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尽管一套保障机制在逐步形成中,民营企业向垄断行业进军其实步履维艰。从这一年我们发布的金融富豪榜和能源富豪上可见一斑。
金融富豪榜上共有18人,金融资产排名前三的分别是刘振江、刘方家族(49亿),叶选生(19亿),刘永好(18亿)。前两位均是平安保险的股东,刘永好则是民生银行大股东。
纵观整个金融富豪榜,其中平安保险和民生银行的股东们分别占据了5席。平安保险的股东是通过源信行投资、三水市正天科技、宝华集团等间接持股,民生银行的几位上榜股东则分别是:刘永好、史玉柱、卢志强、黄晞、李兆会家族。
金融富豪榜是民营企业将大举进军金融业的一个前兆吗?在我们榜单发布后第三天,恰逢汇金公司总经理谢平在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举办的中国投资说明会上介绍中国银行业改革的特点。其中一个方向是,“引进外资战略投资者和高级管理人员”,民营企业只字未提。
《21世纪经济报道》评论称:“一方面,民营金融丑闻频发,令监管层不敢掉以轻心。在唐万新和*的案例中,商业银行、证券公司最终沦为大股东做局的提款机,金融机构的融资能力才是他们真正想要的东西,最后终于酿成悲剧。”
能源富豪榜的前三位为蔡天真、王玉锁和孙广信,财富分别为26亿元、22亿元、16亿元。上榜的31位富豪当中有19位公司总部设在山西、内蒙古、黑龙江、河北、甘肃和重庆等中西部、东北等地区。而且即使是总部设在北京的3家公司,其投资方向主要也在中西部。中西部的市场化程度要弱一些,竞争并不充分,成为富豪们扎推的原因之一。
在传统能源行业获得长足发展的难度何其难也。拿蔡天真和王玉锁来说,他们的产品分别为石油和天然气,但他们做的并非生产——蔡天真没有自己的石油开采、炼化企业,在石油产业链中只是承担仓储与运输角色;王玉锁在上一年获得了十多个新城市的天然气接驳权,但其油气供应绝大部分来自于中海油等国有企业。
蔡天真和王玉锁都很低调,有时恨不得把自己给“藏起来”。《第一财经日报》在一则题为《那些藏起来的富豪们》的报道中写道——
产品自然特性(如不可再生性)衍生的市场魅力无比*,诱惑着资本之手的痴情探入;另一方面,产业的社会特性(如对国家主体的经济意义和战略意义,以及国有企业主导的产业现状)又足以浇灭试手者们的大部分热情。注定了这是一群小心翼翼、藏匿身形的创富者。在胡润的财富榜中,这群富豪多少袒露得有些战战兢兢。这种小心一方面由于其产业空间的狭隘,也缘于产业灰色地带的客观存在。这些灰色地带直接催生了诸多进入壁垒和管制雷区,影响了民营资本的深入和扩张。问题是:两者何为因,何为果?
就像一个矮个子篮球运动员即使获得了与姚明同台竞技的资格,短时间内也很难实现突破一样,民营企业在2005年因为“非公36条”等利好而亢奋,但真正获得长足发展还需要一个较长的阶段。3年后的2008年7月21日,《财经》杂志网上一则题为《卡在“玻璃门”外的“非公36条”》的报道,仍对民企进入垄断行业的惨淡现状表示感叹:“直到目前;‘非公36条’落实很难,也可以说基本没落实,原因是碰到了既得利益集团的强大阻力……”
。 最好的txt下载网
严介和的单口相声
谈到2005年的百富榜,严介和是个绕不开的人物。
2004年至2006年是严介和大起大落的三年。2004年,严母去世,介和大恸,不过这一年他事业发展迅猛,江苏政府视其为香饽饽;2005年,严介和在胡润百富榜上一跃成为第2名,个人财富从上一年的15亿飙升至125亿,“黑马富豪”震惊国内外;2006年,“欠债门”接连爆发,银行气势汹汹逼宫,严介和措手不及。
表7…1 严介和与胡润百富榜
年份 2004 2005 2006 2007
百富榜上名次 66 2 16 65
财富(亿元) 15 125 75 100
在特殊政经背景下,严介和提供了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民企样本。利用政治资源从来都是一步险棋,奈何严介和天性张扬。百富榜也成了严介和走下“神坛”的推力之一,这一点令他始料未及——上榜前他听说自己能名列前茅还很开心,而当上榜后麻烦找上门来时,他又对百富榜有所抱怨。严介和从来都是矛盾的结合体。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欲擒故纵
十年百富史,我们发现许多富豪都是26岁开始创业的。严介和也是其中一员。1986年,26岁的严介和做了几年中学老师后突然觉得乏味,遂跑到当地一家国企去做临时工,干劲十足。第二年,天生豪赌的本性使得他承包下一家乡办的水泥预制品厂;所谓预制品,就是将水泥和其他材料如钢材等做成建筑水泥产品。
“严厂长”上任后扭转了工厂先前的颓势,不久便成为三家企业的领头羊──水泥预制品厂、建材公司和贸易公司。
他的转折年是1992年,这一年他成立淮安引江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任董事长,得知南京绕城公路有几个过桥涵洞无人承包,于是决定接手,但测算后发现可能会亏损5万元,其副手劝他不作考虑,而严本人不但接手了,而且还故意多亏了三万元。如此一来,他深得当地政府信任,从而拿得2700多万元的绕城公路工程,最后赚下第一桶金800万元。
可以说,严介和从创业一开始起,在处理政商关系上就表现出很强的政治智慧和敏锐性。
多年之后,严介和仍对他当年这一欲擒故纵的阳谋津津乐道。然而,与政府同行,不到最后,焉知是福是祸呢?
1995年严介和成立太平洋建设工程公司,后成立集团公司,任董事局主席兼总裁。这一年,严介和开始了自己的BT(Build…transfer)模式,即先从政府拿单,以政府信誉向银行作担保,然后利用银行短期贷款启动项目。6年后,太平洋已是江苏一家以公路、市政和水利基础设施与建设为核心产业的大型民企集团。
他的第一张BT订单来自江苏宿迁市,当时的宿迁市长找到严介和,希望他在宿迁建一条市府大道,项目完成后,宿迁政府甚喜,而严介和更是备受鼓舞,进一步加大马力复制BT模式;由于他做的项目大都是政府工程,为继续博得好感,他遂将并购濒危国企与BT模式捆绑起来,此即后来其饱受争议的“零资产并购”风波。
非常值得关注的一个细节是,由于使太平洋整个链条持续运转的基础是订单充足,严介和彼时大量聘请各地前政府官员任职太平洋。
可谓“功夫不负有心人”,仅2002年一年间,严介和在江苏省内通过承接近18亿元的企业负债,一举收购27家国企的股权,还顺利获得60亿元的基建大单。作为民营企业家的严介和说:“太平洋是一家‘私有共用、私营共有,权力公众化、资产社会化,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国企’。”
2005年,严介和的“太平洋系”发展到巅峰,这一年初他手里握有的项目定单超过2500亿元,他信誓旦旦对我们称“到2008年还会翻一番”。10月份我们发布的2005胡润百富榜上,严介和以125亿元位居第二,成为一年来财富增长最快的富豪。
txt小说上传分享
差点成为首富
2005年百富榜调研和制作过程中,我们发现尽管“太平洋系”的报表没有合并,但具体进入了哪些行业、做了哪些项目、完成了哪些并购,相关信息和数据是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查询得到的。
当时我们通过系列调研测算出太平洋历年来的营收额约为600亿元,严介和在回复中给我们提供的行业利润率为8%…30%,我们取中间值20%,如此计算出严介和的财富为120亿元。
如果用市盈率法测算,2005年太平洋的营业额约300亿元,乘以8%的最低利润率,再乘以国际同行业的6倍的最低市盈率,测算出来的财富数字即为140多亿元。
我们把两种计算结果进行对比,最后定为125亿元,这一结果略显保守。
这一年的百富榜上,首富黄光裕的财富为140亿元。
也就是说,如果以市盈率法测算的严介和的财富数字为准的话,首富的宝座其实属于严介和。
在榜单制好后,我们把计算的严介和的财富数字和相关信息发给他确认,并且告诉他排名可能非常靠前,或许是首富。严介和听后又喜又惊。喜的是,2005年是太平洋的“尖峰时刻”,名列前茅是对他的认可;惊的是,他觉得“首富”的担子似乎好重,中国或许还有更多的隐形大富豪。他希望把他排到第五名以下、第十名以上。当然这只是他的单方面意愿,我们还是一以贯之地保持客观,将他排在了第二名。黄光裕连任首富。
有意思的是严介和后来对媒体说:“(百富榜)结果公布出来把我放在第二,胡润他们还是给了我们面子,当时可以不搭理我们的。”言外之意是,他其实也做过成为首富的心理准备的。严介和实在是个可爱的人。
喧嚣到孤独半步之遥
2005年严介和成为百富榜“榜眼”后,找他的人纷至沓来。瑞士银行的人来找他,希望他到那里存款,他婉拒了;不过,对于媒体记者,他几乎是来者不拒,家里经常是刚走一拨,又来一拨,而严介和却乐此不疲。
严介和彼时在对媒体谈自己创业近20年来的心得时,说的最多的便是政商关系:“和政府打交道没什么风险,你要想着真正为政府分忧,并且去做了,就会赢得政府官员的信任。”他当时没有理解透一句话──伴君如伴虎。
银行的人也纷纷登门,先是华夏银行南京分行找到严介和,催讨一笔3600万元的到期贷款,严介和迟迟没有偿还。江苏其他银行接踵而至。严介和展开紧急公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