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畏之海:第一次世界大战海战全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无畏之海:第一次世界大战海战全史-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epsloop)”以外,还专门试验性地设计了一种适合于浅水作业的“明轮扫雷舰(Paddleminesweeper)”,以及美索不达米亚等地区的江河用专门扫雷舰。
g米g花g书g库g ;http://www。7mihua。com
第8页:水上飞机母舰的初登场
    飞行器搭载舰艇

    广义上的飞行器搭载舰艇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出现的“气球搭载舰(Balloontender)”,这是一种可以在大洋上运用系留气球作业。

    而被简氏年鉴最早单独列为飞行器搭载舰艇的是法国海军的“闪电(LaFoudre)”号“水上飞机母舰(Porte…hydravions)”,这艘原雷击舰支援舰当时的年鉴中被称为“特种航空支援舰(Specialaerialdepotship)”。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海军航空兵最早登上海战舞台是青岛之战中,日本将商船改装的水上飞机母舰“若宫丸”投入了使用。以后,英国海军也改装了相当数量的这种舰艇,对于这个新兴兵种进行了广泛的运用,俄国还将数艘水上飞机母舰和作战舰艇配合,组成了特混舰队的雏形。其他,德国以及意大利也拥有这样的舰艇。

    但是由于毕竟水上飞机在运用上、性能上具有相当程度的不足之处,美国战前便成功进行了普通飞机的起降实验。战时也有在水上飞机母舰上起飞通常飞机,但是不得不在陆上基地降落的情况。而英国在战争末期则将“暴怒(Furious)”号大型轻巡洋舰进行改装,使之能够搭载并成功在航行中收容普通的飞机降落,并在作战中加以了运用,这也是第一艘真正意义的“航空母舰(Aircraftcarrier)”。

    层出不穷的新型舰艇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代还诞生了很多特殊的舰艇,这些舰艇中有的昙花一现,而也有的则影响深远,比如鉴于将会出现的登陆作战,英国开始研究了一种被称为“X驳船(XLighter)”的登陆用平底船。便可谓近代登陆艇的先驱。而1915年英国海军又用快速摩托快艇搭载鱼雷进行试验,获得成功以后,被定名为CMB,也就是“沿岸摩托艇(Coastalmotorboat)”,而同时期德国海军也开发了类似的被称为LM艇,即“快速摩托艇(LuftschiffMotoren)”,而最为著名的则是意大利海军的MAS艇,通常具有“鱼雷摩托艇(MotoscafoArmatoSilurante)”或者是“反潜摩托艇(MotoscafoAntiSommergibile)”之意。这种快艇还击沉了奥匈帝国的无畏舰。这些CMB、LM艇或者MAS便是以后“鱼雷快艇(Motortorpedoboat)”的始祖。

    另有一种值得一提的舰艇,那就是在较小的舰体上,搭载重炮的用于沿岸攻击的浅吃水舰艇,这种舰艇可以溯源到美国南北战争之时,当时被命名为“莫尼托尔(Monitor)”号的最早搭载旋转炮塔的小型低舷装甲舰。以后这个舰名也成了这个舰种的代名词。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为了支援可能进行的登陆战斗,设计了新一代全新的“浅水重炮舰(Monitor)”,比较大型的是在数千吨的舰体上装备战列舰级的重炮,并在战时批量生产。而此类舰艇在意大利则被称为“机动炮台(Batteriasemovente)”,为方便起见,文中将其也一并称作浅水重炮舰。

    其他诸如专门从事海上破交的“商船袭击舰(merceraider)”,这种袭击舰形式多种多样,甚至连帆船也被巧妙运用;还有进行特殊海域封锁用的“武装拖网船(Armedtrawler)”、“海军漂网船(Navaldrifter)”等,这种船只也常常用于扫雷以及反潜等多种用途。当然还有更多其他品种,难免挂一漏万,不可能一一表述了。

    小结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海战的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新技术的影响之下各种新型舰艇层出不穷,新的概念也纷纷涌现,此处也只能对比较有代表性的作简要介绍,目的便是为了明确以后文中各种舰艇的含义。

    以下将就各国海军的实力、组织以及战略作简要介绍,在比较之时,将要列举的舰种根据上面的定义,将对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以及潜艇这些主要舰种进行比较或者例举。其中战列舰中进一步就无畏舰以及前无畏舰进行细分,巡洋舰则进一步分为战列巡洋舰、装甲巡洋舰、轻巡洋舰以及防护巡洋舰等,而驱逐舰之中也将雷击舰一并加以统计。
第9页:同盟国与协约国两大阵营
    各国海军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交战双方分为同盟国以及协约国两个大阵营。

    同盟国又称中央同盟国、或者中欧强国,是由于这些国家夹在英法等西欧诸国以及俄国这样的东欧国家之间而得名。其最早的来由是1882年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以及意大利王国签署的三国同盟,然而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作为三国同盟一方的意大利态度暧昧,并最终倒向了敌对方,这个三国同盟事实上已经崩塌一角。随着战争的推移,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以及保加利亚王国相继加入了这个阵营。

    协约国则是指以1907年签署互相谅解和互相支持的协议,也就是三国协约的英帝国、法兰西共和国以及俄罗斯帝国这三家为核心,加上塞尔维亚王国、比利时王国、黑山王国、日本帝国,以及后来陆续加入的意大利王国、葡萄牙共和国、罗马尼亚王国、美利坚合众国、希腊王国、中华民国以及巴西共和国等国家。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海上战场则主要为英国以及德国在北海的对峙,其战火也蔓延到英吉利海峡、大西洋、地中海、黑海、波罗的海乃至世界大洋的各处。而海战的主要交战国则集中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海上列强之间。因此,海上战场的主要参加国则为:

    l同盟国:德国、奥匈帝国、土耳其。

    l协约国:英国、法国、俄国、日本、意大利、美国。
第10页:英国海军双战略并举死磕德意志帝国
    英国

    基本战略

    作为一个巨大的帝国以及商业国家,英国的利益遍布全世界,其命脉便是纵横于各大洋的海上交通线。为了保护这生死攸关的命脉,英国的海军便当仁不让地成为英国战略意义上首要的军种。在1889年,英国根据所通过的《海军防卫法案》拨巨款强化海军,并确定了所谓“两强标准(Two…powerstandard)”,作为英国海军建设规划。也就是说,英国海军的实力必须要强于世界第二位以及第三位的法、俄海军之总和。但是进入了二十世纪以后,随着美国以及德国这两支新兴力量的崛起以及整个欧洲战略格局的变化,英国海军也不得不重新审视其战略,宣布其海军的战略出发点,在于根据英国能够有效使用其力量来抗击其假想敌这一前提,确定一个兵力水平要达到的目标。─米─花─书─库─ ;www。7mihua。com

    其中最令英国感到威胁的莫过于企图挑战其海权的德意志帝国,当时,不论英国的海军还是陆军,都一致认为德国将是英国在未来战争中最可能的对手。不过,在1914年以前的十年,英国海军统帅部内却缺乏一种统一的战略,当然大多数海军军官秉承皇家海军传统,偏好其奉为圭臬的决战战略。不过事实上决战战略便是没有战略。当然,为了达到将敌方舰队引入决战战场并予以歼灭这个战略目标,两种新的战略则应运而生。

    首先是两栖战略,这是一种最为富有攻击性的战略,比如深入波罗的海登陆石勒苏益格-荷尔施泰因东海岸,乃至登陆波美拉尼亚湾。当时的外交大臣爱德华·格雷(SirEdwardGrey)爵士甚至说过:“陆军是有待海军发射的一枚炮弹。”形象地说明了两栖战的效果。当然由于两栖战属于外围战,在其奏效以前,很难保证法国是否能抵挡住德国的进攻。

    其次则为封锁战略,也就是通过阻碍德国的对外贸易来打击德国经济。当然封锁战略是否有效还必须看德国对于海外贸易的依赖程度,而且比起两栖战略是一种更为长期之战略,由于当时铁路已经普及,其效用与拿破仑战争时代相比更不可能在短期内显现。因此这两种战略被当时的皇家海军军人更多看作不外乎是逼迫德国舰队出动与其决战的契机而已。而在战争前夕,英国海军的作战计划便是立足于制海权理论,通过封锁敌方来将制海权掌握在手,而且如果对方企图突破封锁,便随时准备集中海军主力进行海上决战予以消灭或者打击。战争爆发前夕,由于水雷、潜艇以及岸炮的技术发展使得传统的逼近封锁已经难以实施,因此英国海军代之以深远封锁,监视赫尔戈兰湾,以确保海上航运线路的通畅,并切断德国海上交通,扼杀其经济潜力,进而保护本土和殖民地不受侵犯。而后由于向法国运送部队也成了海军的一项重要任务,因而又将封锁范围北移到了从奥克尼群岛中的斯卡帕湾以及苏格兰的克罗默蒂一带。由于迫于中立国的压力,这种封锁产生的效果受到了限制。

    在地中海方面,保护航运线路则是最为主要的任务,其次,则是支援法国以及而后参战的意大利,对奥匈帝国、土耳其,以及前来支援的德国舰艇作战。

    对于当时处于世界帝国地位的大英帝国而言,必须应对来自世界各国的各种挑战,因此其战略制订者也只能随机应变地逐渐拼凑出相关对策,其海军战略亦然,并非一言可以概论。不过,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段有限的时期,也许1919年1月出版的杰利科上将回忆录中所列举的英国舰队任务可以使人一目了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