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向明连忙解释道:“不不不,我不是那个意思。产品创新要搞,而且要投入更多的人力、财力、物力搞,没有产品创新,哪来的竞争力,我们靠什么和别人抢市场。我只是希望工程师们能跳出就技术谈技术的圈子,更多关心市场,把创新和市场需求结合起来。毕竟企业生存靠的是利润,而不是技术。”
这让林致远十分惊讶,这番话不是出自公司高管层,而是一个搞技术的工程师,他决定另找机会和他深谈一次。
和部分中层干部谈过,又走访了基层员工,林致远对铁山钢铁的轮廓渐渐清晰起来。
在召开全体副处以上干部会议之前,他单独约了裴向明。
林致远走进上岛咖啡的时候,裴向明已经在等他了。这是一间幽雅明净时尚浪漫的连锁咖啡馆,整个装修风格,饮食种类都融合了中西文化,即有牛排,又有榨菜肉丝面,既有咖啡又有茶水供应。林致远喜欢这种高效舒适的商务生活交流空间。偶尔偷得浮生半日闲,他喜欢独自小坐,穿着宽松休闲的衣服,叫一壶咖啡坐在窗边,享受浓浓的咖啡心情。林致远的口味比较西化,他要了一杯蓝山咖啡,裴向明要了一壶顶极乌龙。
多天来的摸底,他一直有个疑问,面对裴向明,他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铁山钢铁的收入水平低于市场平均水平,特别是和民营企业比起来,差距比较大,但员工的流动性却很低。到底是什么吸引了大家,铁山钢铁的魅力到底在哪里?”
裴向明无奈地说:“谁说员工流动性不高,流失的都是中高端技术型人才,基层员工流失率比较低。技术型人才占总员工比重非常低,流失几个从总量上看根本看不出变化,但带来的负面影响是相当巨大的。在冷轧线竣工之前,就有5名技术人员一夜之间集体跳槽。前任董事长陈青峰当时就发火了,当即责问设计院领导。设计院领导说铁山钢铁这点破工资能拴住人吗!市场经济,有奶便是娘,他们也没有办法。那一段时间,每隔一段时日,就有外地人来铁钢,他们把招聘广告公然登在报纸上,有的就干脆贴在铁山钢铁门前的电线杆上。有的猎头公司更显神通,会在深夜把电话打到某个高级技术人员的家里。一位分公司的副总经理就是以每年40万的年薪被一家民企挖走的。后来,铁山钢铁的年薪制出台了,虽然和原来比是翻了几番,但和国内同行业相比,年薪的数额还算比较低的。还曾经有人花100万年薪挖我,我没有走。现在的高端技术人才基本上是培养一批成熟一批跑掉一批。”
林致远问他:“你怎么没走?”
裴向明说:“我是个老共产党员,讲情义重感情,是铁山钢铁培养了我,没有铁山钢铁就没有我的今天。在铁山钢铁这么多年,现在都快知天命的年纪了,临到快退休的时候背叛铁山钢铁落个不好的名声,划得来吗。我不能让那些风雨共济几十年的同事戳我的脊梁骨。多年来我已经养成了勤俭的习惯,生活很朴素,现在的收入已经够用了,一年多个几十万,我的生活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对我而言脸面比钱更重要。”
林致远这才发现他对中国国情的认识是多么肤浅。用纯粹市场化的理念根本无法理解像裴向明这样的人。如果把裴向明放到香港华贸,大家只会认为他蠢,是头只挤奶不吃草的老黄牛。而像裴向明这样的人在铁山钢铁遍地可寻。国有企业最不值钱的是人,人力成本估计是全球最低的,而国有企业最有价值的恰恰是这帮人,他们不计得失,不计回报,愿与企业共进退,共生死。这种现象在华贸是绝对看不到的。林致远是个职业经理人,在企业管理上冷酷无情,可是他再理智遇到像裴向明这样的苕人也会感动。他对裴向明的那份敬意更深了。
林致远问:“我们和民营企业相比,基层员工的收入也有很大差距,为什么大家不跳呢?”
裴向明说:“基层员工是有差距,但这个差距顶多只有一两倍,而高端技术人才的收入要番几翻。曾有人戏称,在民营企业干十年就等于在国有企业干一辈子。而且国有企业的隐形福利不是体现在工资上的,如果把这部分算上,差距更小。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人员流动通道不是双向的,而是单向的。国有企业可以流出去,出去了之后再想回来就不可能了。有一些跳槽出去的人适应不了民营企业高强度,快节奏的工作环境,想回来,被无情地拒绝了。所以基层员工跳槽都是不给自己留后路的,出去了就不可能再回来。”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六章深入员工(五)
林致远问:“如果他们确实有工作能力,为什么不接纳呢?”
裴向明摇摇头:“敢接纳他们吗!他们跳槽就是对企业不忠心,不忠心的人能力再强也别想回来。铁山钢铁多的就是人,特别是中低端的员工根本不愁。其它的国有企业也不会接收这样的人。那些跳槽出去又不得志的人只能在民营企业间跳来跳去,一部分通过提高自身能力活了下来,还有一部分越跳越差,最后就被淘汰了。看到他们的下场,谁会为了每个月多个千把块把自己的退路堵了。毕竟国有企业的劳动强度没有民营企业那么大,而且有人情味,福利也好。”
林致远突然想起了那天与王永庆孙子的对话,问道:“我们招的新人中,老职工子女的待遇比其他人要好一些吧。”
裴向明说:“那是很自然的事情。铁山钢铁已经有几十年历史了,关系盘根错节。随便抓个员工出来都是能说得出故事来的。老员工想的事就是把自己的子女安置了,想着能把子女安排到好位置,肥位置上。所以,没有‘背景’的新员工要想往上走,付出的努力肯定要多些。这种情况在其它国有企业也是大量存在的,历史越悠久,情况越严重。”
林致远问:“铁山钢铁的产品在市场上反应怎么样?”
裴向明一幅欲说还休的表情。林致远鼓励他:“老裴,有什么话你就直说,无论对错,我都不会责怪你。你有建议权嘛!”
裴向明看到林致远的态度,终于放下心来:“林总,不瞒您说,铁山钢铁的产品和市场是最让人操心的。从表面上看,铁山钢铁这几年是赚钱的,而且赚的还不少。去年的利润总额创下了历史新高。员工的收入水平也上涨了不少,眼前形势一片大好。当然,和排名前三位的巨头比起来还是有差距。很多同志被眼前的短暂幸福冲昏了头,在战略的制定上,产品创新上更多的采取了模仿策略,跟着巨头走,他们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几年前,几大巨头纷纷投巨资兴建冷轧、板材、硅钢等高端产品,这些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用钢、造船用钢上。在技术含量上比普通的缧纹钢和线材要高很多,产品利润率也要高。但问题的关键是这些市场的容量也不大,几大巨头在技术上是领先于我们的,已经占据了高端市场的大半江山,我们想要硬杀进出,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我们很多同志误读了国家政策,发改委出台了钢铁行业发展规划,多次发文要求淘汰落后产能,淘汰300立方米及以下高炉产能5340万吨,20吨及以下转炉、电炉产能320万吨。但我们很多同志把落后产能等同于低端产品,坚决要把线材和缧纹钢生产线逐步停掉,不顾市场反应大上快上冷轧、板材、精品钢生产线。中国正处于城市化进程的初期,建筑用钢是需求量最大的市场,建筑用钢大量需要低端钢材,这一块市场需求量远大于汽车用钢、造船用钢,我们放弃这么一大块市场,去竞争自己毫无优势可言的高端市场,我们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哪里?”
裴向明看林致远没有任何反应,只是默默听着,他继续说下去:“我是搞技术出身的,这几年我跑遍了国内最先进的钢铁研究院和企业,深刻感受到技术对一个企业的推动作用,技术就是生产力。同时,我也走访参观了很多民营企业,终于明白技术是为市场服务的。如果技术没有市场,技术就是一堆废纸。企业发展靠的是技术,但企业生存靠的是利润。如果我们一味追求技术而脱离市场,我们离死期也不远了。在我参观过的几家大型钢企中,绝大部分现在已经没有缧纹钢、线材等低端产品线了,全是高端产品。如果遇到大的危机,他们可能连饭都吃不饱。我们的产品线设计一定要走发展高端、突出中端,扩大低端的模式,走差别化发展的路子,尽可能发挥出我们自身的优势,减小与巨头的差距,否则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比,吃亏的永远是自己。”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七章就职演说(一)
和裴向明的谈话让林致远受益非浅,让他透过现象看到国企病背后的东西,对国企式生存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可能因为喝了咖啡,回到家他一时半会睡不着,干脆提起笔起草准备在中层干部大会上的发言稿。按照常理,他的讲话稿都是由秘书负责起草,他只需照着念就行了。秘书小李的讲话稿昨天他就看过了,长篇大作写了40多页,拿在手上厚厚一大叠。番开一看,都是大话、套话、空话,让他很不满意。当时他就打电话质问小李,怎么把材料写成这个样子。小李委屈得想哭。第一次给林致远写讲话稿,他也不知道林致远的口味,就按照以前的套路做了。这次讲话稿他是掏空心思,拿出平生所学,生怕林致远不满意,谁想到林致远全盘推翻,而且还要自己亲自写。小李那个急呀,老板亲自写材料,也就意味着自己要下岗了。幸好林致远安慰他只是对文章不满意,不是针对小李本人他才放心。
林致远本打算开一个中层干部会,后来考虑到中层干部回去后还要层层传达,每个中层干部的理解不一样,等传到基层可能意思变味了。更让他不放心的是,铁山钢铁即将被人收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