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火熬小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小火熬小药-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因人而异,找准自己的调补方

    每个人的阴阳气血属性都不尽相同。阳虚的人常伴有寒证,比如面色白,四肢逆冷,脉沉细无力;气虚的人容易疲劳,就算轻微的劳动也会出汗;容易发怒、紧张的人大多是因为气滞体质所致;容易口干、皮肤干燥、夜里烦热,这是阴虚甚至体内有虚火的表现;若是容易头晕、吃得少就乏力、有时微微发热出汗,便是因血虚所致,可能还会伴有恶寒或虚热。

    如果是肾阳虚引起的腰酸疼,我们就不需要过多养阴,重点要温补阳气;如果是肾阴虚造成的盗汗、烦热,就要滋阴清虚热,而不是升阳清实热。然后辨别气血是否有余或不足,在适合自己的膏方中按加减用药原则做相应调整即可,这在书中每节内容中都有提及。

    有一种患者比较难以鉴别,那就是病根与实际表现出来的症状不一致,比如外在表现是容易怕冷、神疲乏力,却舌尖红赤、容易心烦急躁,这就是寒包火的现象,治疗就要以治内在虚火为根本了,看是阴虚有火,还是血虚有热,最终还是要归类到阴阳气血来辨证。
第5页:
    所以我在讲解用于调理每种疾病的膏方时,将会谈到导致本病的主要病因(如痰、湿、瘀、虚所造成的〃虚象〃)和病位,从而拟定治疗方法,使用者只要根据自己的阴、阳体质对膏方稍加调整就行了。另外,根据我国各大地域特点,长江以北的患者多有内寒,长江以南的患者多有内热,而两广及福建等地(包括港澳台)的患者则多有湿邪。因此,在加减用药上,寒甚者可以多用温阳散寒之品;热甚者则不免要加些清热解毒的药物;西北方患者,就该多加些养阴润燥之品;而南方患者则需要添加化湿、利湿、通便之品,让二便的代谢能够带走体内的湿热。

    有些章节,我给出了相应的贴脐、熏洗、煲汤、针灸穴位等方法,希望各位读者能借鉴,配合膏方多管齐下,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г米г花г书г库г ;www。7mihua。com

    自制膏方:您吃对了吗

    根据多年经验,我总结了膏方的三大特点:一是吸收快,作用强,药效持久;二是口味好,小孩及老年人容易接受;三是制作省时省力。

    如果您不知道自己属于哪种病症、应该服用哪种膏方,我建议您不妨先总结自己的症状,从本书中找出与自己症状相似的章节,再判定自己可能有哪种疾病的发病征兆。同时,我还要提醒您在找出相应的症候时,一定要找有经验的医师验证一下,以免贻误治疗。如果您服用膏方期间患了〃急性病〃,如流行感冒、急性胃绞痛、发烧、呕吐、急性腹泻等,我建议暂停服用膏方,痊愈再服。这就是中医强调的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

    女性在经期、孕期、哺乳期忌服用膏方,以免造成气血失调。膏方中如果有活血、通络等具有强烈〃行走〃特性的药物,孕妇忌用。

    我在书中开的方子,一次制作的剂量至少能吃上3周,而且服用简单方便,服用时,每次只需取2匙药膏兑温水化开,就能像口服液一样服用,十分简便。

    随时可以开始服膏的人,必须具备以下条件,缺一不可:

    1。现阶段没有急性起病,如感冒、发烧、急性炎症等。
第6页:
    2。没有确实的依据表明已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或虽患有这类疾病但已长期良好控制住。

    3。虽为过敏体质,但熟知自身过敏源。

    4。未孕女性,非素食者。

    如果不符合以上条件,应先请专业中医师问诊、经辨证之后开具处方,按处方先喝2周至1个月的汤药把内环境调理一番,再服膏方。

    调理好身体的内环境之后,制作和食用膏方前,我们要先掌握以下要点:

    膏方的三种构成

    膏方有三种构成,选用什么样的水煎药、成膏药和调味药,是根据你制作的目的决定的。

    1。水煎药

    水煎药是膏方发挥药效的主体部分,它是根据季节的特性辨证得出的。但西洋参、鹿茸、生晒参、冬虫夏草、灵芝等水煎药,最好不要和众多药物一起煎煮,否则就浪费了如此昂贵的药材。一般可以将它们单煮成药汁,在即将成膏之时兑入,或直接研成细粉,在成膏时加入,和制作好的膏药一起存放即可。

    2。成膏药

    成膏药是让汤药成膏的中药材,能提供胶质、补给蛋白,还能补虚疗疾,最常见的有阿胶(补血润燥、养血止血)、鹿角胶(温补肾阳、填精补髓)、鳖甲胶(补肾、滋阴、退热、散瘀、散结)、龟板胶(滋阴潜阳、益肾壮骨、止血)和黄明胶(止血、清虚热、排脓)。另外,市面上出售的类似于中成药的膏剂,如夏枯草膏、益母草膏、金樱子膏、桑葚膏、秋梨膏、鸡血藤膏、川贝枇杷膏等,也是很好的成膏药。若原料不易凑齐,也可将所需的相应药物,如夏枯草、益母草、梨汁等加入水煎药或调味药中,按照此法制成的汤药,也能起到同样的药效。
第7页:
    需要提醒的一点是,由于阿胶较为滋腻,故不适合有胃食管反流、消化道溃疡病史的患者使用,所以,有消化道疾病史的患者在用膏方时应去掉阿胶。如去掉阿胶后再无其他成膏药,须将水煎药的煎煮时间延长到2至3小时(故一开始煮药须多放水,以免将药锅煎煳)。

    3。调味药

    调味药分为三种,一是糖类,用以保证膏药的黏稠度,增加可口度,本书主要采用荆花蜜,因为荆花蜜的质量上乘,常被称为〃一等蜜〃,且有清热去燥的功效,可以避免有些膏方滋腻之性,改用其他种蜂蜜也是可以的。另外,需要强调的是,糖尿病患者最好将调味糖类统一改换为木糖醇。二是食材,如桂圆、枸杞、芝麻、核桃、红枣、薏仁、百合等,不仅本身具有一定的药效,而且也让膏药成为了食品。三是珍贵药材,一般可以单煮或研成细粉兑入成膏。比如羚羊角粉、珍珠粉、琥珀末、肉桂、西洋参、虫草等。虽然它们也是膏方中发挥药效的主体之一,但由于珍贵,若用水煎就等于浪费药材,所以放入了调味药一组。

    药物剂量没有小事

    药物剂量通常是根据药物的质地以及在方子里所起的作用来决定的。

    比如矿物类中药牡蛎、龙骨,或者根茎类植物药生地、熟地等,这些药材的质地较重,所以剂量虽大,但实际体积看起来很小。

    根据药物在方子里所起作用不同,药量也会有相应的不同,比如一个方子是以温中健脾为主,兼补养肝肾的,那么温中健脾药物的剂量自然比兼治药物的剂量多一些。

    另外,药物的味道也能影响该药物的剂量比重,比如,黄连性寒,味苦,在其药性可充分发挥的情况下,可适当减少剂量。

    两个技巧使你的制作事半功倍

    每道膏方的做法我在文中都有详细说明,需要总体提示的两点是:

    1。我们在煮水煎药之前,最好能将水煎药先浸泡30到45分钟,这样可以让药中的有效成分更容易被煮出来;

    2。成膏药的胶剂,即阿胶、鹿角胶、龟板胶、鳖甲胶等,使用前最好都先用黄酒浸泡,这样做不仅因为酒水能溶化胶剂,重要的是还可以去除异味。如果小儿不能接受黄酒的味道,还可以改成米酒或料酒,并且用量应比成人少一些,刺激性也会小一些。
第8页:
    融膏的技巧

    用来融化膏药的,一定要是温热的水。

    用温水,一是容易化开膏药,二是有助于肠道吸收,使药效充分发挥。治慢性病的药物,本来就不该有冰凉口感,一定要温温的,最好和人体温度差不多,缓缓地进入您的肠胃。

    服用膏方,找准时间才有效

    膏方的服用时间因季节而定,一般春夏秋冬四季是在第一周和第二周的早、晚饭后一个半小时左右各服1次,第三周到第四周,中饭后服用1次,之后隔一日的中饭后服用1次,连续服用4~6周。而每个长夏只有18天,为2~3周,在此期间第一周和第二周早、晚饭后各1次,第三周隔一日的中饭后服用1次。如果不够的话,您可以根据缺少的量,再制作出半个月的膏方。千万不要时刻被自己的疾病阴影所困扰,只要记得有个像零食一样好吃的膏方,定量、定时吃即可。

    其中必须说明的,是长夏的定义及时间段。长夏是每个季节的后18天,所以一年里有4个长夏,即春三月(5月)、夏三月(8月)、秋三月(11月)、冬三月(2月)的最后18天。

    对应各个季节,春季轻补,夏季清补,秋季平补,冬季温补,一年中的四个长夏都该调补。

    正因为各个季节有其不同特色,所以我们在服用膏方时,对应不同季节稍微变换一下膏方,就能实现天人合一、天人相应。

    膏方的服用剂量

    本书基本没有硬性规定小儿与成人,以及青中年与中老年的服用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膏方本身比较温和,不是用来治疗急性病的,加上我主张药食相合,不要给患者的身体造成负担,也不给患者带来治疗疾病的心理压力,所以我对不同年龄阶段的服用量并没有过多的要求。

    另外,只要服用的剂量足够,服用的次数可灵活变化。
第9页:
    服用膏方的禁忌

    1。不要吃萝卜、绿豆等,以免影响药效。

    2。不喝浓茶、黑咖啡等会让神经兴奋的饮料,若由于特殊原因需要提神,不妨试试〃白咖啡〃,其味道好,对人体产生的负担也小。

    3。服药期间少吃辛辣、油腻、煎炸的甜腻食物。

    4。膏方中若含有何首乌,则应忌吃鸭血、猪血、羊血,以免影响药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