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苦无依的木兰和木须龙、蟋蟀同舟共济,准备踏上回家的路,却无意之中发现了侥幸逃生的匈奴首领单于,听到了他们准备偷袭京城的计划。于是,木兰掉转马头,向京城进发,要把这个重大消息报告给李翔。然而,没有一个人相信她的话,因为大家都觉得,她连皇帝都敢骗,还有谁不敢骗?
庆功典礼上,单于和他的手下偷袭成功,绑架了皇帝,命令皇帝当着全国百姓的面给自己下跪,承认失败。紧急关头,木兰的战友们相信她,他们装扮成宫女,解救了皇帝。单于最得力的秘密武器——一只凶猛的老鹰,也被木须龙烧掉了毛,变成了“烤鸡”。木兰用扇子夺走了单于的剑,木须龙又用火箭炸了单于,火箭爆炸时木兰又一次拯救了李翔。
皇帝不但没怪罪木兰代父从军,还给了她很多赏赐,封她为宰相。木兰辞官不做,回到家中,父亲高兴地说:“花家最大的荣耀就是有你这么个女儿。”不久,李翔也登门求婚了。当然,木须龙也如愿以偿地成了花家的守护神。小蟋蟀呢?它也回到了花家,回到了自己的家——瞧,它跳进了草丛中!
∞米∞花∞书∞库∞ ;www。7mihua。com
失去家,就失去整个世界(3)
看电影时,请这样边看边想:
面对调皮捣蛋的孩子,你要认真想,这个孩子也许是一个天才。
电影中,花木兰一出场就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女孩形象,尽管她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她在家里的小狗身上绑了一小袋粮食,又在它眼前绑了一根骨头,为了吃到骨头,小狗便拼命跑,粮食自然也就撒了一路。花家的宗庙里,父亲正在拜求列祖列宗,希望木兰能给媒婆留个好印象,这时候,鸡追着粮食也跑来了。看着木兰的恶作剧,父亲只是爱怜地笑笑,希望她为花家争光。
像木兰这样的调皮捣蛋劲儿,即便是在今天,也不为一些父母所欣赏,他们会说:“女孩就要有女孩的样儿,哪能像男孩一样疯疯癫癫的!”事实上,这样的说法的确很有普遍性。可“女孩的样儿”该是什么样儿?难道调皮捣蛋是男孩的专利,女孩无权享用?当然不是!女孩和男孩一样,同样有调皮捣蛋的权利,这是一个教育常识。对此,无论是男孩的父母还是女孩的父母,都很有必要纠正自己的错误认识,还女孩一个像男孩那样自由和广阔的天地。┇米┇花┇书┇库┇ ;http://www。7mihua。com
·木兰是个性鲜明、调皮捣蛋的姑娘。
失去家,就失去整个世界(4)
·木兰用智慧大败匈奴。
对儿童来说,调皮捣蛋是他们的天性,是他们发现和探索世界的一种形式,也是他们创造能力和生命活力的重要体现之一。在这一点上,男女都一样,只是调皮捣蛋的程度、表现形式等可能会有所不同,因为男孩和女孩的思想行为模式不尽相同。相对而言,男孩“恶作剧”中的“恶”,程度会更深一些,比如暴力色彩比较明显等;而女孩“恶”的程度会浅一些,暴力色彩会淡一些。因为男孩是力量型,而女孩是柔弱型、智慧型的。
因此,对孩子的调皮捣蛋行为,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父母都不能草率批评、暴力惩罚,而应该细心呵护、合理引导,用一句通俗的话说,要教育和引导孩子“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可以想象,如果木兰不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女孩,她会有勇气男扮女装,代父从军吗?她又能在战场的对决中,以柔克刚,“智”字打头、“勇”字断后,通过制造巨大的雪崩达到“四两拨千金”的目的吗?明白了这些,面对调皮捣蛋的孩子,你就会想,这可能是一个天才。
失去家,就失去整个世界(5)
为了给花家争光,让年迈的父母和奶奶高兴,木兰被打扮成温顺乖巧的模样,和一群姑娘一同去见媒婆。然而,由于蟋蟀无心的“捣乱”,本来还对木兰产生了一点好印象的媒婆彻底被激怒了,她愤怒地对木兰说:“不管怎么打扮,你都不可能为花家争光!”回家之后,木兰坐在怒放的花树下伤心地唱:“看看我,不是爹娘身旁的乖女儿,难成温顺新娘。我不愿为出嫁装模作样,可若是违背家族礼教、三从四德,定会使全家心伤……何时才能见到我用真心歌唱?”
见木兰伤心,父亲便坐在她身边,慈爱地对她说:“今年的花儿开得真好看,可是,这一朵还没有开。不过,我敢肯定,要是它开了,一定是万花丛中最美丽的一朵。”听父亲这样说,木兰破涕为笑。必须要说的是,木兰的父亲是一位非常优秀的父亲,他懂得怎样才能安慰伤心的孩子,更懂得怎样才能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他对女儿的态度和教育理念值得所有父母学习。
既然木兰已经知道自己错了,父亲再批评她,只会让她更伤心,根本达不到批评的效果。反之,如果父亲不批评她,而是引导和鼓励她,不但会让她破涕为笑,更会让她自觉反省自己的错误。显然,后一种做法才是高明的家庭教育方法。在这方面,木兰的爸爸是一位真正的好爸爸、一位家庭教育的行家里手。
不过,电影毕竟只是电影,它远远地高于现实生活。事实上,很多父母并不是像木兰的父亲那样,巧妙而含蓄地安慰、引导和鼓励孩子,宽容孩子的无心之失,而是反其道而行之,格外严厉地批评甚至责罚孩子。结果,孩子不但不认为自己有错,而且会激烈地对抗父母,错上加错,最终酿成大错。对此,很多父母需要自省:当孩子犯了无心之错,我为什么还要责罚之?
对家庭的热爱和责任感,将决定孩子一生的幸福。
花木兰之所以毅然代父从军,最大的精神动力并不是希望借此建功立业、出人头地,也不是单纯为了保家卫国,甚至也不是为花家光宗耀祖,而是因为她不希望看到年迈而又残疾的父亲,可能因为从军而魂断沙场。这种对家庭的热爱和责任感,决定了木兰的选择,也决定了她一生的幸福。
人们常说:“女儿是父亲的贴身小棉袄。”“贴身小棉袄”是个非常形象有趣的比喻,它准确地传达了女儿和父亲的亲密关系——贴身又贴心。然而,这种亲密关系却并不是天然存在的,而需要日积月累的呵护和培养,才能使父女间的亲情不断加深、升华。看动画版电影《花木兰》,如果足够敏锐和细心,你就会发现,木兰与父亲之间经常会发生温馨而又感人的小故事、小细节。
失去家,就失去整个世界(6)
·父亲安慰木兰。
比如,尽管木兰的父亲一直期待她能为花家带来荣誉,至少能将自己体体面面地嫁出去,但他却从来不逼迫女儿,而是尽可能尊重她的感情和个性,让她用真心歌唱,顺天性成长。即便她无意中犯了错,父亲也绝不批评,更不惩罚,而是在呵护她的人格尊严的前提下,巧妙地启发、引导她,唤醒她内心的力量,以此达到教育的目的。这种让孩子自我发现、自我纠偏、自我完善的教育方式,看似绵软乏力,实则力度惊人。对此,父母特别需要学习和借鉴。
木兰的父亲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十分注意培养木兰的家庭荣誉感。这样一来,木兰就一直非常期待自己能为花家带来荣誉,为此,她不愿意放弃每一个机会,哪怕有些机会可能会让她受委屈甚至很受伤,比如,打扮得花枝招展去见媒婆,违背本意地表示顺从“三从四德”等。当然,在电影中,由于蟋蟀的无心捣乱,她的努力不但没有收到成效,反而惹怒了媒婆。不过最终,木兰凭借自己的努力给花家带来了巨大的荣誉,成了最让父亲骄傲的孩子。
失去家,就失去整个世界(7)
·木兰的军旅生涯。
这给了父母们一个非常珍贵的启示:孩子需要经常为家庭做力所能及的事,这将增强孩子的家庭荣誉感,进而更加热爱家庭,对家庭产生责任感。一旦孩子形成了为家庭作贡献的习惯,并且能够从中享受快乐和荣誉感,那么,家庭教育也就可以顺理成章地有效展开了。更重要的是,这奠定了孩子一生的幸福。
今天,很多父母对孩子不热爱,甚至挑战和背叛家庭深以为忧,但却只知道叹息,而不去分析其中的原因并采取合适的对策。孩子为什么不热爱自己的家?俗话说:“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难道孩子还不如智商、情商比人类低很多的动物吗?其实答案一点儿也不复杂,这与父母不给孩子提供或创造为家庭作贡献的机会密切相关。虽然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机会——的确如此,这样的机会时时处处都有——但却常常被父母以爱的名义剥夺了。
最常见的例子就是父母怕累着孩子,不让孩子做任何家务。他们常说的话是:“你只要管好自己的学习就行了,家里的事用不着你操心。”然而,父母却恰恰忘记了一个常识:家并不只是父母的家,也是孩子的家,更是大家共同的家。为了这个家,每个家庭成员都应该也必须作出自己的那份贡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