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亲历卫国战争的老兵漠视,难道是我们民族的传承?传统?
我们对抗战老兵的漠视,就是对我们自己的漠视。不是吗?▲米▲花▲在▲线▲书▲库▲ ;。。
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军虎门、广州来犯,国人说:离我们远哩!
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国人说:连慈禧太后都跑了,何况我们?
1895年,大清帝国北洋水师完败。国人互相安慰:干卿何事?
1900年,八国联军进北京。国人说:那是朝廷无能,与我们百姓有何贵干?
1905年,日俄争夺中国领土在旅顺开战,国人说:列强之争,无需光顾。
1928年,日军制造“济南惨案”、在沈阳皇姑屯炸死张作霖,国人旁观。
1931年,9?18事变,东北军不战而退,让出东北三省。数千万国人逃亡。
1937年,卢沟桥事变,国民政府、国军且战且退,撤出华北、华中。
1937年,淞沪会战,还有不少地方军阀保存实力、且战且退。
……,……。
序 浙江天台最后的抗战老兵(4)
《张爱萍军事文选》中17页,张爱萍将军在题为《动员广大人民到抗日战争的前线去》的论文中,回忆抗日战争时期的征兵难。他在第一小节《动员人民到前线去,是一个艰苦的斗争》中回忆,不少人说:
“还没有打到我家来呢。”“中国人多着呢,难道我一个人不去,中国就会亡了不成?”
就在张爱萍将军发表此文的1938年6月11日,浙江天台县却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
在中国共产党天台委员会的大力宣传下,在当地国民政府的积极倡导中,天台县有1700多青壮年踊跃报名参军,走向抗日战争战火纷飞、枪林弹雨的最前线!
浙江天台人,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中,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和独立、自由,输送了大量兵员和经济援助,他们为抗战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三米三花三在三线三书三库三 ;http://。。
918事变过去79年了!
卢沟桥事变过去73年了!
淞沪抗战过去73年了!
我们祭奠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的亡灵,73年了!
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的抗日战争取得全面胜利胜利65年了!
我们不能忘记浙江天台县曾经是中国的抗战模范县!
我们不能忘记天台数千抗战老兵为保卫国家做出的牺牲!
我怀着无限的悲伤、凄凉、流着眼泪,记录如下史实:
2010年4月,我走遍浙江天台的山山水水,我看见无数金碧辉煌的庙宇,我遇见无数家产万贯的成功者;我看见天台无数穿着艳丽的帅哥、靓女;我看见柔光闪亮、车龙水马的高级轿车;我看见灯红酒绿、姹紫嫣红地掩映在天台霓虹灯中的私人会所,我看见鳞次栉比的居民楼阁;我看见灯红酒绿的饭店夜景,我看见晨雾中锻炼的人群,我看见阳光明媚下数不清天台人幸福、安详的笑脸……。可是……
我没有看见一块为抗日战争中挺身而出、为国捐躯的将士们立的纪念碑。
序 浙江天台最后的抗战老兵(5)
我是一个北京人,我不知道浙江天台县的人作何感想?
我在浙江天台县关爱抗日老兵团体的协助下,在天台进行了三周的采访。我只看见一位抗战军人家属为其亲人立的碑,记录他曾经在远征军滇西抗战中,作为少将,指挥所属与侵华日军血战的历史。还有一位抗战老战士,89岁,还活着,却已经在自己的墓碑上雕凿上“抗战八年、问心无愧!”的文字。
我在前面,用了“抗战将士们”的“们”字。我希望为这个“们”字,天台政府能为抗日战争牺牲的军人们,立一块纪念碑!这个纪念碑,代表一届地方政府对于自己县光辉历史的认可,对于卢沟桥事变后天台县民众为国捐躯的颂扬。天台县抗战英烈纪念碑的耸立,是对于天台县子孙后代的交代,对于天台县在抗日战争历史中县民慷慨走向战场、弘扬张正气的褒奖,对于中国历史文化的传承!
其实,国家历史就是一部书;前几页,有抗战老兵;这几页,就是今天!
矿工不断死去,我们没有为他们呐喊,因为我们不用下井;
农民工被欠薪,我们没有为他们呐喊,因为我们还没有被欠薪;
贫困儿童失学,我们没有为他们呐喊,因为我们自己的孩子还有书念;
穷人看不起病等死,我们没有为他们呐喊,因为我们还付得起医药费;
农民土地被强制征收,我们没有为他们呐喊,因为我们没有房子要拆;
腐败分子吃喝嫖赌、侵吞国家的资产,我们没有呐喊,因为我们苟且偷生;
抗战老兵中的原国军抗战将士们没有国家荣誉感、没有胜利证章、没有抚恤金,我们没有为他们呐喊;因为,战争的风云已经远远飘去;
我们中国人在侵华日军的屠刀下伤亡3500万人,他们的冤魂、亡灵、他们的悲愤、他们当亡国奴的屈辱、已经在我们的视线中淡去……
等到哪天不幸降落到我们头上,谁来为我们呐喊?
等哪一天,战火重新燃起,还有多少人愿意挺身而出?
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丧钟就是为我们而鸣!!
序 浙江天台最后的抗战老兵(6)
二历史上的天台抗日志愿兵团
在天台档案馆,保存着一幅珍贵的照片:背景为连绵的山和茂盛的林木,在静寂的旷野中,有一千多名全副戎装的战士,前排的一律盘坐着,后几排的则昂首挺立;一字排开,列成整齐的队列。整个场面极有气势,仿佛在显示一种不可阻挡的决心和力量。照片题为“浙江省天台县志愿兵团出征纪念,民国二十八年国庆日摄。”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14日下午,日本侵略军飞机袭击杭州,浙江遂成抗战前线。天台县爱国青年张子敬、丁学渊、齐树铭、朱崇奎等人,发起建立“天台民众抗日救国团伙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9月,前中共天台县委书记齐德夫从上海回到天台,建立中共天台县工委,齐德夫为书记。从此,写下共产党领导下的天台抗日救亡运动的新篇章。。kungua。
1937年11月,天台县第一次接到限期征兵数额。县政府难以完成任务,就把正在集训的甲长送抵兵役。一时间社会哗然。国民党天台县县长梁济康无法收拾,只得向中共天台工委领导的“民众抗日救国团”求救,要求给抵壮丁的甲长做思想工作。齐德夫带着王德恒,丁魁梅等部分党员干部到枫树殿溪头王村搞调研,摸清被扣甲长不愿应征上前线,主要是怕家属生活无依靠。齐德夫等人就如何安顿好家属生活和村人进行商讨。形成八条具体条款,大意是始至35岁青年去当兵,谁先谁后,用抽签办法来确定。当兵上前线,家里生活由未去的人代做。安家费用,从村里公款中支付。商议的八条,叫做溪头王互助公约。梁济康于是根据溪头王村的经验,把全县所有20岁以上,30岁以下男子,抽签定号,依保编序,造册存县政府,并对优属作了具体规定,名为“天台县征兵优属单行法”,以县政府名义公布执行。
由于共产党组织帮助梁济康解决了难题,使他明确共产党是真心实意抗日的。故在次年成立战时政治工作队时。他不顾国民党县党部书记长王定锐等强烈反对把许多共产党员吸收为政工队员,任命齐德夫为干事长主持工作。
为争取抗战胜利,1939年7月下旬中共浙江省委书记刘英在省第一次党代会上指出:“针对着敌人在定海、玉环、温岭的登陆与继续进攻沿海各地。我们全浙人民的任务就在于协助政府和军队加紧动员民众,参加军队作战以武装保卫沿海并扩大开展浙西游击战争,打退敌人的进攻。”刘英又指出:“在目前形势下,一面敌人正集中力量进行破坏国共合作和全国团结的政治阴谋,因此我们的第二个任务是在于:拥护国共两党的亲密合作与全民族的团结,并加紧统战工作。”可见帮助国民党军队扩充兵员,是为了加强团结以反对分裂,是为了抗日的全国大局。
序 浙江天台最后的抗战老兵(7)
根据上级党组织的指示,中共天台县委通过政工队,向梁济康提出了组织天台志愿兵营(团)的建议。因这一建议不但有利抗日,而且解决了梁济康头痛的征兵难问题。所以他立刻表示赞同,并出面主持筹划。
是年9月,梁济康在县政府礼堂召开全县各乡(镇)长、征兵协会主任委员会议,商定成立天台志愿兵团:实行志愿应征,集体入营,人数为1290人。发动志愿兵团的目的,在于以集团入营独立编制树立子弟兵的风尚,发挥天台人独立抗战的精神并培养自动为国服役的新风纪。
共产党领导天台政工队首先帮助梁济康制订了《天台县发动志愿兵入营方法》九条,规定了入征标准、待遇、名额、宣传发动事宜等。《方法》虽然有了,由各乡镇公所负责落实。但民众中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做大量深入的宣传工作和努力。这时,曾参加过红军挺进师的干部,介绍了苏区扩军的经验,中共天台县委结合国统区的天台实际,确定宣传发动计划,首先在基层党组织力量较强,乡长比较开明的灵溪、下岐一带取得成果,再在基层党组织力量较强,乡(镇)长执行不得力的平镇、藤桥一带突破。在取得初步经验后,派共产党员以政工队员的身份,穿着草鞋,分散到四乡八镇,向乡保长宣传,通报先进乡镇的成绩,促使他们树立后进赶先进的紧迫感。深入到一些家庭调查研究,分析情况,解决一些具体困难,说服壮丁本人和他们的家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