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为什么可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全球化为什么可行- 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三个问题是科学证据的作用。世界贸易组织关于食品标准和环保问题的基本原则是,有关的措施必须建立在〃充分的科学基础上〃。而批评者们声称,这个原则和预防性原则有冲突,因为预防性原则强调,不管是出于怎样不充分的担心,都足以行使禁运的权利。这给世界贸易组织提出了一个普遍问题,下文还将涉及。但基本的回答是这样的,在世界贸易组织的框架下,完全有可能采取超出其合理规定之外的措施。一个国家显然不会同意伙伴国随意根据古怪念头实施进口限制,因为这会给保护主义打开大门。但世界贸易组织同时又有关于索赔的规定,如果某个国家的制裁不能得到科学的证明,就可以诉诸赔偿来弥补。   

  结论是,所谓贸易自由化导致环境破坏的论点全都缺乏证实。当然,对于环境外部性的控制的确要求采取目标清晰的措施,使得决策者明确自己的成本,对于应对气候变暖这样的全球性环境威胁也是如此。然而贸易绝对不是采取应对措施的主要障碍,障碍在于各国是否愿意承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生产与生活中的高成本。38由于最主要的排放国是高收入国家,特别是美国,因此它们的环境游说集团冲在指控世界贸易组织的最前沿,这就更加令人不能接受了。这些人在环保主义者中间的浑水摸鱼,或者说,正在忙于制造温室气体的人是没有资格谈论环保主义的。         

虹桥门户网。  

第55节:外贸带来的伤害(14)         

  〃本地化主义〃的荒唐   

  全球化的批判者们已经提出了自己的更好的方案,他们称之为〃本地化〃。根据这个设计,世界经济又会重新置于集权的控制下,不过是在地方的层次。〃在生产、劳动和市场能有效实现本地化的任何地方,这种方向都应该鼓励,并制定相应的规则。国际的、地区的和亚地区的贸易当然会继续存在,不过是作为最后的选择,而不是体系自身的目的〃。每个国家都有实现贸易平衡的义务,还应该实行有利于本地生产的歧视性政策,坚持这样的原则:如果某个企业希望在某个地区进行销售,就应该在当地扎根生产。41他们的目标是结束由于远距离贸易和公司的迁移导致的〃残酷竞争〃,唯一例外的贸易品是〃少数经济作物、矿产,以及某些特定地方生产的奢侈品,如苏格兰威士忌等〃。42这个体系根本的任务是实现自给自足,让每个地区和国家只进口那些〃它们不能合理地生产出来的物品〃。   

  这类把市场分解开的想法(从全球市场分解为区域市场,区域市场分解为国内市场,国内市场分解为地方市场)面临三个方面的难题:首先是我们为什么要认真考虑这个建议;其次是在实际操作中该如何操作;第三是我们凭什么认为这样做在经济安全、繁荣、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上是值得的。   

  正如大卫·亨德森所言,提出这一建议的人们属于〃新千年集体主义分子〃,对于那些希望把经济生活重新置于政治控制之下的人来说,这个模式很有吸引力。他们的作品中充斥着〃自力更生〃之类的术语,但他们所谓的〃自力〃是指集体的自力,而非个人。他们设想的世界中看不到积极的、有目标的个人,除非是草根主义的活跃分子或者社区企业家。相反,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们都有一个组织,如积极分子期望的那样有着同样的心跳,个人希望购买什么物品、到什么地方去投资、生产市场需要的什么产品的梦想,统统都应该被打破。在这样的世界中,人们希望通过集体的会议来安排自己的生活,组织其他人也被其他人所组织。   

  那么,这样的经济体会如何运转呢?它们需要有贸易壁垒,对地方性的农业、风力发电厂等产业的补贴,控制企业的选址,以符合〃在当地销售〃的原则,控制资本外流到其他地区等。并且通过竞争政策来确保地方性的企业之间保持竞争,地方上的人应该有在本地购买的权利。或许,为了粉饰这样的封闭社区的失败,代表成功发展的指标不再是〃传统的经济增长指标,如GDP、GNP等,而是更为主观的社会和环境评价〃。还有,那样的社会将建立〃新的教育体系,以便反映和传递这种新社会的价值观〃。我们是否应该把这样的新型教育部门称为〃真理部〃?         

◇欢◇迎◇访◇问◇。◇  

第56节:外贸带来的伤害(15)         

  但基本的问题在于,对贸易的控制如何进行?显然,在不同地区之间不可能有阻碍贸易的物理屏障,例如在牛津和雷丁之间建立关卡,或者纽约和新泽西之间建立哨所等。但是在全国性和区域性的层次却有障碍。实际上,我们可以期待,这会导致保护主义在国家之间或区域之间(如欧盟)的层次上复活,而所谓的本地化则只是作为口头宣传而已。   

  最后,这样的本地化的后果是不是我们所期望的呢?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考虑。第一个在本章开篇引用的语录中已经指出,本地化的倡导者认为,〃各地的人民如果能够自己生产食物,那么所有国家和社区的安全都将得到加强〃,关键词肯定在〃如果能够〃上面。自给自足的农业其实是最危险的生活策略之一,因为一旦歉收就可能导致饥荒,而且稍微扩大一点规模的自给自足也不能保证安全。例如在20世纪90年代,对于最不发达国家而言,食品在20个国家的进口中所占的比例达到20%以上,在10个以上的国家超过30%,有4个国家的比例甚至超过40%。48假定这些国家(其中许多位于生态脆弱的干旱地区)在被迫实行自给自足之后就能获得更大的食品供应安全,那实在荒唐。能够购买世界上任何地方的食品,对于我们来说是最安全的保证,因此,贸易可以促进安全。我们可以问问东北亚某个国家的人民,如果那里的领导人不是坚持〃自力更生〃,而是允许国民通过出口制造品来换取粮食,他们的食品供应是会恶化还是改善?当然,没有人能有机会走过去问他们,与所有的封闭经济体一样,那里一定有着严格的政治控制。   

  第二个后果是环境方面的,主张本地化的人从信仰而非逻辑出发提出,与全球化经济相比,这样的自给自足的区域、国家或地方经济体对环境的破坏更小。但正如我们在上节中已经讨论过的那样,这种关于封闭经济的环境友好特征的幻想完全没有依据。例如,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推行的大跃进,就是一个典型的以〃本地化〃为目标的项目,它鼓励每个村子的人都参与炼钢,结果是导致了大面积的饥荒、惨遭蹂躏的环境和极有限的合格的钢材。实际上,这已经充分证明了以地方的自给自足来实现环境保护的手段的愚蠢。的确,如果人类的经济活动真的缩减到一个很小的规模,自然环境当然会得到改善。但在那样的水平上,人们恐怕随时都有可能饿死。〃让自己苦一点,救救环境〃并不是最有销路的口号。   

  第三个后果是,除非所有的地方经济都能产生足够的竞争,否则效率的改进就会停滞。假如像我们开篇的引文那样,本地化的倡导者认为价格不再重要,那么,以最低的成本来满足需求也就没有必要了。英国的消费者就可以继续购买本国生产的昂贵的汽车和经常出毛病的家用电器,而不能再购买20世纪70年代以后大量涌入的日本进口产品。同样,也不会再有大大提高了几乎所有国家的生产率的产业内贸易和零部件贸易。除了美国以外,可能其他国家都将发现,自己会越来越远离世界的技术前沿。同时,前沿本身的推进也会大大减缓,因为竞争强度骤减,创新压力不复存在。还有,如果说价格以及效率都不再重要,那么资源的使用效率如何也就没有关系了,因为企业竞争的主要战场之一就是竞相降低资源的消耗,这其实就是在过去30年里单位能耗的产出能有如此大幅度的提高的原因。但在本地化的梦乡中,那样的努力也将不再需要。         

。←虫←工←桥书←吧←  

第57节:外贸带来的伤害(16)         

  英国至少还有某些创造、使用和吸引制造先进产品和服务的能力,但许多发展中国家则不然。这是第四个、也是最严重的一个后果。经济发展将遭到阻碍,我担心这恐怕正是本地化主义者的愿望。假设有这样一个世界,各国不能随意进口本国能够生产的产品。于是,发展中国家唯一能够出口的产品便只能是热带地区的农业产品,如咖啡、茶叶、可可、香蕉、棉花,可能食糖都不能算,再加上某些矿产品,包括被风能取代前的石油等。发展中国家没有能力制造任何高收入国家不能制造的产品。但根据定义,反过来则不然。有许多先进的产品,如药品、电器、先进机械、飞机等,只有发达国家才能制造。   

  在这样的新世界里,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将只剩下原材料商品,许多国家将不再有能力进口高技术产品。许多著名的反全球化领袖甚至主张停止发展中国家的原材料商品出口。例如,法国的反全球化组织〃阿塔克运动〃的主席伯纳德·卡桑曾说:〃我很惊讶,为什么说贫穷国家、不发达国家必须获得发达国家的市场。这实际上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你希望不发达国家开展出口,但出口的物品是什么呢?其实是他们自己国家的市场最需要的商品。〃用他自己国家历史上的一位被处决的王后的话来说,那就等于是〃让发展中国家的人民吃可可豆好了〃。如果按照这样的逻辑推行政策,那么,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也会大量取消,因为很少有落后国家能够生产其他国家不能生产的产品。的确,我们看到现实中有的国家追求自给自足的后果之一便是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大大减少。   

  2000年,发展中国家总共出口了价值10 600亿美元的制造品,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