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和电影市场,正在悄悄地向他招手。经济繁荣的香港与中国大陆沿海城
市之间的商业联系在加强,广东省成为香港工业基地的延伸。对于默多克来
说,《南华早报》简直就是取之不尽的金矿,因为他使默多克在整个太平洋
地区有了立足之地,这是他的第四个大陆。
第五个大陆是非洲,它却几乎完全被信息革命给忘却了,因为这个大陆
似乎不可能创造出必要的财富。
在美国,默多克管理着降低了融资成本、他那刚刚诞生不久的电视网络
福克斯公司。新闻公司发行了价值
10亿多美元的优先股票,已经偿还了大部
分,其余的部分也可望被很快地买下。它所借贷的资金的利率从
13%降低到
7%。但这些电视台中,有七家的情况并没有先前估计的情况好。
福克斯广播公司,由七家电视台带动着,已经花掉了至少
5000万美元,
但它仍然是太“年轻”了,实际的影响还很不够。在好莱坞,巴里·迪勒在
谈论着所谓的“反节目”。他在寻找能够吸引年轻人的节目、新的电视剧,
像《小困惑》、《九到五》。福克斯为它的电视网生产节目,这些节目也出
售给其他传媒企业,这些节目获得了成功。但《小困惑》、《九到五》这两
个节目都不如老电视连续剧《马什》有名,这个节目是福克斯公司在
70年代
和
8O年代初期为
CBS生产的,它至今仍然是电视剧中的饺校者,为新闻公司
赚取了至少
2000万至
3000万美元的现金。
第十三章英国传媒大战
第十三章英国传媒大战
美国出版界发生了“大地震”
·默多克在英语世界创造了一个最有权势的出版公司
·一个电话使老对手马克斯韦尔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今日报》也落入了默多充之年
·围绕《金融时报》的战斗
·《太阳报》得罪了刊物浦球迷
柯林斯公司是英国最古老的家族出版商之一,柯林斯家族第六代仍然控
制着它。它出版的《圣经》在英国和海外市场享有很高的声誉。这家公司的
主要负责人之一,是一个名叫安·查普曼的苏格兰人。查普曼在二战前曾经
是一个受过专业训练的音乐家,后来走上了出版界。到。。 70年代中期,他从公
司中脱颖而出,成为执行经理。
公司总裁是比利·柯林斯爵士,他已于。。 1976年去世。他的儿子让·柯林
斯被任命为公司总裁。从。。 1977年到。。 1979年中期,公司陷入了亏损,这是自
1949年以来首次出现这种情况。1979年。。 8 月,让·柯林斯从一线上退下来,
不再负责公司的具体事务。只任名誉总裁。这样以来,柯林斯家族仅仅剩下
了一层荣誉的光环、为后来让默多克进来提供了机会。
查普曼是公司的副总裁,他和公司的另外一个重要的领导人戴维·尼克
森一起努力来扭转公司,减少公司成本。他们决定卖掉公司在伦敦的办公大
楼,将。。 800个工作人员转移到苏格兰的格拉斯哥,那也是柯林斯公司最初创
建的地方,是它的诞生地。这是痛苦的一步棋,但到1979年年底,公司有了
起色。在。。 1980年,税前利润为。。 200万英镑,公司价值达到了。。 1050万英镑。
1981年年初,收购的流言突起。罗伯特·马克斯韦尔一直在收购公司的
股票,现在宣称他所持有的股份超过了。。 5%,根据法律,他必须申报达到了
这一界线,马上,查普曼接到了默多克打来的一个电话,当时默多克刚刚买
下《泰晤士报》和《星期日泰晤士报》,据查普曼讲,默多克说:“我见你
有了新的股东,你是不是在寻找一位骑士?”
查普曼回答道:“绝对没有。鲁珀特。公司不能被收购。它得到两个家
族的信托的保证,所以没有什么可以担忧的。但是非常感谢你。”在下次公
司的董事会上,查普曼汇报了他与默多克的这次通话的内容。
1981年。。 4月,比利·柯林斯的一个职业信托人去世了,而查普曼失去了
整个信托的支持。这个家族的成员马上与默多克在伦敦的律师洛德·戈德曼
联系、问他、默多克是否仍然对柯林斯公司有兴趣、默多克回答说他一如既
往。于是,这个家族决定将股票卖给默多克。戈德曼和默多克似乎部认为,
董事会和查普曼了解这一行动。但事实上他们错了,董事会为此感到很不高
兴,让柯林斯辞去了总裁的职务,而查普曼被任命公司的总裁和执行总经理,
负责抵御马克斯韦尔的进攻。
默多克的股份占了公司全部股份的。。 31%,根据法律,他必须为整个公司
出一个价。与此同时,马克斯韦尔也增加了他的股份,达到了大约。。 9%,而
在夏初,他要求查普曼召集一次会议。
马克斯韦尔想在董事会得到一个席位。查普曼说,他不能对他做出这样
的保证。他问马克斯韦尔,如果马克斯韦尔将他的股票卖给默多克,是否会
有什么风险。马克斯韦尔用他那毛乎乎的大手敲着桌子,把茶杯震得直颤,
说:“我永远也不会卖给那个澳大利亚坏蛋。”但还不到
72个小时,他就卖
了。
默多克为这个公司出的价是
2500万英镑。查普曼动员了他的报纸的一些
作者反对这个价钱。他们都督促股东们拒绝默多克这个报价,1981年
7月,
股东们照他们说的做了。然而,默多克拥有柯林斯公司
41%的有投票权的股
票,并在董事会中有两个席位。查普曼劝说他为自己留一个席位,并把另外
一个给爱德华·皮克林爵士。
这一次,默多克很有风度地接受了失败。他许诺将不干预公司的管理业
务,也不会再试图买下整个公司。
在查普曼的领导和默多克的支持下,柯林斯公司在
80年代初期发展得很
好。利润从
1981年的
400万英镑,增长到了
1986年的
1500万英镑。在这段
时间里,默多克遵守了他的诺言。他既没有干预业务,也没有再试图增加他
的股份。
1983年,查普曼为柯林斯公司获得了格林纳达出版公司,并将它改名为
格拉夫通图书公司。到
80年代中期,他又为柯林斯公司弄到了一家美国出版
公司。
1985年,他差一点儿就买下了新美国图书馆,但只是因为价格太高未
成。到了
1987年年初,他又想买下美国的哈伯·罗公司。
哈伯·罗出版公司创立于
1817年,它曾经出版过马克·吐温的书。到
80年代中期,它成了纽约仅存的很少的几家独立的出版商之一。这家公司的
董事会不愿意被人兼并。公司的最大股东是瑟德罗。克罗斯,他是一名律师,
也是主编,他拥有公司
5。3%的股份。3月
9日,查普曼出价
1。9亿美元,想
买下整个公司。这个价格相当于每股
34美元,而该公司股票当时的市场价格
是
24美元,这个价格让许多人感到吃惊。此后,一个名叫哈科特·伊万诺维
奇的人马上也提出收购该公司,他出的价是
2。2亿美元。
默多克马上就意识到这又是一个绝好的机会。他认为,买下一家美国的
出版商,正是新闻公司帝国所需要的。他给查普曼打了个电话,当时查普曼
正在与哈伯·罗公司的总裁布鲁克斯·托马斯洽谈。
查普曼和默多克一样有热情。他与哈伯·罗公司之间有着良好的私人关
系,他同意给托马斯打个电话,并提出柯林斯公司充作“骑士”。托马斯回
了个电话,答复说哈伯·罗公司将很高兴让柯林斯公司进来。围绕哈伯·罗
公司的谈判之后,哈伯·罗公司、柯林斯公司和新闻公司之间做了一笔交易,
但是这时,查普曼和默多克同意新闻公司将通盘买下哈伯·罗公司,而柯林
斯公司将有权在三、四个月后从新闻公司手中买下
50%的股份。查普曼为这
笔生意感到很高兴,他建议哈伯·罗公司的负责人说,默多克并不是那样令
人害怕,在柯林斯公司,他是一个完美的合作伙伴。
默多克为整个公司的出价是
3亿美元,每股
65美元,是收益的
55倍,
按任何标准来说,这都是一个非常慷慨的价格。托马斯说:“如果有人提出
了比你所想象的价格要高,比通过赢利所赚取的钱更多的出价,你将不得不
接受。”与哈科特·伊万诺维奇相比较,默多克的风险更小,因为一些人认
为,伊万诺维奇将会只是获得书刊的目录,然后就会肢解整个公司。几个月
后,默多克按照他的许诺,将公司的
50%的股份出让给柯林斯,价格是
1。56
亿美元。通过联系柯林斯公司和哈伯·罗公司,默多克在英语世界创造了一
个最有权势的出版公司。
个最有权势的出版公司。
了
80年代,图书出版变得
越来越为大财团所主宰。威廉。莫罗被赫斯特买下了,斯克布纳被麦克米伦
买了,西蒙&舒斯特被海湾十西方(帕拉门托通讯公司)买下了。贝特尔斯
曼公司买下了杜伯迪公司,出价是
4。75亿美元,并将它与班塔姆公司和迪尔
公司合并了。国际汤姆逊组织(伦敦《泰晤士报》原来的老板)曾经在美国
进行了收购活动,买下了西南出版公司,为此支付厂
2。7亿美元。哈科恃·布
拉斯为买下
CBS教育和职业出版公司支付厂
5亿美元,时代公司支付了
5。2
亿美元,买下了一家学术出版商斯科特·弗里斯曼公司。
默多克的下一次收购,使他直接地与他的老对手发生了冲突。1987年
6
月
27日,星期六,他在洛杉矾接到一个电话。是罗伯特·马克斯韦尔从英格
兰打来的。这是马克斯韦尔犯下的一个大错误,并使他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20年来,马克斯韦尔一直对默多克充满敌意,而默多克也很瞧不起马克
斯韦尔,认为他不值一提,私下里。默多豆说马克斯韦尔是发疯的恶棍:马
克斯韦尔的野心是建立一个国际传媒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