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机者一直与监管者在进行一场博弈,在博弈的过程中,也留下了不可忽视的历史遗产。
大萧条的发生改写了美国金融监管的历史,在罗斯福宣誓就职后不久,他就请求国会支持银行业立法,法理基础是“古老的真理”——那些经营银行、公司和其他管理或使用他人钱财的机构是代表他人利益的托管人。1933年5月,罗斯福签署了美国历史上第一部规范证券交易的法律《联邦证券法》。它要求所有的新股发行都必须在联邦证券交易委员会注册,而且必须披露特定的信息。6月,国会取消了金本位制度,16日又通过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根据此法,美国成立了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对5万美元以下的银行存款提供担保,以避免挤兑的发生。目前美国大部分银行都是FDIC成员,这一法案也要求美国银行业必须存储、投资分业经营。1999年,这项法案被废除,美国国会通过了以金融混业经营为核心的《1999年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
今天的危机也引发了美国金融业的深刻反省。美国总统负责金融市场事务的工作小组在2008年10月10日表示,有必要考虑改革金融监管框架,以恢复市场信心。其实,房贷机构与保险机构的专家们并非嗅不到潜在的问题,不过,在扭曲的激励机制下,每个人都只顾眼前利益,而对今后可能发生的危险视若无睹,而漏洞百出的监管体制则让金融风险生长到不可挽回的地步。
但我们摆出这一系列的大萧条与如今美国的金融危机之异同后,似乎仍无法为这个问题找到答案:大萧条会重演吗?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首席经济学家奥利沃·布兰查德及其同事认为大萧条绝对不会卷土重来,因为人们已经从中学到了很多,懂得在危机时刻刺激需求有多么重要,因此今天的经济活动不会在企业的失败与失业率的飙升中急转直下。
哈佛经济学教授格雷格·曼昆在自己博客上引用了这段报道,并写下了意味深长的一段话:奥利沃真的这样自信吗?我也不认为另一场“大萧条”会发生,但“绝对不会”有一点像说大话了,尤其是当经济学界对“大萧条”为何会发展到如此严重的地步仍未达成共识时。换句话说,经济学界还没有自信地认为已经从这段惨痛经历中学到了什么,如果是这样,我们怎能肯定不会重复相同的错误呢?
二 金融危机阻击战:全球联手大救市
美国金融海啸席卷全球,一时间急流汹涌,其杀伤力、破坏力之强为历史罕见。作为占据金融业主要地位的美国联邦政府,其财政赤字高达4380亿美元,创下历史最高纪录。在次贷危机的影响下,全球股市纷纷暴跌,而冰岛银行业也危机四起,全球股市一周蒸发市值5万亿美元……瘟疫般的金融危机从华尔街向世界各地疯狂蔓延。
世界各国政府史无前例的大规模联手救市,出手动辄以千亿美元计,全球正联手对抗自1929年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除了美国政府7000亿美元的空前救市措施外,欧元区15国也通过了最高可能近2万亿美元的联手救市计划,此外澳大利亚、巴西、智利等国也纷纷出台了规模不等的救市计划。
2008年10月8日,面对全球股市的大幅下挫。当日,美联储、欧洲央行、英伦银行、加拿大央行、瑞士央行及瑞典央行均减息50点,中国央行也将基准利率降低27个百分点。那么这7个央行一起这样联手在同一时间宣布减息,这就被全世界的传媒都演绎为“7大央行联手救市”,这种情况在过去几乎是史无前例。
面对全球央行史无前例的集体大救市,它是否是一根救命稻草,可以让全球经济起死回生?
【节目回放】五央行联手供应无限量流动性
(CCTV2:10月13日《直击华尔街风暴》特别节目)
2008年10月13日,包括美联储和欧洲央行在内的5个中央银行宣布,将联手推出向市场注入无限量流动性的新方案,以解冻信贷市场并加强向银行间提供现金流。
虹←桥←书←吧←BOOK。←
第15节:直击华尔街风暴2(15)
据美联社报道,美联储、英格兰银行、欧洲央行和瑞士国民银行负责人发表了一份联合声明,他们将举行期限为7天、28天和84天的固定利率美元招标,向金融机构提供无限量的短期美元资金。声明说,参与方在各自权限规定的抵押数额范围内,可拆借任意数额的资金。与此同时,日本央行也表示在考虑采取相同的措施。声明还表示,各央行将继续联手,并作好一切必要的准备,向短期资金市场提供充足的流动性。
英国最大的三家银行10月13日宣布,将获得英国政府共计370亿英镑的注资。其中,苏格兰皇家银行将获得200亿英镑,而正在合并的苏格兰哈里法克斯银行和劳埃德TSB银行将获得剩下的170亿英镑。这项注资将以政府直接购买银行股份的方式进行,并可能使英国政府最终获得苏格兰皇家银行和苏格兰哈里法克斯银行的控股权。此外,英国另一家大银行巴克莱也决定融资超过65亿英镑,但不需要政府的帮助。
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英国政府对苏格兰皇家银行高达200亿英镑的注资,只能以购买股票的方式来完成。这样政府将分别获得苏格兰皇家银行和哈利法克斯银行57%和43。5%的股份,而作为交换条件,获得注资的银行将对高层人员进行大换血,银行董事会成员今年也将不能得到分红。
英国政府还表示,这些投资将是暂时的,等市场情况好转以后,政府将逐步出售所持有的这些股份。
【节目回放】全球救市不惜血本
(CCTV2:10月14日《直击华尔街风暴》特别节目)
从2008年9月14日雷曼兄弟宣布破产,到10月14日,时间已经过去整整一个月了,在这一个月里,各国政府为了挽救处于飘摇中的金融系统,可以说是不惜血本。目前全球投入的救市金额已累计近3万亿美元。
最近一个月(9月14日~10月14日),美国政府启动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救市行动。9月15日,美联储向美国银行体系注资700亿美元,这是911以后最大规模的单日注资行动;9月16日,美联储向保险公司AIG注资850亿美元,同时继续向美国银行体系注资500亿美元;10月3日,美国通过总金额8500亿美元的救市方案。如果算上更早之前,美联储向其一级交易商出借2000亿美元国债,美国已经和将要动用的救市资金将超过1万亿美元。
在欧洲,10月7日,俄罗斯宣布将向银行注入总额9500亿卢布的资金。
10月8日,英国政府表示,英伦银行将提供2000亿英镑短期信贷额,增加各银行的资金流动性。
10月12日,欧元区15国通过协调救市措施行动计划,预计耗资3000亿欧元。
10月13日,德国推出总额高达5000亿欧元的救市方案,法国政府计划推出3600亿欧元的融资计划。这样,欧洲各国总注资也达到了近两万亿美元。
在亚洲,10月8日,日本央行在短期金融市场上实施紧急公开市场操作,向市场注资1。5万亿日元,10月10日,日本央行的注资总额达到4。5万亿日元,创单日注资新高。
韩国政府也宣布,将动用24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救市,涵盖所有银行及金融机构。
10月13日,美联储又联合多家主要央行推出了一项史无前例的措施:无限额向金融体系提供短期融资在美联储承诺无上限提供美元互换的支援下,英国、欧元区以及瑞士央行均宣布,今后将不设上限,向各自国内的金融机构提供美元融资。
【节目回放】政府救市行动受到限制
(CCTV2:10月15日《直击华尔街风暴》特别节目)
2008年10月14日,美国总统布什公布了美国首轮救助方案的细节。除政府将动用2500亿美元直接购买银行股票外,还将为无息存款交易账户提供临时性无限担保,并要求降低金融机构高管薪酬。
在这项堪称上世纪30年代以来规模最大的政府救市计划实施方案中,美国政府首先要做的是直接注资金融机构,而并非购买不良资产,这主要是借鉴了英国直接注资银行的经验。此外,值得关注的是,方案对一直备受非议的金融机构高管薪酬问题作出了详细规定。任何参与这项计划金融机构的高管薪资水平,在政府持股期间都将受到严格限制。50万美元以上部分的薪酬不得抵减纳税,日后一旦证明高管所得基于的业绩有误,其福利和酬劳将会被收回。另外,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将为金融机构新发行的三年期以下非担保债务提供担保,并为无息存款交易账户提供临时性无限担保。同时,美联储还宣布了支持商业票据融资的进一步细节。
§虹§桥§书§吧§BOOK。
第16节:直击华尔街风暴2(16)
美国总统布什说:“具体方案很明显表明政府的救市行动将受到限制,而且只是暂时性的,它表明政府只是想保护市场,而不是完全接管它。”此外,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也在10月14日发表演讲,敦促那些获得政府注资的金融机构积极利用这些资金向市场放贷。保尔森说:“我们的目的是要让多数健康的金融机构出售优先股给财政部,并筹集额外的私人资本,从而使他们获得更多的贷款,来提供给美国的企业和消费者。”
【节目回放】IMF向冰岛“输血”20亿美元
(CCTV2:10月25日《直击华尔街风暴》特别节目)
近期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的 冰岛金融体系将得到外界支持。10月24日,冰岛政府宣布,为帮助冰岛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