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者的智慧传奇:兵法故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胜利者的智慧传奇:兵法故事- 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忽然,一声梆子响,刘錡身先士卒率部队冲入敌阵,以利斧砍杀敌人数名,宋兵和金兵展开了徒手格斗。被砍杀坠入城濠中的金兵无数,被杀死的敌兵有5千多人,弃尸毙马,血肉枕籍,堆积如山。敌人吃了败仗,金兀术极为恼火,将营寨移至城西,挖堑壕自保,惶惶不可终日。突然,天降暴雨,平地水深一尺多。刘錡认为时机到了,下令夜袭金营,结果,宋军以弱胜强,大败金兵,10万金兵被消灭十之七八。最后,金兀术只得带着残兵败将仓惶溃逃。顺昌围解,宋军获胜。
  

二、地形篇(1)
本篇中心论述地形的作用,要求指挥员依据敌情和地形制定取胜的计划和方法,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不穷。”并分析了失败的六种情况。
  原文:
  孙子曰:地形有通者,有挂者,有支者,有隘者,有险者,有远者。我可以往,彼可以来,曰通;通形者,先居高阳,利粮道,以战则利。可以往,难以返,曰挂;挂形者,敌无备,出而胜之;敌若有备,出而不胜,难以返,不利。我出而不利,彼出而不利,曰支;支形者,敌虽利我,我无出也;引而去之,令敌半出而击之,利。隘形者,我先居之,必盈之以待敌;若敌先居之,盈而勿从,不盈而从之。险形者,我先居之,必居高阳以待敌;若敌先居之,引而去之,勿从也。远形者,势均,难以挑战,战而不利。凡此六者,地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故兵有走者,有弛者,有陷者,有崩者,有乱者,有北者。凡此六者,非天之灾,将之过也。夫势均,以一击十,曰走;卒强吏弱,曰弛;吏强卒弱,曰陷;大吏怒而不服,遇敌怼而自战,将不知其能,曰崩;将弱不严,教道不明,吏卒无常,陈兵纵横,曰乱;将不能料敌,以少合众,以弱击强,兵无选锋,曰北。凡此六者,败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阨远近,上将之道也。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故战道必胜,主曰无战,必战可也;战道不胜,主曰必战,无战可也。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合于主,国之宝也。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
  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敌之不可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而不知吾卒之不可以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战,胜之半也。
  故知兵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故曰: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不穷。
  讲解:
  这里主要说明的是地形在战争中的作用。军队在不同地形条件下作战的原则,指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天知地,百战不穷。”孙子认为,地形有六种:“通”——四通八达,交通便利。“挂”——地形复杂,易进难退。“支”——敌对双方据险对峙,前出不利,即谁先出战就对谁不利的地形。“隘”——指群山之间狭窄的通谷。“险”——形势险要、复杂。“远”——敌我相距很远。
  在“通”形地区,要抢先占据地势高而向阳的地方,并保持粮道等交通要地的畅通,这样与敌人交锋才有利。
  在“挂”形地区作战,敌军如果没有防备,就要出击战胜它,如果敌军有防备,我军出击不能取胜,难以返回就是对我不利。
  在“支”形地区,敌人虽然以利相引诱,也不可轻易出击,而应引兵离开,当敌人先行出击时,我军再发起攻击才有利。
  在“隘”形地区,我军应先敌占领并封锁隘口,伺机破敌,如果敌军已先占据了隘口,并用重兵把守,就不要去打;如果没有重兵把守,则可以打,并要迅速攻下。
  在“险”形地区,如果我军抢先占领,要在地势高而向阳的地方伺机破敌;如果敌人先占领,就要设法主动撤退,不去进攻。
  在“远”形地区,双方势均力敌,我军不宜挑战和勉强求战。
  这些都是利用地形作战的原则,将帅必须认真考虑,也有失败的情况,这就是“走”、“弛”、“陷”、“崩”、“乱”、“北”等六种。“走”——敌我条件相当,如,以一击十,因而失败,叫做“走”。“弛”——士卒强悍,但将帅软弱,不能统帅约束,致使军政废弛,因而失败叫做“弛”。“陷”——将帅本领高强,但士卒软弱而缺乏训练,因而失败的叫“陷”。“崩”——将帅治军无方,指挥不利,军队溃败。“乱”——将帅昏庸无能或临阵脱逃,造成混乱。“北”——将帅不能判断敌情,以少击众,以弱击强,没有精锐士兵组成的先锋部队而败退下来,叫做“北”。通常说某某军队“败北”,就是这个意思。
  地形是用兵的辅助条件,判断敌情准确与否是掌握主动的关键。考察地形,计算路程远近,是高明的将帅必须掌握的方法。懂得这些叫知兵,否则叫不知兵。知兵者胜,不知兵者败。从战争发展的趋势上看,必然会胜利的,即使国君说不打,也可坚持己见去打;从战争发展趋势上看,不能打胜仗的,即使国君说一定要打,也可以不去打。一个好的将帅,应该进不贪图胜利的功名,退不避战败的责任,只求民众和士卒的安全,保障国家的根本利益,这才是最宝贵的将才。俗话说:“文不爱财,武不惜命,天下太平”,作为一个合格的将帅应如孙子所说的胜不图名,败不怕死,“胜败乃兵家常事”泰然处之。
  指挥员对士兵能像父母对待婴孩一样体贴入微,士兵就会跟随他赴汤蹈火;若对待士兵像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士兵就会与他同生共死。然而,如果一味娇养和溺爱,违犯了纪律也不批评教育,触犯了军令也不惩罚,那么打起仗来就要完蛋。俗话说:“强将手下无弱兵”,自古以来,打仗一靠强将,二靠精兵,舍此不行。如,大禹治水成功后,威望极高,权力也大增。随着私有制的出现,社会有了贫富不等,逐步形成了奴隶和奴隶主两大阶级,夏禹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私有制的朝代。他在晚年将权力传给儿子夏启,建立了非禅让的“家天下”,中国也从此结束了以氏族为中心的原始社会,进入了阶级社会。反对夏启继位而企图恢复氏族制度的有扈氏发动了对夏王朝的进攻,夏启决心应战,这就是历史上的甘地之战。据说,夏启能赢得这场战争,是因为他做了很好的战前思想动员,宣布了战场纪律,进行了《甘誓》。《甘誓》的大意是说明发动对有扈氏的战争是正义的,是###反叛的逆贼。并对士兵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兵车左边的甲士,如果不善于用箭射击敌人,便是违抗军令。兵车右边的战士,如果不善于用长矛去刺杀敌人,就是违抗军令。驾驶战车的士兵如果不驾驶战车冲向敌阵而是临阵脱逃,就是违抗军令。凡违抗军令的人及其子女,全部变成奴隶不得自由,以示惩罚。《甘誓》给了将士们极大的鼓舞和激励,个个斗志昂扬、磨拳擦掌,决心和敌人血战到底。战争开始后,夏启的士兵一个个英勇无比,奋力杀敌,敌人从未见过这样勇敢的士兵,吓得抱头鼠窜,全线崩溃。
  

二、地形篇(2)
与孙武同时期的军事家吴起(战国时代卫国人),是战国初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与孙武齐名,著有《吴子兵法》。他非常重视士兵的作用,视兵好比自己的儿子,史书记载,吴起为将,和士卒最低下的人同衣同食。他行不乘马,和士卒一道去挑粮食;当士卒有人生了脓疮,他亲自调药,并用嘴吮吸脓血。因此,士卒们都非常敬爱他,愿为他赴汤蹈火,视死如归。
总之,真正懂得用兵的人,是了解敌方,又了解我方;懂天时、知地利、爱士兵,这样胜利就不可穷尽了。
  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说:“在白色政权中的红色割据,利用山险是必要的。”指出了战争年代,有利地形的选择对于一个军事家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中国革命的道路,不同于苏联“十月革命”的道路,就在于它不单纯依靠城市无产阶级的武装暴动推翻资产阶级政权,而是到农村去开辟和建立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武装夺取城市,走一条工农联盟、武装斗争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崭新之路。开创井冈山红色革命根据地,建立、巩固和发展壮大这一红色革命政权和工农武装(工农红军),走农村包围城市的武装斗争之路。其深远历史意义在于说明熟悉和了解、选择有利地形的极端重要性和“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真理。孙子兵法的这一光辉军事思想,在中国革命的历史实践中再次得到了印证。同时,这条胜利之路也说明在当今世界富豪、强国竞争激烈的时代洪流中,如何像毛泽东当年那样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本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有效结合起来,创造适合本国自身发展规律和特点的为人民大众所拥护、信赖的思想理论与国策;像邓小平那样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普遍真理与本国繁荣富强、生存、发展的具体任务结合起来,制定出一套适合民情与国情的理论、路线,建设有本国特色的现代化;争取和平、反对战争,提倡领土完整、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对各国人民都是同样重要的。立足本土、本国,兼济天下苍生、放眼世界、展望未来,也是任何一个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必备的基本素质。
    亭垒之战
  公元前406年,魏国君主魏文侯任命大军事家吴起为西河守(行政长官),以抵御秦、韩两国入侵。魏文侯死,魏武侯继位。一次,魏武侯携吴起来西河巡视,他们乘着龙舟来到河心,望着两岸高耸的山峦、宽阔的天空,武侯得意地说:“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