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将带来什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Google将带来什么-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说法,在2008年的前10个月内,各家报纸已经解雇了12299名记者。一旦一份报纸的定位确定下来,显而易见的是,它必须集中所有力量主攻一个目标。比如,对地方报纸来说,就应该致力于地方的报道。
  大众市场已死,微众市场万岁。报纸不应该仅仅制造一种大众产品:一张报纸。部分报纸正在为定位更加准确、具体的利益、场所和社区推出新服务项目,比如地方运动会脱口秀,地方高尔夫杂志,手机天气预报,地方工作事务,父母指南等。这些产品不需要全部由公司来生产或拥有,它们可以由别人生产,由报纸负责发行与销售。你服务的社区越多,你的效益就越好。小即新,小即大。(Small is the new big)
  一流的组织。一张报纸应该像Facebook的马克·扎克伯格那样为它的社区提供服务。在某种意义上说,报纸通常具有这种能力。它们能对社区的知识进行组织,所以就能更好地组织自己。如今,要完成这些工作已有更多的工具可用。报纸可以创建各种平台,在那里,邻里、城镇、学校、俱乐部或兴趣相同的人们可以共享他们的知识,编辑们可以从中获取新闻信息。一旦这个平台建立起来,他们就应该遵循克雷格·纽马克的忠告:让开前进的道路。
  警惕摇钱树。报纸坐在它们的现金流上,仍然按兵不动,并且想象会有某些东西来挽救它们。这是不可能的!如今,报纸就要完蛋了。但是,社会对新闻的需求不仅不会随之消逝,而且会越来越大。新型产品和竞争对手将会出现,并且有足够的观众和金钱去支持它们的发展——如果他们无法承受印刷成本的话。那些幸存下来的报纸能够在自己的企业文化的支持下发明出这些新产品吗?网络电视公司Revision3的首席执行官吉姆·劳德白克(Jim Louderback,下文详述)对那些传统公司有如下的忠告:“看看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是如何创建苹果公司的吧。他组建了一个核心任务小组,然后把他们送到一个密闭的空间中,然后他们创造出了某些完全不同的东西。所以,你也组建一个核心任务小组吧,并且把他们送到肯塔基(Kentucky)或圣路易斯(StLouis),让他们创造出一些崭新的东西来。”重新思考一切吧:新闻报道究竟是什么?就是一个主题页面再加上一辆好汽车所覆盖的地方新闻吗?新闻究竟应该如何被集中起来?究竟应该如何被分享?究竟应该如何获得支持?鼓励、促成并保护创新吧!
  如果报纸不再是报纸,那么它会是什么?它将不再仅仅是一个由少数记者和编辑构成的网络系统——仍然只在那里提供必要的新闻,并从中获取收益。报纸的升级版本20将与一批能够收集和分享新闻的博客、企业家、公民和社区共同工作并提供支持。一份新报纸将不再只是一部挣钱的印刷机,而是一个比多年老报更为宏大的网络系统,能更为深入地扎根于社区,能产生更大的影响,能赢得更大的价值。要想达到这个目标,就需要报纸往大处想,往小处做,并且用不同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世界。

第十一章 媒体(6)
Google坞:娱乐开放
  娱乐业建立在重磅炸弹经济学的基础之上:其冲击力是巨大的,其他的一切仅仅是你付出的博取成功概率的费用。这个系统长期以来依靠稀缺的资源谋生:只有这么多的电影银幕,只有这么多的电视时间供这么多的观众收看,只有这么多的货架矗立在音像店里(如果还有带子和店面能够出售的话)。观众们被成群结队地集合起来,在有限的选择中进行消费,其中的胜者就是那些能够吸引大多数观众的重磅炸弹。将来仍会一直有娱乐业的重磅炸弹出现,这只是因为某些东西是那么优秀(如伟大的电影),或者是因为我们喜爱谈论某些共同的经历(如无聊的真人秀节目),或者是因为那些天花乱坠的广告宣传太过巨大使人难以忽略(如奥斯卡颁奖晚会)。总之,好莱坞会永恒地存在下去。
  自从最后一次新媒介技术浪潮——录音、电影、广播——的冲击以来,丰饶经济学——如微众经济学、长尾理论——已经以前所未有的方式,为我们打开了娱乐业新商业模式的大门。如今,我们能看到我们想看的一切,我们还能制造出我们想要的一切。将来,推出娱乐业的重磅炸弹会变得越来越难,因为已经有了那么多的竞争对手在争抢我们的眼球。但是,生产出为更多人喜爱的更多的娱乐产品还是可能的——这是我们的新丰饶资源。
  好莱坞建立在一个控制性系统之上。除非能通过经纪人、制片人和发行人的多重考验,你才能闯进好莱坞,因为这些人控制着金钱,控制着通向观众的渠道。如今,互联网已经把这个系统甩到了一边,但是我们不必坐等网络为我们解脱束缚,先成为一个叛逆者是可能的,如今确实容易多了。
  我要重新提到霍华德·斯特恩(Howard Stern),他不仅是自我加冕的全媒体之王,而且我认为他还是Google出现之前的Google人。他看到整个电台行业都围绕着地方的广播塔而建,各自为政,便从1986年开始打破规则,创办了一个让他名扬全美的电台辛迪加节目——当然,这个节目也同时使他在全美声名狼藉。他没有依赖现成的网络,自己建立了自己的网络。然后,他以电台为平台,促成了自己在电视上的露面机会。他利用电台成了一本畅销书的作者,并把这本书拍成了一部有冲击力的电影。后来,他成了互联网上的巨人,还把自己的卫星广播节目送上了轨道。
  斯特恩与听众之间的特定关系,是他表现得与众不同的原因。他创建了一个协作性产品——不仅仅因为他接入了听众的电话,而且因为这些听众制造了他们自己的娱乐——如假冒的电话,杰出的歌曲模仿秀,为倒霉的节目制片人制作的主题曲,游戏,甚至是电影等,并将其慷慨地送给了斯特恩的节目,他们为斯特恩献出了自己的创造力与忠诚度,而斯特恩则为他们献出了播出时间及关注度。这是他们之间的双向互惠式礼品经济。
  很久之前,斯特恩就下定决心,不会像对手唐·伊姆斯(Don Imus)那样去推出一个为自己提高名声的慈善募捐节目,或者像拉什·林堡(Rush Limbaugh)在自己的节目中卖鼠标垫那样卖俗气的赠品。我不介意去买一件有斯特恩头像的帽子或夹克——我会自豪地穿出我自己的品味——但是斯特恩是不会把它们卖给我的,因为他拒绝把钱夹在我们的关系之中。他知道他的价值取决于他的粉丝。2006年,当他因联邦通讯委员会(Federal munications mission)对他提出的内容低俗指控而被迫跳槽到天狼星卫星广播公司(Sirius Satellite Radio)工作时,他对自己与观众的关系做了一次赌博。据说他因这次跳槽收到了5亿美元的合同酬金,当然,这个动力足够强大了,但是,当时大家都无法确定他的数百万粉丝——这是决定他能否值这个价码的根本——是否会追踪而至。事实上,他的粉丝们确实这样做了。在天狼星公司,斯特恩已经把控制权移交给他的听众,当听众们告诉他要改变他在两个24小时频道中主持节目的现状时,他听从了。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十一章 媒体(7)
我利用斯特恩作为Google思维的案例进行研究,为的是说明你不必非得成为Google——或者非得上网,非得依靠高科技甚至是非得受到Google的启发才行,你只要有这种开放的新思维方式即可。斯特恩打破了原先的控制系统与控制规则,而它们正是娱乐业不愿放手并据以建立起自己强大帝国的内容。这仍然与人际关系有关,互联网不过是把打破规则与进门许可变得更加容易而已。任何有长处的人都能立志成为任何媒体或某些媒体的君主。他们或许不能像斯特恩、乔恩·斯图尔特或史蒂文·斯皮尔博格那么伟大,但是,在一个后重磅炸弹的经济时代,在一个“小即新,小即大”的经济时代,他们根本不必那么伟大。
  现在让时间回放到2005年,当时,凯文·罗斯(Kevin Rose)正供职于科技电视频道(Tech TV),担任奇客秀节目的主持人,但当这个科技频道与游戏频道G4合并后,他便离开了科技电视频道。罗斯没有去另外一家电视频道再找一份工作,他开设了自己的网络,因为他能做到。首先,他创建了掘客网(Digg),这是一个新闻协作网,在那里用户们可对相关报道先做提名,然后投票确认社区首页的内容。它吸引了每月超过2500万的用户。这种服务是革命性的,它赋予公众而非编辑们以新闻审查的权力。当然,公众始终在做着自己的判决,罗斯只是认识到了这种现实,并使大家能够共同来做而已。
  然后,罗斯启动了他的视频网络Revision3及网络上的第一个节目《掘客一代》(Diggnation),在这个周播节目中,他与前科技电视频道的同事亚历克斯·阿尔布莱希特(Alex Albrecht)总是坐在一个邋遢沙发上,每人拿着不同的啤酒,在那里谈论掘客网上那些令人钟爱的报道,一直要聊上30多分钟。如果其中一人必须要做人们喝完啤酒后必做的事情了,他们也不会停下录像带——亚历克斯就那样站起来,进了卫生间。这个节目不能再随便了,也不太像电视节目,但是它非常地真实。我的儿子杰克是个掘客粉丝,他介绍我上了那个网站。我试图通过向大家分享来自美国公用无线电台(NPR)和英国广播公司(BBC)的专业科技播客的方法来做出回报,但只要我开始播放它们,我就能意识到,它们没能像掘客网那样坚持同样的真实性,因为他们的包装性太强了,不够自然。
  《掘客一代》吸引了每周多达 25万名的观众,相比之下,部分电视网的夜间有线新闻节目仅有15万名比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