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由于国家土地政策收紧,从过去的协议地价发展为今天的拍卖地价,过去那种只要通过关系拿到一块地就能赚钱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还了。但某些房地产企业投资仍带有较大的盲目性,还认为只要拿到地就能赚钱,不顾地价,随意追拍,殊不知如今“老婆多了不一定幸福,地多了不一定赚钱”,万通实业集团董事长冯仑的言语在调侃中显出几分道理。
企业在土地投标前要充分了解、分析拟投标地块的各项指标,如用地面积、功能要求、容积率密度和绿化率等,提出对该地块开发的初步构想、产品市场定位和销售对象,确定可开发的商品房种类以及可销售面积,进行市场价格和建造成本预测,并结合本企业对房地产项目的综合开发水平,制定拟实现的保底最低利润目标,推算出在拍卖过程中可能叫出的最高地价。若超出可承受的最高地价,应慎重追拍,否则突破保底利润目标,将使企业步入负增长。当然最高限价因预测水平和企业综合开发能力的差异而差异。
总之,企业在土地购买阶段要制定三大目标,即保底最低利润目标、保底最低销售目标和最高的综合成本目标,并贯彻执行于房地产项目开发的全过程。确保每一阶段的活动都在既定的三大目标之内,这就是全面成本管理的优势,是传统成本管理无法达到的高度。
产品策划与定位阶段
产品策划与定位是房地产开发的重要阶段,关系到房地产项目开发的成败。企业一旦形成产品定位,其成本构成也基本定型,后续的各阶段工作只是在成本构成基本定型的基础上,预防或排除因设计浪费、高估冒算、超额报价等非效率因素引起的成本增加,一旦非效率因素被取消,后续阶段降低成本的效果就会大大降低。该阶段是降低工程成本潜在量最大的阶段,同时也是增加工程成本可能性最大的阶段,因此搞好该阶段工程成本管理至关重要。
通俗地讲,产品策划与定位就是提出户型的特点、种类、层数、建造规模、车位配比、地下室、会所、配套设施和景园的配置标准,把容积率、密度、绿化率、用途等土地开发指标物化成实体,再由成本工程师测算其产生的成本,若在土地购买阶段制定的成本目标之内,可进入设计阶段。若超出,必须修改完善产品定位直至其成本在预测成本目标之内,确保预期保底利润目标的实现。
设计阶段工程成本控制
目前设计行业普遍存在这样一些现象:设计合同仅体现技术与设计周期要求、无经济指标约束;设计人员无经济意识、设计院无激励措施等,导致设计方案出现设计深度不够;错、漏、碰、撞现象层出不穷;肥梁、胖柱、深基础多。
设计是工程项目付诸实施的龙头,是工程建设的灵魂,是控制基本建设投资规模、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设计阶段对投资的影响程度达70%~90%,因为设计文件一旦形成,开发项目的建造标准、布局、功能、结构形式、工艺设备、建筑材料、设计尺寸参数等内容均已基本确定,静态的价值量也基本确定。所以设计阶段工作水平、设计质量的高低,不仅影响到施工阶段投资的多少,而且也影响到项目建成投产以后经济效益的高低。规划设计要围绕商品住宅销售的市场和利润的大小来研究,如高层、多层的比例要合理,容积率高,设计平面组合好,将会使产品销售好,从而经济效益也高。因而要想保证设计的质量,尽量减少施工期间的洽商变更,就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强设计阶段的工程成本管理。
为使设计阶段的成本管理控制在既定的目标成本之内,可采用招标形式选择技术与经济结合最佳的设计方案,而非建筑构筑物最佳的设计方案。同时要把目标成本分解为分部分项成本,并作为设计合同的组成部分,旨在强化设计人员的成本意识,赋予设计人员成本控制的责任,从而获得合理的工程成本,同时杜绝设计浪费和无价值的设计。
误区1 财大气粗 (7)
【案例1】
某项目由7幢11层楼和1幢18层楼组成,地下室一层,总建筑面积为120989平方米。在确定桩基选型之前,先进行如下成本分析(单位:万元):
桩型==冲(钻)孔沉管桩==预应力管桩
造价==约1950==约1600
施工
质量==易发生塌孔、沉渣等==容易控制
施工
场地==场地状况差,不易于交叉施工==场地干,易于流水施工
工期==延长一个月==按期
结论:选用预应力管桩
【案例2】
某项目地上建筑分别为27层和30层,地下3层,总建筑面积115016 平方米。在管材选择前,先进行成本分析(单位:万元):
==柔性铸铁管==UPVC管
技术==可行==可行,采取消音类型
单幢造价==298万元==107万元
4幢造价==119万元==43万元
造价相差==76万元
结论: 选用UPVC管
总之,设计阶段的每项活动都应把成本控制在既定目标之内,这样全面成本管理在设计选材选型方面就会发挥重要的作用。
施工阶段的成本管理
施工阶段的成本管理虽不如前几个阶段关键,但仍然对有效控制工程成本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在此之前,建筑产品的工作量已形成,本阶段的重点是加强对施工组织的设计审核以及降低建筑材料的价格。
在施工准备阶段,首先一定要召集有关单位和部门进行图纸的会审,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其次还要加强预算工作的管理,加强工程发包及材料设备价格的控制,加强合同的会审制度和加强项目的计划性。同时,因为工程施工过程中形成的各种资料是以后工程结算的依据,所以有必要专门设立一个资料档案室管理各种资料,为施工单位的索赔做好反索赔准备,也为结算工作做好准备。
施工阶段则要进行进度款的支付管理,加强工程签证及现场隐蔽记录管理,严格控制工程的设计变更。而在选购建筑材料时,可广泛采用招投标手段,选择报价合理的施工商,同时扩大对新材料、新工艺等材料信息的收集,获取性价比高的建筑材料。目前,为保证采购质量,降低采购成本,全国各大型房地产集团均纷纷搭建起属于自己的系统、有效、科学、立体化的采购平台,去指导和改善采购运作,由分散式采购迈向集中式采购,形成具有公司特色的采购优势。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误区1 财大气粗 (8)
【案例】
据《绿城集团报》第97期报道,2005年年初绿城集团完成“物资采购信息管理系统”一期开发,完成采购信息共享功能,3~4月对相关人员进行使用培训,开始在集团范围内推广使用。同时,开始“物资采购信息管理系统”二期的开发(数据处理功能模块),逐步充实系统功能。在集团公司网站上设置招投标和材料需求发布窗口,增加物资信息来源途径,获得更多、更新、更全面、更精确、更及时的信息。主动通过市场###络、互联网等方式,搜寻、储备物资信息,为询价、比较、供应商选择、新材料使用等奠定更加广泛的资讯基础。加强材料设备使用结果的信息反馈管理工作,作为供应商评估的重要依据,同时也作为重要的经验教训的学习交流方式。这种高效的信息整合不仅可以拓展采购视野,帮助在与供应商谈判时掌握主动权,还明显提高工作效率和改善作业流程,使得公司有更多的时间放在谋划采购策略和提升实务效能等工作上去,有利于集团化采购管理工作全面走上正轨。
合理确定施工方案,强调经济与技术的结合,也是降低成本的有效方法。如某项目地上为27~30层超高层组成,为避免楼板裂缝的产生,施工方提出采用抛石子法,即在每层砼初凝前撒上石子,重新振动,施工方提出增加费用480万元。后经论证探讨,将泵送砼改用塔吊输送,含混凝土行车路线、加固在内共增加费用90万元。该方案经实施后效果良好。
竣工验收及结算阶段
在这个阶段,要加强竣工结算资料的管理。竣工结算资料是工程结算的依据,所以要建立各部门的会审制度,严格审核各种资料的真实性、合理性;要严格审核工程量。要求审核人员对竣工图纸、现场情况、定额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合同条款非常清楚,并根据以上资料进行工程量的计算,做到不多算也不少算;还要严格审核结算的单价及取费程序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审核人员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对各种政策、法规以及定额非常清楚,而且对市场行情非常熟悉和了解,使所得到的单价和取费准确、合理,双方都能接受。同时还要完善审核制度和程序。预算部要设立经办人、主管和经理三级审核制度,有条件的最好再另行设立一个独立的审核部加强审核工作;另外要加强审核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审核结算完毕后,做结算和预算、概算及估算的对比工作,分析造价超支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为以后的项目积累经验。房地产的成本控制和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市场的变幻莫测使成本的控制和管理更为错综复杂,这就需要房地产开发商建立一个从项目可行性分析到工程竣工结算全过程的管理制度和流程,并配备相应的职能部门。
以上几个阶段的成本管理充分体现了“全员全过程”成本管理的核心内容,首先有效控制各阶段的工程成本并持续改善流程循环,最终达到有效控制全过程成本和持续改善循环的目的,从而确保成本控制目标的实现,以获得预期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全面成本管理是全过程、全风险、全要素和全团队为一体的成本管理。它主张在前期阶段即开展成本管理,提出成本控制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