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帝国阴谋与金融潜规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全球化帝国阴谋与金融潜规则-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现在,第三世界的权要们有足够的机会过上第一世界那种富裕生活,但是同时,还有20亿人拥挤在城市的贫民窟中,高额负债又阻止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这种环境下,布什政府还叫嚣着战争不会结束,除非帝国的控制之网得以顺利运行。但是,就像安东尼娅在“全球正义运动:抵制之网”中指出的:世界各民族似乎正下定决心,要努力缔造一个民主的世界,来取代全球化,而不是永远生活在帝国的阴影之下。   

  【注释】   

  ①尼尔·弗格森,“欢迎新帝国主义”,《卫报》(Gudian),2001年10月31日。   

  ②斯蒂芬·金泽,《伊朗国王的臣民——美国的妙计及中东恐怖行动的根源》,纽约:Wiley,2003年,第209页。         

。←虹←桥书←吧←  

第14节:第1章 全球帝国:控制之网(9)         

  ③约翰·珀金斯,《一个经济杀手的自白》(旧金山:Berrett…Koehler,2004),第14~15页。   

  ④纳奥米·克莱恩,“贪婪之路”,《地球和邮件》(Globe and Mail)(多伦多),2003年9月20日。   

  ⑤《2006世界数据表》,华盛顿人口统计局,2006。   

  ⑥张夏准,《踢走梯子——资本主义的经济和文明史是如何一再重写,为新自由主义寻找借口的》(剑桥: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年)。   

  ⑦见?ghanaweb?/GhanaHomePage/NewsArchive/printnews?php?ID=79568。   

  ⑧萨拉(赞比亚银行)和杰克·琼斯·祖鲁,“赞比亚:债务的诅咒”,见?africafocus?org/docs04/zam0406?php。   

  ⑨阿萨德·伊斯米,“打着借口抢劫:世界银行”,《Z杂志》(Z Magazine),1998年2月,第10页。   

  ⑩克里斯廷·爱德,《贸易游戏——贸易如何运行》(牛津:牛津饥荒救济委员会[Oxfam],2003)。   

  阿萨德·伊斯米,《使陷入贫困——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非洲》(渥太华:哈利法克斯计划联盟[Halifax Initiative Coalition],2004),第13页。   

  范达娜·席瓦,“知识产权中的南北冲突”,《合成/再生》(Synthesis/Regeneration)25(2001年夏)。   

  道格·亨伍德和埃伦·奥古斯丁的访谈,2006年1月21日。   

  约翰·奥谢,“向腐败体制提供援助不会帮助穷人”,《爱尔兰时报》(Irish Times),2004年12月9日。    

  詹姆斯·S·亨利,“钱去了哪里”,《财富》(Fortune),2004年3/4月份,第45页。   

  引自德里克·麦克维什,“水、土地和劳力——被迫私有化对脆弱社区的影响”(渥太华:哈利法克斯计划联盟,2004),第29页。   

  迈克·恺撒,“美国税收资金资助查韦斯政权,回顾发现”,《波士顿全球》(Boston Globe),2002年8月18日。   

  塔里克·阿里,《正统派基督教的崩溃——宗教改革,圣战和现代化》(伦敦:Verso,2002,第209~210页)。又见史蒂夫·科尔,《幽灵之战——中情局、阿富汗和本·拉登的秘密历史,从苏联侵略到2001年9月10日》(纽约:Penguin,2004)。   

  见罗克珊·邓巴…奥尔蒂斯《边境上的鲜血——内战的记忆》(波士顿:South End Press,2005年)。   

  同上,第119~123页。   

  安·路易斯·巴德挈和拉里·罗特,“古巴内战呼吁流放者归来”,《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1998年7月12日;也见国家安全档案网站的分类文件,?gwu?edu/~nsarchiv/NSAEBB/NSAEBB153/index?htm。   

  约翰·珀金斯,《一个经济杀手的自白》,第153~161页。   

  南非真理和调节委员会的决定,见?doj?gov?za/trc/decisions/1999/ac990292?htm。   

  巴顿·吉尔曼,“保持美国第一——五角大楼将排除竞争性的超级大国”,《华盛顿邮报》(Washington Post),1992年3月11日。   

  安德鲁·巴切维奇,《美利坚帝国——美国外交的实质和后果》(剑桥: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2年),第243页。   

  见迈克·戴维斯,《贫民窟的世界》(伦敦,Verso,2006年),审查第三世界没有发展的增长和五角大楼对低收入世界可能战争的准备。   

  雄心勃勃的地方银行及其年轻的银行家们向发展中国家兜售贷款,用来帮助它们建设那些资金去向可疑的项目,却留下大批账单让这些国家的老百姓来偿还。         

※虹※桥书※吧※BOOK。※  

第15节:第2章 兜售金钱及其附属物:故设的债务陷阱(1)         

  第2章   

  兜售金钱及其附属物:故设的债务陷阱   

  S·C· 格温   

  兜售金钱是个奇怪的买卖,它处于文明世界的边缘。更不可思议的是,这些用于交易的钱不是来自欧洲货币市场以及拿骚、香港或苏黎世的神秘的地下市场,却来自生活在俄亥俄州的美国人的储蓄账户。像其他地方的美国人一样,俄亥俄州人开始意识到他们的钱不再用于建造隔壁的房子。   

  我过去依靠放贷他们的钱来维持生活,曾经为了美国中西部一家拥有50亿美元资产的中型银行的贷款业务而四处奔波。就这样,我从事着银行业令人吃惊的所谓“常规业务”。这些业务活动已经开始给世界金融体系带来灾难。   

  …………   

  那是1978年,多亏了贪污、专制的菲律宾马科斯总统政权,我才能平安快乐地入住在马尼拉最好的半岛酒店。我即将着手运作一项特殊业务,将1000万美元贷款贷给一家菲律宾建筑公司,它是马科斯家族的合作伙伴,这是一项不久就出了漏子的贷款。当我走进半岛酒店的大厅去吃饭时,我还没有意识到关于这项贷款可能发生的任何情况。我一直在努力消化着肚子里的章鱼,那是头天晚上一家台湾银行招待我的东西,我试图去回忆他们究竟需要什么和为什么他们遇到这么多的麻烦。   

  不管怎么说,国际银行业都是一个令人感兴趣的行业。那年我25岁,有一年半的银行工作经验,我是凭借着一个英语文学硕士学位以“贷款分析师”的身份进入银行的。因为我碰巧能流利的讲法语,所以11个月后我被提升为贷款部门的主任,主要负责北非地区讲法语的阿拉伯国家的业务。在那儿,我在国际上开始有了名气。这已是我第三次外出旅行,6个月之内我去了28个国家,我的“领地”也在迅速扩张。   

  我并非总是那么年轻和缺乏经验。20世纪中期的国际银行业到处都是充满干劲的聪明但又缺乏经验的信贷员。他们在世界各地四处奔走,兜售他们那满口袋的贷款配额,而且生活极为奢侈。他们的主管都是29岁左右的副主席,同样是聪明又缺乏经验,穿着布鲁克斯兄弟公司生产的行头,有着不是沃顿商学院就是斯坦福的MBA学位。但由于缺少培训,他们会对一个简单的零售分期贷款不知所措。作为高级贷款委员会委员的老板都是注重细节和实效的银行家,他们都有二三十年的从业经验,所以他们对本地银行业往往有着深刻地认识。但当面对国际借贷时,这些高级银行家们就不知所措了。他们当中的很多人最初都不愿意把钱贷出去但最后又不得不这样做,原因就是美国商业活动国际化的需要。当他们的本地客户逐渐参与到国际交易时,他们就别无选择只能跟从客户的需要,否则就只能把生意让给大型跨国银行。所以他们不安地监督着自己的属下——那些世界金融体系的“骗子”和不知疲倦的宣传员们,他们向波兰、墨西哥、巴西等国家推销各种贷款,而这些国家都会威胁到他们努力维护的这个体系。   

  这个体系正在承受着巨大压力。1975年,美国对外贷款1100亿美元,到1982年末,这个数字达到4510亿美元。前九名的美国银行大约贷出去310亿美元,这超过了它们所有资本的112%。单单向墨西哥、巴西和阿根廷提供的贷款就已经使这些国家为了避免出现大的金融危机而不得不重新制定债务计划。   

  当我走出酒店大厅时,马尼拉变得热闹起来。在一个舞台上,一支菲律宾乐队正在演奏,下面聚集了商人、游客、银行家、当地小贩以及坐在桌边互相等待着认识的女孩和一些老家伙们。   

  尽管我不知道会有什么事情发生,但我觉得总会发生点什么。一天早上,我乘坐一架航班从台北抵达,在喷气飞机旁边,令我吃惊的是,我遇见了一位“接待者”——这是第三世界的奇怪产物,专门负责接待来往的重要客人。这个人自称叫乔伊,是我的一位客户的特使。菲律宾建筑发展公司(CDCP)是菲律宾当地的一家建筑公司,多年以来我们一直想办法使其成为我们的客户却没有成功。乔伊显然对旅客出入境通道很熟悉,我们只用了两分钟就出来了,而其他300名乘客,在这种高温的天气中不停地流着汗,不停地抱怨,最后花了一个半小时才出来。他带我穿过喧嚣的人群,来到了一辆早已等候的“美洲虎”前,这辆车配备了空调和非常棒的立体声系统,还有一个大约20岁左右的漂亮女孩。这个女孩在我的意料之外。曼谷银行接待我的是一辆银色林肯,但没有女孩; 沙特则是一辆加长奔驰,并且偷偷给了我一公升尊尼获加“黑牌”威士忌,也没有女孩。亚洲的商业世界真是令人捉摸不透,明明明面上的事才是交易重点,但类似的事一再发生而且总有恰当的理由。我想,有些事将要发生了……         

。←虹←桥书←吧←  

第16节:第2章 兜售金钱及其附属物:故设的债务陷阱(2)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