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0—1 唐建交易新疆众和期间的股价涨幅
王黎敏2000年进入南方基金,历任研究部研究员,开元基金助理,南方稳健成长基金助理,开元基金经理,离职前担任南方宝元债券型基金及南方成份精选基金经理。作为南方基金六名拥有特许财经分析师CFA资格的员工之一的王黎敏曾是业界的“明星基金经理”,其管理的基金金元在2006年曾屡获大奖。
据悉,原南方宝元债券型基金及南方成份精选基金经理王黎敏受罚的原因是:其使用父亲的账户在基金建仓半年后买入了“太钢不锈”这支股票,获利在百万元左右。根据证监会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记载:经查明,王黎敏任职南方基金期间,操作“王法林”账户买卖“太钢不锈”和“柳钢股份”股票,为该账户非法获利1509407元。
下图10—2所示的是王黎敏交易太钢不锈期间,该股票的涨幅。
图10—2 王黎敏交易太钢不锈期间的股票涨幅
具体情况如下:王黎敏通过网上交易方式,直接操作其父王法林在华泰证券常州和平南路营业部开立的“王法林”账户买卖“太钢不锈”和“柳钢股份”股票。其中,2006年8月8日操作“王法林”账户买入146000股“太钢不锈”股票,2007年2月6日操作“王法林”账户卖出146000股“太钢不锈”股票,盈利1 543 287元;2007年2月27日操作“王法林”账户买入30800股“柳钢股份”股票,同年3月21日操作“王法林”账户卖出30800股“柳钢股份”股票,亏损33880元。以上共获利1509407元。根据2006年3月至2007年5月南方基金公司基金金元、基金宝元公布的2006年1~4季度的报告以及2007年1季度报告披露的“投资组合报告:期末按市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大小排序的前十名股票明细”,“太钢不锈”股票一直是基金金元投资排名前三位且重仓持有的股票;“太钢不锈”股票是基金宝元投资排名前五位且重仓持有的股票;“柳钢股份”股票是基金宝元投资排名第六位的股票。
法律风险(4)
以上违法事实,有南方基金情况说明、当事人询问笔录、“王法林”账户开户资料及交易流水、“王法林”账户网络交易IP地址、基金金元和基金宝元相关季度报告及交易明细等证据在案证明。2008年3月和4月,证监会对王黎敏、唐建分别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没收违法所得,各处50万元罚款,同时认定唐建为永久性市场禁入者,对王黎敏实施7年市场禁入处罚。
法律风险0011号:荐股大师众生相,小心股市“黑嘴”
病因:不相信自己,也不相信基金,但是相信股市里有具有各种表演天才的“大师”。不认真检验这些人的长期投资业绩,不分析股市中的各种利益关系,仅仅被表面的涨停板迷惑,是病根所在。
症状:情感大于理智。他们容易被“大师们”经常使用的这些关键词所迷惑:“第一猛庄”、“内参”、“内幕”、“天天涨停”、“保证盈利”、“100%”、“大黑马”。对于电视股评节目的主持人,他的口气,穿着,表情,包括长相都能影响这一批观众。这不是在选股,而是在选秀。看到涨停板就眼红,并且深信这个涨停板就是大师的神算,其实,这是大师的会员们集体买入或者通过其他违规手段造成的结果,一旦没有后续的上当者,涨停板立刻变成跌停板,到时候“天 天涨停”变成“天天跌停”。
解药:增强自己的辨别能力。
风险评级:★★★★ 常年发病、持续时间长、危害很大
提供者:91投资风控网
伊索寓言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暴风雨的日子,有一个穷人肚子很饿,就到富人家讨饭。
“滚开!”仆人说,“不要来打搅我们。”
穷人说:“只要让我进去,在你们的火炉上烤干衣服就行了。”
仆人以为这不需要花费什么,就让他进去了。这个可怜人,这时又请求厨娘给他一个小锅,以便他煮“石头汤”喝。
“石头汤?”厨娘说,“我倒想看看你怎样用石头做成汤。”她答应了。
穷人于是到路上拣了块石头洗净后放在锅里煮。
“可是,你总得放点盐吧。”厨娘说,于是给了他一些盐,后来又给了豌豆、薄荷、香菜,最后又把能收拾到的碎肉末都放在汤里。
当然,大家也许能猜到,这个可怜的穷人后来把石头捞出来扔回路上,美美地喝了一锅肉汤。试想如果这个穷人一开始就对仆人说“行行好,请给我一锅肉汤吧”,该会有什么结果呢?
我们的“荐股大师”们大概都能背诵这个寓言,因为他们应用得太好了。他们的“股市石头汤”也是这样熬成的。荐股大师手里本来没有一个钱,肚子也很饿。于是找到500个电话号码挨个打。“喂,你好李先生,我们是XX上市公司大股东控股的YY证券咨询公司,我们张老师通知您,明天ZZ股票要涨停,您可以放心买入,试试看……”
第二天,因为500人中有100个胆子大的人买了这支股,结果这支股真的涨停了(没涨的话,无所谓,继续打电话就是了,市话费不贵)。电话肯定又响了:
“喂,你好李先生,张老师让我问您,昨天ZZ股票的涨停板赚到了吧?”
“啊,可惜我没买啊,今天再给我推荐一支涨停股吧!”
“太可惜了,按规定我们只能给你提供一次免费咨询,昨天的涨停您也看到了,如果您今天加入我们的会员,我们随时可以给您推荐涨停股。”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法律风险(5)
OK,李先生交了5 000元咨询费入会,并得到了第二个涨停股的提示:WW股票。当天,这个咨询公司除了继续打几百个电话以外,就是用李先生和另外200个人交的一百万的钱买入ZZ股。
第二天,市场上的众多跟风者,还有交了钱来赚涨停板的李先生、王先生、赵小姐等一起买入ZZ股,因为气氛真的很热烈,所以股价开始确实是一路飙升,李先生眼看着自己的会费快赚回来了,高兴得合不拢嘴。不过,这时候已经收到100万会费并提前买了ZZ股的荐股大师把这批股票趁着高涨的价格全给抛了。荐股大师当天就用100万赚了8万,而这支股票的价格涨到8%之后就一路往下跑,最后大家看势头不好,仓皇逃跑,当天不但没有涨停板,还成了跌停板。李先生惨遭套牢。
李先生非常气愤,第二天就打电话给“荐股大师”,大师不接电话(心里有鬼,哈哈!),大师的助理接了电话(怕李先生去举报):“你好,李先生,您看,我们推荐的股票今天虽然没有涨停,但也涨了8%啊,您为什么非要等涨停才卖呢?投资的要点是不能太贪婪,如果您记住这次教训,我们还有更多的股票推荐给”
不管咱们的李先生是否还相信他们的鬼话,但有一点谁都不否认:原本没有一块钱的“荐股大师”没过多久就成了百万富翁。荐股大师把李先生当作石头来熬汤,最后把石头扔掉了,却喝到了一锅肉汤。我们不能说“推荐股票”是股市不需要的行为,毕竟这世界到处都有推荐的东西,因为我们在很多领域都无法比别人懂得更多。不过,除了小心被推荐之物,我们更要小心推荐者。
引用王蒙的一段话:“凡把复杂的问题说得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者,皆不可信;凡把解决复杂的问题说得如同探囊取物,易如反掌者,皆不可信;凡把麻烦的事情说成是一念之差,说成是一人之过,以为改此一念或除此一人则万事大吉者,皆不可信。”
只要存在股市,就有做投资咨询的专家推荐股票,笔者对此并无异议。问题是在股市这个可以互相博弈的市场,我们必须小心各类参与者的心态和他们的计谋。因为,咨询者可能在和你博弈。为了让你相信他们所推荐的股票,他们往往将事情说得如王蒙先生描述得那样 :“易如反掌”。而实际上,这易如反掌的背后可能有各种各样的陷阱。最常见的,就是借“推荐牛股”之名,帮助自己持有的股票获利,或者帮助庄家出货。他先买了,然后再吹,你买的时候,价格已经涨了,他正好获利卖给你,你买了之后,大约就不再涨了,他也没兴趣再去吹了。
电视和网站中大多数的股评“黑嘴”往往使用推荐一批股票的方法,因为概率的原因,反反复复推荐,总有少数股票中了彩,然后他就会反复强调这支股票的预测“业绩”。在这支个股大涨之后,宣称自己在某月某日股票处于底部的时候已经向股民强烈推荐过,以此证明自己的能力超群。而大多数推荐失败的股票,他就不提了。如此循环往复,他就积累了一个“辉煌成功记录”,此后,他就频频地拿出这一成功名单,证明他不是在某一支股票上撞上了运气,瞧,名单上有一长串成功记录呢!
股市黑嘴,已经引起了证监会的高度重视,如果大家碰到这类陷阱,不要忍气吞声,举报或者起诉他们!让他们的嘴脸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以免贻害无穷。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法律风险(6)
总结起来:如果大家在电视或者报纸、网络上看到那种口若悬河、评书式的煽动性股评,或者以电话直销模式营销的投资服务,类似保健品常用的“灌输式”、“愚民式”营销,那么可以确信:股市黑嘴来了。
典型案例
博客“贝者证券”的神迹:685个涨停
傻子在牛市格局中荐股也会成为股神,只要他一直看多。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贝者证券”是一个博客的名字,每天收市之后,“贝者证券”会在博客上公开推荐4支股票,能够获得他推荐的唯一理由是“未来十个交易日内有封上涨停板的机会”,为了证明其推荐的个股均能获利丰厚,这些个股还要被加上一个限制条件,就是必须是高于其推荐价的涨停板,而其推荐价正是推荐当天的收盘价。
从2006年6月13日开始到同年7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