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超级读本-3》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汽车超级读本-3- 第3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品牌,更应注重相应的宏观控制。希望汽车厂家的“花心”朝着消费需求的良好方向发展!  
    中国私人轿车到底多少?仿佛成了一个迷 
    几天前,日本时事社的记者从北京发出一篇报道,文中写道:“中国1200万辆私人轿车”如何如何。之前,不少国内和海外的中文媒体也称“中国的私家车超过千万辆”。  
    也有国内权威部门称我国私人轿车只有区区数百万辆。中国的私人轿车到底有多少,仿佛成了一个谜。  
    国家鼓励轿车进入家庭,可是如果连到底有多少轿车已经进入家庭,连家底都搞不清楚,又如何去引导汽车消费,如何指导汽车厂家去生产和销售呢?  
    一年前,国内一家权威媒体发布了国家统计局的一项统计,题目是“中国私人汽车超过一千万辆”。国家统计局的数字没有错,可是写稿的记者却不知有意还是无意,混淆了私人汽车和私人轿车的区别。许多海外媒体在转载这篇稿件时,题目变成了“中国私家车超过一千万辆”。当时美联社和路透社的驻京记者就打电话询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这一千万私家车是怎么算出来的?  
    其实,国家统计局所说的私人汽车,是指私人拥有的各类汽车,包括载货汽车和载客汽车。其中至少一半左右车辆是用来运营的生产工具,而不是消费品。  
    私家车是港澳人士对纯粹用于消费的家庭汽车的称呼,既包括轿车、越野车,也包括多功能车。  
    在国家统计局关于汽车的统计中,有一项是“XXXX年私人车辆拥有量”。私人汽车分为载货汽车和载客汽车两种。载客汽车再细分为大型、中型、小型和微型四种。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2003年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2400多万辆,其中私人汽车1219万辆。私人汽车中,373万辆是载货汽车,这些私人拥有的货车是百分之百的生产工具。846万辆私人客车中,50万辆是大中型客车,主要用于客运。小型客车保有量587万辆,微型客车209万辆,两者加起来总计796万辆。  
    对这两部分客车加以分析,可以发现,微型客车中有一多半是小面,也就是面包车。这些小面绝大多数用于拉货或载客,属于生产工具的范畴。属于私人的小轿车(包括微型小轿车),还有一部分是私人拥有的出租车。目前全国出租车数量近百万辆,除了北京、上海等少数城市出租车属于公司,大部分城市的出租车都是个人所有。七扣八扣,真正作为消费品的私人小汽车不过六百多万辆。  
    北京市是全国汽车拥有量最高的城市,截至今年7月底,全市的机动车保有量达到222万辆,其中私人机动车148万辆,104万是私人小汽车(轿车、越野车)。按全市1450万常住人口计算,平均近14个人,大约5个家庭才拥有一辆私人轿车。位于长三角的江苏省,经济比较发达,截至今年上半年,江苏省会南京市平均每20个家庭才拥有一辆私人轿车。  
    汽车特别是用于消费的私人轿车保有量的多少,与经济发展、经济活跃程度、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以及道路建设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最近几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增长较快,也有过连续两年多的汽车“井喷”行情。但是要看到,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2003年底我国千人汽车保有量不足20辆,与发达国家千人600辆的水平相差甚远。作为消费品的私人轿车保有量更是少得可怜,全国平均200多人才有一辆。  
    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收入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中国普通百姓开始享受汽车文明。商务部最近的一份报告认为,今年我国汽车产量将超过500万辆,其中约一半是轿车。这将使中国汽车产量连续4年每年上一个百万级台阶。这一增长速度在世界各国前所未有。  
    2003年我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和德国的世界第三大汽车消费市场,有专家预计:如果不出意外,我国汽车需求量将在2005年达到590万辆,超过德国,到2010年将超过1000万辆,2020年将有望达到1700万辆。与美国汽车消费市场规模相当。  
    难怪最近一家日本媒体对中国汽车市场做出了这样的评价“能与美国这个全球第一大汽车王国相匹敌的汽车市场,除了中国以外,今后不可能再出现第二个!”。  
    广东北京上海三地私车消费观漫谈 
    一。 关于汽车   
    广东人对汽车的态度是享受型。 所以要么不买; 买就要上点档次的。 广东人其实是三地最务实的; 惟独对汽车讲究; 一般比其他地方更舍得花钱买上一档次的车。 也有人说; 这是因为广东人很多做点私人生意; 需要用汽车体现个人的成功或者面子的需要。 可是的确也有很多打工一族; 平时只有代步的需要; 但买起车来却毫不含糊; 直奔凯越或伊兰特或以上的级别; 哪怕是第一部车也决不从富康或奇瑞等开始。 归根结底; 广东人把汽车当成是提高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部低档或经济型车恐怕很难满足这种愿望。   
    上海人对汽车的态度是成本主导型。 上海人都是很会精打细算的; 比如在十字路口左或右转弯; 都是用大或小转弯等含有距离的概念来表达。 汽车基本上是纯粹消费型的东西。 牌照费的问题极大地打压了上海人对汽车的消费热情。 其实; 就算是没有牌照费; 上海人仍然会抱怨汽车的价格问题和后续费用问题而却步不前。 这点也有可能与上海的高房价有关; 使得消费注意力不在汽车上; 但是汽车在上海人眼里的确是最不合算的消费。 因此上海人如果买车的话; 开口闭口一定是性价比。 我的一位朋友开PST2。0AT; 他的法则是起步一定不超过3000转。 另一位朋友刚买一部BMW745I; 我问他感觉如何; 他告诉我: 745真省油啊; 比PST还省!…。。    
    北京人对汽车的态度是工具型。 很久以前; 北京人就有说法: 手机是耳; 汽车是腿。 北京人最大的乐趣是对世界特别是未知世界的了解和认知; 要想比别人知道得更多更快; 腿一定是要有的。 所以在诺大的北京; 人人爱车; 人人想有车。 对车的档次要求反而是其次了。 这里当然与人均收入和高昂的楼价有关系; 但看看北京的汽车普及率就知道; 汽车在北京人眼里就是一件工具而已。 在北京的街头; 你会发现经济车型很多很杂; 但大家脸上都充满自豪感满足感。 你还很容易就会发现国产SUV的比例远远高过广东和上海; 舒适程度一定不够高; 油耗也不会低……   
    二。 关于女人   
    广东女人开的车档次普遍比男人还要高一些。 基本上是将享受发挥到更高的水平。 有男人送车的这一类女人就不说了。 即使是职业女性; 买车的要求也是与享受的概念一脉相承。 如果是老公买车; 老婆坐在车里舒适性的评价是很重要的。 很多女人们也有自己想开的考虑; 但最后多数放弃; 原因是开部车很累很麻烦; 还是坐车舒服。 有位朋友的LD曾专门怂恿老公买了一部装满雷达探头的宝来;不久还是撞了车。从此以后; 再也没看见她把方向盘。    
    上海女人对车的兴趣可能比男人还低。 主要还是成本与费用的考虑。 在上海街头; 想看见女人开车真的挺难(出租车除外)。 有位朋友的LD开始时也开开老公的车去办事或逛街; 但不久就放弃了; 因为她算过开车的成本加上停车费比打的还贵。 除此之外; 上海女人对开车的兴趣不大或许还有其他原因: 不太小资?    
    北京女人对车绝对有全盘掌握的欲望。 当年两厢富康在全国各地都不招人喜欢; 唯有在北京击败STN和捷达; 成为首选。 北京女人在买车过程中对男人的决定作用由此可见一斑。 她们不仅决定买什么车; 而且还一定会开车。 所以在北京; 男人一般会坐在副驾驶位; 如果有女人在车上的话。 时代在变; 北京的女人们也在变。 如果说当年富康在老三样中 略显温柔而更吸引她们的话; 今天的北京城男人女人则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了。 很多女人开着SUV的感觉比男人更显巾帼豪气呢。   
    三。 关于FB   
    广东人的FB是真正意义上的腐败。 其中吃是一项重要也许是最重要的内容甚至是目的。 有时为了开心或放松; 驱车百十里; 就为了一餐饭。 出行之前的最重要的准备工作是把目的地的美食打听清楚。 到了目的地也是先把三餐的菜单预先安顿好。 如果要去远点地方; 可了不得! 安全工作自不用提; 一律豪华越野车。 还要备先进的通信工具加上大量食品。 有一次; 一支FB队伍要出发了; 电视里一溜好车不说; 还有支援队伍。 其实有了这么多高等级的准备和支持; 已经没有多大刺激和悬念; 剩下的只是安全的玩耍而已。 有位朋友大胆了一回; 弄了辆X5单车走川藏; 结果还是中途回来了。    
    上海与其他城市的交通太方便而且发达。 开车去其他城市FB的确很无聊。 去周围的农村也可能较乏味。 只有去些不远的旅游点(如周庄; 朱家角等)是最大的FB。 如果要开车去浙江山区或更远的地方; 恐怕有这种豪迈精神的人是极少数。    
    北京人的FB绝对不是腐败; 那是身体经历加精神体验。 北京城市周围的地区相对不发达; FB往往是一种对身体和意志的考验; 更何况北京人喜欢走去更远更陌生的地方看一看。 小农儿的万里走单骑在北京人中间有点突出但决不是唯一。 实话实说; 不要讲车的舒适和驾驶性能; 更不要讲一路的饮食和可能发生的不测; 仅就抵抗孤独这一点就值得广东人和上海人敬佩和感叹好长时间。   
    与新手共勉 白那那妹妹开车二三事  
    同事妹妹比我晚几天买的车,白色西耶那1。5。妹妹也是新手,家离单位比较远,每天都要开往返60KM的路程,所以路遇的情况比我还要复杂一些。我们经常一起交流开车的感受。来写写她的一些趣事,权当温习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