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前后时光:孤独要趁好时光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香港的前后时光:孤独要趁好时光Ⅱ-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式格调,只要再往前深入,踏上荷里活道(HollywoodRoad),就能走进SOHO领地。其实,之前香港没有什么SOHO区,也不是因为纽约、伦敦有了SOHO区,香港就有了SOHO区。这个SOHO的由来是因为香港有一个“好莱坞”—中环后面有一条“荷里活道”(HollywoodRoad,“荷里活”是“好莱坞”的港译)—而荷里活道以南的士丹顿街、伊利近街以及利街一带就因“SouthofHollywoodRoad”的地理原因取South和Hollywood的头两个字母,简称为SOHO区。这里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勃兴的香港“美食联合国”,一家家风味独特的异国餐厅依山而居,有古巴、意大利、尼泊尔、希腊、泰国、中国、法国、墨西哥等地的美食,受到年轻人的追捧。而在早年的电影《重庆森林》中,梁朝伟所扮演的角色的家就在跨越SOHO的著名的扶手电梯一边。据说当时这处公寓是摄影师杜可风租住的地方,导演顺道借来拍了片子。我们记得王菲戴着圆形复古墨镜,在这里搭扶手电梯左右张望的那种懵懂情态。这处扶手电梯也是我第一次来香港时的朝拜地点之一,踏上扶手电梯,看周围的SOHO住家区域以及渐行渐远的餐厅酒吧,再次感受到香港特有的地理空间架构艺术—逼仄间,奇思妙想般的安插艺术。我记得我在扶手电梯上,看到一处咖啡室的露台,被开发的露台过滤浮躁,给人一个闲适安然的私人空间,尽管这处电梯的运行从未减速或者停止。
Chapter2 从旺角到太子(9)
    后来有香港的学者撰文,将香港的SOHO称为香港的“蒙玛特区”,因为和巴黎的蒙玛特区一样,这里山路蜿蜒,有着上上下下的坡度,文艺滥情,艺术家聚居,画廊颇多,富有异国情怀。我记得我在巴黎的蒙玛特,围着圣心教堂后面的古老建筑游荡,从高处看到巴黎城市的景色时,不断出现的迷人遐思,我想香港的SOHO和巴黎蒙玛特共有一份和电影相关的情结吧。

    其实,在这一带还未成为城市新聚点之前,在SOHO还未成为今日之SOHO前,这里已经入镜多次,成为香港电影导演的拍片佳处。《美少年之恋》中,杨凡导演塑造的一种伤逝情怀就与SOHO有关。电影还以荷里活道上的旧中区警署为一个结点,吴彦祖扮演的俊美警员就在此处办公。那一夜,冯德伦扮演的角色走上SOHO蜿蜒细窄的路,在夜色中等待和吴彦祖的约会,二人邂逅的画廊就在这里。《美少年之恋》里,美好的故事和这一带的风物交缠,SOHO区有一种爱恋的慵懒。我2005年在这里散步时,恍惚认出电影里的场景,舒淇和吴彦祖扮演的角色在戏中看小货品的店子还在那里,风雨不改。恋人絮语犹在耳旁,虽繁花故衣早无,但新旧影像,仍照出半边灰凉。∏米∏花∏书∏库∏ ;http://www。7mihua。com

    话说,在荷里活道中环部分的旧中区警署一直都是我的SOHO地标,无论是2005年,还是多年欧游回来后,每一次都要在这里驻足。我记得2011年9月的一个夜晚,和另外一个朋友Amber坐在酒吧里,面对着警署喝酒,看来来去的行人,听鬼佬男女的讪笑。旧中区警署旧称中央警署,曾是香港警察总部及中区警区的警署。旧中区警署在1864年落成,是一座三层高的古典式建筑;1919年进行过扩建。2005年10月,中区警署正式迁至金钟军器厂街新址。此后,这里被列为香港法定古迹。我固执认为,《美少年之恋》中,杨凡即是安排吴彦祖扮演的角色日日在这个“英国警局”返工的。

    从荷里活道中环部分的旧中区警署往下走,就踏上著名的石板街。其实这条石板街叫作砵典乍街,得名于香港殖民地时代的第一任总督砵典乍爵士(SirHenryPottinger)。石板被刻意砌得一块稍高,一块稍低,其实有防滑作用,以免下雨时因路面湿滑造成危险。后来中区填海,砵典乍街延伸到干诺道中,那一段被修建为石阶,但人们仍称之为石板街。香港人热爱这条磕磕碰碰,但不影响一上一下的怀旧街道,热爱脚下升腾出的香港历史感。2007年底,我在这条石板街上遇到在拍摄广告的摄影团队,心想,许多香港电影、电视和音乐录像带,如刘德华、郑秀文的《龙凤斗》、《无间道》等都特意到此取景,足见这条石板街的魅力。在历史和现代之间散发出游走的怀想气息,是香港这座城市的可爱之处。现代城市的飞速运转之外,总有历史怀想的可能。

    石板街对于我来说,除了是这些偶尔在散步时出现的情思,就是探访周围的酒吧买醉、纵情的销魂夜晚。早年的PPdisco2人气旺盛,现在则可以走到更远处,去ZOO3。林忆莲的老式舞曲是ZOO的主调,室内容不下所有人,大家就站在街道上把酒聊天。我们有时候是城市里的欲望动物,只靠眼神交流,刹那玩出火花,成为烈火中的干柴。玩累,又可以折返石板街,从这里往下走,去兰桂坊附近的“翠华”吃宵夜。那里的南国饮食,混合着粤式和南亚风格,给人一种饱醉酣然之感。

    2011年9月,我去香港看林忆莲的演唱会,有一晚和打扮时髦的Amber小姐一起走过入夜后骚动的石板街。那晚Amber小姐着一双高跟鞋,可以想象她是如何在石板街上蹒跚走过。一路上,撞到一样着细高跟鞋的鬼佬妹,大家仿若心心相惜,各自绽放。香港深夜的风,微醉,包围石板街上的互相打量,包围欲言又止的情欲宣言。这一地的闲情逸致,真是适合拍摄电影—我们是否都希望成为戏中人?

    在杨凡的电影《桃色》里,那种水盈盈的香港的夜,和我们在石板街遭遇的夜同质;电影里的章小蕙,亦着高跟鞋(戏里的鞋履据说都出自她自己收藏的ChristianLouboutin4)。石板街给人的印象,似乎和这些女人的高跟鞋相连,让回忆和情欲显得异常香艳和撩拨人心。

    如果你是艺术爱好者,SOHO的大小画廊应该成为你游玩的目的地。Alazizi画廊位于中环荷里活道利来商业大厦的13楼。选择它是因为这处小巧可爱的画廊复原了很多成人的童年梦,仿若是连接男孩与男人之间的一处桥梁。虽然是画廊,但是Alazizi经常举办一些关于怀旧儿童漫画的workshop(专题研讨会),还售卖限量版的世界儿童图书、画册。出自香港本地设计师之手的儿童玩偶也是Alazizi的独家奉献,这些公仔玩偶透露了很多童趣和天真,是成人们把玩和回味童年烂漫时光的伴侣。最近Alazizi里就展示了Alazizixdoubleparlour系列的公仔玩偶,这系列以香港街头的青年男女为创作原型。我喜欢Alazizi里存放的从世界各地淘回的vintage(怀旧)儿童漫画、图书,它是收藏这些作品的人士的一处宝地。画廊里悬挂着很多来自香港本地画家的儿童画作,让人目不暇接。我从Alazizi的玻璃窗往外看,外面是SOHO和错杂分布的中环老街,画室内则一直播放着法国民谣,情调自然酝酿,童年虽成往事,却不妨碍内心永存的这份烂漫情思。

    来来去去的中环行走,退去的整饬和严谨,我心的“落脚点”却往往是和现实中的相异,情感陷落在故去,不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只求在和历史、旧物的对话里,成全一个内心强大的自我,过艺术化的生活,做形而上的游走。在这些自行排列的文字幛、城市地理帷幕中,我亦看到这么些年来一个城市的改变,如我已经从当年的男孩,成为一个男人,改变应该还在继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