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没有好工作》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为什么你没有好工作-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知道为什么写书的人总是不好意思告诉大家其实通融和妥协很重要,总是在一个劲鼓吹宁折勿屈。
  从小,老师就习惯给学生灌输标准答案,几千年来我们的思维中也多有这种标准答案的思维定式。常常觉得一件事情只有一种对的做法,其他做法都是谬误,谬误流传,贻害无穷,都是应该毁绝的。只是标准答案总是特定条件下的标准答案,失去了特定条件,标准答案就不适用了。而世道总是在变化的,没有那种亘古不变的特定条件。人们常常苦于发现自己认为对的东西行不通了,为了不使自己的道德和思维体系崩溃,人们很热衷于研究和争论条件的不具备,却并不热衷于研究在现有条件下,怎么做才最有利,最有代表性的一句话就是“生不逢时”。这种心态,就叫它认死理吧,也就是不通融不灵活应变的意思。
  普通人,或者说至少在你还是普通人的时候,要学会通融和妥协。在工作当中,好多人认死理。可是,凭什么公司的同事就应该配合你的工作?凭什么老板就应该大度无私?你说他应该这样,可世界上应该的事情多了,都按照应该的发生了么?既然没有,干吗非要认死理呢?请同事吃顿饭让他帮忙配合一下你很难么?老板毛病多点,只要按时发你工资,没有欺负你,你管他那么多干吗?老板就算骂错了你,忍口气会怎样?换作你是他,你就比他好点?你就没对人不耐烦过?你就没冤枉过别人?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种精神是可贵的,但用在和人相处上就是用错地方了。有很多人因为觉得自己在公司受了欺负而辞职,且不说这种对别人想法的分析有多么主观,退一万步说,就算你说的都对,别人都是小人,你能保证跳槽以后碰到的都是君子?为什么别人能和其他人搞好关系,你不行?如果其他人之间关系都不错,唯独和你关系不好,究竟是你有问题,还是其他人都有问题?在工作上和自己较劲是对的,但是对人际关系太钻牛角尖就会是这个结局了。

第四章  我们都是普通人(3)
你的同事,一定有他们的问题,但你周围的人哪个没有问题?历史常常给我们很多误解。道德品质和能力往往没有直接的联系,德才兼备的人,太少了。在我们的职业生涯中也是如此,我们周围,更多的是那些有着各种各样瑕疵的人,我们没得挑,只能和这些人相处,而我们自己何尝不是有着很多毛病缺点的凡人?和有缺陷的人相处,和有缺陷的社会相处,通融和妥协是必须学会的本事。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问题,觉得环境这个不好那个不好,常常和环境发生冲突,或者不开心,积累了一段时间就只能辞职了。我部门开会的时候,每当我的下属说其他部门不好,我都会问一个问题,“你觉得把其他部门的人全开掉或者把我们部门的人全开掉,哪种情况下公司能活得下去?”我曾经听到过一句话“这世界上当然会有你看不惯的人,因为上帝不是为你创造的这些人。”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没有办法把环境改变成我们喜欢的那个样子,那要怎么办?积一肚子怨气然后愤而辞职?还是想个办法和环境妥协?
  其他部门办事效率低,态度差,他们确实不对,那你想怎么样?把他们都开掉?你去做就会更好些?还不是跟他们一样?他们不也是和你一样的想法?指责对方会让事情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吗?不会。一起吃吃饭,聊聊天,多沟通,问题不就解决了?省下时间力气,干点正经事不好?现在流行“质疑”,一群人每天没事不是质疑这个就是质疑那个,从一定的角度上来说,是有积极意义的,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但是在自己单位里没事质疑这个质疑那个,就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了,难道别人都是来干活的,你是来监工的?
  一旦争论起来,八竿子打不着的事情都拉出来说,从盘古开天一直扯到中俄石油管线,大家忙着争论,就把正经事情给忘了,最后为什么争的都忘了,只记得对面那厮是个畜生。当生日的蜡烛又多了一根,回首自己这一年的成绩,只得又叹出一口陈年老气,“生不逢时啊!”您老到底要生在什么时候呢?
  通往成功的道路本来就不好走,在这种事情上较真只能让自己障碍更多,人要学会和环境妥协,学会通融,学会和别人好好相处。中国有句话叫做“花花轿子人抬人”,意思是说,一个人要成功,靠的是和别人互相抬举,而不是互相拆台。如果你的存在,让别人的存在更有意义更快乐,那么别人自然都会来抬举你,如果你的存在让别人活不下去,或者活得难受,自然有人来踩你。
  中国人觉得关羽是讲义气讲原则的,可是当初他跟着大哥刘备去打曹操,刘备跑了,他带着大嫂被曹操包围了,他说“降汉不降曹”,这就是妥协。后来也没人说他做错了,得了赤兔马,封了汉寿亭侯,过五关斩六将好不威风。再后来他老糊涂了,开始认死理了,人家孙权好心好意来拍马屁,要跟他结亲家,他说 “虎女焉肯嫁犬子!”结果倒霉了,走了麦城。
  宋太祖赵匡胤那时候有个人叫李汉超任关南巡检使,负责边防,契丹不敢来犯。但这人是个武夫,做事情不讲究法度。老百姓就告他,说他借钱不还,还强娶民女。看到这里,先等一下,列位,要是您是赵匡胤,或者您公司里出了这样的人,您怎么办?
  咱们看看赵匡胤怎么办,他亲自接见了那些人,请他们吃了饭,听他们说完,然后问他们:“李汉超去了以后,契丹人还有没有来抢过东西?”众人答曰:“没有。”“如果契丹来了,你们的田地妇女还能保全吗?现在李汉超拿的和契丹人抢的哪个多些?”众人不语,赵匡胤又问:“你们的女儿,所嫁何人啊?”老百姓据实以告。赵匡胤一看说“都是些村夫吗,难道你们不想给你们的女儿谋求好一些的前程吗?汉超是我的重臣,他一定不会亏待你们的女儿的,嫁给他总比嫁给村夫好吧?”老百姓一听也对,心平气和地回去了。然后他叫人告诉李汉超,“你要是缺钱,怎么不告诉我,我还能不给你吗?”又拿了几百两银子给他,说: “你自己去还他们,他们会感激你的。”
  既让李汉超知道错了,又让他死心卖命,老百姓也没意见了,这处理的手段,很高明。要是换了朱元璋,一定把李汉超下了大狱,搞不好还要剥皮萱草。到时候契丹打来了,谁去守边?朝廷不还是要花银子花人命?老百姓不还是要被人抢东西抢女儿?这样就高明了吗?
  这个社会和神话故事里的社会不一样了,和尧舜禹汤的社会不一样了,不是伊甸园,不是乌托邦,没有那种“从此快乐地生活下去”的生活,每个人都面临不那么完美的环境,虽然很叫人难过,可是没办法,高贵和圣洁是如此的珍稀,也许是叫伊甸园里那条蛇骗去了吧。既然改变不了环境,只好改变自己。我想以前或许是有人认同夸父精神的,至少他追求了他想要追求的,谁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快乐。但是,我们和他不同,我们只是个普通人,不能像他那么不管不顾。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五章  成功需要成功的态度(1)
孙悟空是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几乎人人认得这泼猴,每次看西游记,那生动的文字都让我觉得这只猴子要从纸里蹦出来,中国神话之中很少有如此个性鲜活的人物。脑子里总是不能抹掉那别人叫他一声泼猴,老孙却把脖子一梗下巴一扬的泼样。虽然有大师说这只猴子脱胎于印度佛教故事,对于大师的考究本事,我是很佩服的,但要是就凭印度文献上一段语焉不详的文字就把吴承恩的这许多创作否定掉,我是不服气的。
  孙悟空除了本领高强,倒也没有什么特别出色的优点,他粗鲁、暴躁、爱耍性子,他常常不顾大局……不过我看这猴子身上有一大优点,就是不知道扭捏为何物。就说参加王母娘娘的蟠桃会,老孙不管那么多,不请俺老孙,就自己去吃个天翻地覆。换了唐僧或者其他人物,一定患得患失地寻思“这蟠桃会会不会请我去啊,哎,我这么个小角色,谁会请我啊,可是,说不定王母看我顺眼请了我去,也是可能的。上次王母回宫,在门口看了我一眼,这一眼说不定是大有深意,嗯……也许人家没这意思呢?唉……要是去我该穿什么好呢?我那身西装是不能穿了,太土,也没有领带配,要不找哪吒借一件?那巨灵神最小气了,每次都借口他的衣服太大不肯借人……”自己瞎琢磨了半天,结果王母没请,肚里又暗暗嘀咕“蟠桃会有什么了不起的,让我去我还不去呢,再说去的那些个都是妖魔鬼怪,跟他们在一起丢人,不知是怎么巴结了王母才去的。”
  老孙脑子里没有这许多杂七杂八的念头,他的要求简单而又直接,要什么就说什么,决不绕弯子。这也是老孙之所以能成功的理由。相信本事和老孙差不多或者比老孙高的人多得是,要不怎么后来取经的时候,老孙解决不了的妖怪要到玉帝那里去请救兵呢?但是这些高强之士总是被自己设计的障碍所羁绊,当初要是换个人做了弼马翁一定又患得患失起来“虽然这弼马翁不是什么大官,可毕竟是天庭的差事,说起来也是个神仙,怎么也比在花果山当猴子王好些吧,再说这里环境好空气新鲜,大家都很讲礼貌,物价便宜,法制健全,福利又好,虽然官小点,可比花果山好得多了。好是好了,可是天天却不怎么快活,那重要的位置都是大罗金仙占着,我们这乡下来的小神仙本事再大也不管用啊,他们大罗金仙有什么的?不就是拿了本大罗金仙护照么?”
  不要自己给自己设置障碍
  必须要承认成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有太多的因素在阻止我们成功,甚至我们自己也在阻止自己成功。生活中外界给我们的羁绊已经非常多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