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大致为收视费占60%,广告收入占40%)。
根据广电总局的相关规定,省会城市以上电视台都可以申请开办付费电视频道。截止到2004年11月,国家广电总局已批复开通数字付费频道79套,还有57套正在申报的数字付费频道已经审核完毕。
我国目前已开通的付费电视频道,主要都是由广电系统的各电视台在运营,这其中,中央电视台所属的中央数字电视传媒有限公司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的一个付费电视运营机构。在《东方时空》、《焦点访谈》的创始人,中央电视台副总编,孙玉胜总裁的带领下,中数传媒为我国付费电视市场的培育和发展做了大量开创性的工作。该公司目前已推出了17个优质的付费电视频道,他们计划在2005年底能达到30万以上的用户。
目前,国家广电总局已批准在全国建立5个付费电视节目集成平台。其中,中央电视台所属的中数传媒一个;广电总局下属的中广有线网络公司一个;北京、上海广电集团、电影集团各一个。
从技术条件上看,广电系统原有的摸拟技术传输网络一般只能传输50…60套节目,经过数字化改造后,传输空间可以扩大5…8倍。如果在现有的开路频道原则上不再增加的前提下,广电数字化传输网络还可以同时传输200…400个付费电视频道。
从市场需求角度看,根据我国的受众规模、国家经济、居民收入等情况以及与国外相近市场情况的参考对比,有关专家认为,我国开办200…400个全国性的专业付费电视频道理论上应是可行的。此外,只要观众规模够,付费电视频道并不一定都要针对全国观众,在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省份开办地区性的收费频道也是完全可能的。众所周知,我国一个省份的人口往往都要超过欧洲许多国家的人口。在目前各地向广电总局申报的付费电视频道中,就有一部分是地区性的频道。至于能开办多少地区性的付费电视频道,这完全取决于市场的需求。付费频道是市场需求的产物,不是计划经济的产物。
数字化时代的中国电视传播格局(5)
建立中国的收费电视市场,有几个大的问题需要充分认识和解决。
受众收视习惯的改变
多年来,我国的电视观众收看节目都是免费的,虽然代价是他们不得不忍受冗长广告的折磨。目前全国城市平均能收到69套免费播出的电视频道。受众如何完成从〃免费午餐〃到付费看电视的转变……他们要花钱看电视,花钱装机顶盒……这种转变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节目吸引力问题
面对如此丰富的〃免费大餐〃,中国电视业要拿出什么样的节目内容才能让观众心甘情愿地掏腰包。与我国目前的情况不同,许多西方国家,免费电视频道的数量是非常有限的。
这是一个两难的问题,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是先有路还是先有车?
如果新开办的收费频道不加大投入,内容缺乏吸引力,观众不会购买,市场很难真正形成;如果加大投入,目前的市场规模还太小,至少需要3…5年的培育期,投资者需要冒巨大的财务风险。
传输网络的问题
中国广电业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全国统一的数字电视传播网络,相当多的网络都掌握在各省、市手中,分散且产权关系复杂。如何把这张错综复杂的网络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利益共享的有机体,需要做很多艰苦细致的工作。
近年来,中国的电信业发展极其迅速,目前已拥有覆盖全国的数条宽带网络。也就是说,在当今,数字付费电视的传输通道既可以走广电系统的,也可以利用电信系统的,而不是像以前节目传输只能通过广电系统的网络。电信部门的介入,使竞争格局骤然复杂了起来。
机顶盒与售后服务问题
目前,中国的电视机顶盒国家标准还没有最后确定,在市场如此众多不明朗的情况下,数百元一台的数字机顶盒由谁出钱是很大的问题。是媒体出钱,网络运营商出钱还是用户出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机顶盒的推广普及是收费电视成败的关键。因为只有通过机顶盒,电视业才能与用户建立起新的服务关系,才能真正形成新的赢利模式。此外,收费电视的用户服务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收费电视与用户的关系是非常商业化的,如果服务或产品质量不好,用户可以随时中止交易。构建全国范围的高质量用户服务体系是网络运营商的新课题。
收费标准和利益分配问题
数字付费电视的收费问题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在传输通道上,不同地区,不同网络的收费可能不同;在内容购买上,不同的频道数量、频道质量,收费也有所不同;此外,在收费电视市场的培育期和成熟期,收费也会有差异。在付费电视发达的国家,观众购买基本频道是一个费用;在基本频道以外再增加频道又有不同的收费标准;对一些特殊的项目,如拳王争霸赛、大型颁奖典礼还要单项收费。
按一般的国际惯例上,付费电视的收益分配通常是5:5,即网络运营商拿50%,内容制作与集成商拿50%。
市场培育期至少3…5年
对于中国电视业来说,启动付费电视市场的难点不仅在节目质量上,还要在改变观众的收视习惯,规范行业标准,协调网络运营商、服务商、机顶盒制造商等各方面利益上做许多艰苦复杂的工作,才能有效地推动整个收费电视产业的快速发展。这其中的多股力量根本不在广电系统,因此,要想加快推进速度,政府各级主管机构的协调作用极其巨大。
根据我国的国情,专家们比较一致的观点是,中国付费电视市场的培育期至少需要3…5年。
付费电视是高投入也是高风险的
有一种观点认为付费电视频道只需低成本就可以运营,市场风险不会太大。然而从国内已有的如此丰富的免费频道现状和国际上成功的收费电视频道的运营经验来看,低投入,一般质量的节目是难以吸引住受众眼球的。放眼看一看国际上成功的付费电视频道,有几个是〃低成本〃的?因此先进入者要经受前期巨大的投入和相对漫长的市场成熟过程的风险考验。开拓者是勇敢的,但领跑者又往往是牺牲者。后来的跟进者往往会在前人血的代价的基础上少走许多弯路,获取最大的利益。中国互联网的先行者瀛海威公司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为了开拓中国的互联网市场,张树新领导的瀛海威公司在混沌的市场迷雾中艰难领跑,然而,在面对最后的市场果实,却没有瀛海威的份额,只有一些业内人士还能记得瀛海威,记得张树新的名字。
张树新和她的团队令人尊敬,然而市场不相信眼泪。
由此看来,付费电视频道的投资者,最好是资金实力较强,有相对长远打算的战略投资者。那种只想炒作概念,短期套现的投资人,最好不要涉足这个领域。
直播###:技术上至少能开通150个频道国家广电总局宣布,2005年,中国将推出直播###。
中国航天技术集团公司准备在2005年上半年发射我国第一颗直播卫星,由于采用的是数字技术,至少能开通150个频道。
中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人口众多,发展广播电视直播卫星可以大幅度提高电视覆盖率,特别是西部、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
由于直播卫星实现了对终端用户的有效控制,发展直播卫星可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直播卫星的主要赢利模式是用户的定制费。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数字化时代的中国电视传播格局(6)
默多克集团所有的BskyB是世界著名的直播卫星频道。它在经营上大胆买断了英超足球赛的转播权,凡是要收看英超的观众,必须要安装直播卫星接收系统并付费收看,此事在英国曾引起轩然大波。在新闻集团的不懈努力下,近年BskyB已开始赢利。
目前,为保证2005年直播###的开播,广电总局正积极组织力量做政策、法律、资金、技术方面的准备。
中国有亿的收视家庭,有线电视用户1亿户,也就是说,至少有亿用户是直播卫星可以争取的。据广电总局的有关人士介绍,直播###的接收设备约在300元上下。
直播卫星的出现,使中国电视业又多了一条内容传播的快车道,同时也使中国电视市场的竞争格局更为复杂。如果仅用它来发展边远地区和城市边缘的收视用户,电视业很难获得良好的收益。如果它的主要受众是城市人口,势必又会分食现有的无线用户和正在大力争取的付费电视用户。此外,直播###的开播,也会加剧对本已不足的内容源的争夺。
从理论上来讲,数字直播卫星是中国广电业一个新的增长点,但国家会给它以什么政策扶植、资金由谁来投入,市场如何拓展,技术标准的制定,以及节目内容,投资回报等等许多问题,我们还不清晰。但有一点似乎是肯定的,在短期内,中国直播###主要是为了解决边远地区居民的收视问题,一时很难赢利,这将是一个回收较长的投资项目。
网络电视:打破行业界限,变被动收视为主动自选,市场潜力巨大
网络电视是当今电视业与电信业最热门的话题之一。许多人认为它是电视、电信业最后的市场蛋糕,也就认为网络电视就是通过计算机看的电视,还是让我们先来了解它的起源和基本定义。
起源和基本定义
网络电视是互联网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名词。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互联网开始大规模用于民用,最初,由于网络带宽的限制,人们在网上只能浏览文字和图片,而且速度较慢。随着网络带宽的不断增加和数字压缩技术的发展,人们通过专用软件,也可以在互联网上收看电视节目等视频内容。由于微软公司在推销自己的相关软件中使用了WEB…TV的名称,翻译成中文,便有了〃网络电视〃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