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畏之海:第一次世界大战海战全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无畏之海:第一次世界大战海战全史- 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北海是浅海,又是寒流和暖流汇合处,海流带来丰富的营养饵料,因此也成了世界上最为著名的渔场之一。这片面积不到全世界海洋面积千分之一的海域,水产的收获量竟然高于百分之五!北海又是世界最繁忙的海域之一,是沿岸各国以及欧洲与其他各洲之间大宗货运的主要航道,但因风暴频繁,雾浓浪大,水浅滩多,因此航海条件相当困难。

    第一次世界大战这四年中,如果仅从海战角度看,最为主要的便是当时雄居世界第一位海军强国的英国与急起直追跃居世界第二位海军强国的德国之间的较量。这两支海军的主要作战舞台便是在北海,因此在战争期间,英德两个主要海战对手的海军力量基本上都部署在北海沿岸的基地之中。

    英国大舰队与德国公海舰队

    英德海军在北海直接对抗的主角,便是英国的大舰队与德国公海舰队。但是这两支舰队的由来以及发展历程又是如何的呢?也就是说,在这场大戏正式开场以前,这个舞台又是如何布置的呢?以下便做一个比较简略的介绍。
第23页:德国海军的崛起
p米p花p书p库p ;http://www。7mihua。com
    德国海军的崛起

    尽管英国大舰队的正式名称是在1914年8月4日临战前更改而成的,其前身,也就是英国本土舰队与德国公海舰队的对抗,在大战爆发之前,便早已经开始。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英国与德国之间展开了一场规模空前,激烈程度无与伦比的海军实力争霸赛。这场竞赛随着时间的发展愈演愈烈。当它到达颠顶时期之时,也恰逢世界大战爆发之际。

    当然,这两国之间的竞争也并不仅仅限于海军。究其根源,在于新兴的德意志帝国急于崛起腾飞,而当时海外殖民地遍及全球的老牌大不列颠帝国则担心由此会触及其根本利益,因此双方形成了一种宿命的冲突。

    特拉法尔加海战以来,英国海军在七大洋的优势已经到达了不可动摇的地步,作为其拥有海军力量的一种指针,长期以来一直采用所谓“两国标准(TwoPowerStandard)”,也就是说,英国海军应该拥有的军力,应该与次于英国的两大海军力量之和保持相等程度。而在德国海军的崛起之前,这两大海军力量是指第二位的法国与第三位的俄国。

    德国海军没有英国那样深厚的根基。在19世纪初,德国以普鲁士创设的海军为起点,走上发展的道路。但成立之初的德国海军只不过是一支非常微弱的力量,与当时的英国海军相比,根本无法望其项背。直到普法战争以后,随着一个统一的德意志帝国之建立,才获得了供其腾飞的空间。

    在德国实现了统一以后,由于当时帝国宰相俾斯麦制定的外交政策是极力避免与英国发生冲突。德国不去刻意争夺海外殖民地和挑战英国掌握的海权,唯一的目标就是孤立其宿敌法国,避免法国与俄国结盟。在这个现实的外交路线下,德意志帝国的国运也日益兴隆,工业技术急遽发展,迅速成为了欧洲舞台上一大强国。在殖民地问题上,德国只取空白之地,比较典型的便是主动放弃在东非的扩张,其后还从英国换回了北海的重要战略要地赫尔戈兰岛。到了1880年代末期,英德两国的关系发展到了顶峰状态,甚至一度出现了实现英德同盟的机会。

    然而,1888年6月即位的威廉二世却全面抛弃了俾斯麦的外交政策,他自认为德国已经处于空前盛世,已到了可以纵横四海争夺殖民地之时。而且他本人也醉心于马汉的海权论,对于海军具有一种病态的狂热,他认为德国若要在海外得到发展,必须拥有与英国相抗衡的海军力,要获取其在“阳光下的位置”。他认为应该从“垂死的”帝国势力手中“重新分配”殖民地。在1895年,他作出了“德意志之未来在海上”的声明,这便成了德国海军建设开始狂奔的发令枪,也成了英德海军竞赛的导火线。

    然而在这英德海军竞赛开始之际,两国的海军力量的差距是极其巨大的。在当时英国拥有当时最先进的战列舰多达十四艘,而德国却仅仅只有四艘。在整个世界海军列强中,德国落在英、法、俄、意之后,仅仅名列第五位。为了改变这一局面,德国首先在1897年任命了著名的提尔皮茨担任海军大臣,并将原来隶属于陆军的海军独立出来。其次,还开始建设连接北海与波罗的海,具有极大战略意义的基尔运河,这条运河的修建以及从英国获得的赫尔戈兰岛,大大地改变了德国海军在北海的战略态势。德国获得了通往北海的入口以及在北海的重要据点。
第24页:
    提尔皮茨在着手建设德国海军之际,以英国海峡舰队的规模为根据来评估其建造能力,认为将需要用二十多年时间建造六十艘主力舰。他相当清楚,他在建设强大舰队之际只能循序渐进。一方面要避免犯直接与英国正面冲突的致命错误,同时又要安抚德国国会中的对手。虽然当时德国海军中也有人设想建立一个巡洋舰队进行海上破交战,不过提尔皮茨却坚持将重点放在建设战列舰舰队上。他认为,倘若与俄、法进行作战,战列舰舰队便可对敌方舰队进行战斗;而与英国作战时,这支舰队则可以用以破坏英国海军对德国海岸的逼近封锁。

    在他的推动下,1898年4月10日,德国帝国议会通过了第一次舰队法,德国海军以此获得了应当拥有海军兵力的指南。根据这个1898年舰队法的内容,德国海军应该在本国海域拥有两个战列舰分舰队,而一个分舰队包含8艘战列舰,加上一艘作为舰队旗舰之用的,因此德国必须建造17艘战列舰。在本国海域还应拥有侦察用的大型巡洋舰2艘和小型巡洋舰8艘;为了保护海外领地以及侨民,则应当在海外基地配置大型、小型巡洋舰各5艘。在当时,平时在海外舰队的重要性非常高,其派遣军舰的多少也是其国力的一种指针。此外,作为预备兵力,还需保有战列舰2艘、大型巡洋舰1艘和小型巡洋舰2艘,建设这样一支海军力量的预算经费为七年间408;900;000马克。德国宣称,这些举措只是为了对抗法国和俄国的海军实力,而决不会威胁英国霸权。о米о花о书о库о ;http://www。7mihua。com

    到了1900年,德国对于舰队法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修正,通过了第二次舰队法。根据这个舰队法,德国舰队的总数几乎被翻了一番,其核心的战列舰分舰队被扩充到四个,其中两个为常设分舰队,另外两个则作为预备,再加上担任旗舰的2艘战列舰总数达到了34艘。不过,在1900年时期,德国海军实际拥有的战列舰中,根据舰队法新建的一等战列舰不过5艘而已,在建的也只是9艘,当时只能权且用陈旧的三等战列舰以及岸防战列舰临时编入战列舰分舰队。但是,正是由于舰队法的制定,大规模的造舰计划才得以被强有力地推进,主力舰的建造几乎能以每年两艘的速度快速进行。

    德国海军如此急速的膨胀,极大地刺激了英国、法国以及俄国等各个海军列强。尤其是英国对此更是反应强烈。英国海军将过去的“两强”标准,更新为“对德双倍标准(TwoKeelstoOneStandard)”,也就是说,英国将其海军建设目标定为德国海军的两倍。到了1902年,又恢复了以往将海军兵力集中于本土附近的政策,并时刻对敌方的根据地构成威慑,一旦形势有变,敌方舰队出动,便立即能够加以击退。

    就如同“英德主力舰建造过程一览表”所示,德国在1895年到1905年的大约十年之间,一共开工建造了20艘战列舰。在这个建造速度之下,其实力在1905年越过了俄国、法国以及意大利,与在当时同样急速崛起的美国海军一起,成为次于英国的两大势力。不过,在当时英国海军不愧为是海上霸主,战列舰的数量依然是德国海军的两倍,如果算上海军总数,那么就具有更大的优势。

    面对德国的造舰“大跃进”,英国政府和海军开始作出了回应。1904年12月,英国近代海军的奠基人,海军元帅费舍尔勋爵(LordJohnArbuthnot〃Jacky〃Fisher)担任第一海务大臣。他上任伊始就立即削减了英国海军在地中海的任务,并加强英国北海舰队建设——英国开始以强有力的姿态应对德国对其海上地位进行的挑战。费舍尔勋爵在一次和英王爱德华七世的对话中,甚至提出应该效法纳尔逊在哥本哈根封堵全歼丹麦舰队那样,在德国舰队强大以前,也来一次“哥本哈根”模式加以解决。

    1906年,在费舍尔勋爵的强有力推动下,装备单一口径主炮的全新战列舰“无畏”号在短时间之内便建成服役。这艘装备十门12英寸主炮的战列舰的出现,使得传统的战列舰一夜间变得落后于时代,而这艘军舰的问世给英德海军竞赛带来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第25页:新的一轮竞赛与德国1912舰队法
    新的一轮竞赛与德国1912舰队法

    随着“无畏舰”的出现,作为海军兵力核心的战列舰队编制也发生了变化,德国海军所有的舰队不得不进行再编。不过,虽然其传统兵力上无法和英国海军抗衡,但是,“无畏舰”的出现,在某种意义上看,反而让德国能够和英国进入同一个新出发线,又获得了进行新一轮竞赛的机会。在这一轮新的竞赛中,双方都展开了更为炽烈的争夺。

    1908年,有史以来第一位在英王敕令中被称为首相的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