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之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强国之鉴-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工业的换代升级:由以轻工业为主转变为以重工业为主。最后,制造业的西移,特别是中西部重工业的发展,以及以铁路为标志的交通革命,使西部的拓荒农业日益深入地卷入国内工业化和商品化的浪潮,也促使其在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初期实现了西部农业的半机械化和机械化。换言之,“西进运动”不仅为美国作为一个大国崛起准备了重要前提和条件,也为它的工业化即作为一个大国崛起的重要标志提供了直接动力。
  1861年爆发的南北战争,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和思想根源,因为它是黑人奴隶制和自由劳动制之间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但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北部的胜利和南部的失败,因为东北部工业革命的成功极大地增强了北方资产阶级的力量,而西部自1840年以后由于东西部之间交通运输联系的改善,在很大程度上由作为南部的同盟者转变为北部的同盟者。从这个角度上可以说,内战的原因和结果,都与三大区域关系的演变有关。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三台阶:重建与发达(1865—1930)(1)
以“福特生产方式”为主要标志
  1865年内战结束以后,美国有一个“重建”时期。过去,一般只把“重建”看做是内战的一个阶段,也不注意它对以后美国发展的影响。其实,“重建”不仅是对被战争破坏了的南部的重建,也是对被南部奴隶主破坏了的联邦的重建,并引进一系列深具影响的政策和措施,对19世纪最后30年美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乃至整个国家的工业化运动都起了巨大作用。
  内战与重建时期,由于南部奴隶主退出国会,共和党人执掌大权,实行了一系列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政策和决定:(1)决定对宣布脱离联邦的南方实行军管,各州按国会的重建方案,重新选举并达到一定标准后方可重新加入联邦,这就重建了联邦;(2)从1863年1月1日起实行《宅地法》,让自由移民得以免费获得期盼已久的建立一个家园的宅地,成千上万移民涌入大平原、落基山区及太平洋沿岸,西部开发进入新阶段;(3)将平均关税率从内战初的188%调整到47%,并在1866—1868年间3次豁免了工业产品的国产税,促进了制造业的发展,也加速了国内市场的整合;(4)大量运用“公共土地授予”,特别是给铁路公司的土地授予,刺激了美国铁路的飞速发展,并在1890年以4英尺85英寸为标准统一全国铁路轨距,加快了铁路网的形成。(5)1865年年底,宪法第13条修正案获得批准,奴隶制的存在在合众国管辖范围内的任何地方均成为非法,种族奴隶制被正式废除。(6)1862年,制定了《摩利尔赠与高等院校土地法》,推动了高等院校和实业技术教育的空前发展,为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工业化提供了重要的知识和技术支撑。(7)此外,在内战期间,国家还发行了26亿美元国家公债和45亿美元“绿背”纸币,国家先是把利息率提高到5—73厘,后又规定:停止用硬币支付。这些都有利于工商业资本家,因为他们是公债和纸币的重要持有人。总之,内战后的重建,不仅废除了奴隶制,重建和扩大了统一市场,其间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全方位地影响到国家农业、工业、交通和教育的发展,是内战后美国走向腾飞的巨大推力。
  这个时期美国经济的腾飞或发达,首先表现为生产力的迅速变革。除了钢铁、汽车和各种电动技术的发展外,托马斯·A。爱迪生的发明活动贯穿于这一时期的始终,一生发明达2000多项,而获得专利的就有1097项,几乎涉及和影响了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所有领域;其次是经济结构的改变:1859年农业产值还占工农业总产值的638%,到1889年工业产值已占工农业总产值的775%,其中食品、纺织、钢铁和木材等工业,作为美国四大近代工业,占全国工业产值的54%。一般认为,到20世纪20年代,美国已全面实现了工业化或现代化;与此相联系,都市化也在美国取得重大进展,1920年时,全国人口的都市化比例已超过50%,其中新英格兰的都市化比例已高达733%,一些比较落后的地区,如南部种植园区,都市化的速度也在加快;在工业化和都市化过程中,生产组织的形式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1870年之前,生产主要是由个体来组织和进行的;1870年以后,越来越多的生产已由以股份公司为代表的大企业来操控了。大企业,最初以“托拉斯”为主要组织形式,1890年《谢尔曼反托拉斯法》通过后,迫使企业家改变联合方式,许多企业采取了所谓“控股”的形式,其目的是通过占有或控制其他公司的股票,而达到支配别的公司的目的,从而形成连锁关系或母子公司。这一时期,在美国经济中独领风骚的大事,是1903年由亨利·福特在底特律创办的福特汽车公司,它不仅以销售1500万辆T型汽车而闻名,更重要的是它在1913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条固定的汽车生产流水线,第二年又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条流动装配线,从而做到了融标准化、流水线和大规模生产于一体,这是美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第一次大转换,一种合股的集体的大规模生产组织形式,取代了以往以个体为主的小生产形式。这种大规模的生产方式,在历史上被称为“福特生产方式”或“福特主义”。美国汽车业起步虽然晚于德国,但由于有了“福特生产方式”而使之后来居上;这时候,由于生产和经营的规模越来越大,银行和金融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增加,以至逐渐支配了整个生产和经营,进而形成以银行为中心的八大财团,1882年成立的美孚石油公司是它们的典型代表;这个时期美国经济发达的最后一个表现,是“科学管理”的兴起,它的创始人是时任来德尔钢铁厂总工程师的弗里德利克·W。泰罗(F Taylor,1856—1915)。此人以对工人劳动进行“动作——时间”研究为基础来确定双份工资制,并在劳动管理方面提出“任务管理”的概念,其管理理论很快在各地传播,并转变成强大的生产力。据统计,美国工业产值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已由1860年的第4位上升到1894年的第1位,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美国已取代英国稳居世界头号经济强国的地位。
  

第三台阶:重建与发达(1865—1930)(2)
从美国作为大国崛起的角度看,此间有一件大事不能不提,这就是于1898年发动的美西战争。因为这场战争首次以强硬的方式既公开向世界宣告了美国正在作为一个大国崛起的事实,也为美国的进一步崛起创造了重要条件。为这场战争提供理论依据的是艾尔弗雷德·塞耶·马汉(1840—1914)的“海权论”。这种理论认为,为了在国际竞争中取胜就必须控制水域,而水域的控制“主要依赖于占有那些具有决定意义的地点”,而一旦“获得海权或控制了海上要冲的国家,就掌握了历史的主动权”。当时西班牙的殖民地古巴和菲律宾,一个扼加勒比海的要冲,而另一个则是通往中国和东亚大陆的跳板,正是马汉所说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地点”。这场战争如愿以偿,结果美国不仅占领了这两个战略要地,而且还在战后陆续占有了关岛、萨摩亚等一系列岛屿,初步建立起一个海外殖民体系(见表3)。值得注意的是,这对于美国经济的成长而言,也同样是一个重要的战略举措,因为正如马汉所说:其中包含着“更大的商业好处”。
  表3美国海外领地
  单位:平方英里
  地名面积
  波多黎各(1898年)41404
  美属维尔京群岛(1917年)342
  关岛(1898年)541
  美属萨摩亚(1899年)119
  坎吞岛和恩德伯里岛(1939—1989年)70
  中途岛(1867年)5
  威克岛(1900年)8
  约翰·斯顿岛和桑德岛(1858年)13
  北马里亚纳群岛(1947年)477
  太平洋岛屿托管地(1947年)1380
  这一时期有一个重要人物不能不提,这就是西奥多·罗斯福(1858—1919),即老罗斯福。从美国作为一个大国崛起的角度看,他在总统任内的思想和活动有三点特别值得注意:其一,他通过把政府的监督范围扩大到劳资关系及食品、医药领域,制定《赫伯恩法》以调节收费标准并直接打击垄断的铁路公司,适时地扩大了政府对经济和生活的调控权,并为此提出了“充分的控制权”的概念;其二,他在“制服托拉斯”口号下打击垄断的时候,并未忽视大企业在美国经济崛起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为此将托拉斯划分为“好托拉斯”和“坏托拉斯”两类,并进而提出了“公平交易”的概念,从而维护了大企业的健康发展;其三,他提出自然资源不能再生、并非用之不竭,对自然资源要进行“有计划有秩序地开发”的思想,并第一个在美国成立了“全国资源保护委员会”以协助政府做好这方面的工作,这就把政府的调控由经济领域扩大到自然领域。老罗斯福因此有力地推动了美国的崛起,被誉为“现代美国之父”。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四台阶:危机与调整(1930—1945)(1)
以罗斯福“新政”为主要标志
  这一阶段,美国历史的主要内容,是争夺世界的霸权。但这种努力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一个由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失败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成功这样一个转变过程,其转折点是富兰克林·罗斯福实行的“新政”。“新政”不仅挽救了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也为美国的最终崛起乃至问鼎世界霸权准备了经济和政治条件。
  美国改变“孤立主义”,决定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件事并不令人奇怪,因为美西战争实际上已是美国外交转变的开始,紧接着于1899年提出的有关中国的“门户开放”政策和1904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