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练爱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操练爱情-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很坚强。     
  认为恋爱双方应该门当户对的女人为9。1%,男人为7。1%,少于认为“不应该”的比例,后者占女性的17。8%,男性的14。3%。但是,大多数人做出既现实又不媚俗的选择,认为“家庭背景最好接近”的女人为51。3%,男人为50%。     
  35。7%的男人认为只要恋爱双方感情好,什么性格都无所谓,女人们的考虑则更现实一些,不会被热恋的激情冲昏头脑,而将双方的永久和谐计划在内,她们中只有24。3%的人持与上述男人相同的立场。59%的女人和57。1%的男人都已经认识到,双方性格最好是互补的。认为双方性格应该一致的女人为11。7%,男人为7。1%,这一具有理想主义色彩的浪漫主义选择多来自未经情感挫折的少男少女。     
  想过终生独身的女性和男性比例几乎相等,前者为67。8%,后者为64。3%。独身不再使女性恐惧,她们有勇气甚至有能力比男人过更理想的独身生活。但是,如此多的男女设想过这一结局,又似乎暗示着这是个让人情感失落的时代。     
  如果选择独身,43。7%的女人和42。8%的男人是因为未遇到理想异性,对异性和婚姻失望的女人是男人的两倍多,在两性关系中,女人更易于受伤和绝望。有24。2%的女人和28。4%的男人会因为向往自由而选择独身,这同样是纯情难予的时代特征,但另一个问题也许更值得加以重视:自由与安全是相对立的,当我们选择了独身的自由生活时,我们也丧失了婚姻带来的安全、稳定。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人性又注定我们希望兼具二者。     
  61。7%的女人说,即使独身,她们也不会拒绝性生活,仅比持同样观点的男人少2。6个百分点。女人不再受虚伪贞操观的束缚,而尊重自己生命的欲求与权利,是男女平等重要的步骤。     
  现代社会的爱情观念     
  在我们的被调查者中,自由恋爱的女性已到72。6%,但仍比92。8%的男性为低。朋友或他人介绍的恋爱对象,女性为35。6%,男性为28。5%,女人总是比男人表现出更传统的态势。父母或亲属介绍的恋爱对象,均为女男结交恋人方式的最低比例。我们的被调查者几乎全部为城市居民,但由以上数字,仍可看出自由结交在社交活跃、观念开放的现代社会已成绝对优势。     
  极值回味的是,“如果遇到一个您极满意的异性,您是否会主动搭讪建立联系?”答“会”的女人竟为55。7%,而男人们竟比女人还低5。7个百分点,远远超出我设计这道问题时的预想。现代女性善于通过含蓄的方式暗示她们的感觉,是否有结果,全看那个男人的悟性了。     
  如果不主动与那个自己喜欢的异性联系,有24。3%的女人和28。5%的男人认为这样做有违自己的行事准则。23%的女人和21。3%的男人是因为担心遭到冷遇,20。4%的女人和14。3%的男人怕被笑话。女人总是比男人更敏感,而这种敏感在很大程度上得自于文化的传统,我们的文化传统告诉我们:男人应该主动,女人应该被动。因为缺乏勇气而不与自己喜欢的异性搭讪的男人为49。9%,女人为30。8%,男人在表达爱意时,比女人更胆怯,女人们应该学会鼓励那个自己心中也暗暗喜欢自己的男人。     
  三分之一左右的女人和男人仍希望到结婚之后才与恋人发生性关系,虽然他们也清楚有很多难以自制的因素影响着他们的原定方针。只要有欲望,不考虑其他因素便与对方莋爱的女性为6。5%,男性为7。1%,虽然他们仍为弱势人群,但其在各自性别部落中比例的相近显示着“少数派”的成长趋势。19。1%的女人和42。9%的男人在明确恋爱关系后与对方发生性关系,23%的女人和7。1%的男人等到确认将结婚时才与对方莋爱,这两组比例的高低走势与我们对女人和男人的传统理解相符。         
→虹→桥→书→吧→。  
第4节:操练爱情(4)       
  35。7%的女人和男人都表示,即使发生了性关系,也不会对双方分手构成重要障碍,39。6%的女人和35。7%的男人认为,会有一些障碍,但并不重要。认为性关系将成为分手障碍的女人为18。3%,男人为14。3%。城市知识男女青年两性观念接近再次得到证实。     
  如果你爱的人不爱你,60。9%的女人和64。3%的男人已学会悄然隐退,现代社会也使他们懂得“天涯何处无芳草”。但仍有3。8%的女人和14。3%的男人选择古典的痴情方式——继续追求,因为具体背景的模糊,我们无法做更深层的评析,只能胡乱猜测说,男人更容易从追求本身得到快乐。但是女人远较男人有耐心,选择“等待机遇”的女人为15。6%,而能做到这一点的男人一个也没有,急躁的男性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里更无法让一份情感埋得太久。     
  如果爱你的人你不爱,2。6%的女人会接受对方的感情,我坚信她们多为情感受过挫折,悟透世态炎凉的超俗者,虽然懂得爱比被爱更美好,但更清楚,被爱比爱更容易获得幸福、安定的生活。但是,没有一个男人接受爱自己而自己不爱的女人,他们即使因爱受伤,也远不如女人伤得惨痛,又怎么可能仅仅因为安定便接受一个自己不爱的女人呢?     
  如果爱上朋友的恋人,我们的被调查者中53。1%的女人和64。3%的男人都选择悄然回避,只有5。7%的女人和14。3%的男人会选择大胆追求。抛开其他因素不计,我们的文化教育我们要尊重先到者的地位与权利,为了道义与友情牺牲自己的爱情被视作一种美德。也有被调查者谈到平等竞争的意义,谈到视朋友和那个恋人的感情以及自己与朋友的感情深浅而定。在“礼仪之邦”的文化熏陶下,我们不可能将自己的情感看得重于一切。     
  希望初恋成功的女人为49。6%,男人为50%,曾被视作理所当然的向往的初恋成功,只被一半的男女无条件地尊奉。一位女士在答卷中写道:“初恋成功太没意思了。”时代为我们提供了广泛选择的可能,恋爱的意义也不在于“成功”。男人似乎走得更远,11。3%的女人和21。4%的男人明确表态不希望初恋成功。     
  仍然信奉恋爱目的只能是为了结婚的女人只有26%,男人更少一些,有21。4%。明确表示恋爱目的不为结婚的女人为42。1%,男人为42。9%,人性的多层次欲求开始受到正视与尊重。当我们确信恋爱不是为了结婚,结婚也不是为了生育之时,便开始远离传统农业社会的生殖文化对个体的蔑视,而走向现代人本社会对个人欲求至高无尚的推崇。     
  我们谈恋爱的目的是什么呢?69。1%的女人和70。9%的男人为了感情需要,21。3%的女人和21。4%男人为了排遣寂寞,12。2%的女人和28。6%的男人坦言是为了生理需要。除了在生理需要上表现出的差异外,男女寄希望于从恋情中获取的是如此接近,说明至少对于城市知识青年来说,两性观念差别正在缩小。多元的需求,正是个体性受到重视的结果,未来社会理想的两性模式,必然呈现多元的自由选择。     
  一对男女滋生情爱的因素太多太多,所以,我们有理由问一句:“如果双方感情好,你是否认为对方的经济、职业、家庭、外貌等因素都不重要了?”8。3%的女人和14。3%的男人明确肯定将不再考虑这些“身外之物”,43%的女人和42。8%的男人认为仍很重要,43。9%的女人和28。6%的男人仅将其作为次要考虑。我们正在走向成熟,走向现实,走向使爱情更具有可操作性的范畴。我实在无法对此作一个简单的评判,这一组数字背后蕴藏的深厚的文化、心理、社会底蕴,也许需要社会学者思考整整一个世纪。     
  性格和才华被看得更为重要了,77%的女人和64。3%的男人都坚信,即使双方感情再好,性格,特别是才华,仍然是很重要的事情。显而易见的事实是,缺少这些作为依托,再热烈的感情也只能是激情,经不起时间的磨砺。     
  古典的爱情哪里去了     
  现代社会还有无功利需求、刻骨铭心的爱情吗?39。1%的女人和57。1%的男人说没有了,心底有时眼中才有,我们看不到古典的爱情,是因为我们少了古典的情怀。42。6%的女人和28。6%的男人仍存古典情怀,男人的比例远低于女人,也许说明,男人更容易在这个浮躁的时代丧失古典情怀,而女人更容易培育一种理想。         
→虹→桥→书→吧→BOOK。  
第5节:操练爱情(5)       
  我们的被调查者,与恋人每周约会的次数,与被调查者总人数的百分比,呈正比例上升。将近40%的被调查者每周与恋人约会3次甚至3次以上,而每周约会不足一次的不到15%。现代社会为恋人们享受他们的浪漫与激情提供了更大的可能,73。1%的女人和85。6%的男人与恋人主要的情感交流方式便是见面谈心,紧随其后的是电话交谈,占到女性的39。8%,男性的49。9%。通过书信交流情感的恋人约有三分之一,而曾几何时,情书是恋人间最重要的交流手段。书信的交流远比面谈需要更多的情感投入,也更能够滋养深厚的感情,然而,按着这种递减的趋势发展,再过几年,我们可能很难找到经典的、足以成为传世美文的情书了。情诗的命运将更为悲惨,只有4。2%的女人寄情于诗,而一个具有诗情的浪漫男人也没有。我们不能不怀念那个每个恋人都是诗人的时代,而今天,我们的被调查者以城市知识青年的整体文化实力,竟远离最动人心弦的交流途径了。我们丧失的远远不是作诗的能力,而是一颗诗心。     
  日记,也是恋爱中男女记录、梳理、回味、传达情感的一种重要手段,而在今天,我们的知识青年中却有22。1%的女人和35。7%的男人从不写日记。女性更喜欢通过日记表述自己的情感,与自己的内心世界交流,所以53%的女人在恋爱之前便开始记日记了,14。8%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