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超级读本-3》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汽车超级读本-3- 第3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听完了这位“有车族”的倾诉,记者深有感触。联想到闹了几年、直到今年才刚刚取消的“停车泊位费”问题,深感我们的汽车消费环境、特别是北京地区的汽车消费环境太恶劣了!过去人们就提出过,每年北京市有车族花出去的几个亿的“泊位费”,都到了谁的手上?都用作什么了?而且,几乎所有收取“泊位费”的都是个体、甚至是临时租个办工场地的“皮包公司”!公安部等部门也早就指出了“泊位费”的不合理性,但北京市就是不予理睬,此一规定运行了好几年!甚至每年的全国“两会”上,许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都对此提出异议,予以抨击。这边厢,“泊位费”总算在今年才寿终正寝。谁知道,每年的年检检测费上又兴起了花样!真是“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啊! 
    还有,关于“1。0排量以下小汽车限行”的问题,也是北京市对外地汽车产销者、和北京地区汽车消费者的歧视性、限制性的规定。针对这一规定,国家发改委、公安部等九部委也明确表示:是属不合理规定,应予废止!但北京的长安街上依然矗立着有关的禁行牌,这些牌子依然是北京交警们“执法”的上方宝剑。记者不由得要问:北京的这些严重影响汽车消费的、与国家有关部委的政策规定相违背的规定、甚至与国家经济发展政策相违背的规定,尤其是有些掩盖着滋生腐败行为的规定,何时才能真正完全地退出市场、偃旗息鼓、寿终正寝呢?  
    厂家想狠捞一把?威驰换油期为啥仅5000公里 
    记者日前无意中听到几位同仁反映,他们驾驶的威驰轿车换油周期只有5000公里。都是买了不到一年的新车,因此没有介意频繁换油带来的麻烦和为此付出的时间、金钱,只当是对车辆的关爱。 
    但是大家凭经验可知,对于2001年以后推出的新车,换油周期如此之短似乎有点不合适宜。 
    记者驾驶的1998年购买的富康车,装配的是国产第一代电喷发动机,使用国产SG级润滑油,维修手册上指定的换油周期是7500公里。2003年底,东风雪铁龙售后服务用油全面升级为SJ级润滑油后,换油周期延长为1万公里。记者随机调查了几款常见轿车的换油周期:毕加索和赛纳使用SL级油的换油周期为1。5万公里。派力奥1。3轿车的换油周期是:SJ级矿物油为1万公里;SL级合成油为2万公里。高尔夫的换油周期为7500公里~1。5万公里;POLO为1万公里;赛欧为1万公里;嘉年华也是1万公里。 
    记者查阅了丰田威驰保养手册上对换油周期的规定,不论是用SJ级还是SL级润滑油,不论是多尘崎岖道路、城市道路还是长途行驶,换油周期一律都是规定为5000公里。这是由于对中国消费者的“特别关照”?还是想从并不富裕的中国消费者身上捞一把? 
    威驰的使用环境有那么差吗 
    丰田最有可能的解释是,中国的道路条件和使用环境差,所以规定了一个最保险的换油周期5000公里,这是否符合真正的中国实际? 
    丰田进入中国的历史不算短了,可以说对中国的国情了如指掌。实际情况似乎并不象丰田理解的那样糟糕。中国从南到北,由东到西气候、环境、路况差异很大,既有与欧洲相似的海洋性气候,也有风沙多尘寒冷的西北地区。既有全世界最长里程的高速公路,也有乡村的沙石路。地势上既有丘陵、盘山路也有城市坦途、平原大道。但这些并不是丰田威驰单独面对的问题,而是进入中国市场所有品牌的车型都要面对的问题,丰田威驰并不特殊。不分具体情况笼统地定下一个5000公里,是否有偷懒和不负责任之嫌? 
    威驰的发动机是否很脆弱 
    上个世纪80年代的轿车,由于发动机技术和工艺水平低,换油周期常定为5000公里。丰田对威驰发动机换油周期的解决方案显得“绝对保守”。令人怀疑威驰的发动机是否很糟糕?能让润滑油5000公里就失效?威驰5A发动机的技术水平和工艺水平恐怕要高于上世纪9年代的发动机,丰田汽车的制造质量水准可以说是世界一流的。丰田绝对不会承认威驰发动机比其竞争对手的发动机水平低一倍。威驰保养手册中,对车辆的使用环境和条件进行了比竞争对手更多更细的划分,让人感觉很人性化,为什么换油周期比竞争对手规定的低一倍以上,甚至比“老三样”轿车都低。在专家看来,威驰发动机的技术虽不是最先进的,但质量水准也不是最低的。即使是最差的使用环境和路况,威驰的发动机也不会如此弱不经风,需要依赖5000公里的频繁换油来得到保护。 
    威驰的纯牌润滑油是否不够纯 
    上个世纪中叶,轿车用润滑油由于品质等级不高,换油周期常定为5000公里。记者看到,威驰指定的售后服务用油的包装桶上,标示着:日本丰田纯牌SL SAE5W/30润滑油。这在长城润滑油的总工张春晖眼中已不算低了,他说,不能以直观的润滑油变黑简单断定润滑油“脏了”,该换了,这说明润滑油的清洗性很好。5000公里是润滑油黏度刚刚进入状态最好的平稳期,此时换掉他感觉可惜。张总认为5000公里的换油周期是把保险系数放得过大了,这不符合目前国际发展的趋势,不符合节能、环保的原则,也不符合消费者的利益。 
    记者了解到,派力奥轿车使用SL合成油的换油周期达到2万公里。两者的反差竟是如此之大。威驰手册中规定可以用SJ级润滑油,许多同类车型使用SJ级润滑油的换油周期里程都在1万公里以上。专家指出,即使这样。至少还留有1万公里的保险量。长城SJ级润滑油经过6种车型行使2万公里以上不换油实际测试可知,润滑油主要指标的劣化程度很低,2万公里还远不是极限。现在,国内外轿车用润滑油级别都升级了,换油周期都应该延长到1万公里以上。威驰车的换油周期不升反降,那么丰田提供给中国用户的“纯牌”润滑油是否不那么纯? 
    中国的资源是否很富有 
    我国目前生产SJ,SL级润滑油基础油绝大多数依赖进口,高档基础油资源奇缺,从资源充分利用的角度,至少可以正常使用1万-2万公里的润滑油,强制性提前报废,是否是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浪费?是否是对环境的损害? 
    日本作为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度,国民骨子里养成了节俭的习惯,日本汽车除普遍省油外,润滑油也都是长效换油周期,其本土轿车的换油周期高达3万公里。此外,日本还常常使用一种润滑油劣化指数快速检测仪,随时检测出润滑油的剩余使用寿命,物尽其用,很会过日子。 
    我国目前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年进口量达1亿吨,虽然基础油占有的份额不大,但是润滑油是汽车整个使用寿命内需要频繁更换的产品,节约润滑油与节约燃油的意义同样重大。丰田为什么要在中国反其道而行呢,搞润滑油“奢侈”消费。 
    一个没有悬念的答案 
    威驰的换油周期按照规定的5000公里一换,每次4升。按每年平均行驶2万公里机算,每年换油4次,需16升油。在30万公里或15年的使用期内,要做60次换油保养,需换油240升。每次费用200元计,总计约12000元。按照威驰10万辆的保有量,需要2400万升润滑油,消费者为此要付出12亿元。 
    以上我们可以看出,消费者都照此规定行事,丰田的售后服务商和OEM润滑油供应商就能够通过缩短换油周期,获得可观的利润。但如果延长一倍的换油周期,消费者就会少买一半的单,相关润滑油供应商就会多损失一倍的进项,但同时也会少产生一倍的废油。这一缩一延,一多一少是个没有悬念的答案。  
    十大暴利行业成本曝光 
    1:化妆品  
    男士也许该怀疑,大宝是暴利产品吗?NO。这里的化妆品是指进口高端产品。    
    SK…II著名的神仙水在中国零售价格为560元,而其制造成本仅为人民币6。5元。惊讶么?就算研发成本都加进去,每单只成本也不超过人民币10元。资生堂650元/50克的眼霜连包装成本也只有10元不到。而欧伯莱那些150元左右的低端眼霜成本仅在3元左右。  
    呵呵女士们,现在不再认为你们往脸上涂抹的是什么高科技产品了吧?在这里,女士是第一受害大头!    
    2:日用品  
    其中以个人清洁化学制品利润最恐怖。以牙膏为例,其中最贵的成分—发泡剂成本仅为600元/吨左右甚至更低,而这600元的发泡剂足足能够装满6000只最大号的180克牙膏。剩余的有效成分成本更是可以忽略不计了,碳酸钙粉末每吨用量成本仅为120元左右,最高级的含氟牙膏其有效成分—单氟磷酸钠每吨成本不过100元。国产的低端产品就不算了,就算是用硅磨料的佳洁士,180克装市场零售价为13元左右,6000只能卖多少钱?洗头水就不说了,比这个更恐怖。      
    3:饮料  
    这其中,非碳酸类果汁饮料的利润最大,市场零售价2块钱的果汁饮料连包装成本+设备成本只有7分钱,而易拉罐饮料则更低,仅有5分钱。      
    4:白酒  
    以五粮液酒厂为例,每吨粮食能够生产100市斤左右白酒,其中10市斤最品质好的是五粮液,其余则被用作什么五粮春啦、浏阳河啦类似低端产品。每吨粮食的收购价格大概是400块钱,而生产出的产品在市场上零售则最多可达到15000元左右。大家不要相信某些白酒所谓的N年陈酿,厂家没那耐心真的去陈酿,只不过是用现代工业的催化剂加快发酵过程罢了。      
    5:药品  
    药品的暴利大家是知道的。在一般人的眼睛里,药品的利润应该是最高的。但事实却不是如此。比较以上行业,药品的设备、厂房及研发成本都要高出许多,所以只能排在第5。而进口药品的配方研发一般是在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