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玩唐- 第5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过李显忽然想到王画临走时说的话,不顾朝堂之上,下诏用最快速度将李红接到长安,不过接着又想到李红有孕在身,又下诏到了洛阳用最快最好的马车,那怕是用留在洛阳自己的龙驾都没有关系,来接李红。

大臣们还在犯迷糊,虽然知道李红在王家的地位与作用,但也赶不上王画的才智吧,将她接来,有什么作用?

真的很快,而且为了维护李红的安全,那不是李红安全,而是关系到天下的粮价。一队五十人羽林军骑着快马,一路不停息,第二天就到了洛阳。但回来时,因为李红在马车上,却花了四天时间。这时长安米价涨到了八十五文钱,李显焦急万分,正在与几个宰相商议主意。怎么商议?主要粮食控制在两拨人手中,他们不同意压粮价,怎么压也压不下去。

听到李红来了,李显还没有犯糊涂,王画说过,千万不能让任何人知道,立即让几位宰相退下,差一点亲自迎出皇宫。将李红接到皇宫,李红不急,也不需要急,长安皇宫她还是第一次进来。就是洛阳皇宫,她也没有进去过。

一路走着,一路东张西望。

李显看她温温吞吞的样子,差点想弯下腰,将她驼进大殿里。

但李红确实是很好奇,并且皇宫无论建筑或者是花草,都十分优美,也引起她的兴趣。本来一刻钟走的路,竟然让她走了三刻钟。最后李显说道:“李大夫人,快一点与朕商议正事吧。”

别磨蹭了,姑奶奶。

进了大殿,李显手一挥,让下人退下,问:“李红,王侍郎留下什么妙计?是不是粮食运到了?”

“陛下,二郎答应陛下的粮食不会少一石,但要在冬天才能到洛阳。”

“那不行。”还能等到冬天吗?到了冬天,粮食还不知道涨到几百文。

“陛下,为什么粮食会如此浮动?”

“奸商囤积居奇。”

“那就是了,如果这个弊端不铲除,本来因为棉花,造成粮食短缺,那么粮价永远让人提心吊胆。五百万石就是运到京城后,又能产生什么作用?冬天再出现这情况怎么办?”李红是客气的说法,主要是唐朝世家盘居,占据太多资源与权势,如果不是棉花的出现,也会成为唐朝衰落的原因。但那是温水煮青蛙,不知不觉。现在棉花的出现,温水煮青蛙变成了烈火烹猛油。这才是根本。但世家太强大了,除非来次彻底的动乱,否则那个都动不了。

李显不能作声,一个唐朝三千七百多万人,如果加上逃户以及无法统计的少数民族,有可能接近五千万人。这么多人的食用加上酿酒,以及饲养牲畜,没有人统计过,但一年粮食最少开销在两亿石以上。这还不算,连突厥与吐蕃也从唐朝进口少量粮食,再加上这个数字,粮食的消耗更大。

五百万石数字巨大,可放在唐朝还是沧海一滴。

“陛下,勿要担心,夏天的粮价纵涨也涨不起来了,因为某些人想撬动秋收的粮食。一旦不制止的话,那才会出大事。”

就是粮价维持在八十多文,已经出大事了,再出大事,这个天下还能安稳吗?

李显也不想兜圈子,直接问道:“那个锦囊呢?”

很伤感,这才是第一个锦囊,后面还有一个。更让他伤感,国家没钱了。为什么国家没钱了?想不明白。但知道国家没钱了,还能是国家么?

“陛下,如果要看锦囊,必须将皇后喊来。”

李显有点莫明其妙,但还是听了李红的话,让韦氏过来。

李红看到韦氏过来,突然跪了下来,磕了三个头。

韦氏也愣了一下,立即将她扶起来,说:“傻丫头,都有了身孕了,不怕伤着孩子?俗礼一律免去。”

这是猫哭耗子假慈悲。但做做样子,暖暖李红的心。

李红说:“不是,这是我家二郎说的,让奴婢代二郎无礼赔罪。”

“王卿犯了什么错啊,没有关系,敦人无错,有错改之即可。”

“不是,是关系到拆开锦囊之前,有一件事要皇后去做。”

“要孤做什么事儿?”韦氏面带微笑,但心中略略有些不悦。

“要皇后发誓,除了陛下与安乐公主殿下外,不得向任何人泄露锦囊之事。”

韦氏更加不悦,但还是发了誓言。

李红才说:“二郎之所以这样做,是有原因的。这一次是十几个大家族联手操作的粮食的,动用了资本有可能以达到千万缗。”

如果五百石撬不动粮食市场,那么几千万石,足可以撬动整个国家的粮价,又是十几个大家族联手制造,他们本身就拥有无数的资源,包括各个粮铺,甚至各地的官员。

李显与韦氏听了脸色都变了起来,李显阴沉地问:“是那些家族。”

“这个陛不必要过问,(李红心里在说,就是你知道了也无辄)无论是谁参与此事,二郎也会让他们吃一个沉痛的教训,让他们以后再不敢囤积居奇,没有了囤积居奇,国家粮价就能维持平稳,这才是根本所在。但因为对方资本强大,不能让对方知道二郎在安排,否则二郎无法赢得这场战争。到时候粮价也控制不下去,所以请陛下与皇后保密。而且二郎也说过,因为皇后娘家,还有国舅的岳家崔家,怕皇后担心,才让皇后发下誓言。”

“难道孤家不知道事情缓急轻重吗?”韦氏冷哼一声。

“所以二郎先让奴婢磕头谢罪。”

原来坎子埋在这里了,李显与韦氏哭笑不得,韦氏说:“别绕圈子,将那个锦囊拿出来吧。”

“不,奴婢话还没有说完,但有可能这两家会牵连进去,至少有一家牵连进去。皇后虽然不说,但也有方法替他们保密,拆开锦囊后,可以替他们筹集一些资金,数月后会有不菲的分成,至少会有一半的分成。”

“这孩子犯傻了不成,这天下是陛下与孤的天下,难道孤还要与民争利吗?”韦氏虽然这样说,但颇为心动。

“还再麻烦皇上将公主请来。”

这个锦囊真难拆,李显没有办法,只好让人喊李裹儿过来。

李红施礼,没有办法,在皇宫中,谁让李裹儿是公主呢。但李裹儿也立即将她扶起来,李红才解释道:“陛下,皇后,因为二郎答应过公主,让她出一笔资金参与其中,所以奴婢才失礼让陛下喊她前来。”

说着,从怀中掏出锦囊。

李显为了这个锦囊,让李红吊了大半天的胃口,立即将它拆开。上面很简单的几行字:

陛下,皇后,粮价风波,勿忧勿管勿问。暂借臣一百万缗钱即可,另有一千张文,请陛下盖上玉玺。为回报陛下,数月后臣以每石米十五文纳入国仓。到时,请依臣一事,大局即定,数年平安。

其他就没有了。

这算什么妙计。况且一百万缗钱对付一千万缗钱,好象不太容易。况且王画主动压缩了出售给国家的粮价,五百万石,意味着王画损失七十五万缗钱。

李显狐疑地问:“这就是锦囊?”

“正是。”

“那一千张文书呢?”

也许秘密在文书上。

李红跑到大殿外,从太监手上捧出一个锦盒,将它打开,第一张文书上面是一行字:敕令此铺收购粮食,各州县官府勿得刁难,钦此。

打开了第二张,一模一样的字,敢情是印刷来的。

这也不是过份的要求,但就是给了王画一百万缗钱,能收购什么粮食,又如何将粮价打压下去,李显继续狐疑地问:“那么王侍郎想要委托朕替他办什么事?”

“奴婢不知,但应当很容易办到。”实际上李红知道,但现在不能说,说了李显也未必听得进去。

“就这样了?”

“就这样了,不过陛下如果想知道内幕的话,奴婢还可以透露一点。”

“说。”李显狠得牙直咬。

“其实从二月二郎就在谋划,他离开洛阳时就开始执行了,现在我们有能力运作五百石粮食。不过还不能撬动对方,因此,要等到秋后一战,与他们论出胜负。”

“五百万石粮食?”李显与韦氏吓了一大跳,就是这粮食在江南,现在值了海钱,为什么一点风声也没有听到。

这是王画刻意吩咐的,故意将风声放出一点,让韦氏参与进来,韦氏可以动用国家的家,甚至可以调动韦家的钱,难道她借钱,还要向韦家透露钱用在什么地方?主要韦氏野心不小,有这个收入,可以做小金库,说不定就能派上用场。她听了一定会心动,只要韦氏参与进来,那么就会主动与王画配合。

不然王画不在京城,一些大臣进献谗言,这个女人一犯糊涂,到时候将王画卖了。

卖了问题也不大,这时候已经有了不小的收获,但王画最终目标实现不了。

果然听了李红的话,韦氏眼睛里放起了光,虽然一闪即逝,李红还是捕捉到了。

李裹儿想都没有想,说道:“李红,我拿二十万缗钱。”

有这个财产,但没有这个现钱,呆会儿向父皇要。

但韦氏说话含蓄得多,故意沉吟了一会儿:“李红,虽然王侍郎才智惊人,但对方财势粗大,就是陛下恩准借一百万缗巨款,也能出现意外。真出现意外,经济损失不说,都关系到国家的安危,黎民百姓的疾苦幸福。让孤想想,这样吧,孤另外替王侍郎筹集两百万缗钱。”

看看,合伙就合伙,但说得如此冠冕堂皇。

“多谢皇后。”李红再次行了一个大礼,也长松了一口气,不怕李显,不怕李裹儿,就怕这个皇后。进来了就好办了。

然后敲玉玺,一千张,有一会儿敲,李裹儿也过来帮忙,这也是李显。如果换作别的君王,就是女儿,玉玺也不能亲碰。但最后,这一千张纸,一大半是李裹儿盖上去的。

李红拿着敲好的文书,离开了皇宫。又在长安呆了三天,这笔钱才拿到手中,估计韦氏多半向韦家筹集的,这几年韦家甚是风光,与王画合伙都是次之,主要是沾了她的光,能拿得起这笔钱。不然这么多钱,就是从国库中挪用,也有大臣进谏的。

但李显怕李红在路上出事,李红回去时,派了五百精兵保护。大臣看到后,皆是无语,就是公主皇太子出巡,也没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