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之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强国之鉴-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由民意代表组成的自治机构,其中最早的一个产生于1619年的弗吉尼亚,1620年产生于普利茅斯的公民大会,是英属北美殖民地的第二个自治机构,尽管它不是代议制而是直接民主制,但以后所有这样的地方都改成了代议制。它们对旧殖民体系来说,毫无疑问已是一种制度创新。
  再次,无论哪种殖民地,由于终归是英王的海外领地,最终都必须获得英王的批准和特许,并颁发有正式的载明殖民地义务和权利的特许状。因此,各殖民地权力的来源实际上只有一个:英王。这是一种垂直关系,而各殖民地之间都没有类似的权力关系,因此,各殖民地之间是互不相属的,它们“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正因为如此,当独立运动开始后,各殖民地也是自行其事,纷纷各自宣布脱离英国而独立,并制定了不同的宪法,建立了各自的革命政权。这就为美利坚合众国的建立造成了这样一个逻辑和特点:先有镇而后才有州,先有州而后才有国;而建国之父们在创建美利坚合众国的时候,首要的任务是想方设法把这些原来互不相属的殖民地联合在一起,并在处理相关事宜时不得不优先考虑到州及地方的利益。
  

第一台阶:奠基与立国(1607—1789)(2)
它决定了:1774年组成的“联合殖民地”将是美利坚合众国的直接母体。所以,美利坚合众国建立的过程并不简单:第一步是在1774年10月建立“大陆会议”,它可以看成“联合殖民地”的载体和组织形式;第二步是1776年5月10日“大陆会议”决议建议各殖民地建立组织保护“它们的选民的幸福和安全”的新政府,由此各殖民地开始转变为拥有“独立、主权和自由”之邦;第三步是建立“邦联”,它虽然正式宣布了“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但由于各邦保留了“独立、主权和自由”而成为松散联盟;第四步才是建立“联邦”,此时由于中央收回主权而成为集中统一的国家,原来的邦则降为既放弃主权又拥有相当权力的州。即便如此,联邦制的建立,也是大州和小州、中央和地方、南方和北方之间长期谈判、互相妥协的产物。由于分歧很大,结果难料,1787年的制宪会议不得不秘密举行,甚至连一个正式的会议记录也没有,而且从5月一直争论到9月还是不能完全达成一致,最后不得不请当时已81岁高龄的富兰克林出来说话。富兰克林在最后的发言中,劝说对宪法持反对意见的人自行保留自己的反对意见,因为人们不能只相信自己的判断而忽视别人判断的正确性。他说:“我愈年高就愈易怀疑我自己的判断。”
  从美国崛起的角度看,1776年美国革命的历史作用有四:第一,它宣告了一个新的民族的诞生,而这个新的民族是带着1776年精神,即“人人生而平等”原则进入世界民族之林的,它把“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视为自己永恒的目标和权利。第二,它通过建立“联合殖民地”(1774)、邦联(1781)和联邦(1789)逐步建立和完善了这个新兴国家的结构和体系,不仅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和互相制衡的原则,而且允许地方分权。它宣布:“凡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力,均由各州和人民保留之。”这为日后美国人民创造性活动的展开保留了无限广阔的空间,此类决定和安排前所未有。第三,构建了这个新兴国家的结构和体系的联邦宪法,不仅正确地处理了国家与民众、中央与地方及各级政权内部立法、司法与行政之间的关系,而且从一开始就考虑到这个体制的不完善和未来所面临的新挑战问题,特地为自己安排了“修正”机制,从而赋予该体制以生机和活力,这一决定和条款体现了“建国之父”们的前瞻性。第四,华盛顿总统通过任命主张“工业立国”的汉密尔顿和主张“以农立国”的杰斐逊作为他执政的左膀右臂,并使两者的主张和意见并行不悖、相得益彰,从而确立了美国走向现代化的基本路线和目标。所有这一切都表明:建国之时,美国虽然在领土和人口上都还是一个小国,但它作为一个大国崛起的第一步是走得不错的,也是非常坚实的。
  

第二台阶:扩张与起飞(1789—1865)(1)
以“西进运动”为主要标志
  建国之初,由汉密尔顿和杰斐逊所确立的基本路线,已决定了美国历史发展的方向。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建国后的美国有三件大事:
  头一件是在新英格兰发生了工业革命。早在1790年,塞缪尔·施莱特就和当地资本家阿米尔·布朗在罗得岛创办了美国第一家近代棉纺织厂。施莱特原是英国一农民的儿子,1783年在一家纺织机器厂当学徒,后来曾主管机器制造,因了解到美国急需高效率的纺织机技术工人,1789年才不顾英国技术人员外流的禁令秘密乘船来到美国,靠记忆在美国复制出阿克莱特式纺纱机。至1812年,他已管理着新英格兰12家企业,此时的新英格兰已建立起类似的大小近代工厂几十家,甚至一度发展到约200家。1814年,由“新英格兰制造业协会”在瓦特罕姆投资创办的工厂,已能把从“纺”到“织”的全部流程集中在一个工厂里,被美国人骄傲地称为“瓦特罕姆制度”。
  建国后发生的另一件大事,是在大西洋两岸发生的工业革命的刺激下,棉花正在取代烟草成为美国南部主要的奴隶制种植业,因为南部的气候和土壤非常适合棉花的生长。而为这一转变推波助澜的是1793年由伊莱·惠特尼发明的轧棉机。这种机器虽然很简单,但由于它能比较容易地使当时南方主要种植的“高地棉”脱籽,轧棉的效率一下子提高了50倍。而在此之前,用人工一天一人只能脱棉一磅,因而这种棉花种植在当时毫无商业价值。由此,佐治亚、卡罗来纳一带的粮农,纷纷改种“高地棉”,并把它由沿海向高地,甚至向墨西哥湾平原推进,到19世纪30年代已建立起一个以墨西哥湾平原为中心、面积约达35万平方英里的“棉花王国”。
  建国后在美国发生的第三件大事,就是成千上万移民越过阿巴拉契亚山脉向西部的迁徙,在美国历史上称为“西进运动”。这是一个集群众性移民、领土扩张和大规模经济开发于一体的运动。当时报刊上经常看到的一个响亮的口号就是:“小伙子们,到西部去啊!”据统计,从1790年开始的60年内,平均每年越过阿巴拉契亚山脉的人口,在10万以上。由于对土地的需求猛增,除了1803年从法国手中购得路易斯安那之外,美国人把夺取直抵太平洋的整个西部土地视为“显然的天命”,并在19世纪50年代就得以实现,其中包括墨西哥近一半的领土。(见表2)
  表2美国大陆扩张过程
  单位:平方英里
  原13 州(1783年以前)40万
  阿巴拉契亚山和密西西比河之间地区43万
  (巴黎和谈时英国转让1783年)
  路易斯安那购买(1803年)875万
  佛罗里达购买(1819年)65万
  得克萨斯兼并(1845年)39万
  俄勒冈(1846年)29万
  墨西哥割让(1848年)52万
  加兹登购买(1853年)36万
  总计约300万
  “西进运动”本是一个自发的群众性运动,但由于联邦政府提出了一套有效的“公共土地”政策,使群众性移民所拥有的劳动力得以和西部丰富的自然资源相结合,从而成就了19世纪西部大规模的经济开发。这套政策始于1780年10月10日大陆会议关于“公共土地”的决议,形成于1784、1785和1787年三个土地条例,而1784年土地条例就是由杰斐逊主持起草的。其基本精神是:西部新获得的土地,不管它们是由原有各州转让的,还是以其他方式从别国和印第安人手中获得的,其日后的处理都必须考虑到美国的“公共利益”,即先纳入美国的“公共土地”储备,然后再向移民开放,供移民购买、使用,或留作他用。这是一种“先国有化,后私有化”的资本主义政策,令移民在建立家庭农场时得以免除绝对地租的负担,使成千上万的独立的自由农民在西部迅速形成,又能把省下来的钱作为资本投资于土地经营,所以,西部的拓殖进展神速。据统计,在1790年以后的最新几十年内,越过阿巴拉契亚山脉西迁的移民,平均每年在10万人以上;而1860年以后的40年内,西部的新垦地就达252亿英亩,相当于过去270年垦殖的土地面积。这种垦殖的最大成果,是在西部形成了三大农业专业区:一是以中西部为中心的“小麦王国”,二是以墨西哥湾为中心的“棉花王国”,三是以西部草原为中心的“畜牧王国”,并由此奠定了美国农业帝国的基础。这是美国作为一个大国崛起的重要前提和进展。
  

第二台阶:扩张与起飞(1789—1865)(2)
但“西进”不仅造就了一个“垦殖的西部”,也为美国的现代化准备了条件。可以从四个方面得到证明:首先,西部生产的小麦、棉花和牛肉,为东北部的工业革命以及由此出现的都市化,提供了充足的粮食、原料和食品,其中棉花尤其是东北部纺织工业不可或缺的原料。其次,西部的垦殖需要大量的农机具、交通运输工具,这就吸引着许多东部的资本家、企业家到西部投资办厂,甚至直接把一些重要工厂从东部迁往西部就地生产,从而导致了美国制造业的西移。再次,制造业的西移,特别是1815—1850年运河的开凿和1850年以后铁路网的向西延伸,对钢铁的大量需求,推动了以芝加哥为中心的五大湖重工业区的兴起和发展,但这里不仅生产钢铁,也生产机器和汽车。由此,一方面把美国的制造业带从新英格兰延伸到中西部,另一方面实现了美国工业的换代升级:由以轻工业为主转变为以重工业为主。最后,制造业的西移,特别是中西部重工业的发展,以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