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失败:资本主义生产大衰退的根本原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失败:资本主义生产大衰退的根本原因-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13页:
н米н花н书н库н ;www。7mihua。com
    9

    布伦纳诉诸于成本不变的原因在于他的理论是非时间的,因而它无法解释使成本和价格降低的技术变革在成本可变的情况下如何能够引起利润率的下降。(在一个非时间的理论中,如果成本下降的百分比与价格下降的百分比相等,那么利润率将保持不变。)但是马克思的LTFRP不需要这种假设,也不需要布伦纳所引入的其他额外因素。即使成本是可变的,发生于过去的成本也不会随着现在价格的下降而下降。因为马克思的规律承认这一时间的差别,因此它能够解释为什么技术变革本身——在没有其他特殊因素的条件下——能够引起利润率的下降。

    最后,让我说明一下本书与其他一些关于此主题的著作的另一个不同之处:本书详细讨论并引用了其他人的论据,尤其是那些持反对观点的论据。之所以这么做,部分是因为我所接受的辩证思维的传统极为强调争论和批评,这一传统认为辩论和批评是知识发展的主要手段。我把驳斥错误的主张和论据看做是本书的基本任务之一。我并不是试图要对读者讲清楚什么是错误的,如果读者认为我所说的有吸引力就接受它,没有吸引力就拒绝它。我力图要做的是把什么没错和什么错了区分开来。我详细讨论和引用了其他人的论据,还因为我认为无视对立的观点或概括这些观点却不提供支持这一概括的证据和理由,这种做法在思维上是不负责任的,而我的著作总是遵循着这种惯例。
第14页:
┃米┃花┃书┃库┃ ;www。7mihua。com
    马克思是我频繁引用的一位作者。我这么做不是为了支持我的论点,而是为了帮助确立他真正的思想,帮助阐明这些思想,避免剽窃,并且在某些情况下表达一些我无法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同样恰当表达的内容。

    后续章节概要

    第二章构建了为后面的经验分析提供基础的理论框架。它讨论了马克思危机理论的关键要素——利润率下降趋势,信用市场的运作以及危机中资本价值的消灭。这一章还讨论了这些要素怎样有助于解释最近这场危机和大衰退。

    10

    第三章简要讨论了美国房价泡沫的形成和破裂以及由它导致的2008年恐慌。然后,我讨论了美联储的政策如何促成了泡沫的形成。我认为,美联储想要防止美国走上日本的道路。在1990年代初期的不动产和股市泡沫破裂之后,日本遭受了一个〃失去的十年〃,而美联储想要确保美国1990年代的股市泡沫破裂之后不出现与日本相似的结果。因此,最近这场危机就不仅仅是由金融和房产行业的问题所引起的。早在2001年,基础环节的薄弱就已经使美国经济达到了这样一个地步——即股市的崩溃足以导致经济长期停滞。

    第四章分析了全球和美国经济数据,并指出这些数据表明自1970年代衰退以后经济从来没有完全恢复。由于经济增长放缓、劳动市场不景气、借贷相对于收入的增加以及其他问题都始于1970年代或更早的时期,先于新自由主义的兴起,因此这些问题不能被归结为新自由主义的政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