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性图文思维教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慧性图文思维教育- 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么下一次的“致知”就不告诉你了,让你仍然当一个什么也不知道的笨人,那么你的修身也就难以进步。
  修身,的确需要修身的人们善于捕捉和把握住各种信息对我们的“致知”,及时捕捉,迅速扑入,深入思悟,充分格物!不致知,怎么格物?别人不指点说那个位置有一个好东西,让你去看一看,若不提醒的话,你的大智慧没有出来,你就不知道,那你怎么去格物?那个“物”就要格你。你不认得它,它也不认得你。当你不认得它的时候,有人指点你去认识它,你再亲自去抚摸它、认识它,那当然也就容易达到“物格”的境界。这是多年以来的一点切身体会。因为“致知”的信息,常常会稍纵即逝,别老指望做梦神仙指点你,别指望走在大街上会有一个仙风道骨的白胡子老头子走过来,一下子就收你为徒弟,自己从此就大智慧了。别做那样的梦。相反,通过你的仇人、通过你的冤家指点你的情形,还是占大多数。如果你没有这个爱心,他们考验的是你的这个正心、考验的是你的这个诚意。你没正心诚意之前,怎么可能明明白白“致知”呢?所以我们很多的人是自绝其打开自己慧性大门的机会,把那些稍纵即逝的机缘都白白丢失了,被我们麻木的智能当面错过,而丢失了许多珍贵的机缘巧合。
  “正善治”的致知,“知”,只是“善”和“正”信息的出现被我们的智能接收,它并不会直接产生我们自己的慧智双运结论。慧性的内容,就潜藏在这个致知的背后,需要我们主动去格物而发现验证它们。“格物”,既包括着逻辑推理、实验证伪的左脑智能思维应用,更重要的是需要开启右脑中的慧性图文思维认识事物的本质,在格物的实践中去加以培养、开发,启迪我们慧智双运的主动性、自觉性和潜在的认知能力。
  格物知形,物格知身,修身知气,修身知慧,体慧知真,体真无为。

左右脑的不同功用(14)
这是成人修身必须经历和把握住的漫长实践过程。只有通过格物,才能洞穿事和物的表象,而进入“物格”之内,掌握住其中的三因和三元,识透形质,达到真正的慧智同运型的“知至”。
  “知至”,是一种在慧性思维主导而智能意识同步运行的前提下,在格物实践过程中,对事物产生“物格”其本质三元和三因的正觉正知。在此基础上,依据“物格”而生成的“知至”,深入而牢固地确立“意诚”,保持“心正”才能深入全面地产生“身修”的自然变化。从局部变化,逐步进入系统性变化,整体性的慧智同运而确立无为而治,无为而为,直至无为而无不为。这是成人修身的一个简要过程。
  从小抓起的德慧智教育的慧性智能同步教育,这个过程刚好是一半,并不像成人那么复杂。
  金木合并、日月同辉,在里面的确是含有很高深的火候与经验。像小时候,老师看着自己、指着自己、逼着自己练的时候,滴上三滴眼泪,还别说,“哦,行了,时间够了。”其中,也就有个高深的火候经验。这个经验,后来学了医以后才明白,才明白这个日月合并的生理奥妙就在这张图当中。
  大家看一看西方人画的这张图,双眼的神经传递穿过了颅底神经孔,到达这个泥丸里面,进入泥丸。人类的第三只眼,同样有一条直线,也会传递一部分能量到达这个泥丸区,然后才到达脑后侧的视神经分析区,变为意识认知的图像。你在练双眼的时候,其实的确是像刚才感觉那样,牵动了自己的第三只眼,也进入了气、精的活动,最后达到一种神眼同步,而产生这个图像思维的方法。
  人类的智能教育,能够进行恭维的内容并不多。慧性教育的内容被智能教育掌握以后,常常也会最终变形和走样,不会像慧性教育模板那样,几乎万古不变。所以,以智解慧是最难的,也是最不可靠的,如履薄冰,得十分小心才行。就像我们反复强调的那样,别把自己练成了老对眼儿,要掌握好火候,所以修身界的许多内容,是不载于文字,而只是口传心授。
  例如,儿童的眼根开发教育,的确是客观存在的。虽然说致知也好、格物也好,知道这些内容,但是我总想在显态找到一些依据作为佐证,想找到实证的记载。但是由于中国的慧性教育记载典籍,在历经春秋五百年战乱的摧残,再经一番笔削、秦朝的焚书和汉代的编修,早已经荡然无存了。
  像中国历史上曾经广泛存在的金字塔,由于它的石条(组成金字节塔的石条)好用,全都被拆下来修了七国的城墙、战壕,永远消失了它们的踪迹。很多人认为中国没有金字塔,实际上中国早就有金字塔。金字塔在世界上诞生二万多年,中国也曾经是遍地皆是,同样经历过三种使用期:一、宇宙能太阳能源采集转换使用期;二、遗失第一作用而转为祭祀与坟墓使用期;三、当祭祀和坟墓的使用价值也消失以后,转为现代的考古研究和古迹凭吊期。只是在中国,这种第三期的时间短得可怜。在秦朝,秦始皇的陵墓也是采用的金字塔造型,只是他的陵墓是一个似象非象的金字塔,也许他陵墓的石条也被后人拆去盖了房子,做了人家的地基,所以只剩下个大土堆儿,但是结构体上据放射性测量,就是一个金字塔的模型。现代的其它发现,也只是在云南的湖底发现中国金字塔的遗迹,却并未水落塔出。这样也好,免得又被拆得无影无踪了。中国人是最不爱惜祖先们的遗产了,跟西方或其他地方的人不同,好像都喜欢往自己家里搬,一发现没人管的东西,拆了就往家搬,拿了就走。这个特点和别国不同。 txt小说上传分享

左右脑的不同功用(15)
玛雅金字塔
  我在背诵老子的“九成之台,作于羸土;百仁之高,始于足下”时,被“致知”过,知道这是指中国古代在商周时期还仍然大量存在的金字塔。当时虽然被改造成一些拜神的地方,但是没有被真正的毁灭。但是虽然被“致知”,却没有地方去看实物,进行一番格物。光有图文思维放映式的观察结果,讲出来那也只是一种“猜想”,在智能世界没人相信。这次同样有幸在“致知”的启发下,顺应所引,到玛雅文明遗址实地,去从“格物”到“物格”,然后“知至”了一下,收获还是比较多的。
  玛雅金字塔龙型塔基
  玛雅的金字塔与中国曾经有过的完全一样,也是九层构成,也是八十一级台阶,是突出仁德而化显龙形的这么一个结构。这个金字塔上的确共有八条龙,西方解释为蛇,但是物格所知至的却是中国的一种应龙。西方人只要看一下那个石头“蛇”的大舌头,就应当知道它并不是蛇,真正的蛇的舌头是尖细的、分叉的。而它的舌头尖是圆形的,跟人的舌头是一样的,与中国龙舌草的叶形相似,而且牙齿也是龙牙,而不是蛇牙,不是蛇的那种毒牙。但是,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一定要翻译成蛇,把中国的那种应龙的形态翻译成蛇,可能是我们中国人研究自己的文化太浮躁了。把那种龙都画成一个样,人家也都分不清楚,没有凸显出真正中国龙的各种特点。中国龙的特点,是龙系、龙族,其中还包括龙生九子,各不相同。
  龙本身的不同和龙生九子的不同,对于这些各不相同,我们中国人没有像西方人那样认真研究,西方人没有一个标准进行参考的话,他们也就不会承认。所以,我们自己还要花大力气去研究我们自己的文化,而且要认真地研究细节。细节研究都完备了,才能说服别人。
  在这次旅程中,感觉到玛雅文化与中国同宗同脉。如果从修身的专业角度而言,可以说是一次“中国的内景图与玛雅的金字塔”破解之旅;如果从教育的角度而言,则是一次“慧性文明与智能文明”的体验之旅;如果从文化的角度而言,则是“慧性文明的失落与重新崛起应当吸取的教训”,能够慧观一下中国的古昆仑文明数万年之前在世界异域各地开枝散叶;能够用肉体真实地抚摸一下那些用石头镌刻画和图而进行慧性教育展示的全景图,尤如回到了阔别的从前。
  考察了两个地方,每一个地方都像沾在那儿不让走了。一个地方,一坐就是四天,物格、格物、致知的内容挺有意思。今后有机会再慢慢讲来,今天只能简单谈一点。但是简单谈的这一点,也是言数千年以来前人所未言、破数千年以来前人所未破的绝学教育的奥秘。内行就听门道,在正式介绍这一点之前,也要先提一下其中的来龙,不然会将“去脉”听得像云里雾里似的。
  玛雅人有一句经典名言,被西方智能文明认同而传播:“地球不属于人类,但是人类却属于地球”。这一说法与老子的“人法地”思想如出一辙。地球一次又一次地将人类从任性发展的各种文明的巅峰,无情地摔入谷底,彻底摧毁人类千辛万苦所创建的物质科技文明,将人类打回毫无科技的原形,使人类从最原始的状态重新开始发展,无言地警示人类一定要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同步发展,物质文明不能超越精神文明。可是,每一次人类都是最终忘记了历史的教训,仍然盲目地陷入单纯的物质文明的发展,最终招致自毁于物。

左右脑的不同功用(16)
世界各地,可能欧洲是淡忘得最快的地域。例如,中国发现石油的历史,远远早于欧洲,却一直不敢擅用地球之血。但是,欧洲一经发现了以后,就大肆开采应用。在世界各地中,美洲的玛雅文明算是淡忘祖先训导比较慢和迟的民族。1562年时,他们的物质文明还只是处在石器、陶器时代。从这个民族仍然大量保存着上一人纪大量超越这次人类智能文明期的典籍现象看,说明他们的祖先还是比较恪守一些戒规,虽然拥有高科技的文化和知识,却并未擅自在物质文明的发展中加以应用。所以,我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