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大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怎样做大国-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今的世界超级大国,最关键的一个因素就是它的人口增长了50多倍。当美国刚刚独立时,拿破仑正威震欧洲。自拿破仑以后,法国基本上没有独立地打赢过一场主要的战争,也不像美国有着超强的影响力。为什么呢?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在过去200年中,法国的人口只增加了两倍。如果美国的人口也仅仅增长这么多,今天的美国就只不过是另一个加拿大了,在国际上根本没有说话的份儿。法国在现代欧洲争夺霸权,每每败在德国手下,原因之一还是人口。19世纪初,法德两国的人口比率是11∶10。到19世纪末,则变成了10∶15。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日本的经济增长超过所有西方国家,1968年成为世界第二自由经济体,1986年国民人均所得超过美国。原因之一是日本的人口年龄比西方国家的年轻。但是,1990年日本经济迅速衰落,至今依然一蹶不振,一大原因就是其人口迅速老化。中国近1/4世纪以来的高速经济增长,也和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成效、开始享受人口红利密切相关。
  世界人口从亿增长到亿,现在确实存在人口过剩的问题。以中国而论,有限的资源如果支持3亿人口,远比支持13亿人口要轻松得多。特别是当人口增长的速度超过经济增长的速度时,就会出现物价飞涨、劳动力价格跌落、大批年轻人失业,甚至饥荒和战争。但是,人口也是一种经济资源。一旦人口下降势头过猛,现有人口结构就会出现大规模改变,造成意想不到的经济危机。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新人口论:全球老龄化与中国的应对(2)
在没有大的天灾人祸的情况下,人口下降的基本因素是生育率降低。生育率降低的结果,就是老龄化,提高了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这对经济的冲击远远超出了一般人的想象。比如在中国,现在70岁以上的夫妇常常有3个以上的孩子,3个孩子赡养一两个老人相对容易。这些现在40多岁的人到了70岁后,一对夫妇只有一个孩子可依赖,孩子的担子就重多了。社会养一个老人,比培育一个孩子的费用要大得多。以美国为例,即使考虑到昂贵的教育费用,一个孩子消耗的社会资源还是比一个成人少28%。但是,一个老人则比一个工作的人多消耗27%的社会资源。因为老人需要的医疗费用太大。所以,如果爷爷多孙子少,经济就会不堪重负。
  仅举几个发达国家的例子。美国的社会保险制度是在大萧条时建立的,目的是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办法是让年轻人把一部分收入存入国家的社会保险基金,退休后国家每年给老年人发放一定的退休金。在20世纪30年代,工作人口和老人的比例是41∶1,这个制度当然好维持。如今,这个比例变成了3∶1,也就是说,虽然从社会保险基金中取钱的还是一个人,但过去有41个劳动人口往里面存钱,现在存钱的只有3个人。结果,美国现在的社会保险已经到了破产的边缘。
  德国也面临着类似的处境。现在德国的退休金已经占了GDP的。万般无奈,只好削减退休待遇。即使如此,随着老龄化的进程,到2040年,德国的GDP都要用来支付退休金。劳动力和退休人员的比例,将从现在的∶1下降到∶1。
  一个国家的GDP,是该国劳动人口生产量之总和。意大利的劳动人口到2050年预计下降41%,要想维持零增长,那些所剩无几的劳动人口的生产率就必须提高同样的幅度。但是,社会越是老龄化,提高现有人口的劳动生产率就越难。跨国研究显示,老龄化会直接导致企业创新精神的衰落。比如当今的中国和印度,虽然制度缺陷很大,但劳动人口和退休人员的比例是5∶1,企业创新精神十足,经济得以高速发展。日本的这个比例最低,企业创新急落,十几年经济停滞不前。其原因很简单,社会在老人的退休金和医疗上花钱越多,在科研和教育上的投资就越少。通用汽车公司现在平均一个工人要养两个退休人员,退休金债务高达192亿美元。如今,老人的福利要消耗掉美国GDP的,到2040年,这个比例可能到达20%。
  在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西班牙等国家,在现在30岁的一代人退休之前,老人的退休金和医疗费用,可能消耗GDP的1/4~1/3。试想,如果1/4~1/3的社会经济资源用于养老,现有的劳动人口还要吃饭,国防、自然灾害等同样需要相当的开支,那么剩下的钱,有多少可以用于教育、科研和投资呢?
  在过去几十年,老龄化一直被视为是发达国家的“富贵病”。如今,老龄化已经成了全球性的挑战。根据联合国的预测,即使没有天灾人祸,当今四五十岁的这代人在有生之年也可能看到世界人口的下降。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组织(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Applied Systems Analysis) 的人口学家预计,到207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90亿的顶峰,随后下降。在此之前,一些国家的人口可能已经开始急剧下跌了。比如,在未来50年,德国丧失的人口几乎相当于现在居住在原东德地区的全部人口。日本人口会萎缩1/3,这相当于中世纪欧洲黑死病时的人口下跌率。而现在,俄罗斯的人口就以每年减少75万的速度在下跌。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新人口论:全球老龄化与中国的应对(3)
更引人注目的是一些传统的高出生率的发展中国家。墨西哥出生率下跌是如此剧烈,以至于墨西哥的老龄化速度比美国快得多。美国用了半个世纪才将其中等年龄从30岁提高到35岁。墨西哥在2000~2050年间,中等年龄将提高20岁。2050年,预计美国的中等年龄是岁,墨西哥约为42岁,出现了发展中国家的中等年龄比发达国家的还大的奇特局面。
  中东的老龄化速度更快。中东每个妇女的生育率在2025年将跌至,低于维持现有人口规模的的生育率水平。伊朗在“*革命”后,出生率下降了近2/3,降到了的水平。到2030年,伊朗的老年人将会多于儿童,阿尔及利亚的中等年龄在未来半个世纪内将从岁提高到40岁,连南部撒哈拉的人口也跟着萎缩。联合国对发展中国家的出生率的估计,已经从2000年的降到2003年的。
  在人口萎缩所引发的老龄化问题中,东亚社会首当其冲。从2000~2025年,东亚的中等年龄将提高9岁,几乎达到40岁的水平,到时候东亚人口年龄将比现在的欧洲人口 (中等年龄38岁)年龄要老。中国台湾的中等年龄要提高11岁,几乎达到43岁,韩国中等年龄将提高125岁,超过44岁。中国香港如果没有大量移民,中等年龄将达到46岁,每5个人中就有一个为65岁以上。
  但是,最严重的危机将出现在日本和中国这两个东亚最大的国家。根据联合国的预测,到2025年,日本的中等年龄将超过50岁,30%的人口在65岁以上,每9个日本人中就有一个是80岁以上的老人。日本80岁以上的人口,几乎将和15岁以下的人口一样多。平均两个15~64岁的劳动力,要养一个65岁以上的退休人员。日本几乎就成了一个老人院。一个平均年龄为50岁的民族和一个平均年龄为25岁的民族比谁能干活,胜算多少也就可想而知了。
  中国的情况,并不比日本乐观。在2000~2025年间,中国人口的中等年龄预计将从30岁提高到39岁。以这个标准算,中国到时候就是一个比美国还老的国家。表面看起来,中国的老龄化远不如日本严重,实际上却比日本更难应对。简单地说,日本是先富起来以后才老的,中国则是没有富就先老了。日常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有钱的老人,是个地道的“富翁”,生活中一般不会有大的危机。最可怕的是老年贫困,无依无靠。2025年,大约134%的中国人口将在65岁以上。日本的老龄化达到这个程度时,人均GDP已经接近2万美元,是中国现在人均GDP的6倍左右。中国在未来 16年之内几乎不可能达到这样的水平。
  更糟糕的是,到2025年,中国将有3亿60岁以上的人口。他们也就是现在40多岁的一代人,属于计划生育的一代,大多数只有一个孩子。到时候可能出现一个劳动力养一个退休人员的情况,比日本两个人养一个人的局面还要严重。加上中国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保险制度,也没有存养老金的习惯和制度,到时候就更无财力应付危局。
  日本是个高科技发达的国家,国民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并且受益于“终身雇佣”的制度,一直保持着自己的工作能力。日本人的健康水平也是世界最好的。这些条件,使日本有更大的余地应对老龄化问题。比如,人手不够用,可以推迟退休年龄,让老年人继续从事商业销售、计算机、教育、设计等工作。他们在这方面并不一定比年轻人差,甚至有一定的经验优势,大多数能够自食其力。社会负担也能相应减轻。。 最好的txt下载网

新人口论:全球老龄化与中国的应对(4)
但是这样的措施,根本无法搬到中国来。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以制造业为主,工人大部分都在干体力活。根据官方的统计数字,目前中国的劳动力有将近一半在种地,另外1/5是矿工、建筑工人、交通运输工人,以及各种工厂的职工。你不能指望一个65岁的人再当建筑工人,就是在服装厂当制衣工也会力不从心。况且,现在许多人50岁不到就提前退休,怎么可能到65岁时突然有了工作能力?再有,中国的经济条件还不够好,没有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的保障,劳动力的健康水平远远比不上发达国家。根据一个1989~1990年间在四川省的调查显示,60岁的人在余生中只有不到一半时间 (48%) 能够维持最基本的健康水平。1986年在前联邦德国的调查显示,60以上的男人可以在余生的75%的时间中依然保持良好的健康状况,女人则可以享受余生70%的健康时光。老人健康差,不仅无法工作,而且也会增加医疗费用,使国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