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剥削企业的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谁是剥削企业的人-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达的土地。
  在非洲,大卫努力克服水土不服、生活不适应等困难,并积极主动地展开工作。可是,他发现一个人远离了公司是多么的势单力薄,但他却必须去开拓一片空白的市场!他所难以忍受的是比孤寂更大的工作压力,不仅要代表公司去谈业务,还要亲自去码头取货、送货,可他没有一句怨言,把这一切当作了总部对他的锻炼。
  然而,在非洲这块土地上,无论他怎样辛勤地劳作,都没能获得在本土时一半的成绩,两年多以来,他成了同事中进步最小的、业绩最差的一个,上司对他的表现非常不满,对他的工作支持也没有了多少热情。
  辛勤努力,换来的并不是上司的赏识,而这种赏识对大卫能否在非洲坚持下去至关重要,这使他在一段时间里感到了一种悲凉的心境,他觉得前途黯淡。
  然而,他最终选择了坚持下来。他并没有去埋怨上司,而且与上司保持着沟通,并尽力站在上司的角度来看待自己的委屈。虽然自己对工作确实非常努力,可是自己远在异乡的上司看不到,看到的只会是业绩,所以不要责怪上司不理解自己。自己需要做的是坚持下去,直到上司看到自己的努力。
  终于,市场有了重大的转机。经过大卫的不懈努力,非洲市场已经成为公司很大的一块利润来源。
  国际人力资源管理顾问安东尼博士,有一次在上人力资源管理课时说:“企业家是世界上最苦、最累、最孤独、最不容易的人。当你将一件事看成是事业的时候,就算有千万种困难,你都必须去克服;就算再苦,你都得坚持下去;就算和你一起战斗的战友一个个舍你而去,只要你一息尚存,就必须熬下去。”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将工作关系理解为纯粹的商业交换关系,认为相互对立是理所当然的。其实,虽然雇佣与被雇佣是一种契约关系,但是并非对立。从利益关系的角度看,是合作双赢;从情感关系角度,可以是一份情谊。不要认为老板就是剥削你的人,你可曾看到他们的责任和压力?遇到委屈的时候,试着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想想。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四章 让企业成功,让自己成(14)
站在企业的角度思考问题,你才能成为企业需要的优秀人才。同时,你也会因为视角的不同,为日后的成就奠定坚实的基础。
  和老板分享你的想法
  多跟老板沟通,绝对是有好处的。
  杰克从小就被父母教导,要埋头苦干不要夸夸其谈,这招儿在学校挺灵验。到了公司,杰克依然不怎么跟人说话,他谨守父训:事业是干出来的,不是用口夸出来的。部门会上讨论项目,杰克也总是躲在角落,虽然他觉得那几个口若悬河的家伙,说了许多废话,提的建议也不怎么高明,可他也不愿出风头去与他们争辩。但部门经理特别喜欢那些发言活跃分子,对于埋头苦干的杰克常常视而不见。时间长了,看到身边的同事不是涨工资,就是被提升,杰克觉得很郁闷。于是他尝试改变自己。
  他努力和领导进行沟通,把自己的新想法告诉上级,并且让上级给他提出建议。一开始,上级并不重视,可是后来发现杰克是个很有智慧的人,采纳了他的建议。由于杰克的建议给公司创造了业绩,上级越来越重视他,他也越来越敢于和老板分享自己的想法,形成了良性循环。他现在变得非常开心。
  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准确、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才能获得别人的好感和信赖。我们从小学到中学,又从中学进入大学,生命中的很大一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可是你回忆一下,做了这么多年学生的你,是否了解老师的心思呢?是否知道最令老师失望的学生是什么样的呢?
  也许你觉得是成绩不好、调皮捣蛋的学生最令老师感到失望,我也一直这么认为。但事实并非完全如此。前一阵子,从一位高中老师那里得到了令我惊讶的答案。老师对学生最感到失望的莫过于当他问“你的看法如何”时,得到的是沉默或者“跟刚才的人说的一样。”你应该学会表达自己的看法。即便是与别人意见相同,也应该用自己的语言把它表述出来。
  作为员工,也同样如此。如果你不能或者不愿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那么你就很难与老板进行友好的交流,而一个不能清晰表达自己的思想、不善于陈述自己想法的员工也很难得到老板的欣赏和信赖。老板需要的是充满活力和热情的员工。你若沉默不语,通常会被理解为漠不关心。
  人与人之间需要沟通,其重要程度往往超出你的想像。对于你的企业,你的工作,你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意见和建议。你不应该只是发牢骚或者只是想想而已,你的这些意见和建议需要让老板知道。多和老板分析你的想法,会让你工作得更开心。只是,你需要注意的是,跟老板交流意见同样需要技巧。
  员工小张总是受到年轻的部门经理的斥责。为了缓和这种不协调的上下级关系,一次周末,小张邀请经理与自己共进晚餐。美酒佳肴下肚以后,小张开始掏出肺腑之言:“你对我经常动辄就加以指责,使我常处于羞愧与愤怒之中,心情很不愉快。老实说,你的指责有点过分了,我的过失并没有你说的那样严重。我的确有点怀恨在心,想找个机会报复你。可是后来冷静一想,你对我的种种指责,毕竟说明了我确有不妥的地方,正是指责让我看到了自己身上的缺陷和不足。我们相处这么多年,你的确使我进步了许多。所以,现在我觉得,我不仅不应该记恨你,还应当感谢与你相处而带来的种种好处呢。”
  这番看似自我检讨的话,事实上是对上司的巧妙提醒。后来不仅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得到缓和,而且两人还成为了可以信赖的朋友。
  和老板分享你的想法确实是需要一点技巧的。你需要斟酌谈话的内容和表述方式,只有经过深思熟虑,才会懂得如何巧妙地沟通。这关系到你是否能得到提拔,是否会被委以重任,能否取得一个更好的发展机遇。
  老板要办的事很多,但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而且,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如果员工提出的建议,能让工作进展得更好,他心里当然会感激员工。
  如果你是一个不善于陈述自己想法的人,那么你从今天起就一定要尽心尽力地学习并掌握这种能力,因为这是你获取老板信赖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千万不要轻视这种能力。在与老板相处时,若能恰到好处地陈述自己的想法,那么老板在了解你内心想法的同时,还会更加了解你、欣赏你、信赖你。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五章 不找借口找方法,不换脑袋就换人(1)
不为失败找借口,要为成功找方法
  在工作中,我们都曾遇到过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问题,此时常常有这样两种人:一种是碰见困难避而远之的人;另一种则是迎难而上,主动去寻求解决方法的人。可以说主动去寻找方法解决问题的人,是职场中的稀有资源,更是经济社会的珍宝。于是,后者成为了成功者,前者沦落为失败者。同样,成功必有方法,失败必有原因。近年来,关于“成功”的书籍数不胜数,形形色色。然而,一个人要真正地取得成功,仅靠立志成功那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实际有效的方法才行。
  企业里的所有员工都明白:只有遇到任何困难和糟糕处境,都能想尽办法去解决的员工,才是企业和组织真正需要的人才。不管是在古代还是现代、国内还是国外,主动寻求方法解决问题的人都会像金子一样光芒四射。哪怕他没有刻意去追求机会,机会也会主动找上门来。
  福特汽车公司是美国创立最早、最大的汽车公司之一。1956年,该公司推出了一款新车。尽管这款汽车式样、功能都很好,价钱也不贵,但奇怪的是竟然销路平平,和当初设想的情况完全相反。
  公司的管理人员急得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但绞尽脑汁也找不到让产品畅销的方法。
  这时,在福特汽车公司里,有一位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却对这个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就是艾柯卡。
  当时艾柯卡是福特汽车公司的一位见习工程师,本来与汽车的销售毫无关系。但是,公司老总因为这款新车滞销而着急的神情,却深深地印在他的脑海里。
  他开始不停地琢磨:我能不能想办法让这款汽车畅销起来呢?终于有一天,他灵光一闪,于是径直来到总经理办公室,向总经理提出了一个自己想出的方法,他提出:“我们应该在报上登广告,内容为:‘花56元买一辆56型福特’。”
  而这个创意的具体做法是:谁想买一辆1956年生产的福特汽车,只需先付20%的货款,余下部分可按每月付56美元的办法逐步付清。
  他的建议得到了采纳。结果,这一办法十分灵验,“花56元买一辆56型福特”的广告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
  因为这种宣传,不但打消了很多人对车价的顾虑,还给人留下了“每个月才花56元就可以买辆车,实在是太合算了”的印象。
  奇迹就在这样一句简单的广告词中产生了:短短的3个月,该款汽车在费城地区的销售量,从原来的末位一跃成为冠军。
  而这位年轻的工程师也很快受到了公司赏识,总部将他调到华盛顿,并委任他为地区经理。
  后来,艾柯卡不断地根据公司的发展趋势,推出了一系列富有创意的营销策略,最终脱颖而出,坐上了福特公司总裁的宝座。
  从艾柯卡身上我们能够看出:在工作中主动去想办法解决问题的人最容易脱颖而出!也最容易得到公司的认可!
  在美国,年轻的铁路邮务生佛尔曾经和许多其他的邮务生一样,用陈旧的方法分发信件,而这样做的结果,往往使许多信件被耽误几天或更长的时间。
  佛尔不满意这种现状,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