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断裂-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终于,从窗口飘洒进来的月华里,他们看到了彼此的青春身体。周筱兰的小背心和纯棉内裤是卞绍宗轻轻褪下去的。那一刻,卞绍宗见到了真正的女神。周筱兰紧紧地拥抱着他的裸体,只说了一句话:〃谢谢你!今晚,我拥有了世界。〃   

  两个青年男女的动作都很笨拙,但都很执著、很投入。那一瞬间,他们真正感到,整个的世界就属于他们了。周筱兰最后哭了。床单上悄悄地、怯怯地绽放着几朵鲜血之花,见证着他们青苹果一样的爱情。   

  都是第一次,他们都想用这人生中无比珍贵的第一次,为他们的爱情奠基。   

  当时,周筱兰的父亲已经是省政府某部门的一位厅长。   

  今夜的咖啡,微苦中更多的是甜。周筱兰久久地在卞绍宗怀里依偎着,她突然说:〃那个周末的夜晚,记得吗?〃   

  卞绍宗笑了:〃现在,我的脑中,全是那个周末的夜晚。〃   

  西洋乐曲停了。演播厅那边,有个小姐开始弹起了古筝。小姐长得很漂亮,穿着大红的旗袍。她弹的是《阳关三叠》。周筱兰笑了,说:〃巧了,怎么是《阳关三叠》呢,小姐是在替我为你送行呢。〃   

  卞绍宗深情地笑了。周筱兰对中国古曲的理解可谓出神入化。卞绍宗知道,古筝是周筱兰的拿手好戏,在省城高校的文艺晚会上,周筱兰的古筝技压群芳,赢得的掌声和鲜花最多。卞绍宗去过周筱兰家,厅长的家豪华得像宫殿,二楼基本全是周筱兰的天下,除了古筝,还有钢琴。   

  开初,周筱兰还随着旋律,在卞绍宗的腿上轻轻打着拍子,嘴里轻轻哼着:〃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但是后来眉头就紧紧地蹙了起来,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卞绍宗意识到,小姐那习惯了程式化的演奏看似神情并茂,抑扬顿挫,一次又一次赢得从各个包厢里传来的掌声,实则是过分雕饰的花架子,胡弄别人可以,惟独胡弄不了周筱兰的。〃今夜,我要亲自给你演奏。〃周筱兰吻了卞绍宗一下,像一只款款而行的天鹅,走向了演播厅。   

  天籁!仿佛天籁之音。周筱兰演奏的《阳关三叠》,仿佛来自天籁,众多包厢里的先生和女士把身子从半人高的隔断上探出来,竟忘了品杯中的咖啡。   

  卞绍宗的眼眶完全潮湿了。周筱兰弹奏的《阳光三叠》情意绵绵、真切动人,与王维的原词《送元二使安西》中的词句珠联璧合,交相生辉,饱含极其深沉的惜别情绪。卞绍宗一时没法具体形容此时此刻的感受,他想起古代一些著名文人雅士听取古琴曲《阳关三叠》时的评价,李商隐是这么抒发感受的:〃红绽樱桃含白雪,断肠声里唱阳关〃,白居易的感叹是:〃最忆阳关唱,珍珠一串歌〃,刘禹锡则感慨:〃旧人唯有何戡在,更与殷勤唱渭城〃。面对古人对《阳关三叠》的佳评,卞绍宗真有些自惭形秽,但他必须肯定,古人的评价,几乎可以用来形容周筱兰的演奏。卞绍宗泪水欢快地流淌着,他用轻轻的吟诵附和着台子上的周筱兰:〃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阳关三叠》曲终,早已有人把鲜花送了上去。   

  卞绍宗后悔自己只顾在曲子中迷醉,竟忘记了献花。但他还是快步登上台,他想伴随周筱兰回来。但是,许多包厢的客人却不饶了,纷纷向周筱兰献花,非得周筱兰再演奏一曲,连刚才演奏的小姐也紧紧握住周筱兰的手:〃大姐,求您再演奏一曲,太感人了,我们太长见识了。〃小姐居然把22岁的周筱兰称作大姐,竟看不出面前这位风姿逼人的少女是位在校大学生。周筱兰很懂得品位,更懂得应时随景,她今天穿的是一套雪白的连衣裙,却是校园里少见的带蕾丝花边的那种,而且多了一条白金项链,漆黑的瀑布似的的披肩发像是一个流动的面,下梢微打了卷儿。         

※虹※桥书※吧※BOOK。※  

第10节:第四章:天空飘满安全套(1)         

  周筱兰友好地向大家点头,眉梢、嘴角、鼻翼上挂着高贵、典雅的笑。重新回到了古筝旁。   

  卞绍宗在一旁陪伴。   

  周筱兰这次演奏的是《高山流水》。卞绍宗知道,中国古曲中,《高山流水》有四个版本,最流行的是浙江双八度的,而周筱兰演奏的却是难度最大的山东老八板。演奏中,只见周筱兰不断双手交替、加花,描绘出高山耸立的巍峨气魄和小溪潺潺流水之声,期间又用右手的劈、托、抹、挑、花指法,配合左手的按、滑、颤音技巧,由慢而快,描绘出清风拂弄着松柏翠竹时娇柔摇摆的形象,听来好似潺潺细流汇集成滚滚飞瀑,直泻深谷,声响轰鸣。   

  掌声,鲜花。   

  曾经一段时期,对于《高山流水》,卞绍宗只是听得、欣赏得,内中包含的典故,却并不了解,有一次,卞绍宗在周筱兰家听她演奏,卞绍宗听得迷了,周筱兰考问:〃你给我讲讲《高山流水》的故事好吗?〃卞绍宗当场就傻了:〃这个……我只爱欣赏,其中的故事还真不知道。〃周筱兰笑了:〃你不能光顾了钻研你的文学和书法,艺术都是相同的,音乐更是要了解一些的。〃也没责备,即兴讲来,〃春秋的时候,一天,俞伯牙正在山中弹奏一首新的琴曲,谯夫钟子期经过这里,闭目欣赏。当伯牙奏出高亢激越的旋律时,子期应道:〃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当伯牙轻吟慢入时,钟子期又道:〃洋洋兮若江河。〃这正是伯牙在琴曲《高山流水》中所表达的在浩淼的自然中、在孤寂的静心状态下获得的超越了物我界限、融合了心中之道和自然之道的启示。俞伯牙见一个谯夫居然悟得其中奥妙,大惊,与钟子期结为朋友。后来,子期亡故,伯牙破琴绝弦……〃   

  周筱兰只讲了一遍,卞绍宗全记住了。   

  卞绍宗明白,今夜,无论《阳关三叠》还是《高山流水》,知音只有一个。   

  卞绍宗是遵守诺言的,在离开大学校园的日子里,在九十里铺,他每三天就给周筱兰写一封信,而周筱兰给他的信中,总是夹着一根长长的青丝。两个月的实践锻炼,卞绍宗总共收到了二十根青丝。   

  第四章:天空飘满安全套   

  实践锻炼活动留给卞绍宗的记忆总是新鲜而陌生的,许多刻骨铭心的故事几乎都是突如其来,在他毫无心理防备的时刻,斧劈刀镂般地留在他的脑海里。那天放学铃声过后,住校的师生开始在各自的宿舍搭锅做饭,校园里到处被一种只有农家厨房才有的烟火味儿弥漫着,笼罩着。家在二十里以内的学生则三三两两地离开校园。夏日的太阳还赖在西方的蓝天,没有急着落山的意思,炙热的斜阳照样和大地叫劲,校园的上空是一片湛蓝,但是,远处山那边却隐隐传来了雷声。让卞绍宗感到不可思议的一幕出现了,隐隐的雷声,仿佛是一道奇异的命令,所有的老师几乎都撂下了手中的锅碗瓢盆油盐酱醋,或拎着铁锨,或拎个草帽,义无返顾地、惊慌失措地冲出了校园,有些老师连满手的面儿都没来得及擦洗掉。   

  疑惑像刚才那隐隐的雷声一样笼罩了卞绍宗的大脑,他去找庞社教,连敲了几下门,却发现庞社教不在,有个学生说:〃庞校长第一个冲出去了。〃   

  卞绍宗说:〃去什么地方?去干什么?〃   

  学生说:〃去麻子沟了,护送学生过河。〃   

  卞绍宗猛然醒悟。偏远山区的峰峦叠嶂仿佛把天气的阴晴变换分割了,你的头顶是一片蓝天,并不意味着别人的头顶就风平浪静。天气的表演往往给人以意想不到的悬念,此刻,麻子沟方向准是雷电交加,大雨滂沱呢。等卞绍宗匆匆赶到的时候,麻子沟的雷阵雨已经停了。这里的山梁、沟壑、树木、庄稼仿佛被清洗了一遍,在斜阳的照耀下显得生机无限,一道美丽的彩虹悬挂在麻子沟两边,构成了一幅生动而迷人的风景。   

  美丽的风景下却是另外一场惊心动魄的场景。麻子沟的河水暴涨了,沟里平时只有一条窄细的小溪,在四周干裂的泥浆皮和沙砾的包裹中,在日头的暴晒下,像一条乏软的蚯蚓。与其说像河滩,不如说更像戈壁,而现在,沟里的泥浆皮和沙砾被咆哮的山洪吞噬了,老师们正在背着、领着初中低年级的学生在齐腰的洪水中艰难地往对岸挣,一趟,一趟,又一趟……民办老师周元宝不仅背着一个,右手还牵着一个。县级〃教学能手〃吴四求是个独膀子,他用唯一的一只手紧紧攥着铁锨,有个小女生趴在他的背上,紧紧搂着他的脖子。校长庞社教显然已经背了几趟了,整个身子被铁锨支撑着,仿佛要倒下去的样子,大口大口地扬着气……         

BOOK。←虹←桥书←吧←  

第11节:第四章:天空飘满安全套(2)         

  卞绍宗突然热泪盈眶。泪,像无雷之雨,瞬间就打湿了他的衣领。   

  卞绍宗仿佛从梦中惊醒,赶紧冲上前去。   

  庞社教生气地说:〃卞老师,你怎么到这里来了?〃   

  卞绍宗说:〃我怎么就不能来,把我当外人了啊。〃   

  庞社教说:〃你一个城里来的人,趟过山洪嘛你?河底三角石啊树叉子啊啥都有,你泥菩萨过河自身都难保,还有胆子背学生?告诉你吧,九十里铺的老师背学生过河,是几十年的老传统了,没有啥稀奇的。〃   

  卞绍宗说:〃但是其他老师都在这里背学生,我不能光看着啊。〃   

  庞社教说:〃你能到这深沟里来,我们已经领情了,赶紧回去吧,这里没你的事。〃   

  这里真的没自己的事吗?特别是此刻。   

  眼前的洪水咆哮着、呼啸着,卞绍宗的内心也在咆哮和呼啸着。他呆呆地望着眼前的场景,老师们无私拼命的状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