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玩唐- 第8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铸就鼎基时,景泰蓝也同时开工。

这时候王画写了一封信到了长安,让李旦在长安城建造一座建筑物。

不能鼎制作好了,就放在长安皇宫中,成了李旦父子的玩物。不但是鼎的开拓精神,而且鼎基鼎壁上许多知识对百姓也有帮助。

当然,与李旦讲这个道理,讲不通,因此王画换了一个说法,这个鼎做好了,不能成为玩物,那么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因此不能放在皇宫中,必须放在皇宫外,供万民敬仰,万朝前来膜拜。

这个说法也能说得过去。

对这个鼎李旦十分好奇,但与这个鼎相比,还没有王画立即将西北所有州县交出来,军队交出来来得实际一点。

因此,他立即同意下来。

实际上,王画已经释放了许多善意。

已经肯定下来留在朝廷的诸将,王画让他们进了京城,除了萧嵩等高级将领外,还有一些中级将领。

李旦立即给予了安排,哥舒翰被太平公主的手下誉为第一,不过岁数还小了一点。所以担任了河源郡刺史,协助张玄表守卫大非川。听到这个消息后,吐蕃活活气死了。

接着吐蕃人又迎来了一个恶梦,郭虔瓘担任了安西都护府副都护。再加上一个二百五张玄表,愣头青王画还在边上伺机异动,吐蕃人连忙又派了使者进入长安。说到底,吐蕃人的底子弱了,连番胜仗,会对国力有帮助,但接连的败仗,吐蕃人消耗不起。

然后将丰州并成了一个下都督,可在之前询问过经王画允许后才并成的,丰州、新成立的阴山州还有胜州全部属于丰州都督府管辖,让张守珪担任这个下都督府的都督。萧嵩担任了兵部侍郎,一下子挤入朝中大员行列。王晙成了桂州大都督。封常清为安西四镇行军司马。论弓仁为朔方郡副总管。李楷洛也乌可行也被调到幽州担任重要的武将。其他各个中层将领也先后有了很好的安排。

其中升迁最快的是封常清,从一个看城门的小卒一下子跃成了边疆大吏,而且他岁数最年青,前景一片光明。不过他很重情义,在赴安西四镇任职时,特地绕道到灵州,恭恭敬敬地在王画面前跪了三个响头。

王画没有说什么,只是将他拉了起来,说道:“去吧,用你的才智,在历史上留下一座丰碑。”

让他离开。

虽然李旦玩太极最后玩出火来,可这一点比李显做得更好。当时王画在尽心尽力辅佐李显,可是他因为忌惮,将血营诸将有意地冷落。否则最后王画起事,也不会能将这些将领一个个召回来。

特别是前几个人的任命,如果王画图谋不诡,这些将领在各处担任要职,很容易就让王画连成一片,危胁更大。

当然,之所以这样做,一是表示诚意,二也是招揽,王画军营中还有更多的中层将领,这些将领都是经过多次血战的,经验丰富,一旦被朝廷启用,放在各个边关,边疆实力就会立即壮大。

况且还有数人,让朝廷十分垂涎,郭知运、王君绰、张孝嵩、孔黑闼、拓跋焘、刘统、公孙云。其中只有公孙云和刘统的能力最弱,他之所以担任重将,也是因为他是血营的老将,当然也是一个不错的武将。刘统也只是以稳健见长。可前几个人每一个人都不简单。

但是张孝嵩与孔黑子、拓跋焘、公孙云以及刘统,朝廷是不要想了。这些人王画正准备将他们在今年就调往大洋洲。

只有两个人在犹豫不决,第一个是郭知运,他坚决要去大洋洲。但是此人在血营中地位十分显著,王画现在还没有到离开中原的时候,因此也不想将朝廷逼急了。于是反而苦劝他留下来,这一回是真心劝说。

况且此人以后在朝廷也是善始善终,连他的几个儿子都先后得到重用。

倒是另一个人,王君绰一直在考虑。他到现在都没有决定是离开还是留下,不过王画知道他在朝廷结局不好,与朝廷无关,因为他被人害死了。所以反而十分想让他离开朝廷。毕竟在鄯南,他与莫贺干将血营的框架搭起来的。

王画也不急,反正现在血营也需要将领。不能全走了,到时候需要人手时,难道自己再次亲自率军作战?

朝廷表示了信任,王画也再次还去了善意,虽然过年了,王画并没有将血营与所有州县交出来。但是先将阴山州、丰州、夏州、银州、麟州、六胡二州以及南方的武州、宕州、叠州、洮州交还了朝廷。

但王画再一次做出了一件让朝廷不高兴的事。

交还了朝廷十一州后,整个西北变成了一个敦厚的长方形,加上北方有了张守珪、论弓仁、解琬三人,也没有了突厥的危胁。血营开始减压。当然,最高兴的莫过于突厥的默啜,在嗢仑河畔长松了一口气。但南方的吐蕃依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于是王画让血营来了一个大瘦身。

这十一州除了银州外,全是后来收拢进去的,其中血营的士兵不多,只有一万多人,王画连同属于十一州的将领,都如数地交还给了朝廷。

但还剩下七万人马出头,王画一下子削去了两万多人马,四旅取消,只留下七军,每军不到七千人,总数只有四万多士兵。凡是超过四十岁,不是军官的一律返回家乡,凡是家中独子或者子女少的,同样返回家乡,还有新近招收战斗力低下的士兵,也送了回去。

正好去年一年,因没有大的战事发生,西北税务有很多的盈余。这又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王画和一些部族大家族的股份,除了其他人的分红外,他自己的收入全部动用到了九州之鼎上了。另一部分正好用来抚恤士兵,发放遣送的费用以及安抚百姓。

今年的税务就开始扯皮了。

李旦一听不满意了,询问王画为什么裁军?

表面看,王画军队少了,威胁力下降,可不是那么一回事,这些人回家了,可需要的时候,拿起武器,上了战马,威胁继续存在。

但经王画一裁,生生两万多战斗力最极的士兵弄没了。

我不指望你立即将西北全部交出来,军队交还朝廷,可你不能将“我的军队”弄没了。

就询问王画,如果钱不够,朝廷拿钱来补助。

王画也回了一篇奏折,说与朝廷无关。西北那么多军队,可百姓人数却很少,这给西北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以前是吐蕃突厥侵扰,朝廷威逼,无奈才招纳这么多士兵的。

但长期下去,这必然会给西北带来沉重的负担。

王画的话说得不能没有道理,交还了十一州,百姓减少了三分之一,现在只有九十万百姓出头,已经牺牲了几万战士,再加上这七万多军队,也就是所有青壮年,几乎有一半人数参入军中。以前是战俘在劳动,解决了劳力不足的问题。现在战俘发还,如果还继续保持这样的军队数量,对西北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压力。

就是现在的比例也是非常高的。这还是王画送了许多战俘到了各部族作为奖励的,不然壮年劳力依然不足。

王画又说了另一个原因,不可否认,血营士兵经过多次浴血奋战,战斗力十分惊人。可也看形势,那是为了保护他们家园而作战的,所以士气高昂。现在朝廷将他们当成什么?以后调往各地做边卒?有没有自己给他们这些重赏?没有!实际上唐朝边卒是很苦的。再说调往异地他乡,还有没有这个士气了?没有!

所以才裁减军队的。

再说以前西北是什么形势?是唐朝派出中原的士兵做边卒,现在有了这些士兵在西北,就可以拱卫起西北的安全。就凭借这一条,每年为国家节约了大量军费。而且留下来的都是悍卒,有了他们南可以防备吐蕃,北可以立即支援朔方丰州,防止突厥人入侵。

以西北这点百姓供养这么多军队,足矣。

王画都怀疑,以后指不定朝廷派来了什么贪官污吏,糟蹋西北,就是供养这些军队都十分困难。

这也是实情,但是想要李旦将这些士兵完全忘记那是不可能的。

做完了这一步,王画开始第二次撤让,准备将河州、临州与盐州再次交给朝迁,这也是为了百姓着想,顺利完成权利交接的。但盐州与河州,特别是河州,是血营的根据地之一。

因此,还有许多部族对王画死忠,包括他们部族中的战士在内,都不愿意留在西北,而跟随王画一道前去大洋洲。

尽管这是远离他乡,可是这些部族的酋长们很精明,别看现在日子过得好,一旦王画离开,还不知道以后会是什么样子。

当然,抱着这种思想的不是全部,远离他乡故土,有可能一去不复返,尽管现在大洋洲来了许多人,描述了大洋洲真实的生活情况,很引诱人。可还是有许多人不愿意离开的。这一点就象血营诸多将士一样。

因此,在朝廷接管之前,王画准备将这些想离开的部族,接入其他数州安顿。但暂时还不会转移,毕竟从春天时起,开始转移教民。如果这边再转移百姓,会引起朝廷不必要的恐慌。

在王画原来想法中,离开故土,飘洋过海,远到他乡,这些百姓数量不会很多。

可是他却低估了百姓的想法,原来撤让的十一州百姓并没有得到什么甜头,王画接管的时间也很短,只有一年多时间,而且因为宗楚客与常元楷的进攻失败,导致了许多子弟战死,因此王画树恩不深。

但原来的八州,是血营的核心区域,上到士兵,下到百姓,全部与王画同仇敌忾,甚至从某种意义对朝廷抱着仇视的心理。因此虽然不肯远离家乡,听说王画离开,许多百姓愿意与王画一道迁移。

朱仝统计了一下,大约百姓数量有可能接近三十万。

王画拍了拍脑袋,这就有些头痛了。

教民好办,这是朝廷允许离开的,一批批将过所都办好了,有条不紊地搬迁。但这些百姓不一样,他们不在自己与朝廷搭成的协议之内。如果数量少,也许朝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算了。

但这么庞大的数量,朝廷是不可能让他们搬迁的。那么只剩下最后一条道路,从吐蕃走。但同样数量太大了,道路艰难问题也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