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子里小河也快干涸了。大河里的水变得浑浊不勘,河边建起了多座“雄伟壮观”的选矿厂。厂子里的污水直接排到河里。
父亲说,再也找到“白票子鱼”,就连生命力极强的“拉古”也都死绝了……
村东头的两根铁轨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宽阔的大桥。父亲说,村民们“富”了,男女老少上山抢矿石,都发了!原来,前山上的废矿渣,如今都成了“宝贝”,人们都疯抢……
然而,换取这种财富的却是鲜血代价。不少捡矿的,或下井的村民,被矿石砸死了。可悲的是死亡的教训,并没有患醒走在生死边缘的人们……
父亲说,那种牛粪的气息再也闻不到了。来来往往拉矿石的车,把村路压得悉烂,村里整天冒烟鼓动的……
不敢想像,未来老家会是什么样子!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找工作
人在社会中,什么知识都要去学,说不上什么时候就能用上。
这是我的体育老师曾说过的一句话,多年来,我一直记着这句话。时间越长,越觉得这句话越有道理。因为社会是残酷的,积累的知识越多,那么,才能适应社会!
1999年6月下旬,我还没有拿到毕业证,就已经参加工作了。
对于找工作,还有段送礼的故事。
在读中专的时候,我经常写些诗歌,散文之类的文学作品。与当地的《青年知识报》的编辑们混得很熟,一来二去,我认识了著名诗人徐竹影。
老人家七十多岁,笔耕不拙,见我喜好文学,格外偏爱。在徐老师的指点下,我的诗作频频见诸报端。他见我痴迷于文学,便奉劝我:“你若想靠写作吃碗饭可不容易,作家都是清贫的。”
一语道破真谛,他说:“你毕业后,可以去当记者。”
这句话折腾我几夜没睡好觉,我连想都不想过,那是一个多么伟大的职业。但是,徐老师的指点,让我动了心思。
怎么才能当记者?
回到学校后,我把徐老师的指点,告诉了教我大学语文的一位老师。
老人家也很气重我。他立即给我写了一个名字,并告诉了我的一个电话号码。“他叫王志多,你去找他,他是《洞天报》的记者,也许会帮助你的。”
甭提多高兴了,第二天我就跑到了报社。王志多是一个非常友善的人,他见我捧着作品,于是立即找到一位女老总,经过简单的交流,这位女老总把我领到办公室,“下周一,你来上班吧,就坐在那个位置。”
闻听此言,心里乐开了花。如此的顺利,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回到学校,我开始打理行囊,做好重新生活的准备。
可是,星期一我再次进行报社的时候,意外发生了。我被告知,“不用来了……”
那种感觉仿佛从天上一下子摔到了地上。美梦瞬间破灭。至于为什么,王志多也没有搞清楚,感觉得到他已经是尽力了。
失望地回到学校,把这一切的遭遇告诉了语文老师,他带着遗憾的语气说:“孩子,你还小啊,周末这两天,你拿点钱去老总家看看啊,打点一下,不也就成了……”
“人家为啥让你下周一上班呢?”
此时,我后悔的直拍###。只怪自己没有社会经验,不懂得社会上这一套。
老师的点拨,让我幡然醒悟,随后,我朝亲戚借了2000块钱。又买了200多块钱的水果,准备亡羊补牢,心中暗想死马当活马医吧,万一若成了,就算捡了个便宜。
经过打听,我找到了女老总家的住址。但不能冒然的敲门,于是不停地拨打电话。可是,没人接,我不死心,只好站在楼下等着。
三个多小时过去了,女老总终于接起电话。当我说明来意,并且告诉她就在楼下的时候,她拒绝了我。她说,现在报社不用人了,并且很快地挂断电话。
我仍不死心,又一次拨通了电话。“希望你给我一次机会,你可以改变我一声的命运,帮帮我吧……”我甚至用一种哀求的口吻。可是,我依旧未能上楼。
无奈之下,我拎着连名字都叫不上来的水果走了。
第二天继续回到学校上课,我的生活又恢复到以往的平静。但是,从内心来讲,我没有放弃,一直在寻找着机会,希望奇迹出现。
没过几天,政治经济学老师周笑梅与我聊天的时候,了解到我的遭遇。
她笑着对我说:“非去洞天报吗?去本溪晚报不行吗?”
“行啊!”我不假思索地回道,难道她有路子,她会帮我?
“好,你等等。”她操起电话便打了过去。“孙总编,我有个学生,特别爱好写作,还在你们那发过好多作品呢,他今年毕业,能不能去你哪实习啊……”
撂下电话,她笑着说:“成了,明天你去找孙程。”
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又一次有种飘飘然的感觉,就像做梦一样。
原来,周老师的父亲周熙高,是原本溪市文联主席,孙程总编辑以前经常到周老师的家里去。这样,他们是子一辈,父一辈的朋友。
我非常感激周笑梅老师,他能靠着这层老关系,为我办事儿,这让我万万没有想到。
在此多说一句,后来周老师去上了上海,听说是帮助她的妹妹打理一些事呢,她的妹妹是著名演员周笑莉。大约在2003年,她从上海回家(在大连),恰巧我在大连出差。我特意买了许多水果,去看望周老师。她没有变,依旧是那样漂亮,她亲手下厨为我做饭……
想想,如果没有周老师,就没有我的今天!
实习
在周笑梅老师的帮助下,我顺利地进入了《本溪晚报》实习。
第一次见到孙总,胖胖的,戴着副眼镜,很斯文,憨态可掬的样子,感觉非常亲切。他对我说:“这样吧,刚来,我给你找个师傅带带你。”
不一会儿,他叫来了一个矮个男子。
“他叫马明辉,你们俩的名字里都有个辉。你俩就是我们的‘二辉’啦……”
孙总倒是很幽默。
师傅这个人别看个子矮,能力非常大,真是验证那句话:“浓缩的都是精品”。在他的身上,我学到了许多在校园里学不到的知识。
第一次与马明辉师傅外出采访,去的是本溪某部队。采访一件部队司机多年接送家属孩子上学,没有发生交通事故的事儿。采访前,师傅说,“到时候,你得多提问。不能光靠我问!”
见面之后,师傅与人家握手,当人家把手伸给我的时睺,慌忙之中,伸哪只手都不知道了。一着急,我把两只手都伸了出去!
尴尬的落坐之后,只见师傅一个劲儿地与对方唠家长,而且,越唠越热呼,并没有看出采访意思。搞得我一头雾水,心中暗想是不是搞错了,搞跑题了!
后来,师傅告诉我,“采访前,必须先与对方进行心里沟通,感情沟通,这样可以消除对方紧张情绪,使对方更容易接受采访,阐述问题自然更深刻!与此同时,也能让你发现新闻的切入点。”当时,我暗想,这个老家伙真厉害!
过了五六分钟,师傅话锋一转,切入正题。师傅不断地给我创造提问的机会,可是,我却不知从何问起!气得师傅直翻白眼……
采访结束后,部队领导请我们吃饭。那是,我第一次因为采访,而接受别人请客。当时,我还想,当记者真好,还有人请下饭店!
饭桌上,我举起杯敬酒。“师傅,我敬你一杯,谢谢你对我的照顾……”说着说着,我端起酒杯就要干。这时,被师傅拦下来,“你啊,还是太小,不懂事。在这个桌子上,主人没说话呢,还轮不到你说话。就是轮到你敬酒,那么,你也不应该先敬我,应该先敬主人,至于,敬我大可不必,咱们是家里人!”
一席话下来,全桌子的人都笑了,我的脸“腾”的一下就红了。我的妈呀,这些规矩在学校老师从来没教过啊。
我连忙点头,“师傅您说得对,我不懂事,还请您多帮助。”在推杯换盏中,我时刻注意着自己的言行。
当师傅的酒杯空了的时候,我立即倒酒。“你应该先给部队领导倒,再给我倒!最后,给自己倒……”
又错了!
当大家轮番敬酒结束之后,我又举起了酒杯。几句寒喧之后,与桌上的各位碰杯!然而,万万没想到,这个环节,我又错了。
师傅说:“你是小辈儿,你酒杯的上沿,要碰领导或长辈的下沿,这表示尊重!”
从握手,到吃饭结束,第一次的采访经历,让我一生难忘!
第一次写稿的经历,更让我难忘。这篇稿子,我足足写了7遍,从1500多字,被删到了600多字。
回到单位,师傅说:“今天我喝多了,你写稿子吧!”我知道,他是在给我独立完成任务的机会。
记得,那个时候还用稿纸。很快,一篇1500多字的稿子写完了。我逐字逐句地检查,生怕被师傅挑出错误来。然而,拿到师傅面前,他笑了,“你这不是在写作文吗?哪里是新闻!”
师傅说,写新闻,一定要选中事件的焦点。比如说,司机行程多少公里无事故?
“重写!”师傅把第一遍的稿子撕掉了!
然而,当我把司机行程的公里数算出来填到文中的时候,师傅说,没有新意,又把稿子撕掉了!
我开始琢磨,到底怎么写才能吸引人?
我只好厚着脸皮向师傅请教。师傅说,按照部队司机行驶的公里数计算,那么,可以绕地球2圈了。“绕地球2圈,没有发生事故,哇,这是绝好的新闻点!”
当我把这个新闻点加进去的时候,稿子又被师傅撕掉了!这回他又说,写新闻有好多技巧,而且,要多种技巧相结合的方式运用。比如说,对比写法,以前啥样,现在又啥样……
稿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