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一个公司看你怎么管》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给你一个公司看你怎么管-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有养闲人的风险。

    所以,我认为,所有的公司,甚至于所有的关键部门,都应该有一个(或几个)闲人。他们主要负责管理的工作,必须从繁重的业务工作中解脱出来。当然,他们对业务要有深刻的了解,但是又绝不受制于业务(具体业务可由其他的专人去做)。他们只须负责在一旁冷眼旁观,发现并解决问题就行。而做这样的工作,他们需要时间,所以他们必须要闲下来。受制于业务从而琐事缠身的人是无法闲下来的,闲不下来他们也就必然会加入瞎忙的队伍,从而丧失掉为公司作出更具建设性贡献的机会。

    如果我们想起部队上的政委一职,就能大致体会到这个角色的真实意义。业务再强的师团长,也需要有个好政委替他把关。否则,多大、多牛的英雄也会吃败仗。

正文 “专才”与“全才”

    全才,亦即复合型人才未必带来高效率。有时用专才要强于用全才。

    专才,顾名思义,就是指只会做一件事儿的人,所谓一招鲜吃遍天;全才就是指会做很多件事儿的人,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复合型人才(一般指博而不精之人。当然,也有又博又精之人,但实属极少数,甚至堪称异类。)

    用哪种人好?

    首先,这要看情况,一般说来,最佳情况应该是(尤其是规模越大的企业越应该这样):全才专用。就是说,人才,还是复合型的好,但最好固定在一个岗位上用。

    但在现实生活中,大家往往会对全才有着过多的期待,甚至于接近神话。因此,我在此主要针对复合型人才的缺点进行剖析(但这并不意味着否认复合型人才的意义与价值)。

    人们喜欢复合型人才的理由很简单,也很合乎逻辑。复合型人才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什么活儿都能干),也可以降低人力成本(雇一个人顶上三个人),因此,不喜欢这种人才的老板肯定是脑袋进水了。

    但是,用复合型人才也会存在一个巨大的陷阱。那就是,复合型人才也是人,毕竟精力有限。他可能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到八成,而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到十成则绝无可能。然而,用专才则有可能大幅度提高或改善做事的效率与成果。比如,与一个全才相比,十个专才可能会把所有事情的效果提升到九成,这多出来的一成,将会成为企业异常宝贵的生产力与竞争力,这种竞争力所带来的潜在收益,将会远远超过用全才不用专才而节省下来的成本。

    全才还有一个弊病。因为全而不得不凡事事必躬亲,而他的时间毕竟有限,这就会使他无暇他顾,疲于奔命,不得不把有限的时间平摊给太多的事项,使本来时间充沛的话可以做到十成的事情,也只能做到六、七成。最终搞到所有的事情都是不好不坏,不上不下,别别扭扭,死气沉沉。这种情况给企业带来的生产力的浪费也将是巨大的,所以是得不偿失的。

    由此看来,专一些,闲一些,也许也是一种高超的用人之道。而满负荷、全才之类的想法在很多时候则很可能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或者是自己给自己套上的紧箍咒而已。

    所谓先入为主、画地为牢说的可能就是这个意思。

正文 “管理型人才”与“业务型人才”

    管理与业务本是两码事——业务好的人未必懂管理,管理好的人也未必精业务,但在现实世界中,这两个概念却被极大地混淆了。

    中国企业中对于管理这个概念有正确理解者实在是凤毛麟角。我们通常都极大地混淆了管理与业务的关系。

    实际上,简单点说,业务就是事儿(对企业来说,就是赚钱这件事儿的具体途径、手段),而管理就是把事儿做好的方法(对企业来说,就是如何做才能赚到最多的钱)。这两个概念虽说乍看相似,仔细咀嚼、品味后却可以发现它们其实大有不同。说得极端一点儿,做事儿的方法要远远重要于事儿本身。只要有好方法,什么事儿都能做成;反之,没有好方法,你不可能做成任何事儿(或者说,即使做成了也难以持久。这就是打江山易,坐江山难的道理)。

    而中国企业往往很可悲的一点,就是它们往往不可救药地存在着(或者说固守着)以业务来断管理的惯性思维。说得直白一些,它们的用人思维往往是这样的:提升某某当经理了,因为他(她)的业绩(业务)很出色(或,因为他们干的时间长,业务经验很丰富)。这真是一个奇怪的逻辑,一个人的业务(业绩)好,只能代表他自己的成绩,而一个管理者是要对一个团队负责的,这能是一回事儿吗?把干的时间长,经验丰富作为评价一个人是否适合做管理者的依据之一,也难免有失偏颇之嫌。因为一个人干的时间长,只能证明这个人办事的熟练度高而已,未必能证明这个人办事的理念先进、思维明晰、富创造性、高效率。就是说办事的熟练度高,未必能证明办事的质量高。这本是两码事。恰恰相反,经验的丰富以及高熟练度往往会让人产生思维与行为的惯性与定式,从而使这样的人容易固执、抱残守缺而缺乏进取心与创造性。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所谓经验主义害死人的道理(当然,这么说并不是否定经验的价值和意义,而是对于唯经验论的一种有益的警惕)。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场面:一个在某个行业工作了10年的人,为了否定一个新人的创新建议而用这样的说辞在这个行业里,你干的时间长还是我干的时间长?这句话看似十分在理,实际上好好想想也有点蛮不讲理——对不起,一件事情的对与错取决于这件事情的本身,而不取决于看谁干的时间有多长。你如果要否定我,请拿出充分否定这件事的证据,而不是给我摆老资格。

    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思维的害处已经无所不在了。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好好的业务人才,提拔到了管理者的岗位上后便迅速凋谢;我们还可以看到,在现实中数不清的管理得一塌糊涂的垃圾企业,其实并不缺乏拥有十年乃至几十年业务经验的业务高手。

    说得极端一点儿,业务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泡出来的。只要别太废物,一件事儿干个八年、十年,业务想不熟练都难。而管理是需要学的、需要悟的,它是一门知识,一种智慧(千万别和我抬杠,我这样说并不意味着我认为业务不需要学、不需要悟,不是知识、不是智慧)。

正文 伪“人才重视论”

    打着人才第一的旗号行无视人才之实的老板们是可耻的。

    现今的许多老板,别看平时把人才第一叫得山响,但是真正把人才放在眼里的,实在是少之又少。

    我称这种人的理论为伪人才重视论。

    我曾经在一家较具规模的集团公司工作过一段时间,那家公司的老板天天感叹没有人才,手下几百名员工却在天天流失——那家公司的员工平均每年都要走掉三分之一,最多的时候一个季度就有近60人辞职。甭管人力资源部门如何大力招工,都赶不上人员流失的速度,急得负责招聘的主管直掉眼泪。

    原因也很简单,那家公司的员工满意度极差,我的感觉是打30分都不值。企业氛围死气沉沉,几乎可以说是人人思走。有员工打趣地形容道咱们公司就是一家人才培训学校,好不容易培训好了却被别的公司挖走了。

    情势已经到了如此地步,偏偏老板还振振有词——没事儿,大浪淘沙,留下的全是精英。

    听闻此言,真让人哭笑不得——您这可不是大浪淘沙的动静,而是大浪淘金的动静。淘走的全是精英,留下的全是没人要的主儿才对吧?

    也许是由于对员工的不忠行为极为愤恨,这位老板在员工离职时总要给员工添点儿堵,不是想方设法找个借口克扣工资,就是扣押员工的保证金不还——反正不能让你全身而退,一定得给你添点恶心。

    这一招确实很灵,绊住了不少人。但员工也不是吃素的,他们总是想方设法地在正式离职前找个借口拿回自己应得的东西,然后再悄无声息地人间蒸发。

    不止如此,就算那些暂时没有离职的员工,看到公司如此对待离职人员也是心凉了半截,真可谓人人自危,还能指望他们为公司忠心耿耿地服务恐怕已经是难上加难。这种糟糕的企业文化对员工示范作用之恶劣无以用言语形容。

    其实,还有一笔极为重要的账老板没有算清楚。那就是,一个员工从青涩到成熟,企业需要付出多少成本进行培训与教育的账。当企业付出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好不容易将员工培养成熟,终于可以指望他们出成绩的时候,他们的离开将会给企业带来多么大的账面损失与潜在损失,到底我们的老板是否认真地计算过?

    如果资本家真的是自私的,那么让自己的企业成为他人,尤其是自己的竞争对手的人才培养与输送学校实在是傻得可以,简直可以用大公无私来形容。

正文 别拿自个当“省委书记”

    民营企业最为重要的价值观就是务实。任何一种形式的官僚主义都是荒谬可笑的。

    都知道民营企业是以做事为本、赚钱为本的。这个大前提决定了对于一介民营企业而言,一切事物的出发点都应该是两个字:务实。任何与务实无关的东西,都应该扬弃。

    但在现实世界中,搞混了这一点的民营企业真是何其多也!不知是小时候电视看得太多,还是从前计划经济时留下的遗毒太深,现在的很多民营企业的管理者看上去几乎与省委书记无二,十分有领导派头,说话必打官腔,言必谈开会。诚然,开会是在任何一种组织中落实管理工作的重要形式之一,不可或缺。但如果事物仅仅停留在会开了没有,而不是事儿办了没有的程度的话,那么会议本身就仅仅流于了形式,成了为开会而开的会,开会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