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与当代中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陈云与当代中国-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呐嘌贰⒅,B撰写的《陈云的干部队伍建设思想对国史研究队伍建设的启示》等。中国社科院博士生刘春撰写的《试论陈云的青年观》和上海陈云纪念馆刘启芳撰写的《抗日战争时期陈云关于青年工作的思想、实践及其启示》,对陈云同志关于青年工作的思想和实践作了富有新意的研究和探讨。
第9节,
    四、学习陈云同志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思想,弘扬党的

    优良作风,加快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陈云同志十分重视党的作风建设,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担任了9年中央纪委第一书记,在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不断提高党的拒腐防变能力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有深远影响的思想,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理论。他提出的“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党风问题必须抓紧搞,永远搞”等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加强党风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对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

    本次研讨会共有15篇论文主要研究了陈云同志关于党风问题和党风廉政建设的思想与实践,并结合新形势下党风建设面临的新问题作了比较深入的探讨。当代所丁明撰写的《学习陈云关于党风建设思想的体会》、姚力撰写的《以优良党风促政风带民风——论陈云的党风建设思想》,着重从总体上研究和论述了陈云的党风建设思想,并结合当前党风建设的实际作了较深入的探讨。重庆市委党校张新华撰写的《陈云的群众观与党的群众路线的比较》,上海青浦区委党校莘小龙撰写的《陈云的群众工作思想及其现实意义》,当代所吴超撰写的《陈云党群关系思想探析》、石善涛撰写的《论陈云的群众观与建设和谐的党群关系》,中国社科院政治学所田改伟撰写的《学习陈云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思想》,从不同侧面着重研究了陈云同志对党的作风建设作出的重要贡献。华中师范大学李良明撰写的《简论陈云同志关于执政党党风问题的思想》,南开大学徐行等撰写的《试论陈云的党风廉政建设思想》,上海陈云纪念馆方芳撰写的《历史新时期陈云对纪检机关重建和党风廉政建设的贡献》,当代所刘仓撰写的《陈云与新时期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周红撰写的《浅析陈云反腐倡廉战略思想的当代价值》等,主要结合陈云同志担任中央纪委第一书记期间的思想和实践,系统研究了陈云对党的纪律检查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作出的重要贡献。十米十花十书十库十 ;www。7mihua。com

    五、学习陈云同志高度的党性原则和党性修养,始终保持

    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陈云同志高度重视党员队伍建设和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并且身体力行。他对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对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无限忠诚,始终表现出共产党人的高瞻远瞩和脚踏实地的作风;他在任何时候总是把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顾全大局,坚持原则,维护团结,遵守纪律;他一贯谦虚谨慎、始终淡泊名利,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克己奉公、一心为民的高风亮节。陈云同志崇高的思想风范和党性修养,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光辉楷模。

    本届研讨会的征文通知中列有“陈云对共产党员党性修养的探索和贡献”的参考选题,遗憾的是,应征论文中对这一问题作专题研讨的不多。但是,也有不少论文在论述陈云同志的党建思想与实践时对此有所涉及。中央党校李庆刚撰写的《论毛泽东对陈云的评价》,根据毛泽东在1956年党的七届七中全会上对陈云所作的评价,结合陈云同志的思想与实践,实事求是地分析了他“比较公道、能干”,做事“比较稳当”,“看问题有眼光”,“看问题尖锐,能抓住要点”等主要特点。当代所曹光章撰写的《浅析陈云的道德观》,着重分析了陈云同志的作为共产主义者的崇高道德追求和作为历史唯物主义者的道德实践意识,认为“陈云的道德品质之所以赢得人们的尊敬和赞扬,最重要的就在于他通过在实际工作中为人民谋福利,始终一贯地践行了为人民服务的共产主义道德价值观”。华侨大学王福民的《论陈云历史主体观的三个维度》,深入研究和分析了陈云同志的哲学思维和哲学思想的主要特点,认为陈云的哲学思想“内含着深厚的唯物史观底蕴,闪烁着历史辩证法的光辉”。相关论文还有中央文献研究室韩洪洪撰写的《试论陈云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思想》,当代所钟瑛撰写的《关于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粗浅认识——学习陈云关于执政党建设思想有感》,北京大学博士生刘耀京撰写的《论陈云关于科学决策的思想》,当代所张勉励撰写的《陈云党风廉政建设思想研究述评》、任晶晶撰写的《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陈云党建思想研究述评》等。
第10节,
    第五届“陈云与当代中国”研讨会

    在第五届“陈云与当代中国”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国家开发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元

    (2011年5月30日)今天,沿着父辈的足迹来到革命圣地赣州,我的心情十分激动。我的父亲陈云同志在江西留下了两段难忘而特殊的经历。第一段是他在江西苏区的战斗经历。1933年1月,父亲由上海进入江西苏区,参加党中央及全国总工会的领导工作。在领导苏区工人的经济斗争中,他深入调查研究,根据苏区实际,纠正了盲目照搬白区斗争经验和苏联经验的“左”的错误做法,引导发展经济,改善工作和生活条件。1934年1月,他在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兼任白区工作部部长,2月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团成员,以后又负责领导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军需生产。1934年10月,他告别朝夕相处的苏区人民,从这里踏上了漫漫长征路。第二段经历是他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身处逆境,在南昌下放蹲点长达两年零七个月。这一时期,父亲研读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资本论》、《列宁选集》、《列宁全集》中十月革命以后的部分和《斯大林文集》,还研读了《毛泽东选集》,特别是有关哲学方面的论著。父亲结合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经验教训,对其中的经济理论部分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思考,形成了一些重要的经济学观点。江西的读书生活开阔了他的思想,蹲点和实地调研使他对中国的现状有了更多的感性认识,为他以后提出一些重大政治经济学观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xjqi。

    父亲在江西的经历是他伟大、光辉一生的一个片断。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他把毕生的心血和精力贡献给了党和人民,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为党和人民作出了卓越贡献。他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包括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党的建设、军事斗争、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工作以及他崇高的伟人风范;他的思想系统完整、深刻、丰富,是党的历史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我们学习和铭记。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谈对父亲思想的理解和体会。

    一、陈云同志的思想方法凝结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理解和运用我们党始终强调要学习哲学,领导干部要善于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陈云同志在这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他的领导风格和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都表现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哲学思维。父亲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不仅自己孜孜不倦地学哲学,还大力倡导在全党学习哲学。他多次讲,“只有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上、工作上才能真正提高”,“学好哲学,终身受用”。他认为,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学习正确观察问题的思想方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对于把握客观规律,推动各项工作“有根本的意义”。父亲一生坚持“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15字名言,他自己诠释,前9个字是唯物论,后6个字是辩证法,总括起来就是唯物辩证法。这15个字是他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认识和实践经验的高度而精辟的概括,代表了他哲学思想的最高境界,是一个充满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原则,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贡献。父亲关于掌握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注重理论对实践的指导的观点,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陈云同志的经济思想凝结着对中国经济

    建设本质和规律的认识父亲长期领导全国财政经济工作,他从中国国情出发,不断探索和把握经济运行规律,提出了很多重要的经济思想,对中国经济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战争时期,他重视经济斗争的作用,提出了“经济—武装—再经济”的工作方针。在中央苏区时,他走进工厂和作坊,调查研究,关心军需生产,解决实际问题,撰写了《苏区工人的经济斗争》一文,发表在中央局机关报《斗争》上,对苏区经济建设有着重要影响。新中国成立以后,他积极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倡导者和推动者,从新中国成立初期认识到私人资本存在的意义,到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重要论断;从“文化大革命”后期提出要研究资本主义国家、“摸着石头过河”,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率先提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必须要有市场调节,突破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