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骏是个闲不住的人,他喜欢挑战。虽然律师事务所做得还不错,但不是他的追求。他的追求是什么?他也不明白,但至少做回到自己的主业,总得能够给多年的学习生涯一个交代吧?但是,做软件他又做不大,做30…40人的小公司没有成就感。
那时候,比尔o盖茨完全在唐骏生活圈之外,双鹰软件、好莱坞影业娱乐公司和第一移民事务所都让他忙得焦头烂额。
1994年,唐骏的女儿唐惟子即将出生。那时,他已在美国买了房子,把父母接到了美国,家事已不再用唐骏操心。
但另一种困扰,开始不断冲击着他不满足的内心。每一个踏上美国领土的华人,都会从骨子里领会一句话:Think Big(想做大)。但是,实际上当一个人安逸的时候就很难放弃了。 唐骏后来对我说:〃刚踏上美国的时候,什么都没有。光着脚的时候说Think Big,很好理解:我什么也没有怕什么,但是一般当你安逸了以后,你再去Think Big,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个境界的跨越,没有这个境界的话做不到。
←虹←桥←书←吧←。
第14节:第一章 从名古屋到西雅图(11)
〃安安稳稳地做一个高级白领有什么不好?当初出来创业很难的,特别是像我这样,我放弃工作的时候说我要出来做,我一个工程师拿着55;000美金一年的工资,你说能做到这一点需要什么样的勇气在里面?现在好了,有了三家公司,又不满足了,我真的很困惑:自己究竟需要做什么呢?
〃或者真的像那个永远解脱不了的问题:你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其实中国的很多人都有一种狭隘的心态,做一个小老板,小富即安。我觉得这是狭隘的心态,在我看来就是一种狭隘的心态。〃
〃小作坊〃做到顶峰时,他开始考虑选择另一种生活。他需要一个更大的舞台。 其实,命运总是安排了一个机遇,在恰当的时候恰当的地方等着你。
1994年的一天,唐骏忽然接到一个电话:〃你好,我是微软公司,街头速配机是不是您的发明?〃
〃对。〃
那是唐骏与一个日本公司合作的产品,嘤嘤求偶的青年男女打开街头的电脑,就能够搜索他们感兴趣的资料。在互联网还没有兴盛的90年代初,〃街头电脑速配〃吸引了很多含蓄内向的东方人。
〃产品显示了您杰出的创造力和想像力,有没有兴趣加盟我们公司的日本分部?〃
日本分部?唐骏婉言拒绝了。唐骏当时并没有把这个电话看做人生的转折点。那时的微软也还没有达到现在号令天下、唯我独尊的状态,但已经成为一个具有非凡潜力的成长型企业。
几个小时后,求才若渴的电话再次响起,对于真正的聪明人,微软公司是决不肯放过任何机会的:〃你好,唐骏先生,您是否有兴趣到总部来工作?〃当时,微软公司正在开发Windows NT3。5远东版,懂中文又懂日文的唐骏是这个项目的最佳人选。
唐骏记得,当时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微软的网站……呵呵,后来做到微软(中国)区总裁的他,至今还觉得那时微软的网站首页有些滑稽,像个破壳而出的小鸡,仔细一看,黑色的基调,半圆的图形,又像一条停泊的船的剪影。上面一行大写的文字:
Wele to Microsoft〃s World Wide Web。
Where do you want to go today?
唐骏犹豫起来。我将往哪里去? 唐骏已经发现了自己的企业做不大,而他是个喜欢将事情做大的人。日本、美国的学习经历,使唐骏迅速改变了中国人根深蒂固的〃宁为鸡头,不为牛后〃的观念。他看到了未来的局限性,在哪都可以创业,但并非在哪都有进入世界一流公司微软总部的机会。然而,要放弃三家企业,到一个公司从头做起,唐骏又有些犹豫了。
躺在产床上的孙春兰竭力动员丈夫抓住这人生关键的机遇。她劝丈夫:〃我们不是已经很无奈地意识到,自己的企业任它怎么快速发展都很难赶超微软?微软的奥秘在哪里?难道你不期望洞悉微软强大的秘密?如果要当老板,在美国100美元就可注册一家公司,什么时候不可以当呀?〃
※虹※桥※书※吧※BOOK。※
第15节:第一章 从名古屋到西雅图(12)
妻子的睿智,让唐骏的视野更加广阔。 微软!这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当时,1994年3月21日,微软总裁盖茨与马可考移动通讯公司的总裁克雷格o马克考刚刚宣布了一项耗资90亿的合作计划。按照该计划,微软将把840颗通讯卫星发射至轨道,以实现全球化通讯。 这个信息虽然后来没有了下文,但是,唐骏的一颗心已经被比尔o盖茨宏大的计划点燃了。 北京邮电学院科班出生的唐骏,曾经获得过邮电学院的研究生考试光纤通信第一名。
全球化通讯计划!那是一个多么令人心潮澎湃的计划! 唐骏从美国的媒体上也看到了富有远见的好老板盖茨。从1986年开始,比尔o盖茨的净财富值就已经达到3。15亿美元,并首次登上《福布斯》美国本年度美国富人榜。最让唐骏心动的是,比尔o盖茨对自己的企业和未来充满信心……那是一种混合了美国梦、创业精神、新商业模式和技术力量的自信。
1994年,比尔o盖茨接受《花花公子》杂志采访时说:〃要知道,我身上并没有美元,我只是持有微软股票。因此(在谈论我的财富时),他们只是做一些乘法,然后给出一个吓人的数字。〃 没错。正是这些〃不是美元,不是现金〃的股票,在2008年6月27日比尔o盖茨退休的时候,已经达到580亿美元……他把这些资产,全部捐献给了慈善事业。
1994年3月18日,比尔o盖茨首次到中国访问,受到当时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的亲切会见。综合分析这些信息,唐骏发现了一个趋势,或者说是未来的秘密:微软将在中国大展宏图。
到微软去,〃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哪怕是从最初级的程序员做起!〃就当我到这样一个大公司去学艺好了!〃他这样给自己划了一条底线。
有了妻子的支持,唐骏果断地把正在盈利的3家公司送掉一家、转让一家、卖掉一家,毅然决定去世界顶尖级的公司微软做一名普通程序员。孙春兰则待在洛杉矶照顾父母,养育女儿,让丈夫集中精力工作。
。←虹←桥书←吧←
第16节:第二章 微软学徒(1)
第二章 微软学徒
第1节 淹没在微软帝国
1994年的一天,收到面试通知的唐骏启程赶往微软总部所在地西雅图。
虽然微软公司因为他的一项发明,主动打电话邀请他加入,但是他进入微软仍然经过了严格的考试和面试。面试官一共有7个人,面试的风格千奇百怪;每个人都拥有无理由一票否决权:可以是因为你的发型或者口音,又或者仅仅是那天早上面试官和妻子吵了一架无名火无处发泄,都有可能导致面试的失败。
微软的一切安排规范而细致,不愧是世界一流大公司,唐骏心里既为之折服,又忐忑不安:要知道,这可是被称之为全美面试最难的地方,1∶20的比例,7轮面试,7个不同的人和他们不同的问题,7个小时,一票否决……这就是后来发展为〃360度面试〃的雏形。
所谓〃360度面试〃,就是进入一家公司的时候,你的上司、搭档、下属、平行部门的同事都将成为你的面试官。他们的满意程度直接决定你是否能够就任这个职位。甚至可以说,你未知的下属完全可以否决一个他不认可的领导。
早在微软初期,比尔o盖茨和史蒂夫o鲍尔默就一直致力于发现和吸引业界的精英人才,亲自参与所有新员工的招聘工作。他们的用人哲学、招聘理念、面试智慧成为微软最优秀的传统之一。
后来出版的一本名为《微软360度》的书,曾对微软的面试和管理文化有过生动的描述: 很多年前,一个新入微软的主管要面试一个程序员。他自己有一个程序没写完,想把面试的事推了。他的老板发现了,给他说了这么一番话,这番话相信很多微软的管理人员都牢记在心,并传给了他们的手下。
他说:〃微软现在公司股价在市场上值上千亿。投资人下了这些钱,相信我们值这么多。但你看,如果把我们的公司大楼、计算机、办公设备等不动产全卖了,也得不了几个钱。剩下值这几个千亿的就是我们这些〃人〃了。如果我们请不到最好的员工队伍,公司的价值就会不断下降。投资人可不想看到这个!无论你在干什么,招聘工作任务一到,把其他事都推掉!〃
唐骏很喜欢这种面试规则,他在以后的工作中把它带到每一家他就职的公司:只有让每一个人喜欢,以后在工作中才有可能合作愉快,互相信任。
最终,当第7个面试官员向唐骏表示祝贺时,唐骏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了和比尔o盖茨、鲍尔默言谈甚欢的场景。他很喜欢这种面试规则,并在以后的工作中把它带到每一家就职的公司:只有讨每一个人喜欢,以后在工作中才有可能合作愉快,互相信任。
然而短短几天后,当他真正以一个微软员工的身份来观察微软时,就像一条小溪突然汇进浩瀚的大海,他感觉自己一下子就被淹没了: 50栋办公大楼巍然耸立,30,000多员工在各自岗位上工作着,到处停满了汽车,间或还有公共汽车穿梭其中,秩序井然……身处世界上最宏伟的软件帝国,他感觉到了敬畏:〃唐骏,你何时才能在这里熬出头?
第2节 偷师内功心法
微软的第1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