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联络;从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一下子落在这闭塞、死水一样的环境中;两个极端的反差让生性活跃的崔志刚无所适从。
那一年的崔志刚非常郁闷;他不能这样呆下去;他要改变自己的命运。一次进城时;崔志刚看到了一则报纸广告;石家庄市广播电台筹建经济电台;向社会招募人才。崔志刚相信凭借自己的能力;一定能考上。
磨炼与成就
崔志刚就这样进了经济电台;也因此与播音主持结缘。当时;崔志刚做了一档晚间的夜话节目。节目从晚上11点30分开始;直播一个半小时;是一档接听听众热线进行心理交流的谈心节目。一年半后;河北省委书记就将他誉为“最受欢迎的节目主持人”;并说;如果领导干部都能像崔志刚这样做思想工作的话;什么工作都能做好!
在那一年中;崔志刚充分体会到了作为一个人、一个被人需要的人是多么的充实和幸福。崔志刚说;一年的时间里;你被那么多的人需要着;你的存在对他们而言就是最大的安慰;你的人生价值还能怎样实现得更充分。
至今说起当时的工作;崔志刚仍是那样的神往;晚上11点过后;电台的小播音间里就剩下了崔志刚一个人;助手在外面为他连接听众;在这样私密的空间里、在这样静温的夜晚;真诚地与听众通过电波进行着心与心的交流和碰撞。这样的时刻让人心灵极度净化、极度放松。
这期间崔志刚只请了3天假;为了报考中央电视台。l993年;崔志刚在节目中获知;央视向社会承诺;公开招考高素质的主持人。崔志刚一看;自己挺合适;就报了名。初选果然选上了;当时从 14U人中选出了 20人到北京考试;最后决出 10名留在央视。
听说崔志刚要请假;听众们都不干了;但小崔希望通过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掂量一下自己的实力。开始时;崔志刚对自己充满了信心;可到了北京一看;心里真有点发虚。20人中除了他;都有电视台从业的经验;有的就是主持人;只有崔志刚从未触过电。与崔志刚同期考试的有纳森(现主持人)、张泽群主持人)、白燕升等。最后崔志刚还是考上了。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崔志刚印象(3)
崔志刚的调动办了一年多时间;等他正式到央视报到时;主持人已无空缺。崔志刚没有失落;他觉得这正是了解电视工作全流程的机会;于是;崔志刚踏踏实实到社教中心从记者、编导开始做起。几年下来;凡是与电视有关的工种崔志刚都干过;他对电视制作全流程也因此一清二楚。
崔志刚获得电视法制节目第一届年会奖的节目成了后来电视法制节目的模本。他报道的是一起发生在北京的系列伤害案;崔志刚当时采用了与以往不同的解析方法和手段:遵从事件自身的逻辑;借助大量的实地调查、采访来完成报道。这手法现在说起来平淡无奇;但那时却是一种创新。节目出来后;地方电视台纷纷效法。它也成了后来人门者的必修课、基础教材。
而崔志刚最得意的则是。在这一节目中;崔志刚完成事件的报道后;根据采访法学家和咨询最高人民法院的心得;大胆为事件可能的结局作了大胆的预测。节目播出后;非常轰动;当地法院为该案启动了院长再审监督程序;案子最终结局也正如崔志刚在片子中所预测的。
1996年央视改革;每个时间档实行竞争上岗;谁的节目好谁上。参力了晚间9点档的竞标;竞标版就是崔志刚做的。开播的头两期曾请过一个女主持人;可大家却觉得还是崔志刚担当主持人更合适;于是;崔志刚的主持人就这么做到了今天。
求索与腾飞
“他的眼前只有一道狭窄的光线;因为别人只指给他这一点光亮;光线之外一片黑暗;他只能在这条光线的道路上谨小慎微地行进着;不敢有丝毫的逾越。”这是老师为正在充电学习传播学的崔志刚描述的主持人形象。崔志刚没有这样的烦恼;如今已是###级人物的他;身兼节目制片和主持人;他的眼前一片光明;所有的节目从选题策划到最后的制作都是在他的指导下进行的。
后工业时代分工越来越明显;电视与其他媒体不同;它是一个需要多工种配合的艺术。制片与主持人的身份叠合应该说是现代电视节目制作的规律;恐怕也是深层次剖析问题、富思想性节目所必须的;眼前只有一丝光亮;不理解节目的精髓对此类节目主持人而言是致命的。
当然;要求主持人参与节目的全过程也是不现实、不必要的;即使像这样的节目;也不可能要求主持人深人每一个环节。
崔志刚已与节目相当契合;他说;自己现在的角色是素材的集大成者和终端处理器。上任节目制片半年来;崔志刚的体会是办节目好比经营一家企业;光有好的产品创意是不够的;它还需要各方面的协同努力。前后期硬件的配置、人员素质、执行者能不能有力实现创意以及记者的实践努力等;都可能成为影响节目质量的因素。
全方位调动系统内的所有资源办好;是崔志刚的一份期许。电视是一门花钱的艺术;与央视其他同类型节目组相比;的资金和人力投入是很可怜的。因此;崔志刚对节目的要求是不要特别轰动;但每期节目都要达到80分。一期特别好的节目花费的人力、物力会让节目组在很长时间里缓不过劲来。而利用现有资源;把每个编导的整体实力整合到80分;再冲击lm分;无疑是最明智的选择。事实证明;崔志刚的思路是正确的:三菱帕杰罗案件、第一起最高人民法院针对普通人的司法解释、首例转配股纠纷案件、司法腐败各环节透视等等;哪一个案子拿起来不是沉甸甸的;哪一个案子都值得在法制建设进程中大书一笔。
崔志刚印象(4)
2001年下半年;的收视率已超过和;还拿了“金剑奖”和法制节目协会的两个奖;在央视的老同志栏目评议中得了第一名;崔志刚自己拿了个人播音主持的政府一等奖。但崔志刚非常谦逊;他说;节目仍处于调整期。2O02年的口号是“做中国最权威。最经典的法制报道”。他相信凝聚了一批有社会责任感、有敬业精神、怀抱正义的记者;只要大家通力合作;一定可以在不久的将来腾飞。
崔志刚并不讳言的品牌定位并不明确。做法制节目;又叫;央视现在很多栏目都在抢做法制新闻;为什么不能将路子拓宽一点。既然当初这个栏目的名称没有起好;不如就还它本来面目;将节目外延扩大;把社会新闻做强。崔志刚认为光打法制牌是不够的;社会总是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矛盾;对社会现象做深层次、前瞻胜的新闻分析、新闻评论;这样的节目是央视目前的盲点。成为这样的社会问题资深评论员恐怕也是崔志刚对自己主持人生涯的最高期许。
崔志刚新浪网聊天实录(1)
第三篇:崔志刚新浪网聊天实录
12月23日,央视《法治在线》主持人崔志刚作客新浪嘉宾聊天室,与新浪网友进行了在线交流。以下是节目实录:
主持人:各位新浪网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光临新浪嘉宾聊天室,今天跟大家交流的嘉宾是央视《法治在线》的主持人,崔志刚,欢迎你崔老师。
崔志刚:也给大家问个好,第一次在新浪聊天,非常高兴和大家通过这种形式进行交流。
主持人:我们知道崔老师的栏目《法治在线》收视率特别高,我们刚刚谈到的,很多网友也非常熟悉这个栏目,今天请崔老师过来,谈谈这个栏目,谈谈他自己,当然同时还会有很多的网友提出了他们自己身边的问题,想跟您交流,把您作为一个法律专家。
崔志刚:法律专家不敢当,跟大家一块聊一聊还可以。
主持人:首先请您谈谈您怎么看待这个栏目,这个问题比较大,可以谈很多方面,给我们概括说一下?
崔志刚:确实比较大,评价一个栏目,对于一个电视栏目来说,有一个生存期、成长期,到了成熟期,再进行调整,我觉得《法治在线》还是在生存期和成长期,较为幼稚,逐渐走向成熟的阶段,这个栏目是2003年5月1号在央视新闻频道,新闻频道开播的时候,《法治在线》就开播了,到现在已经经过了一年半的时间,整个发展来说还是非常好的,它目前在央视新闻频道的收视率排名前两个季度是第二位,第三个季度是攀升到第一位,在观众中引起的爆炸式的影响力是非常强的,连我都没有想到,我做法治节目做了十几年了,一开始是《社会经纬》,开播三年之后进入这么一个时期,但是《法治在线》仅仅用一年半的时间到了这个时期,它发展这么快,取得这样的成绩,主要的原因在于它有独家的资源,就是我们这个节目有第一现场,能捕捉到法治事件过程当中最精彩的瞬间,而且是最真实的一些法治进行当中发生的场面,有的可能是观众比较爱看的抓捕镜头,在警匪片中很精彩的,也有对人性深处的挖掘。
这个栏目在新闻中心,新闻中心就是跟很多的司法部门联系,它能够获得独家的第一手资源,因此在报道的时候,可以把最真实的一面呈现给观众,观众比较乐于接受,成长到了这个时期,最大的因素它获得的独家资源比较好,第二个我们这个团队非常富有活力,很有活力,也很有经验,很多的记者长期从事法治报道,大家都很有热情,希望把这个栏目办成第一个法治栏目,我做了这么多年的法治报道,现在到了这个地方之够,有一种如鱼得水,回家的感觉,加上这么多因素在里面,让我评价我自己的栏目,我非常喜爱我的栏目,目前它也取得了不俗的战绩。
主持人:说了独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