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力激荡
我们如何通过比喻产生出来灵感呢?我们是否能创造一个能聚集灵感的“窝”呢?我们是否能喂养刚刚“孵化”出来的创意呢?实施一个灵感是否必须要“食物”呢?冬天来临的时候,“迁徙”的灵感是否需要南飞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呢?试着想像一下关于灵感、蛋、鸟的比喻。
现在是什么样的比喻会让你的脑子中出现灵感呢?用确定和发展的观点来研究这个比喻方式。
“军队的入侵可以抵挡,但灵感的到来却势不可挡。”——雨果
▲虹桥▲书吧▲BOOK。
爱迪生的定额灵感
明白想出无数灵感和仅想出几个灵感之间差距的重要性
背景
收集无数的灵感是为了诞生一个最好的办法。这一点,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最清楚。毫无疑问,爱迪生是一个天才,他保持着发明最多的世界记录。他发明了留声机、白炽灯、蓄电池以及改良了电影放映机,还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公司之一——通用公司。
但是,爱迪生很清楚好的灵感不会自动出现,所以他给自己和助手安排了定额灵感。他自己的定额灵感是:每十天必须有一个小发明,每六个月必须有一个大发明。
脑力激荡
强迫自己想出更多的办法!当面临一个难题时,想出50种不同的解决方法。其中的很多办法并不见得是好办法,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第一个想出来的办法不太可能是最好的办法。练习让自己面对不同的难题想出更多的解决办法。养成随时问自己的习惯:“这个问题还有其他的解决办法吗?”不要放弃,直到你想出最少三种解决办法。记住:任何难题都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改善就是改变,只有经常改变才会更完美。”——邱吉尔
。§虹§桥书§吧§
不开心的教授
向不可能的事情挑战
背景
有个故事是关于一个坏脾气的大学教授,这个教授很容易生气,就连他的很多研究生都会害怕他。终于有个学生鼓足勇气问这个教授为什么脾气这么坏。教授回答说“你知道吗,60年前当我和你一样年轻时,对将来的事物有很多梦想,如手机、自动收割机、互联网等,可是当所有的事情都成为现实时,我却要在一年内退休了。”
让这个可怜的教授感到痛苦的是:当小巧便携又便宜的电路发明出来时,他已不在年轻了。而更让他感到苦恼的是:阻止发展的不再是技术,而是人的想像力!
要学会质疑那些认为是不可能的断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意味着以前人们认为不可能的事情现在都有可能做到。同时,我们必须学会让自己接触新的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否则,我们的大脑就会僵化,既然我们能解决昨天认为不可能的事情,那我们就一定能发现明天能解决而今天认为是不可能的事情。
脑力激荡
描述在你的团队中存在的,现在不可能、但不久的将来能做到的事情。想像一下当事情由不可能变为可能时,它的影响会是如何?你从这个改变中如何获益?
“任何对他人没有价值的商业计划最终对你也是毫无价值的,让双方满意的交易才是惟一得重复的。”——福布斯
“事情不是因为我们做了才是正确的,方法不是因为我们在使用才是好方法,设备不是因为我们拥有才是最好的。”——约翰·阿尔代尔
▲BOOK。▲虫工▲木桥▲书吧▲
“坏掉的”监视器
正确提问的重要性
背景
我们总是知道怎样找到问题的答案,但却很少知道怎样找到问题。学习怎样提问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提高的技巧。质疑你所在的单位,看看你是否能找到更好的管理方法是步入正途的第一步。知道怎样正确发问时,你就已经在这条路上走出了大半了。
一家欧洲国际机场的咖啡馆总是宾客满堂,其症结所在是人们在候机时长时间坐在座位上细细品味咖啡而一动不动。咖啡店想找到一种方法,怎样才能让客人尽快腾出座位呢?最初的创意不外乎:使用不舒适的椅子,收取座位费,及时清理桌子等。然而,他们最终采用的办法是:关掉咖啡店里的航班监视器。人们担心误了航班,因而四处寻找没有故障的监视器——于是座位腾出来了。当咖啡店里有了足够的空座位时,航班监视器又“突然”开始工作了,于是吸引了又一批新客人。
用不同的方法设计问题能帮助你从不同的视角看待问题。在以上的例子中,你可以通过新的提问方法找到新的视角:我们怎样才能提高销量?因此,不使用让顾客更快腾出座位的办法,你还可以用其他办法解决问题,比如安设外卖柜台,这样顾客就可以在登机口叫一份快餐或饮料,或者向乘客销售野餐包,让他们带着野餐包登机。
脑力激荡
提出更多的问题,质疑处于良好工作状态的事物,以便找到能让它们工作更有效的方法!
面临麻烦时,视其为一个问题,然后找到几种解决方法。如果“卡壳”了,再用另外的方法提出问题。你总是能够以不同的方式提出问题的。
“假设你是只脑瓜很笨的熊,如果把你展示给别人、供人参观时,你会觉得自己是另一只熊。”——小熊维尼
◇欢◇迎◇访◇问◇虹◇桥◇书◇吧◇BOOK。
鸟——鱼——鸟鱼?
合并旧东西,创造新灵感
背景
我们可以合并一个或多个旧创意,形成新灵感。事实上,很少有灵感不是来自于旧创意的合并。几乎所有的灵感都最少包含两个早期的创意,你能找到不属于这种类型的灵感吗?
将两个已有的创意整合在一起创造出新灵感。比如地铁里的免费早报,就是将免费报纸和早报这两种概念整合成——免费早报。
另一个关于这种思维方式的明显例子是ICQ(网上寻呼机)。它既有邮件功能,也有聊天功能,两个功能各占50%。这个新产品就是通过合并这两种创意以及其他创意创造出来的。创造者们垄断着这个以独特方式满足人们需要的领域。在过去的短短几年里,ICQ已经拥有超过2千万个用户,因为现有的产品无人能和它竞争,它完全是一个新产品。
脑力激荡
将两个创意放在一起,看看会有什么发生。和两个独立的创意相比,整合两个旧创意往往能创造出更有趣的灵感。然后将三个创意整合在一起,或四个,或将两个新产生的创意再整合在一起……
“高科技永远服务于革新,你改变的越多,需要你改变的就越多,你不得不将接受一个事实:这个游戏的规则也在时刻变化。”——比尔·乔伊
▲虹桥▲书吧▲BOOK。▲
在干草堆里找针
寻找更多的答案
背景
曾经有人问艾伯特·爱因斯坦:“你和我们这些人到底有什么区别?”爱因斯坦回答说:“如果让你在干草堆里找一根针,你只会去找这根针,而我会把干草堆里的所有针全部找到。”
还有一个关于爱因斯坦如何给学生们做测试的故事。学生们看到试卷时惊讶地问他:“老师,这份试卷和您上次给我们的是一样的!”“是的,我知道,”他回答道,“问题是一样的,但是答案却不一样。”
这两个故事使我们知道:爱因斯坦为什么总在寻找不同的答案。当然,他是正确的,做同样的事情会有很多不同的方式。
脑力激荡
当你找到一个问题的另一种解决方案时,你也许会问:“我们可以这样做吗?”人们或许会批评你;当别人已经有好办法时你还在坚持你自己的创意时,人们还会认为你很笨。但是你应该有自己的立场,或许真有更好的办法等着被发现呢!
如果你已经被批评了,你可以引用瑞典工业贸易部部长里夫·帕格罗斯基的话,“办不同差事的人排着队等我的决定和批示。所以,当我坚持询问对方情况时,我经常给自己带来额外的工作。但我会坚持这样做,因为我相信这很重要。”
“商业中惟一永恒的是:所有的事情都在变化。我们必须利用变化,不能让变化左右我们。我们必须赶在游戏的前面。”——麦克·戴尔
“有一个问题常让我迷惑:到底是我疯了,还是别人疯了?”——爱因斯坦
。←虫←工←桥书←吧←
好奇心让你获得好运
将比喻看做是创造力工具
背景
要想让你的灵感得到更好的发展,或表达得更好,比喻是非常棒的工具。同时,在对根深蒂固的观念进行质疑时,比喻和谚语也是不错的工具。
谚语有“好奇心,惹祸根”的说法,它缘于这样一个故事:一只四处觅食的猫,由于过于好奇而吃了能致命的食物。这个谚语常常用来打击富有创造力和好奇心的人。如果这个故事让我重写,那我会写成是好奇心使猫最终获得食物,也就是好奇心让你获得好运。这样的话我们就会突然感觉事情又有了积极意义。猫存活下来完全是因为好奇心和创造力。将比喻和谚语反复研究,我们会发现解释“真理”的新的说法,然后就更容易找到新的解决方式。
你可以找到一个和事实不相符的谚语,用时间举个例子,有时候我们会说:“快乐的时光总是飞逝而过。”这证明了当人愉快时,会感觉时间过得非常快。可有时我们也这样说:“这是如此让人感动的一刻,仿佛时光也凝结了。”这又证明了时间根本没有流逝。所以,到底哪种说法是对时间的真实描述呢?两者都是!只要你喜欢,谚语可以证明一些事情,也可以否认一些事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