大部分人即使被你拒绝,仍旧喜欢你。
4至7分:你的幽默感属于中等,偶尔会有点小幽默。不用担心,大胆表现出来,即使是超冷的笑话,也可以让你的幽默感快速提升。
0至3分:很遗憾,你过于严肃的性格让你在拒绝他人的时候,总会令其有些不快。当然幽默感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提升的,不过只要愿意尝试,你也可以成为受人欢迎的幽默大师。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找对时机的技巧
正确的时间说出正确的话,可以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但若在正确的时间说错话,或正确的话却在错误的时间说出来,都只能落得事倍功半的后果。拒绝是个很敏感的话题,我们如果无法找对恰当的时间和地点,就会让拒绝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当我们决定拒绝对方时,一定要注意时间和地点的选择。
一般来说,拒绝的时机应该把握下面两点原则:
原则一:不在第三者面前拒绝对方
被拒绝通常是件令人感到没面子的事情,如果当事人在被拒绝的时候,周遭还有很多不相干的人,眼睁睁地看着他碰钉子,这更会令其光火,甚至恼羞成怒。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他可能会冲着你翻脸,或死缠烂打,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因此当我们不得不对某人说“不”的时候,最好能够选择没有其他闲杂人等的场合私下交谈,尽可能为对方保留颜面。虽然被拒绝,可是没有别人在场,对方较能欣然接受。如果当时的情况不便离开,那么不妨在对方提出要求之后,暂时不做回答,待情况允许时,再带他到会议室或楼梯间等没有其他人的地方再做拒绝。
原则二:拒绝应当及时
经理把项目方案汇报给董事会之后,受到董事们一致的赞许。为了表示庆祝,经理决定请部门全体员工出去吃饭,做出这份方案的最大功臣欣蕾,自然是聚会不可或缺的灵魂人物,她第一个接到经理的邀请函。
经理要举办庆功宴,欣蕾当然高兴,但是欣蕾当天晚上已经有了约会,她本想拒绝经理,但是见经理兴冲冲的样子,她觉得若是不答应,会很扫兴,于是她并没有及时回答,而是说等下班再说。
经理还以为欣蕾是因为腼腆而不好意思直接答应,于是兀自高高兴兴地安排起晚上的聚会,同时也邀请了部门其他同仁。但是等到临下班,一切都准备妥当了,欣蕾却突然告诉经理晚上另外有约,不能参加聚会。这迟来的拒绝顿时使经理措手不及,为了促进同仁和管理阶层之间的互动,他甚至邀请了几位高层主管一起来助兴……这下子灵魂人物不能出席,聚会自然失去了原来的意义。
如果欣蕾能够及时拒绝经理的邀请,告诉经理晚上已经有约,经理绝对可以把聚会时间调整到第二天或周休日。但正由于欣蕾的拖拉,让事情变得更加复杂,也让经理和欣蕾都陷入尴尬的境地。即使欣蕾勉为其难放弃了另一边的约会,也不会让经理的心情好受。
当然,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拒绝情况大小、性质各不相同,因此你在选择时机的时候,应当在遵循上述两点原则的基础上,视实际情况做些变化、调整。
例如:当我们受到性骚扰或无理对待时,这时的拒绝就不一定选在人少的地方了。因为对方心里明白他们进行的是恶意侵害,如果你仅仅只是在私下里拒绝他,并不一定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遇有类似情况,我们可以先在私底下进行拒绝或严正警告,如果对方还是一意孤行,没有停止恶意侵害的话,那么就没什么好犹豫的了,即使是在大庭广众之下,也可以大声地告诉对方你的回应:“不!”往往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争取周围人的支持,集体影响对无理侵害进行吓阻的力量也是巨大的。
当我们面对的事情比较严重或对方情绪较为激动的时候,如果立刻说出自己的拒绝,会给人草率、不负责任的感觉,可能瞬间激化彼此的对立。因此如果遇到上述情形,最好暂时拖延一下,待自己想好合适的借口,或对方情绪较稳定之后,再婉转地道出自己不能接受的原因。例如:女孩在面对男孩表白的时候,如果当场拒绝,势必会让对方难以接受,但也不能拖得太久,免得男方误认为女方是默许。正确的时机应该是表白后的三天左右,再予以拒绝,并且告知对方这是自己仔细思量过后的结果。
拒绝应有时效性
如果拒绝了别人一次之后,对方下次遇到同样的问题,还可能会找我们吗?几率显然很低。为什么呢?其实也很容易理解,毕竟已经遭受一次拒绝,如果再因为同样的原因去请别人帮忙,自然会有再次被拒绝的顾虑。因此与其第二次遭对方拒绝,还不如另谋他途好了。这样虽然对作为拒绝一方的我们有某种好处,不必担心对方下次会再让自己为难,但如果我们这次拒绝是因为某些特殊原因,一旦这种原因消失,就不必再向对方说“不”,那么若只是采用一般的拒绝说法,也就意味着失去了下一次帮助对方的机会,同时也意味着我们从另外一个方面阻断了一条人际交往的道路。
例如:老同学聚会的时候,如果你前两次都推说是因为有事不能参加,那么第三次你还指望他们继续邀请你吗?当然不会!因为在同学的心中,已经形成认为你不愿意参加聚会的印象,尽管当时你或许真的有事,可是他们并不明了。换句话说,你的一两次拒绝,其效果将会一直延续相当长的时间。如果你不对此做出解释,或主动邀约大家,可能他们这辈子都不会再约你参加聚会了。
拒绝应该是针对事情本身,而非针对个人。如果碰巧好几次都因为条件不允许而拒绝某人的请求,却不告诉他拒绝原因的时效性,就会让对方误会你是针对他而非针对事情,从而造成双方之间的嫌隙和疏远。
人际交往尚且如此,若在工作上遇到类似事件,则可能造成更大麻烦。因为不当拒绝,可能令上司误会你是在逃避责任,或对自己能力的不确定。如果他今后不再安排什么任务给你,千万别沾沾自喜,以为自己走运了,因为公司永远不需要做不了大事的员工。长期以存在感超低的状态持续下去,不久就会被列入“留校察看”的行列。
所以若你某次说“不”,仅仅只是因为自己的时间安排不过来,或准备不够充分而不得不表示拒绝,那么就一定要在拒绝的同时暗示对方:我的拒绝原因是有时效性的。
例如:上司邀欣蕾去吃饭,她完全可以大大方方地拒绝,同时告知对方,自己很高兴收到邀请,只是因为事先有了重要约会,所以无法出席,下次遇到这样的聚会,一定不会缺席。如此一来,既解决了这次的难题,又为下次的接受邀约做好铺路,不至于因为一次说“不”,为以后的人际交往增添阻碍。
实战练习:暗示拒绝时效性的技巧
上司交给你一件十分紧急的设计任务,而你出于各种考虑觉得自己无法接受,同时又不愿因一次拒绝,被上司看做是逃避责任而遭受冷落,那么就可以采取下面几个步骤,来向对方暗示此次拒绝具有时效性。
第一步:提示对方,类似的事情自己还是可以完成的。例如:“其实这种项目交给我,基本上是没有问题的,像上次史温企业的VI系统我就处理得很好。”
第二步:告知对方自己能够做好工作的原因。例如:“因为史温的案子最初就是我在接洽,而且我之前任职的公司就是他们的关系企业,所以我对于这类公司的经营方式、理念都很了解,才能顺利完成工作。”
第三步:讲清楚这次拒绝的根本原因。例如:“但是您交代下来的这件案子我恐怕不能胜任,因为我对于麦克公司的情况了解得太少了,要想做到像史温那个项目一样成功,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调查。”
第四步:暗示这次的拒绝有时效性。例如:“这件事情按照如今的条件来说,的确很棘手,如果要保证项目的顺利和高品质,我恐怕不能胜任。不过您放心,如果下次我能从头开始参与一件新案子,我肯定会处理得比史温那个项目更好。”
第五步:上司找你,无非是为了解决问题,如果你有什么更好的建议,不妨说出来,这会增加对方对你的好感和信任度;下次有了困难,依然会先想到你。例如:“麦克这件案子,乔明不是一直都有参与吗?虽然他刚进公司不久,不过领悟力很高,而且对客户的情况也比我们所有人都熟悉。不妨派他来做,我可以抽空从旁协助。”
坦率道歉要比花言巧语好(1)
有这样一个故事,北风和太阳打赌,看谁能让路上的行人将身上的外套脱掉。北风率先上场,它使出浑身解数想把行人身上的衣服吹走。但是北风越凌厉,行人越是把外套紧紧地裹起来。北风没办法,便咬牙切齿地退下场来。轮到太阳上场了,它开始散发自己的光和热,行人觉得越来越热,于是不得不将外套脱了下来。
这个故事的寓意其实很简单,就是告诉我们,强力的手段不见得能使人屈服,反倒是温暖的言语才能打动人心;而赞美无疑就是温暖言语的最佳典范。
每个人都喜欢听到赞美的语言,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因此在人与人的沟通交往中,若能适当运用赞美的语言,就仿佛在人际关系中增添了润滑剂一般,可以让我们的人际关系变得更加和谐。
只不过赞美的语言虽好,却如同糖一般,适度添加可以提味,多了就会让人觉得腻。尤其是在拒绝别人的时候,如果一味讨好对方,不切实际地运用赞美的语言,只会令人觉得我们花言巧语,用不诚恳的赞美打发对方。
舒茜接到一个新项目,但要完成这个项目,必须有一个懂得成本核算的人员一旁协助,以便在交方案给客户时能够提供初步的估价。舒茜想到了跟自己交情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